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知道“HIV暴露后预防”的人并不多,很多人只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暴露前预防,但从没有听说过暴露后预防。
HIV暴露后预防(简称PEP)是指可能受到艾滋病毒(HIV)感染的高危人群,通过尽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来阻断感染的预防治疗措施。HIV暴露后预防能够有效地降低HIV感染者血液中的病毒水平,并使许多人保持健康而不发病。目前有非常确切的研究证据显示,高危行为后服用阻断药能够降低艾滋病的感染风险。
高危后担心感染HIV病毒?及时服药可以阻断
首先咨询专业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服用阻断药物。
其次:在72小时内通过药物进行阻断。
高危行为后,2小时之内服用HIV阻断药效果最佳。研究显示,艾滋病暴露后48小时内服药仍有阻断效果,72小时内服药有希望阻断成功。超过72小时,病毒很可能已经进入血液,阻断成功的可能性大幅降低。但建议继续吃阻断药,有助于早期治疗和后续的病情控制。
阻断药必须连续服用28天,短于28天,阻断成功率会大受影响,服用期间出现副作用也绝对不能自行减药、停药,否则容易导致阻断失败。
吃了阻断药一定能阻断成功?
阻断成功与否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阻断时机、选用哪种阻断药、患者是否全疗程服药,以及患者是否持续存在高危行为等等,所以能不能阻断成功需要个体分析个别对待。对于阻断成功率,很难做前瞻性的队列研究,根据现有数据回顾性分析,服用阻断药之后,艾滋病阻断失败的几率大概为5/1000左右。
阻断药是如何“阻断”HIV病毒的?
实际上,这跟HIV的感染过程有关。以性传播为例:病毒先侵犯黏膜部位,穿过黏膜屏障后进入人体的组织、细胞、淋巴结,并在淋巴结繁殖,最后进入血液。阻断的原理是在病毒到达血液之前将其杀死,达到阻断目的。
艾滋病阻断药目前常用的是三联药物方案。根据每个人可疑暴露的情况不同,会选择不同的联合用药方案,在中国,一般28天的服药周期总费用为三四千元到五六千元。在药物选择上,不同人用的阻断药有所不同,主要是根据自身条件决定的。
服用阻断药之前以及服药期间,要注意什么?
一检查:一般来说,服用阻断药之前,需要做两方面的检查,一方面是在用药前先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另一方面是筛查患者是否也感染了梅毒、乙肝、丙肝等疾病与艾滋病有相似的传播途径的这些疾病。
二复查:服用艾滋病阻断药期间,需要定期复查。一般开始服药后两周、一个月、三个月需要到医院复查,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监测药物副作用,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是监测阻断效果,以观察是否阻断成功。
三注意:服用艾滋病阻断药期间,最好减少性生活,并且必须戴安全套,这样相对安全一些。另外要强调一点,在服用阻断药后,一定要避免再次高危暴露,以免导致阻断失败。
非常重要的一点,暴露后预防并不是100%成功,但仍然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最后提醒下大家,洁身自好才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方式,其次是坚持使用安全套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