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万病不传之密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0.02.25

人步入老年,会渐渐觉得精力不够用。那么,三味中草药泡茶喝,马上就会觉得有明显改观。这三味中药是:远志,益智仁,伸筋草。远志,益智仁两味的功效是清脑治昏,提升精力,预防痴呆。人老关节变形而不灵,时常容易抽筋。伸筋草对于老人来说,是宝贝。它能让人腿脚灵便。注意:1,每味5克即可。2,冲水后要一次喝完再续水,不然会变味儿。附另一种叙述:人一步入老年,渐渐觉得精力不够用。那么,就买来三味中药,当茶喝,马上就会觉得和以前大不一样。这三味中药是:远志,益智仁,伸筋草。前两味在药书中的功效是增加智慧,治头昏,精力不济。后一味是伸筋。医生说人老关节变形而不灵活,可我觉得还是一位中医骨科大夫说的有理。他说,“老人的关节不灵活,不是变形了,也不是骨质增生了,而且韧带板结僵硬了。”他的话,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筋缩了。那么,常喝伸筋草,就缓和了这症状。所以,伸筋草对于老人来说,是宝贝。这三味药如果常喝不但脑子灵通如年轻时,而且脚腿很活泛。我的邻居说她头昏,我就给了她这三味药,喝后效果很明显。她也不怎么去锻炼,身体却比常锻炼的人还好。一味大概四五克就行,一月换一次。

益智始载于《本草拾遗》,并指出:"益智出昆仑及交趾国,今岭南州群往往有之。"《图经本草》说:"益智子似连翘子头未开者,苗叶花根与豆蔻无别,惟子小耳。"《证类本草》载有雷州益智子,产地与现今益智相似。李时珍引《南方草木状》说:"益智二月花,连着实,五六月熟。"作者对益智花果物候记载颇为确切。综上所述,古代药材益智基本为一种,与现代药材益智相同。

这里加点说明:一次冲开水泡上后,喝完再冲。不要没喝完水就再添,这样泡出来的水容易变味。一旦一两天没喝,而茶杯里有异味,那就用自来水冲一下把水倒掉留着药材,重新用开水泡,效果是一样的。

秘方:生白芍100g。用法:生白芍100克水煎服,三天痊愈。永也不复发。方解:口臭源自于胃热。口臭十年病人三天痊愈。永也不复发。

绝对可以的.大家用五加皮30克.自然铜10克.续继30克.共为末.和一个刚出世的小鸡一起冲烂和均.贴扶在骨折处.直到奇痒难忍时才取下.看看是否接上呢然后嘱病人休息一星期才可用力.这也是一个老中医传我的.但对20岁以下的人可以一夜接好..年龄大的要几天才行.还要内服几付中药.就没有问题了.我用了几十人,效果不错.请大家试试

偏方:血竭120g,鳖甲360g。用瓦嫌或者瓦片焙至略偏方:血竭120g,鳖甲360g。用瓦嫌或者瓦片焙至略焦,不可煳了。

将二者研成粉末分成12份,每天早晚各服一份。用温水冲服,或者吞服。^

6天为一疗程。一般两个疗程即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延长或者缩短疗程。如果两个疗程仍然没有疗效,请停药检查是否还有其他损伤情况。

《带状疱疹》即“蛇缠腰”的一味特效中草药

认识一种可以令你受用一生的本土草药[治生蛇特效药]----别错过它

杠板归,是位隔壁老人家推荐的,当时邻居有人得了带状疱疹,厦门人俗称“生蛇”,是生在脖子上的,虽然到医院做了治疗,但还是痛苦不堪,老人家知道后,就采来杠板归,石臼里捣成泥糊,将其敷在疱疹上,另外将剩下的草煮水喝,喝的当晚,疼痛就大为减轻,第二天,带状疱疹就已基本好转,愈后不留疤痕,效果绝对显著。而多年以后我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才真正让我对这种草的神奇,有了更加深的认识,我是前胸和后背得的带状疱疹,整大片,那晚那种神经性的抽痛真不得了,天明,家人就采来了杠板归,从敷药不到半小时,患处即感清凉舒服,一天之内带状疱疹的症状基本消除。这几年,我陆陆续续将这款草药推介给很多生蛇患者,都是快的一天,迟的两天,症状基本好转。查过网络,很少有杠板归治疗生蛇的实例,因此,把我的经历说出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将此偏方发出,希望能帮人。

