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不明、机制不清的尿结石称为原发性尿石。
代谢性尿石,这类结石最为多见,是由于体内或肾
继发性或感染性结石。主要为泌尿系统的细菌感染,特别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变形杆菌可将尿素分解为游离氨使尿液碱化,促使磷酸盐、碳酸盐以菌团或脓块为核心而形成结石。此外结石的形成与种族(黑人发病少)、遗传(胱氨酸石遗传趋势)、性别、年龄、地理环境、饮食习惯、营养状况以及尿路本身疾患如尿路狭窄、前列腺增生等均有关系。
五、临床表现
其临床表现为发病突然,剧烈腰痛,疼痛多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并沿输尿管向髂窝、会阴及阴囊等处放射;出现血尿或脓尿,排尿困难或尿流中断等。草酸钙结石质硬,粗糙,不规则,常呈桑椹样,棕褐色。磷酸钙、磷酸镁铵结石易碎,表面粗糙,不规则,灰白色、黄色或棕色,在X光片中可见分层现象,常形成鹿角形结石。尿酸结石质硬,光滑或不规则,常为多发,黄或红棕色,纯尿酸结石在X光片中不被显示。胱氨酸结石光滑,淡黄至黄棕色,蜡样外观。
六、预防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结石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高,虽然现在泌尿结石的情况在不断的上升,但是只要我们从生活中多加注意,就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生活预防
注意膳食结构,尿石的生成和饮食结构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注意调整膳食结构能够预防结石复发。根据尿石成分的不同,饮食调理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案。如草酸钙结石患者宜少食草酸钙含量高的食品,如菠菜、西红柿、马铃薯、草莓等。
预防和治疗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是尿石形成的主要局部因素,并直接关系到尿石症的防治效果。
多饮水。应该养成多喝水的习惯以增加尿量,称为“内洗涤”,有利于体内多种盐类、矿物质的排除。当然,应该注意饮水卫生,注意水质,避免饮用含钙过高的水。
饮食预防
根据结石的成分调节饮食结构,决定预防结石的饮食。
尿酸结石应采用低嘌呤饮食,膀胱酸结石应采用低蛋氨酸饮食。水果、蔬菜能使尿液转为碱性,对防止尿酸和胱氨酸结石较好,肉类食物使尿呈酸性,对防止感染结石较好。
对磷酸结石采用低钙、低磷饮食,含钙肾结石宜避免高钙、高盐、高草酸、高动物蛋白、高动物脂肪及高糖饮食。
采用高纤维饮食,一般认为患者有肾结石的病人最好能少吃盐和动物性蛋白,坚持大量饮水,保持尿量在2000~3000毫升/天,这样不但起到预防肾结石复发的作用,还能保证钙摄入量,对身体其它方面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