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猫发情能做绝育不

首先,母猫发情时不建议做绝育手术,母猫通常6月龄左右时会开始发情,此时表示母猫已经开始性成熟,但不建议此时让母猫配种,因为此时母猫还未体成熟,配种受孕可能会导致难产。如果母猫没有繁殖需求,可以错开发情期时带去宠物医院进行绝育手术。

其次,给母猫做绝育手术可以预防母猫患生殖系统疾病,如子宫蓄脓、子宫炎、乳腺肿瘤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长母猫的寿命。另一方面可以使母猫性格变得安静,避免在发情期时出现嚎叫、跳楼等情况,同时也可以避免盲目配种增加流浪猫的数量。

最后,在母猫做完绝育手术后一定要加强术后护理。手术后前三天需要在医院输消炎药或者注射消炎针防止伤口出现发炎的情况,还需要每天给母猫手术伤口进行消毒处理。绝育手术后需要限制母猫活动,避免大幅度运动导致母猫手术创口裂开。手术后建议给母猫喂食绝育处方粮,防止母猫因绝育后激素分泌减少、运动量降低导致母猫过度肥胖。

执业兽医师

母猫发情时不能做绝育。母猫做绝育需要将腹腔打开摘除子宫和卵巢,若此时母猫处于发情期,则可能因血管扩张导致大出血,增加母猫手术风险。如果不以繁殖为目的,建议错开母猫发情期带去宠物医院进行绝育手术,手术前需要做生化检查评估母猫身体状况。同时,做绝育手术前还需要提前禁食禁水,避免手术时因食物逆流导致窒息。

不建议做绝育,主要是由于公猫发情期间生殖器处于充血状态,此时做绝育手术可能会导致出血量过多。同时此时公猫抵抗力下降,做手术可能会导致伤口感染的几率增加。因此一般建议主人待公猫发情结束后,再进行绝育手术即可。另外,做绝育手术后,主人需要定时给公猫用药,防止伤口感染发炎。

母猫是需要做绝育手术的。当母猫六个月至八个月大时,就开始性发育成熟了,如果主人不打算让母猫配种的话,可以在这个年龄段进行绝育手术。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绝育手术之前需要避开母猫的发情期,避免由于发情的缘故血管充盈加大手术的难度以及风险。在手术之前需要进行全身体检,体检报告合格之后,则需要禁食禁饮八个小时后再带至宠物医院进行绝育手术。如果主人想让母猫配种,可以在母猫成年之后的发情期进行,待母猫生产之后再进行绝育手术,母猫做完绝育手术后可以大大降低患生殖系统疾病的概率。

公猫发情期不建议做绝育。发情期生殖器官供血充足,血管扩张,增加手术出血风险,同时发情期做手术不利于后期恢复,体内激素会变得十分紊乱。建议发情期结束后在做绝育手术,术前需要禁食6-8小时,最好当天晚上十

通常母猫6月龄左右就能做绝育手术了。母猫6月龄左右时性成熟,会出现发情现象,若主人对母猫没有繁殖需求就可以带去宠物医院进行绝育手术了。但是绝育手术需要错开母猫的发情期,发情期带母猫做绝育会增加手术危险性。最后,给母猫做绝育手术可以有效预防母猫感染生殖系统疾病,一定程度上能延长母猫寿命。

公猫发情期间不可以进行绝育手术,因为公猫处于发情期时血管充盈,如果此时进行绝育手术会加大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公猫在绝育手术之前需要进行全身体检,体检报告合格之后,禁食禁饮八个小时之后方可进行绝育手术。绝育手术之后的公猫需要佩戴好伊丽莎白圈,避免舔舐伤口,造成伤口久久不能愈合。公猫需要在绝育手术之后连续三天打消炎针,每天一针。主人需要每日给猫咪进行患处消毒,保持伤口干燥、整洁,尽量让猫咪在一次性尿垫上活动。猫咪在术后恢复期尽量不要洗澡,应当避开伤口,可以用温热毛巾擦拭身体,然后立即吹干,避免感冒。

发情期间不能做绝育,如果是公犬可以,但是母犬不行。发情时母犬的子宫会充血,而且子宫特别脆,轻轻一拉就容易断裂,造成大出血,所以发情期不能做绝育。如果不想让它生宝宝,出门遛弯一定要带好牵引绳。主人不在家

猫咪在六个月至八个月龄阶段是做绝育的最佳时机,因为此时猫咪已经开始性发育成熟了。如果主人不打算让猫咪配种,可以在这段时期避开猫咪发情期给猫咪进行绝育手术,这是因为避免由于猫咪发情血管充盈加大绝育手术的风险和难度。主人需要带猫咪去宠物医院进行全身体检,当体检结果合格之后,禁食禁饮八个小时之后便可以进行绝育手术。如果主人想让猫咪配种时,可以在猫咪成年之后进行配种,这是为了让猫咪有足够的体格迎接生产。生产之后主人便可以带猫咪去医院进行绝育手术,猫咪做绝育手术可以大大降低猫咪患生殖系统疾病的概率。

白翔执业兽医师

执业编号:A012017510074

母猫发情的时候,一般有频繁嚎叫、对主人的依赖度增加、不停打滚、屁股翘高、后腿蹭地等表现。同时,从身体上看,母猫的外生殖器会有透明分泌物流出。由于激素的变化,猫咪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的状态,有的甚至还会不吃不喝、离家出走。所以在猫咪发情期间,主人一定要细心看护照顾猫咪,如果没有繁殖打算就及时给猫咪绝育,减轻猫咪的痛苦。

