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针对的不是老人,而是他们带娃的这些行为。当然了,如果父母自己也有以下行为,请多加注意。
1.怕孩子淘,宅在家里:年纪大跑不动,咱还是在家看电视、玩玩具吧!
如此后果:
孩子长期跟着老人宅在家中,身体缺乏锻炼,体弱多病。
没有足够光照,缺乏维生素D,影响长高。
总待在家里缺少跟外人的接触,导致怕生、内向,长大后不懂与人交流和沟通。
2.怕孩子哭,给零食满足:只要你别哭,想吃什么都给你买!
给孩子吃垃圾零食,不但对健康无益,长期食用添加剂过多的食品还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零食不受控制,孩子吃饭没有胃口,到了餐点不肯正常吃饭。
一旦孩子发现“哭了就能吃到好吃的”,就会懂得以哭闹发脾气来要挟家长达到满足个人欲望,变得更加任性。
3.怕孩子饿,追着喂饭:来来来,再吃一口
孩子进食过快,导致咀嚼功能不足,影响消化吸收。
过量喂饭可能将孩子的胃撑大,造成小儿肥胖。
喂饭时孩子老是“被打扰”,孩子的专注力容易被破坏,上学后容易变得“注意力不集中”。
习惯于“喂饭”的孩子,长大了独立性差、容易产生依赖心理。
4.怕孩子冷,穿得太多:多穿点,不能被冻感冒了!
小婴儿因为末梢血液循坏差,会出现手脚凉的现象,这是正常的,不是因为他冷!如果给他们穿得太多,一旦活动便会出汗不止,皮肤血管扩张,衣服还浸湿不即使擦干,反而更容易“着凉”感冒。
5.劝慰孩子,责怪无辜:疼了吧都怪地,我来打它,害我们摔跤
孩子摔倒的原因有很多,但一味责怪无辜的物体(地、桌子等)只会给孩子传递一个非常错误的信息,让孩子学会推卸责任。
老人的误导,会让孩子不善于自我总结和纠正,长大后容易变得自欺欺人。
6.封建迷信,不听劝说:孩子被吓到了,喝点x水就好了!
如果只是“装神弄鬼”,不做伤害孩子的事也就算了。如果让宝宝喝“符水”、用“土方”就会延误治疗,使病情加重。
若是做一些让孩子无法接受的事情,还会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个老人听说孙子命里缺金,把金戒指塞到孩子嘴里,差点让孩子丢了性命。
7.小心谨慎,诸多限制:你不能动这个!不能碰那个!不可以这样
孩子常因好奇出现“破坏”、“捣乱”等看似有冒险性但却又有创新性的探究行为,老人若总急着阻止和评判,等于泯灭了孩子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
容易让孩子变得胆小、羞怯。
8.说三道四,总唱红脸:我是想给你的,你妈不让,你可不能告诉你妈!
孩子会在老人面前没大没小,总是粘着老人。
破坏妈妈的形象,不利于日后管教,严重影响亲子关系。
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早早学会说谎。
老人经常在孩子面前说三道四,久而久之,孩子学会了背后“损毁”别人,直接影响他日后为人处世的方式。
专家:“隔代教育”弊端不容忽视
过分溺爱导致孩子自私任性。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很多,孩子相对少,所以祖辈对隔代孙辈非常迁就,溺爱,害怕孩子受到伤害,怕子女责怪。于是老人们凡事都顺着孩子心意,把孩子放在家里最高地位,孩子有不正确的行为也不及时制止,面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也尽量满足,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形成任性的性格,儿童一直习惯别人的照顾,所以就养成他们根本不会关心照顾他人的意识和概念。只要有事情不依从他们,就会大发脾气。这时,自私、任性等不好个性就逐渐浮现,使孩子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使孩子迷失方向,不利于孩子走向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过度保护导致孩子娇气不自信。在隔代教育家庭中,祖辈对孩子的生活全方位包办,吃喝拉撒全部代替,使孩子生活独立性相当弱,依赖性强,孩子一旦离开家长就什么也不会,隔代家长的过多保护,严重扼杀孩子的自主能力的发展、自信心的增强、责任感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很容易使幼儿变得娇气。祖辈家长全方位的包办只是一时的,孩子未来的路还有很长很长,他们不会跟着孩子一生、一辈子,不可能包办孩子的未来一切。所以隔代家长的过度保护不利于幼儿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发展,在幼儿以后进入社会,会给他们造成心理阴影。
旧式思想阻碍孩子接触新事物。隔代家长与幼儿年龄跨度大,很容易产生代沟,隔代家长的思想观念相对于当今时代思想的观念存在差异。由于隔代家长和幼儿所处的时代不同,经济、政治、文化熏陶不同,人们面对的压力和难题也不一样,所以隔代家长对幼儿教育观念与现代教育理念存在差异。同时现在社会变化快,新事物不断涌现,隔代家长对新事物接受和学习能力差,不能及时教育幼儿,这样使得幼儿接受新事物的机会少,容易扼杀幼儿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这种旧式思想严重阻碍幼儿接触新事物,影响幼儿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不利于幼儿适应社会的新变化,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
教育方法落后不利于孩子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与发展,电脑的普及,使电脑技术知识的学习成为必要。但是隔代家长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事物速度慢,很难对幼儿进行教育。他们只是希望孩子能够按部就班,乖巧、听话、稳重、不莽撞,他们善于运用传统方法而不是科学的方式教导孩子,扼杀了孩子追求新事物的好奇心,不利于幼儿的学习,不利于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继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