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罚对安全生产促进更大辩论赛

反方观点:处罚对安全生产促进更大(一)立论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大家好!对方辩友认为奖励对安全生产促进更大,那我想问二辩一个问题(破题关键,此处记录),我方支持的观点是处罚对安全生产促进更大。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对我方观点进行论证:第一、人是有惰性的,同时,人是有侥幸心理的,现实生活中溺水的大部分是会游泳的,他们觉得我会游泳,我怎么可能溺水,这种情况就会开始错误的估计现实情况,最后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惨案。

而惩罚是应对该种情况的一种手段,他能让你牢记这个事情的严重性。

第二、当员工触犯了企业规章制度,理所应当地应该接受处罚。

不仅是企业的规章制度,我国几乎所有的法律都有法律责任这一项,其中基本明确的都是违法行为如何进行处罚,无论是《安全生产法》还是《建筑法》,基本所有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它们的法律责任一章中,每一条都对处罚做出了详细规定。

因此只有处罚才能起到警示作用,如果奖励有效,那么为什么法律不单独立出奖励机制呢。

历史上著名法家代表商鞅,就是充分利用处罚这个手段,使秦国领先于山东六国。

第三、处罚的目的不仅仅是教育个人,而且还包括了警醒他人犯同样或相似的错误。

相信杀一儆百,杀鸡儆猴这些大家都听过。

举一个我们身边的例子吧,就是醉驾,今年是实行“醉驾入刑”的第八年,2011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其中规定:当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毫克/100毫升时判定为醉酒驾驶,醉酒驾驶作为危险驾驶罪将会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

自醉驾纳入刑事犯罪后,较“醉驾入刑”前的五年分别下降8.9%、13.7%、17.8%。

通过这组数据可以证明,处罚能够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能够提前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处罚对安全生产促进更大。

我方通过以下观点反驳对方观点并进一步强化我方立论:1、安全生产事故得不到杜绝,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

我方之所以认为惩罚对安全生产促进更大,主要是赞同其带来的威严性和权威性。

奖励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减少员工错误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若想强化这种作用,非处罚不可。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古至今,罚之功效大家有目共睹。

2、企业的安全生产是在以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的前提下进行的,一切利润、金钱与之相比都显得微不足道。

因此,对事故发生的警惕性比生产的积极性更重要。

仅靠奖励未必能起到警惕作用,而惩罚具有强制性,能管制和约束人的行为,从而防患于未然,更好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3、奖励的度难以把控,较难具有普适性。

从马斯洛需求理论来说,人们对于奖励的需求确实在层级上要高于处罚,但层级越高,适用的人群数量越少。

而安全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让尽可能多,甚至是全部人能够安全的工作。

这也说明,惩罚的普适性更好,适用人群更广,也比奖励作用效果更好。

4、赏,能告诉人,应该如何努力做到更好。

罚,是给所有人规定了一个底线。

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大家不犯那些不能犯的错!因为一旦犯错,往往就是祸及一生、伤害全家幸福的错误。

因此,唯有罚,方可给人以告诫和警示;唯有罚,才能使安全生产不被沦为一纸空文;唯有罚,才能做到令行禁止,坚守底线,让大家不必犯生命的代价。

国家只有一个总书记,能有许多的总书记吗?《安全生产奖惩制度》4.2奖励4.2.1奖励的范围4.2.1.1在安全技术、工业卫生方面积极采取先进技术,提出重要建议被采用有明显的效果者,有发明创造或科研成果,成绩显著的;4.2.1.2认真贯彻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规章、制度,在预防事故、安全生产过程中作出显著成绩的;4.2.1.3制止违章指挥、制止违章作业避免事故发生者。

4.2.1.4遵章守纪、模范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标准化动作的操作者。

4.2.1.5及时发现或消除重大事故隐患,避免重大事故发生者。

4.2.1.6在安全管理岗位上尽职尽责,有创新做出贡献者。

4.2.1.7发生事故时,积极抢救并采取措施防止了事故扩大,使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免受或减少损失的;4.2.1.8积极参加公司、车间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安全生产竞赛,成绩优异,被评为先进车间、部门、班组、个人;4.2.1.9被评为上级各级部门的安全生产积极分子给予表彰和奖励;4.2.1.10按照公司要求,认真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全年未发生重大事故的部门;4.2.2奖励的类型奖励实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物质奖励可发给一次性奖金、奖品或晋级,精神奖励包括记功、授予荣誉称号等。

2、对奖励促进安全生产,那么我想请问奖励这个度该怎么把控呢?奖励不在于多少,是对人的一种激励和肯定,竞争是社会前进的一种动力,没有竞争,社会怎么会进步?没有竞争,企业生产就会停留在原来的状态,不会前进!质辩小结:第一,我们不否认适当的奖励有时能能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但在企业的安全生产过程中缺乏的并不是生产积极性,而是对事故发生的警惕性。

