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现熊猫三胞胎熊猫一胎多生早已突破
2014-08-1314:43
据羊城晚报,世界首次熊猫三胞胎在四川卧龙大熊猫培育基地得到实现。据悉,来自四川卧龙的大熊猫“菊笑”,于7月29日凌晨陆续诞下熊猫三胞胎。这是目前全球唯一存活的大熊猫三胞胎。目前,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专家和来自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的专业饲养员团队正分秒监护熊猫三胞胎的成长和健康状况。
熊猫三胞胎憨态可掬
8月12日,记者从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了解到,目前熊猫三胞胎身体健康,体重已分别增长到230.6克、245.3克和333.4克,“三只大熊猫幼仔将在四岁后返回研究中心。”
大熊猫“菊笑”,今年12岁,2002年出生于卧龙,在生下熊猫三胞胎前,曾于2010年产下一对双胞胎熊猫宝宝,并于2012年前往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开展科研合作。
熊猫三胞胎刚出生时的样子
我国大熊猫繁育瓶颈早已突破一胎多生早已不稀奇
2005年7月5日,国家林业局发布消息,7月3日晚20点和23点,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雌性大熊猫“英英”经过113天孕育,成功产下我国首对、同时也是世界首对大熊猫双胞胎。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目前已解决了圈养大熊猫繁育面临的“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和育幼成活难”的“三难问题”,使这个中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育龄期大熊猫均能正常发情,百分之八十五育龄雌性大熊猫繁殖了后代,人工育幼成活率大大提高,2000年至2004年连续五年达到百分之百。1991年至2005年,这个中心人工繁育大熊猫49胎74仔,成活61仔,圈养种群迅速增至82只,占全国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的一半多。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04年底,全国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163只,其中人工繁殖个体占到了70%多,基本结束了依靠野外大熊猫维持圈养种群的状态。
研究人员用“自然交配+人工授精”双重保险方式,来保障大熊猫发生爱情并产生结晶。现在已经细化到训练雄性大熊猫的下肢力量,以增强其交媾能力。目前,成都基地和卧龙基地75%的育龄雌性大熊猫繁殖了后代。人工圈养熊猫平均寿命超过野生种群,可达20岁左右,最长的达38岁。而且在人工授精环境下,还容易获得双胞胎,甚至3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