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女孩打“性抑制针”半年花10万!妈妈纠结又害怕……

“打还是不打?”张凤(化名)一家曾陷入长久的纠结。打,有副作用,不打,会影响孩子的身高。

这是两难的选择。在纠结背后,更多的则是焦虑。这是很多家长面临的同一个困扰:身高。

为了长高,一些家长开始为孩子注射生长激素,一年花费数十万元。

事实上,为治疗儿童身材矮小疾病的药物,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问世后,身高不再是一种难以干预的自然结果。

“女孩初潮提前,身高就不会正常增长了”

“女孩初潮提前的话,就不会长到正常发育的身高了。”这句话是在女儿妞妞上芭蕾舞课时,旁边家长和张凤的一句闲聊。

对方一开始是夸赞妞妞的身高,“你们家孩子8岁就能长这么高,真羡慕。”张凤客套了几句,对方妈妈接着问,“你给孩子测骨龄了吗?”

张凤知道,班上一些家长会组团去某些专家门诊给孩子看骨龄。

以往张凤不屑于参与测骨龄这种跟风行为,但妞妞突然发育的胸部让张凤有些慌神,她一直将妞妞长得高归因于爸爸的基因好,却从未想过有性早熟的可能。

这时候回忆起来,张凤有点后悔疫情这几年里忽视了女儿的生长发育。

2020年,妞妞7岁,反反复复的疫情,加之原本就不算规律的饮食和生活作息,让妞妞的生活“乱”了起来。

起初是作息乱了。妞妞不爱吃早饭,如果是上学,张凤会往她的书包里塞一个鸡蛋和豆浆;如果是网课,张凤和爱人就赶着妞妞的第一节网课起床,早饭往往连着中饭一起吃。

断断续续的校园生活,让妞妞始终过着不规律的生活。好在,妞妞的个子长得挺快,张凤并没有起什么疑心。

只是,她万万没有想到,女儿居然是性早熟了。医生和她说,这和孩子运动少了,和饮食没规律有很大的关系。

张凤就去生长发育中心给妞妞挂了个号。骨龄片子的结果不到10分钟就出来了。

医生判断,妞妞的骨龄将近9岁半到10岁。理论上,骨龄大于年龄1岁但不超过2岁就为偏大。

医生给张凤提出了两种方案:顺其自然或打性抑制针。

顺其自然,就是让妞妞多运动,调整饮食,早睡觉。即便来了初潮,按照自然遗传的身高,妞妞最低也能到1米55左右,乐观一点还有可能长到1米6。

“按理想打满两年,要花20万元左右”

打还是不打?张凤陷入纠结。

张凤自身并不算高,157CM的她原以为找一个180CM的老公,就不会让妞妞面对身高的困扰。

回家之后,张凤拉着女儿和老公开了两次家庭会议。老公的意思很明确,“打针一定会有副作用,孩子顺其自然最好。”

妞妞态度摇摆不定,一会儿觉得爸爸说得对,一会儿又担心自己真的长不高。

张凤自己也始终下不了这个决心:高昂的治疗费用对她家来说,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能拿出的一笔小钱”;医生的一句“副作用不明确”,也让她心惊胆战。

三个月后便是做决定的时刻,依然在芭蕾舞教室。

张凤站在教室外,隔着玻璃看着女儿穿着舞鞋,自信地昂着头,跳着不标准但优雅的动作,“我不能让女儿的这份自信消失。”张凤暗下决心,不管花多少钱,这个针,她打定了。

距离妞妞打抑制针到现在,已有大半年之久。

张凤在卧室的门边贴了一张身高贴纸,从打完抑制针到现在,妞妞每个月都会平均长高一点点,有时肉眼看不出来。

看着贴纸上画满了身高的横线,母女俩会互相给对方加油打气。

妞妞爸虽然一开始不太支持,但看女儿在慢慢变好,也主动戒了甜食,家里的冰箱再也没有冰淇淋和巧克力蛋糕,取而代之的是牛奶和鸡蛋。

打针的过程是痛苦的。药物需要从腹部皮下导入体内,针头比普通针头粗上三四倍,用药量是以体重为基准算的,妞妞每个月需要打3.75mg的药剂。

打性抑制针的第二个月,张凤开始“双打”,也就是同时打抑制针和生长激素,两针加在一起一个月要花一万多元。大半年下来,检查加上来回的路费、医药费,张凤粗粗算了一下,有近10万元。按照最理想的情况打满两年,也要20万元左右。

针剂一旦开始打便不能停下,必须要定期到医院报到,这是一场持久战。

每次去医院时,妞妞都要做左旋多巴的激发试验,张凤都会听到妞妞的惨叫。

打完针,妞妞背上书包走出医院,“我想跳芭蕾舞时更好看。”