母猫发情的时候会出现嚎叫、焦虑等情况。此时,如果打算让母猫生育,可以给母猫进行配种。如果不想让母猫生育,就可以考虑给它进行绝育手术,但在发情期间是不建议进行绝育手术的。如果不想让母猫生育,也不想给它做绝育,主人可以多陪伴母猫,也可以揉捏母猫的尾巴根部,缓解它发情时的焦虑状况。

THE END
1.母亲流浪猫绝育手术后谁来护理前几天看了报道,说国内开始对流浪猫进行绝育手术,而且说非常成功已经做了多少例了。我查了一下,猫咪做完绝育手术后需要做如下护理:猫做绝育手术后如何护理 母猫的绝育手术是需要将***和卵巢一起摘除,相比于公猫来说,术后的护理尤为重要。护理不当,容易发生伤口感染,影响愈合。所以,对于母猫绝育后的护理需要注意...https://www.jianshu.com/p/55ffaec225e3
2.母猫有必要做绝育手术吗?说说母猫绝育的好处吧,也有坏处哈,事情都有两面 发情时,动物体内的一些荷尔蒙(激素)飙升,这种荷尔蒙飙升现象经历越多,乳腺肿瘤越容易出现。虽然母猫患上乳腺肿瘤的案例较少,但是危险性高。如果未绝育中年母猫出现奇怪的乳房硬块,需要立刻送医排查。 子宫蓄脓的产生来自动物体内荷尔蒙的过度刺激,结果在生殖系统中聚积了...https://weibo.com/p/2313474318206801136050?luicode=20000061&lfid=4318818116003649
3.流浪猫免费绝育宠物医院流浪猫“TNR项目”行政人员陈忆华介绍,动物医院是保障“TNR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将为每一只TNR猫咪提供安全的绝育保障和医疗服务。正常情况下,公猫可以当天做完当天放归。 我市今年计划实施“TNR项目”的流浪猫为300只,逐步控制流浪猫数量。截至目前,已给70只流浪猫做绝育手术。此外,参与“TNR项目”的流浪...https://szb.ptxw.com/h5/html5/2024-03/20/content_141588_17166310.htm
4.母猫绝育好还是不绝育好?母猫绝育是一种常见的兽医手术,包括切除猫的子宫和卵巢,以彻底消除生殖能力。这不仅可以避免猫咪发情乱配导致流浪猫问题加剧,也能预防母猫子宫蓄脓、子宫癌、卵巢囊肿和乳腺肿瘤等生殖系统疾病。然而,这种手术也可能对母猫的健康及行为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包括麻醉风险、术后感染及其他术后并发症。此外,绝育后的母猫新...https://www.isdpp.com/xq-17332.html
1.第一次给流浪母猫做绝育引产是的,医生说太残忍了,我说她还是一个宝宝怎么照顾另一些宝宝,更何况冬天也快到了,怎么活,生下来没人养还不是一群流浪 赞(1) 回应 橘子清茶 2023-10-16 21:14:09 浙江 如果能带到室内带回去也行(前提是医生手术完后评估没有风险,可以带回),我绝育的母猫几乎没有住院的,因为住院她们胃口特别不好 赞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96367264/
2.小区里的流浪猫扰民如何治理小区物业多方咨询后,向所有小区居民发布了一则情况说明,决定向专业的流浪动物救援团队求助,将流浪猫转移。他们将小区内的所有流浪猫抓捕后送去医院做绝育,这些猫做完绝育手术后会统一进行安置,呼吁居民进行领养。而给流浪猫绝育手术的费用在300元每只左右,这笔费用将由公益组织和小区物业公司共同承担。http://m.bbnews.cn/p/8285.html
3.猫狗绝育人士的自白:不愿绝掉它们的孩子,要绝掉的是流浪三年前她在天津街头的一家早点摊里看到一只母猫,“当时猫妈妈奶腺那么老长,就滴着嗷嗷地找孩子。”一问才知道是老板嫌母猫生崽不捕老鼠,就把小猫扔了。“我太心疼了。当时我就脑子一热跟他说,我说我不要钱,我帮你把你的母猫做绝育吧,”从此沧海就走上了免费为各地流浪动物做绝育手术的道路。https://m.thepaper.cn/uc.jsp?contid=1598984
4.上海电视台关注:“今日闵行”APP推出流浪猫免费绝育手术套餐不过,一只流浪猫的绝育手术,少则五六百元,多则上千元,资金是个大问题。目前,“今日闵行”APP每月发放10份免费基础绝育套餐,开放给流浪猫救助人进行申请。 一早,马桥镇的李阿姨带着两只流浪猫,来到一家宠物医院做绝育手术。李阿姨告诉记者,小区里的流浪猫不断繁衍,这让她很焦急。这个月,她看到闵行区农委与宠物...https://www.shanghai.gov.cn/nw17239/20231128/324b2fe0ec3f4b49b7419810f1938b86.html
5.流浪猫泛滥怎么办?海口一小区探索出一套方法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符雄助)近日,海口第一例由小区业主、物业以及志愿者公益团体共同参与的大型流浪猫诱捕绝育行动在海口市荣域小区拉开序幕。 记者了解到,海口市海甸岛荣域小区流浪猫无序繁殖成群,半夜发情叫,猫咪争夺地盘打架,这些声音长期扰民。另外,小区部分业主投喂剩饭剩菜,引来老鼠,给居民日常生活带...https://www.hndnews.com/p/592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