缠腰蛇(又名缠腰火龙蛇缠腰,学名:带状疱疹。是由带疹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其特点是集性的粟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皮损多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

“缠腰蛇”(又名“缠腰火龙”“蛇缠腰”,学名:带状疱疹。是由带疹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其特点是集性的粟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皮损多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发生于身体的一侧,不超过驱体中线,尔中线对侧也有少数皮疹,多是横过的神经小分枝受累所致,愈后极少反复。

「生蛇」中医称为蛇串疮、火带疮、缠腰火丹、蛇丹等,西医称为带状苞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苞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受感染的部位首先会出现痕痒或火烧般的疹,在身上呈成簇水苞,累如串珠、排列成带状,常见于胸、腰、背、四肢及面上,多发于身体单侧慢慢沿着表皮神经分布,匍匐蜿蜒向前看起来像一条蛇在舞动,所以俗称「生蛇」。很多人以为「生蛇」若绕过全身就不能医治,其实只是一场误会;带状苞疹是可以完全痊愈,不留下疤痕,一般生在身上大概两周内水苞便会溃破、萎缩然后结痂,但神经线痛却持续数星期。生于面上而接近眼睛和耳朵附近,则较危险,会很容易感染眼角膜及耳膜,引致失明或失聪。

南瓜曼泡水喝治结石秘方,是我家祖传秘方,可排肾结石、膀胱结石、胆结石,一般服药后3至4日即开始排石,将结石化为粉末状排出,也有化为颗粒状从尿道排出,做多不超过7日会全部排出,被治愈的病人经医院CT检查,医生们都拍案叫绝。吊南瓜曼一次量100--150克(干品),洗净切碎,放入暖水瓶中,用开水浸泡。一天浸一热水瓶,随喝随添水,平时当水喝,尽量多喝,每天可饮两水瓶,喝到第四、第五天开始排石,第六天小便伴有粘稠状尿液排出,这证明结石已经排完,经医生检查后确定。服药期间,严格禁忌油辣腻之物,不吸烟不喝酒,否则无效。引自:浙江桐庐县横村易友文话中心洪权提供《寻找中国隐世医术》

一年前,我曾经患严重牛皮癣,奇痒无比,多次求医均不见效。后来获得一民间单方,按方将柳条切成12厘米左右长,放入锅内用水煮,待水呈黑色时,烫洗患处,五六次后,牛皮癣很快消失,从未复发。据说,此法可治多种皮肤病,有效率达90%以上。

引自: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老病号治病绝招》

1。辽宁新民市于家窝堡乡于家小学郑xx,女,31岁,教师。他来信说:“本村金xx,12年前在部队当兵,由于着凉等多种原因,患上了极为严重的全身性牛皮癣,到沈阳、新民、彰武等多家医院治疗,花费万余元,用了各种方法和药物均未治愈。后来我用本条偏方为他治疗1个月,顽症牛皮癣被彻底治愈了。”

2.辽宁清原县湾甸子镇二道湾村王xx,男,53岁,农民。他来信说:“本村胡x、赵xx二人患全身性牛皮癣,均有20多年的病史,刺痒难忍,经常用手指甲往下刮悄,刮得直流血。曾使用各种药物自治,始终不见好转,反而蔓延至全身各部位。后来用本条偏方和《以蒜糖泥敷治牛皮癣收效显著》、《用蒜泥敷灸法治牛皮癣竟获痊愈》联合为他们治疗,均在20天内治愈,没用花钱。”

3.山东临沂市罗庄区唐少治沟村唐xx来信说:“我嫂子患牛皮癣1年多,头上及全身都是,患处终日渗水,结痂、掉悄。在市皮肤医院治疗,花了几百元钱也没见效。按本条偏方治疗,没用花钱,1个多月就好了。”

