针对有新闻报道中提到孩子打“性抑制针”半年花费10万元。
人民日报5月11日发表了《控制性早熟型矮小,要用生长激素“双打”疗法》。
王春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内分泌学组委员。受访者图
家长如何发现孩子是否性早熟?王春林表示,如果女孩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等第二性征发育,就意味着孩子出现了性早熟,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王春林谈到,性早熟还分为不同类别,并不是所有性早熟都需要药物治疗,快速进展的中枢性性早熟,可以使用抑制剂进行治疗。性早熟的孩子在临床检查中,发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已经启动,就意味着孩子是真的发育开始了。
“对于女孩子来说,在乳房开始发育的阶段,身高会长得很快,不过到初潮到来后两三年,青春期就结束了,身高也会很难再增长。”他说。
他还指出,一旦接受性抑制针治疗后,出现明显的生长减速,孩子的成年最终身高可能受到严重影响,就需要考虑联合使用生长激素治疗,这就是家长们常说的“双打”。
很多家长也在担心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对此王春林解释道:“在符合适应症和规范使用的基础上,生长激素和抑制针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已经得到了临床研究的证实,也不会引发肿瘤和不孕不育。”
他特别提醒,这个治疗过程是长期的,通常最短也要两年以上,全程需要专业的临床医生来做规范化的检查、治疗和随访,因此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专业门诊就医。
有新闻报道中提到孩子打“性抑制针”半年花费10万元。对此王春林解释道,性抑制剂药物的价格约为1200元,每月打一次,半年的费用约为8000多元,而且性抑制剂药物目前已经纳入中枢性性早熟患者的医保范围,个人负担比较少。如果同时使用生长激素,价格会高一些,目前生长激素分为粉针、水针和长效不同的剂型,价格也有所差距。
长效生长激素不需要每天注射,只需要一周打一次,会让孩子的依从性更好,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长效针是首选,但在选择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
“每个孩子的治疗都是有差异化的,家长既不要延误治疗,也不要过度焦虑。”王春林在谈到“性抑制剂”热点话题时建议家长们,一定要正确看待性抑制剂和生长激素使用的适应症和最终效果,特别是对孩子的成年终身高要有个正确认识,不要一味的追求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