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类的生活方式演进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的宠物,不少也面临着老龄化、营养摄入、肿瘤等问题的困扰。刘小姐的宠物乐乐是养了15年的小狗,“从3个月带回家,如果折算成人类寿命,它已经105岁了。”然而,因为脂肪瘤,乐乐躺上了手术台。从后腹的小肿瘤长至1.5千克的大肿瘤,正常饮食、行走都成了困难。高龄犬的手术同样面临着麻醉问题,以及是否会出现术后并发症等严峻挑战。
微创手术造福动物医学
猫、狗等哺乳动物的腹腔内,与人类相似,也有胃、肠、肝、胰等器官。不过,宠物们的消化道较人类更短,血管、组织等解剖结构在共性的基础上也略有不同。被大众熟知的腹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如今,在小动物的临床诊疗中,它也成为微创手术的常见选择。
除了消化系统的胃肠道手术、胃固定术、幽门成形术、结肠部分切除术等之外,腹腔镜目前也广泛运用于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疾病的治疗中。“除了疾病治疗外,宠物绝育更流行,腹腔镜下的卵巢子宫切除术较开腹绝育术的术后疼痛更小,也能加速恢复,成为不少人的新选择。”
或许,也正因为这些相似之处,一些实验动物为人类的医学发展作出了贡献:2月末,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的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单孔蛇形臂手术机器人为活体动物成功完成手术,微创优势明显。
许多人有疑问:为宠物治疗与手术时,如何判断病灶的精准位置?牛光斌说,宠物的检查也与人类几乎相同,部分CT设备会按照小动物的体积等设施参数,“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由于大多数宠物无法在检查时完全保持静止,因此需要麻醉。”
动物健康承载大众情感需求
去年,重庆动物园为幼年大熊猫“星星”和“辰辰”开展了牙根管治疗,它们在攀爬玩耍时不慎弄伤了牙齿。初步治疗后虽然控制了病情,但牙髓腔暴露导致进食过程中食物残渣易进入,导致再次反复。为此,重庆动物园兽医和锦华口腔医院的专业团队强强联手,确诊为牙髓感染并继发根尖周炎后,实施了根管治疗手术,3个月的进行护理让它们再次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和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