“并非所有的性早熟儿童,都需要打针”

“女娃目前10岁,测骨龄11.9,预测只能长到158CM,预计10.9岁来初潮。需要打针吗?”“9岁9个月女孩,身高154CM体重75斤,骨龄11岁。乳房开始发育,还有必要打吗?”……

这确实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从给妞妞打针开始,张凤就加入了一些打生长激素针和抑制针的家长群。张凤发现,原来有如此多的家长和她一样,愿意花几十万元来买一个“不被歧视”的身高。

“一个月粉剂要五千块,要是换成水剂,就更打不起了。”一名家长在群里吐槽道。这里的粉剂和水剂,指的就是生长激素。

家长们举出梅西靠打生长激素长到170CM的例子,殊不知梅西是因为11岁时的诊断是:缺乏生长激素导致的侏儒症。

“家长们其实是不管这些的。如果医院不让打,他们就会在群里说,能不能去私立医院找找门路。”张凤说,她自己也接到过很多家长的来电咨询。

张凤挨个告诉家长,妞妞不是别的原因,确实是被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才打针的,大家一定要听医生的诊断。

“如果医生不建议打,去哪里可以打到这个针?”妞妞围棋班的一个家长陈灿向张凤询问。

张凤记得陈灿和她的孩子,陈灿本身不高,每次来接孩子,都穿着高跟鞋,梳着高马尾。

张凤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反复纠结要不要打的针,在陈灿那里就变成了非打不可。

“后来我多问了几句,她觉得自己身高不高,拖累了孩子,不想让孩子也受身高的苦。她看到有人说打针能长高,怎么说也都要试一试。”张凤说。

“那些家长都太疯狂了,吃中药,到处求偏方,逼着孩子喝牛奶,每天让孩子去摸高,还有家长每天坚持给孩子拉300下腿……什么千奇百怪的招数都有。”

对于张凤而言,这是一次对症下药的无奈治疗,但对那些个子矮的孩子而言,这样的选择可能是有风险的。但“长高”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很多人看不清可能会面临的代价。

作为儿童生长发育的专家,关于打抑制发育的针和生长激素,浙大一院儿科主任王春林建议家长要慎之又慎——“中枢性性早熟的孩子,才可能需要打抑制针。”他强调。

“女孩的发育普遍提前了,近4%的女生在7岁时就开始乳房发育;最近三年受疫情影响,孩子运动少,营养好,确实会造成一些孩子发育比较早。但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并非所有的性早熟儿童都需要打针。”王春林说。

记者是为“打针”而来,浙大一院儿科主任王春林连忙说:“执着于打这个针的家长太多了,你们媒体要帮我们多宣传下,很多孩子真的都没必要打。”

新闻+

确实患有矮小症的儿童,可使用生长激素治疗

生长激素诞生于1956年,美国波士顿内分泌专家Raben从人垂体中分离和提纯生长激素(hGH),并应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GHD)。

1998年国产生长激素粉剂上市,2005年国产水剂上市,生产厂家都是长春高新的子公司金赛药业。

2008年中华儿科杂志发布的《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就生长激素治疗指出常见副作用,包括甲状腺功能减低,糖代谢改变,特发性良性颅内压升高,抗体产生,股骨头滑脱、坏死,注射局部红肿或皮疹,诱发肿瘤的可能性。

这些代价,往往隐藏在“长高”的诱惑之下,但事实上,真的有那么多人需要长高吗?

2014年人民网的数据显示,我国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4~15岁的需要治疗的患儿约有700万,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疗的患者不到3万名。

据新华社报道,真正需要生长激素治疗的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绝大多数的孩子只需常规饮食、运动、睡眠指导。生长激素分泌正常的儿童是不能注射,否则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等问题。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张一宁认为,药物是用来治疗疾病的。不是说觉得矮,想长到多高,就打点生长激素,这非常荒谬。

武汉协和医院儿童内分泌科的林鸣认为,身材矮小的儿童,必须进行儿童骨龄、生长激素分泌水平等检查,排除各种疾病,方可决定是否适合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确实患有矮小症的儿童,生长激素是目前认为的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在多元化的时代,单纯追求高个头似乎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价值,在追求审美的路上,请不要忽视健康。

