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9年全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抽样调查信息
年份
城市样本数量(个)
生活垃圾产生量(万吨)
2017
202
20194.4
2018
200
21147.3
2019
196
23560.2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豌在国内首次牵头提出创建“无废城市”及“无废社会”的建议。2018年12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2019年4月,生态环境部公布“11+5”个试点城市和地区。随后,各地政府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2021年,试点工作收官。2022年,《“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印发,明确提出将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中国固体废物的历史堆存总量高达600亿—700亿吨,每年新增固体废物约100亿吨。如果以传统的堆放或填埋方式处置,直接后果就是挤压和损毁城市用地,并且污染大气、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威胁人们的健康。
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置固体废物?需要多方合力,抓好两大环节:源头减量化,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末端资源化,在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基础上,力求将废物转化成可利用资源。减量化不等于没有废物产生,它需要政府部门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驱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值得注意的是,从源头减量,不仅要引领企业推进绿色生产方式,还要大力倡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资源化并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要求逐步完善和延伸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依赖固废处理企业的创新科技与标准化能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最大化。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2022.2.28整理)
绍兴市:绍兴市是全国“无废城市”试点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的试点市。在绍兴市柯桥区中国轻纺城,曾分布着数百家大大小小的印染企业,产出的各类固废不计其数。近年来,柯桥大力推进印染业搬迁集聚、改造提升工程,印染企业缩减一半以上。
佛山市:佛山市南海区建设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中心,园内各项目之间资源共享、协同处理,焚烧产生的电能为园区输送稳定、经济的能源,余热供污泥干化、餐厨垃圾提油,污泥厂和餐厨厂产生的臭气通过负压系统抽入焚烧炉助燃……
①湿地不仅是野生动植物的家园,还是人类生活的港湾、文明的摇篮。湿地保护关乎生态安全和人民福祉,保护“大美湿地”生态环境是保障公众环境权的内在需求。
②一方面,湿地具有极高的生态环境价值。湿地生态系统作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有着重大意义。湿地更是天然的蓄水库和污水净化池,其中的微生物通过过滤、吸附和分解水中的杂质可以调节、净化水质。另外,湿地生态系统蕴含丰富的植被和微生物群,其有更高的碳汇能力,在固碳和气候调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③另一方面,湿地具有显著的社会价值,可以为公民提供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湿地具有美学、文化、历史、娱乐、治疗等价值,各地湿地公园优美的风光可以供人们观赏,还可以进行徒步、骑行、钓鱼等休闲娱乐活动,其中独特的建筑风格、历史文化、水域环境与生物特点可供居民、游客学习。
(摘编自《多举措保护“大美湿地”》)
①湿地既是水源,又可滞洪、净化水源和空气,同时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资源,被冠以“绿色水库”“生物贮水库”“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等多种称呼。
②湿地退化将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或丧失。因围垦、泥沙淤积和开垦,湿地、沼泽的草根层和泥炭层蓄水、防洪能力下降,水资源紧缺和洪涝等问题加剧。
③湿地水质被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许多河段和湖泊丧失使用功能,影响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湿地植被的破坏还将导致土壤侵蚀加剧,土地肥力、生产力下降,湿地生物多样性也会受到影响。
④湿地的破坏和退化,与二氧化碳排放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泥炭地。据计算,泥炭地占地球表面积的3%,却储存着地球30%的碳,是全球森林总碳储量的两倍。当泥炭地沼泽森林和土壤被抽干、焚烧开采和过度放牧。贮藏的碳就会被排放到大气中,从而加剧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进程。
(摘编自《进退之间,湿地退化会带来什么》)
①陕西是唯一全境处于黄河和长江干流之间的省份,湿地资源极为珍贵。据统计,陕西湿地面积30.81万公顷,约占国土空间的1.49%。近年来,陕西认真贯彻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加强湿地资源监督管理,积极推进重要湿地认定,不断规范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②目前,全省共建立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6处,其中国家级7处、省级9处,总面积约18万公顷;国家湿地公园43处,总面积约5.7万公顷;省级重要湿地55处,总面积约13.01万公顷,初步形成了以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省级重要湿地互为补充的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④经过多年保护恢复,全省湿地水鸟种类不断丰富、种群逐年增加。目前,全省湿地鸟类共9目24科121种,其中未鸭、黑鹳、遗鸥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7种,大天鹅、白琵鹭、鸳鸯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2种。
(摘编自《陕西湿地面积30.81万公顷》)
①3月28日闭幕的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该条例于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②条例规定,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根据湿地保护规划和湿地保护需要,通过将湿地纳入国家公园、建立自然保护区或者设立自然公园等方式,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减缓湿地退化。
③为处理好湿地保护与适度开发利用的关系,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要求,严格项目审批,预防和控制人为活动对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避免对湿地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造成破坏。