要做到安全生产,全凭一腔热血,胡干蛮干,显然是不可取的。

惩罚具有强制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人的行为,提高对事故发生的警惕性,从而达到管制目的。

第二,从安全生产和发展自身来看,奖励仅为一种能对安全生产锦上添花的管理手段,但惩罚却能为安全生产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从当今社会发展来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例子比比兼是。

安全生产问题将会是一个个企业经营者首要考虑的问题。

无安全何谈发展,做为一个管理者,只有首先使企业能安全生产,才会进一步考虑到企业的发展问题,否则,空中楼阁,何来锦上添花。

第三,惩罚相对于奖励有着更好的效果。

心理学家告诫我们,奖励固然可以强化某种良性行为,但它又有使人只对所获奖品感兴趣而对被奖行为本身失去兴趣的危险。

我方质辩结束!谢谢!(四)自由辩1、对方辩友说奖励对安全生产促进更大,我方请问,开车也属于安全生产一种,为什么交通法都是处罚,而没有对司机系好安全带要进行奖励。

奖励如何达到这种深刻的效果呢?7、你说奖励提升工作激情,激情对于安全管理生产真那么重要吗,我们看大跃进运动,就是不断激情四射,结果全凭一腔热血,胡干蛮干,这如何谈论安全生产?(五)总结陈词在安全生产中,相对奖励而言,处罚对安全生产促进更大。

当然,我们也并不否认奖励的积极作用,也并不是说惩罚更重要就一定是要滥罚、重罚。

理由如下:首先,对方辩友所言奖励更为重要,长此以往,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安全生产成本一再上升,在企业日益感觉重压的同时,奖励的激励和示范效应却越来越弱,人们的预期往往会超越企业的承受,使得奖励的意义淡化甚至奖励本身的落实也难以为继。

同时,惩罚和奖励相比较,奖励作为一种位阶较低的选择性价值,必须服务于企业安全生产并利益最大化这一终极目标价值而存在,各位试想,企业作为一种逐利性社会组织而存在,有哪一个企业经营者不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呢,又有哪一个企业经营者会在安全生产,又都能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的的条件下而漠视惩罚呢?其次,我方之所以认为对安全生产促进更大,主要是赞同处罚带来的威严性和权威性。

特别对于一些屡教不改者,惩罚就更加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上至社会,下到企业,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惩罚措施务必摆在首位。

唯有罚,方可给人以告诫和警示,唯有罚,才能使安全生产不被沦为一纸空文,唯有罚,才能做到令行禁止,凝聚员工的向心力,更好地促进生产的安全运转。

因此,我方坚持认为处罚对安全生产促进更大。

(六)其他支撑性材料1、在企业的安全生产过程中,缺乏的并不是生产积极性,而是对事故发生的警惕性。

事实可以证明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人性中的弱点恰恰是事故的源头,松懈心理,麻痹心理,侥幸心理,你若打开任何一个有关的安全案例分析书籍,不难发现几乎所有安全事故都往往起源于类似种种,正如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每一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人非圣贤,谁没个松懈大意的时候,谁没个狂妄自大的时候,谁没个心存侥幸的时候,这一松懈,很可能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3、惩罚相对于奖励有着更好的效果。

当一个人被处罚了之后,会被其他人所警醒,起到预防作用。

5、我们不否认适当的奖励有时更能能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但是,要做到安全生产,全凭一腔热血,胡干蛮干,显然是不可取的。

其实,处罚也可以提供积极性,为了避免犯错而被处罚,就会特别注意安全生产,生产中做到认认真真,这也是一种积极效应。

因此,我方始终坚持认为,处罚对安全生产促进更大。

6、在安全生产中,相对奖励而言,对安全生产促进更大。

7、我方之所以认为对安全生产促进更大,主要是赞同处罚带来的威严性和权威性。

明朝朱元璋重典治贪,让明朝的吏治情况好了百余年。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对明初吏治的评价是:“几有两汉之遗风,且驾唐宋之上。

”特别对于一些屡教不改者,惩罚就更加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8、企业的安全生产在以生命为代价的前提下,一切利润、金钱、工作进度都显得那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或者根本就不应该用利弊的权衡来影响加大处罚力度的进程。

在当今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年代,只有加大惩罚力度,才能真正确保生产安全进行。

9、安全生产事故得不到杜绝,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

某人认为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后到对工作影响不大,所以没有经常按照规程规范进行安全生产,还向别人宣传自己的经验:“出错了没有什么大不了,没有人管~”。

一次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后,被领导处罚当月奖金后,他猛醒,经常提醒大家要以他为鉴,要严格按照规程规范安全生产。

由此可见,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给那些“经验人”有所触动,日常的口头教育、学习对他们来说毫不在乎,因为自己有“丰富经验”。