THE END
1.儿童抑制针有必要打吗如果骨龄进展不超越年龄进展,身高年龄大于骨龄,儿童抑制针一般没有必要打;如果骨龄进展超越年龄进展,身高年龄小于骨龄,儿童抑制针一般有必要打。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儿童抑制针的作用是竞争性抑制自身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使雌激素恢复到青春期以前的水平。如果儿童的骨龄进展不超越年龄进展,身高年龄大于骨龄,性成熟进程...https://www.xywy.com/arc/40512.html
2.曲普瑞林治疗性早熟多长时间打一针曲普瑞林是一种性早熟抑制剂。性早熟抑制剂没有固定的停药指数。然而,由于个体差异,骨龄并不是停药的单一指标。停药时,应酌情处理患者及其父母的想法,并对患者的生长发育和康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更多相关知识阅读参考:曲普瑞林多少钱一针 一旦确定性早熟,每个孩子的治疗方法都不一样,往往是根据孩子的骨龄和生...http://www.yunyuwuyou.com/yunqibaiwen/8233.html
1.花30万元打“增高针”我儿子最终长到了1米73!48万=1CM这个钱值...抑制针是一月打一次。每个月,上海的医生会到舟山坐诊,那一天,老林风雨无阻,带着小林,坐轮渡去舟山本岛打抑制发育针。 自从儿子开始治疗,老林经常查阅各种文献资料,最关注治疗的副作用,每月一次的检查是不能落下的,抽血、测骨龄、检查脊柱发育情况等等……好在,每次检查都没什么问题。 https://appm.hangzhou.com.cn/article_pc.php?id=402836
2.13岁女孩骨龄12岁打抑制针好还是不打好真实医生回答有生长激素缺乏的话,这种情况对身高有期望的话,可以使用抑制发育的药物的。可以打一段时间,待骨龄与年龄相符时就可以不打了。骨龄与实际年龄不符,这样孩子的身高增长也是有咸的。这种可以继续打生长激素,生长激素促进骨龄生长得。抑制针还是打好的。同时需要注意营养,注意适当的运动,保证足够的睡眠,有利于身高增长的...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qa/UDfx8rhgUj03pcYUhsNSTw/
3.7岁娃儿11岁的骨龄,要打性激素抑制针打3年,花20几万育儿八卦“26777046:我女儿之前9岁半测骨龄比实际年龄大了一岁,激素查出来是正常的,但是身高偏矮,预测身高还...https://go.cqmmgo.com/forum-152-thread-32141585905606058-showthread-37169598-puid-37169598-1-1.html
4.注射抑制针能抑制住骨龄吗一般情况下,注射抑制针无法直接抑制住骨龄,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注射抑制针通常用于治疗儿童的生长发育问题,如过早性青春期。这些问题通常与性激素分泌过早有关,而性激素水平的升高会加速骨龄的增长。注射抑制针通过抑制性激素的分泌,可以减缓骨龄的增长速度,从而延缓儿童的生长发育。 https://mip.meilo.cn/jingbian/3373402.html
5.抑制针的作用是抑制发育还是骨龄抑制针的作用是通过抑制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来抑制骨龄的发育。通常,抑制针含有脑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其作用原理是降低生长激素的分泌速度,从而影响骨骼的发育和成熟。这种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青春期性早熟、脑垂体性生长发育过快等病症。 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f9e5d9219027fcbebf87957bed038073.html
6.抑制针是抑制发育还是骨龄权威文章抑制针一般是抑制骨龄发育的,患者要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平时要注意做好护理工作。 抑制针具有调节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系统等功效,可以用来缓解性早熟的现象。通常情况下,患者使用该药物后,可能会降低生长激素的分泌速度,影响骨骼的发育和成熟,帮助减缓骨龄的发育速度。 https://www.cndzys.com/ylcore/fine/166496.html
7.抑制针打1年多,骨龄还长了1岁半,完全没控制住!难道这是骗局?与生长激素一样,抑制针现在也是生长发育里经常使用的手段之一,目的也是为了拉住孩子骨龄慢点走,为孩子争取更多的长高时间,让他能给够长的更久、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随这类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临床开始出现各种不同表现,其中最受关注的自然是这种情况:听医生的打了抑制针,甚至打了一年多,骨龄最后却还...https://m.163.com/dy/article/H6S6NOLK0552UR2B.html
8.有皮肤采以打抑制骨龄针吗一般有皮肤病不可以打抑制骨龄针,容易加重病情。抑制骨龄针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常见的药物有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和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等。其中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会导致皮肤出现痤疮、皮疹、水疱、荨麻疹等症,所以患有皮肤病不可以打上述药物。患者在治疗期间https://www.miaoshou.net/article/WGoM5mDRQxNkPERV.html
9.哪些性早熟孩子需要用抑制针来治疗?(患者家属咨询)女儿八岁九个月,乳房发育,去医院检查骨龄已经11岁,现在身高138CM,体重35KG。医生说如果不治疗身高只有150CM(我157CM、老公172CM),建议打抑制骨龄增加的针,每月次,不间断打1-2年以上,后期还可能要打生长激素。我最近快崩溃了,每天脑子里面都是在痛苦和纠结中,打针呢,怕副作用(从此埋下隐患),不...https://www.jianshu.com/p/12ac2ee88b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