④在湿地修复方面,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禀赋条件和承载能力,合理配置水资源。对因水资源缺乏导致功能退化的湿地,应采取科学利用雨洪水、充分利用再生水、生态补水、生态调水等方式保障湿地基本生态用水需求。
(编自《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6月1日起施行)
广州永庆坊位于恩宁路,曾经是一片挤满老房危房的街区。作为全国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挖掘和保护利用的十个试点区之一,永庆坊改造采用“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居民参与”的形式实施修缮维护,在三方参与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社会资源,成立了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共同缔造委员会,这是广州旧城更新首个公众参与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能够让公众参与到旧城改造之中,也能让一些问题通过平台得到反馈,共同缔造委员会的成立对推进恩宁路改造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开始是想尽量把人都迁走,好做统一的规划,实现完整的效果,后来发现这条路很难走,又转变了思路——因为居民本身住在这里,城市才是活生生的历史,如果全部迁走了,无非拿到的就是一个壳,里面的灵魂没有了。”荔湾区住房和建设局调研员江伟辉表示。如今永庆坊二期的改造以保留城市肌理为主,更加着重“绣花”功夫的提炼。岭南建筑很多传统工艺在永庆坊都有体现,譬如砖雕、灰塑、陶塑、石雕、木雕等精细功夫,都需要保护传承。
“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需要有足够的经济产业支持,才能真正有活力。”江伟辉表示,以产业重构的方式导入创新产业,吸引年轻人在此停留,以破解老城区空心化困局。
(摘自2019年10月24日“金羊网”,有删改)
水庆坊微改造的方式摒弃了过去大拆大建的做法,坚持修旧如旧,这些做法对于保护历史建筑与历史风貌有着积极的作用。
民众对永庆坊建筑与氛围的认知(2018年)
4.9%
25.2%
39.0%
16.3%
14.6%
28.5%
47.2%
22.0%
1.5%
0.8%
17.1%
51.2%
24.4%
2.4%
20.3%
39.8%
35.8%
4.1%
0.0%
19.5%
7.3%
1.6%
42.3%
31.7%
(摘自网络,有删改)
2018年10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州考察,第一站选择了有百年历史的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沿街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永庆坊入口处的广州“三雕一彩一绣”展览馆,在考察中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摘自2018年10月26日《南方日报》,有删改)
利用传统街区发展经济,早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趋之若鹜的举措。大家热衷于把这些街区“打造”成一个地方的“名片”,招徕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对传统街区新意迭出的“打造”中,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问题,甚至导致传统街区面目全非、名存实亡的悲剧,令人痛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弄清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以及该如何保护和利用。所以,传统街区要慎重“打造”。
因此,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必须明白它自身的社会意义,明白它是否存在问题、我们需要做什么。把原住民大量迁走,对街区进行彻底的改造和招商,是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因为,若没有对街区历史和现实的尊重,街区的文化特色将逐渐失去,其内涵必然会受到重创,所谓的招商引资能否产生长久效益十分令人怀疑。
当前对待传统街区还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号称将其打造回清朝或民国的某个阶段,似乎回归的年代越早越好。此举就如同要把百岁的老人整回童年,也是妄自菲薄的无知行为。街区房屋的整治,最好的办法或许是采取逐步维修与更新的方式,对不得不修缮的才采取适当措施,对违章违法的私搭乱建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和制止。
(摘自2017年9月1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一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86.7%,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PM2.5,PM10浓度分别降至31微克/立方米、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13.1%。“86.7%”的背后,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优化执法方式、推动分类管理。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10月5日)
材料二广西柳州市柳城县,在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操作下,一架无人机在六塘工业园上空盘旋巡航,检查一家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情况。柳州市首批将308家企业纳入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免于或减少现场执法检查,利用无人机、在线监测设备等进行监管。“对企业开展检查时尽量少打扰,以免影响生产。”柳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赵福说。
“经过艰苦努力,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治理大气污染速度最快的国家,空气质量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明显增强。”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说,目前大气污染治理已经进入攻坚期,将继续推进结构优化调整,推动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确保“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收官。
材料三广西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天堂村三桥坡,一座投资200万元新建的花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格外显眼。三桥坡的生活废水没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如今有了治理设施,村里的环境焕然一新。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为如期完成水环境治理目标,各地加大治理工程投资力度,更加注重治理效益。长江保护修复、农村污水湿地处理设施等全国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工程进展顺利。以广西为例,全区累计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532座,配套建设污水管网2617公里,形成镇级污水处理能力约74万立方米/日,受益人口超过550万人,覆盖度约74%。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10月8日)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