提示:本方经众多患者自疗验证,基本上都收到了痊愈的好效果,因此,本方堪称特效精方。

1、头痛(各种头痛均可):生白萝卜汁,每次滴鼻孔两滴(两鼻孔都滴),一日两次,连用4-5天,可除根。忌吃花椒、胡椒。

2、头晕(头昏眼花、晕眩):鸭蛋一个、赤豆20粒,搅匀蒸熟,早晨空服,每日一次,连用7天有特效。忌吃酒、辣。

3、失眠、多梦:睡前用半脸盆热水,加一两醋双脚浸泡20分钟,并生吃葱白1-2根。

4、干咳(感冒或其他原因引起均可):生黑芝麻3钱(约一调羹),冰糖适量,共捣碎开水冲早晨空服,3天痊愈,少吃鱼类。

5、胃痛、吐酸、胃下垂、胃窦炎:大蒜头一次一两连皮烧焦,再加一碗水烧开、加适量白糖空腹食用,一日二次,连用7天可根治。

6、高血压、高血脂:芹菜籽*一两,用纱布包好,放10斤水煎汤,早、中、晚饮1杯。不怕辣者,可,早中晚食生蒜2头,有降血压、血脂特效。

7、心脏病、冠心病:花生壳一次一两,绿豆5钱,煎一碗汤服下,一日二次,需半月。

8、肠胃炎、腹泻:每次用麦面粉半两炒焦,加适量白糖用开水调匀,饭前服,一日二次,2-3天有特效。忌吃柿子、香蕉、油腻。

9、消化不良(儿童消化不良同):鸡盹皮4两炒黄研成粉,饭前用白糖水冲服、一日二次,一次2钱(约半调羹)、儿童减半、一剂服完即可,忌吃田螺。

10、胸闷气胀:白萝卜籽*5钱、煎一碗汤服,一日三次,连用3天有消积顺气之功效。

11、神经衰落:猪脑1两,加入蜂蜜一调羹,蒸熟吃,一日一次,连吃5-10天。

12、内热口干:芦根、绿豆各5钱,加一碗水煮开、加适量冰糖、去芦根吃豆喝汤,日服二次,连服3天。生津润肺,降火解热。

13、胆、肾、尿道结石:用鸡内金、玉米须50克,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2-3次,连服10天。忌吃肝脏、肥肉、蛋黄。

14、急、慢性肾脏炎:4两重左右黑鱼一条,去鳞、肠等,绿茶叶2钱,包入鱼肚内用线捆好,加一碗水煮熟,吃鱼喝汤,一日一剂,连吃10-15天。忌酒、盐、香蕉、房事。

15、糖尿病:猪胰一条,冬瓜皮1两,加水煮熟(生吃亦佳),少加些油、盐和调料(勿加酒、糖)吃下,一日一剂,连吃20天。

16、记忆力差:鹅蛋一只,打入碗内加适量白糖搅匀,蒸熟早晨空服,连吃5天,有清脑益智功能,对增强记忆有特效,忌吃海带、花椒、动物血、酒、绿豆.

17、小便失禁(尿急、控制不住):鸡肠一付,洗净晒干,炒黄研成粉,用黄酒送服,每次1钱,一日三次,服完即愈。忌姜、辣。

18、便秘(大便燥结、排便困难):用煮熟的南瓜一碗,加入猪油5钱和适量的盐吃下,一日一次,一次见效,3日可愈。

19、打鼾:花椒5-10粒,睡前用开水泡一杯水,待水凉后服下(花椒不服下),连服5天,以后再也不打鼾。

20、中风:每日喝1两生芹菜只汁,病轻者服半月,病重者服一月可愈,忌吃羊肉、鸭血。

2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黄药子*9-12克,用三碗水煎成一碗,每日一次;另可用50克泡1斤白酒,日服1两,5-8周代谢率明显降低。

22、慢性肠炎:鸡蛋清1只,白酒半两,混合,每晚睡前服。

23、打蛔虫:生南瓜籽20粒,去壳饭前空服,一次吃下,第二天虫子即可随大便排出。

24、腹痛(成人腹痛同):用一片桔皮敷在肚脐上。再用半斤盐炒热(不要太烫),敷在桔皮上,可立即止痛。

25、误食杂物:韭菜半斤,不要切碎,炒熟多加些猪油,一次吃光,杂物可随大便排出。

26、磨牙:每晚睡前吃一块生桔皮,连吃2-3天,可治小儿及成人睡觉磨牙。

27、流口水(成人、老人睡觉流口水方法同):泥鳅半斤,去内脏晒干,炒黄研成粉,用黄酒冲服,一次二钱,一日一次,服完即可。

28、考场镇静良方:学生进考场如临战场,往往由于过度紧张,使自己产生心慌、怯场现象,从而不能正常发挥而名落孙山。现介绍一种单方:酸枣仁*、绿豆各一两,煮一碗汤一次吃完,一日二次,次方要在考试前两天开始服,至考试结束,有镇静安神功效。

