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大熊猫的保护情况:由于栖息地被大面积破坏,又受到环境污染和偷猎的影响,大熊猫成了濒危物种。1958年,国家开始实施首项保护措施,然而直到20世纪90年代,大熊猫的保护工作才真正开始取得有效进展。随着对大熊猫繁殖习性的日益深入,生物学家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大熊猫的繁殖是个大难题。
雌性大熊猫长到4至5岁时就可以开始繁殖,但她们对生娃儿这回事似乎没有太大兴趣。它们每2到3年交配一次,而每年春天的发情期只有短短3天,仅此而已。(所以它们到底还想不想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真的成功怀孕,雌性大熊猫一胎通常生育1-2个幼崽(而本月初则出现了一例罕见的三胞胎)。然而,在野外环境下,只有1个幼崽会得到母亲的照顾,而另一个就由它自生自灭了。大熊猫妈妈显然不知道自己的种群已经属于濒危物种,所以人类承担起了帮助它们抚养幼崽的工作,不让这样随意浪费生命的事情发生。
很明显,有些大熊猫已经学会利用这个机会好好享受生活——在它们还没被“拆穿”之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