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我国的国宝,或许大家第一印象想到的便是大熊猫。
图|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图|大熊猫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然而你知道吗?在我国众多动物当中,为什么偏偏大熊猫成为了我国的国宝呢。
除了它本身物种的独特之外,最主要的便是其交配困难,数量稀少的原因。
史密森尼传来的“喜讯”
在2020年的8月14日,美国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传来一个喜讯,中国旅美大熊猫“美香”在超声波检查当中被发现有可能怀孕。
图|美国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
虽然在此之前它已经多次被发现有假怀孕的现象,然而此次园方高度的相信美香确实已经怀有身孕。并开始了为熊猫宝宝的诞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
据园方透露:美香在8月19日的超声波检查当中被发现腹中的婴儿已经有1.5英寸长,这意味着最快的话,美香将在下周能够生下熊猫宝宝。
图|大熊猫美香
据动物园首席兽医丹·内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已经在本周的超声波检测当中成功。确定了美香的怀孕,并看到了熊猫宝宝在腹中的游动。熊猫宝宝的身体状况目前也是十分良好。
虽然说超声波检测只能检测到熊猫生产前最后20天的状况,然而这对于它来说:依旧是十分激动的,也是令人十分鼓舞的,由此可见熊猫交配难度之大。
实际上早在今年四月底,动物园方面就将两只雄性熊猫的精液与美香进行人工授精。将身处美国另一处动物园的雄性熊猫天天和身处中国的雄性熊猫慧慧的精液与美香进行人工授精实验。
图|大熊猫在进行人工授精
可以预料到未来熊猫宝宝一旦出生,便可以通过DNA的方式来确定熊猫宝宝的亲生父亲是谁。
国宝们的交配繁殖,难在何处?
一般来说,人工圈养的大熊猫从四岁左右开始便可以进入繁殖状态,一直到20岁左右都可以受孕。
图|大熊猫在进行交配
2.熊猫夫妇彼此之间必须和谐融洽彼此认可。
通常熊猫是属于高度独立性动物。一般野生的熊猫也是独自生长在深山密林当中。就在繁殖期的时候才会出现,进行交配活动。
图|野生大熊猫
图|大熊猫在树上睡觉
但是对于人工圈养的大熊猫来说,他们却能够轻而易举地得到异性。其交配的难度相对于野外熊猫来说也要较小一些,而这也并不意味着一定是百分之百的成功。
通常意义上不是一对雌雄熊猫相遇便可以进行交配,还需要雄性熊猫能够有行为能力,这意味着雄性熊猫必须要知道如何与雌性熊猫进行交配。
据圣地亚哥动物园兽医梅格·萨瑟兰·史密斯在一次采访当中透露:有时候大熊猫并不知道如何进行交配,因此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不得不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来教授大熊猫的交配方法。
图|熊猫正在观看交配视频
如播放一些熊猫交配的动画片。或许大家听起来觉得十分有趣,然而这也是没办法当中的办法了。
并且由于大熊猫自然受精率比较低,因此有时候不得不采取人工授精的方式提高大熊猫的繁殖率。实际上在美国亚特兰大动物园也早已经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诞生过几只大熊猫宝宝。
图|在美国出生的大熊猫宝宝
例如在2005年在美国国家动物园当中,由于中国旅美大熊猫甜甜和美美一直难以进行自然交配,因此工作人员不得不采取人工授精的方式提高熊猫的交配成功率。并顺利地诞下名为泰山的熊猫宝宝。如今泰山也在我国健康的生活当中。
图|大熊猫"美香"与儿子"泰山当然除了在美国之外,在中国育种中心,人工授精的方式也同样取得了成功。在我国,熊猫血统都会被单独备案。这使得我国科学家可以通过熊猫血统来筛选出没有近亲关系的大熊猫进行配对,从而提高熊猫宝宝的出生率和健康率。
3.熊猫有“假怀孕”的情况
图|怀孕的大熊猫
对于科学家们而言:假怀孕现象实际上一直都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而动物的假怀孕形象在之前也曾在老鼠、狗等动物上出现过。
4.熊猫的胎儿生长极为缓慢,因此很难发现怀孕
当大熊猫经历过延迟植入之后,这意味着卵子受精,一切将会被搁置。受精卵几乎会停止在子宫的生长,而在子宫当中进行漂浮。直到成熟之后才会进入子宫壁,从而继续生长。
这也导致熊猫的怀孕几乎很难被发现,通常也只能在妊娠最后几周之内才能够有所察觉。而更多的动物园只能在熊猫宝宝诞生之后才能确定熊猫是真的怀孕。
图|大熊猫的胎儿
5.小熊猫出生时非常脆弱
当然,除了熊猫成功受精之后,小熊猫诞生之后的养育过程也是十分危险的。熊猫繁育当中最奇特的一点便是新生儿发育得极不成熟。
据悉刚出生的熊猫宝宝体重仅为母亲体重的0.1%,其质量为145克仅为成年大熊猫的千分之一。由此可见熊猫宝宝发育之弱。
图|刚出生的熊猫幼崽
初生熊猫体重在三到五盎司的时候,熊猫宝宝甚至是眼睛还没有睁开,毛发还没有长出来,只能依靠在母亲身旁。
图|刚出生的熊猫宝宝与成年熊猫体型差异巨大
初生的熊猫宝宝由于身体虚弱,甚至无法进行爬行,体表也没有毛发。这使得在刚出生的几周里,雌性熊猫不得不将出生的熊猫宝宝放在自己的怀里从而保障熊猫宝宝的温暖和奶水。
图|熊猫妈妈将刚出生的宝宝抱在怀里
在这一点上圈养的大熊猫和野外大熊猫的方式也几乎是完全一样的,甚至在移动的时候还会轻轻地将熊猫宝宝衔在自己的嘴里。
在野外由于熊猫生存环境恶劣,如果出生的是双胞胎熊猫熊猫妈妈通常会放弃体质身体较弱的一个,从而尽全力保障另一只幼仔的存活。然而在人工圈养环境下,人类经常会尽全力来保障两只熊猫幼仔的存活。毕竟熊猫数量太过于稀少,能够救一只算一只吧。
图|四川大熊猫
当然对于人类圈养的大熊猫而言,近亲繁殖依旧是无法避免的,这直接导致的就是大熊猫生产下来的宝宝往往身体较弱,甚至是先天畸形死亡等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这也使得大熊猫的种群迟迟无法得到显著的增加。
拯救野生大熊猫
从大熊猫的分布上看,如今野生大熊猫分布主要在四川,陕西,甘肃等一些交界地区。野生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加起来也不过5900公里,其总数为1000只左右。
除了四川卧龙大熊猫保护基地之外的大熊猫,其他野生地区的大熊猫种群数量也不过50只左右。这对于大熊猫种群的繁殖来说,无疑是十分危险的一个信号。
中国卧龙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高级顾问马克-布罗迪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工饲养大熊猫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唤醒人类对大熊猫保护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