如何解决,对其进行重罚,当效益受到影响他不能不重视,岗位受到触动他不可能仍然我行我素。

10、在安全生产中,缺乏的不是积极性,而是警惕性。

惩罚具有强制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人的行为,从而达到管制目的。

处罚具有实效性,能及时遏制已发生的违规行为。

11、赏,能告诉人,应该如何努力做到更好。

罚,给所有人规定了一个底线——什么,是不可以犯的错。

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就是,让大家不犯那些不能犯的错!因为安全生产中一旦犯错,往往就是祸及一生、伤害到全家幸福的错误。

因此,用处罚的手段,让大家明确、并且坚守底线,用处罚手段,让大家不必犯生命的代价,这,才是处罚的意义所在。

对方也许认为,奖励可以带来更好的积极性,这固然不错。

但是,安全生产中,缺乏的不是积极性,而是警惕性。

我方提倡重在处罚,为的就是,不要有人受处罚,尤其是,受到安全这方面的,来自客观规律的,因为那种来自机器的,来自违反大自然规律的伤害,是无法挽回的损失,是最叫人遗憾、后悔的伤害!因此,重在处罚,将在所有参与生产者的内心,多加一条保险丝。

保险丝的存在,绝不是为了被熔断,被触犯,而是为了多一层保护……。

THE END
1.先成家后立业辩论赛20210924003407.docx先成家后立业辩论赛先成家后立业辩论赛 PAGE / NUMPAGES 先成家后立业辩论赛先成家后立业争辩赛争辩赛:应先成家后立业VS应先立业后成家正方:应当先成家后立业感谢主席,大家夜晚好 ! 今夜的辩题成立在一个共鸣的基础上,即“成家”与“立业”从目的和手段上来讲其实不是对峙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问题的焦点就是在...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1/0924/5332241001004013.shtm
2.现代社会更需要专才(质询问题+攻辩小结)原创辩论稿现代社会更需要专才(质询问题+攻辩小结) 1.现代社会是不是处于发展创新之中 所以现代社会是需要那些创新发展打破现状的人才 我们的辩题是现代社会更需要专才还是通才,更需要体现的是不可替代性对吗 稍后我方会在一辩稿中论述为什么专才具有不可替代性 本文只显示部分辩论稿,如有需要欢迎去辩论稿商城付费查看完整辩论...http://bianlunba.cn/post/4856.html
1.成家立业,朋友们这个词你们是怎么理解的,是先成家还是先立业,你们...男女也一定要成家,由此相对来讲,成家立业我看几乎是同步的,不过当今社会完全不同,成家立业没有规定先后,顺势而行,由此有关成家立业这一词我看先成家,夫妻俩再共同创业也行,先立业,功名成就后再成家也可,根据自身条件攻略,先成家后立业也好,先立业后成家也罢,包括适婚年龄以外的相差多少都不是问题,男人只要有所...http://m.gaokaomanfen.com/know/1435177.html
2.探究‘成家立业’的深层含义,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成家立业这一成语,具体而言,意味着一个人不仅成婚建立了家庭,而且还在社会上确立了稳定的职业或事业,能够为家人提供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 【详细解释】:成家立业 [chéng jiā lì yè],指男性结婚成家,拥有自己的职业,能够独立生活,承担起家庭责任,这一成语强调了个人在家庭和事业上的双重成就。 【词目】成家立业...http://m.nlangff.com/D3b3CB0a93EB.html
3.先成家后立业辩论赛综上所述,选择先立业后成家有利于家庭,有利于事业,有利于在当代社会更加幸福地生存。如此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明智选择,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最后,让我方再次对所有人提供一种规划未来更好的方式吧,那就是——应先立业后成家! 攻辩问题 二辩问: 第一轮问题:出发点:现实需要,成家非儿戏,需要打好基础。 https://www.yjbys.com/bianlunsai/736389.html
4.先就业再择业四辩稿(精选10篇)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牵动着国家、社会、企业和每一个家庭的神经。但是,持续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和人才流动的不平衡,就业观念的偏颇和用人单位招聘的尴尬,有业不就和无人可用的矛盾同时并存的时候,为了社会的稳定,为了个人的生存、发展,“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理念已在社会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r0ikhx5.html
5.推荐策划方案范文集锦6篇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策划方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策划方案 篇1 一、前期准备: ...https://www.wenshubang.com/fangan/2118627.html
6.先就业后择业与先择业后就业辩论赛策划重点6篇(全文)对于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来说是择业还是先就业显得尤为 重要, 有的同学说先就业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保证就业率, 有的同学说 先择业是对自己负责任, 有利于以后事业的长足发展。但是不少同学 还处在迷茫之中,所以指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择业与就业观迫在眉 睫。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nkxk0s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