29、关节炎、肩周炎(包括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食用细盐1斤,放锅内炒热,再加葱须,生姜各3钱,一起用布包好,趁热敷患处至盐凉;一日一次,连用一星期,有追风祛湿之功效。

30、肾亏腰痛:丝瓜籽半斤,炒黄研成粉。白酒送服,每次1钱,一日二次,服完即愈。此方还可治妇女产后腰痛。

31、颈椎痛:羊骨头(生的,煮过均可)二两,砸碎炒黄,浸白酒1斤,三日后擦颈部,一日三次,一般不过15天,可以根治。

32、骨刺(骨质增生):狗骨头三两,砸碎炒黄浸白酒1斤,三日后用酒擦患处(最好带吃此酒一盅),一日三次,需用半月可愈。

33、腿抽筋:桑树果*一两,煎一碗汤一次喝下,一日二次,5天痊愈。

34、口眼歪(面部神经麻痹):黄鳝血涂面部,向左歪涂左边,并用手掌从左向右反复抹,每次2分钟,一日二次,向右歪则反做,连用三四天即正。

35、脱肛(解大便时肛门脱下):每次用韭菜半斤,水2斤煎开洗肛门,一日二次,洗三天。

36、落枕(睡觉时由于枕头或姿势不适,而引起的颈痛):韭菜汁加热擦颈部,日擦七八次。2-3天可治好。

37、戒烟:干南瓜藤*一两,煎一碗汤加适量红糖一次服,一日三次,7天后永不想抽烟。

38、戒酒:活黄鳝一条,放一瓶白酒内浸二天后此酒,1次1-2两,一日三次,将酒服完后永远不想再喝一滴酒。

39、喝酒不醉:葛根*1钱,在喝酒前泡一杯开水喝下再喝酒,酒精可解,所以人不会醉。

40、长寿保健药酒:磁石、何首乌*、大枣、核桃、枸杞*各一两,浸白酒或黄酒二斤,两天后按常日酒量吃此酒,如常饮能使老人面部红润,增强抗病力,有延迟衰老功效。

41、手气、脚气:生大蒜头两只,去皮放入半斤醋内泡3天,再用大蒜头擦患处,每日3次。连用7-10日,有消炎和杀死细菌之特效。

42、手汗、脚汗太多:明矾*5钱、热水2斤,一起溶化浸手脚、一次10分钟、浸后让其自然凉干,一日一次,5天后手脚汗正常。

43、手足开裂、粗糙:生猪油二两,加白糖1钱。捣匀擦手脚,一日2-3次。一般7天克愈,再擦几天以后永不复发。

44、烫伤:可选用蛋清、白糖水、醋、蜂蜜、在烫伤时马上涂伤处,就不会起泡又易好。

45、蚊虫咬伤(红肿、痒):用醋、牙膏、盐水、香烟灰加水调匀涂,均可立即见效止痒、解毒消肿。

46、妇女白带(白带多、有异味):生鸡蛋一只,从一头敲一小洞,将7粒白胡椒装入蛋内,用纸封好蒸熟,去胡椒吃蛋,每日一只,连吃一星期,忌吃猪血、绿豆。

47、外阴痒:葱白连根一两,花椒10粒,一起煎水一碗,洗阴部,每天二次,共洗3天。

48、子宫、卵巢肿瘤:红花6克、黑豆30克,水煎服,去红花食黑豆与汤,日2次。

49、阳痿(男子阳茎不能勃起):磁石(吸铁石)5钱,公鸡睾丸5只,浸白酒一斤,三日后按常日量吃酒,一般需吃半至一月。(磁石可反复使用)。如不吃酒人,每日炒二只公鸡睾丸吃,连吃半月至一月,完全恢复性功能。

50、早泄(男子在房事时过早射精):韭菜籽*半斤炎黄,用黄酒送服,一次2钱,一日三次,服完即痊愈。

51、男子性功能减退(不属于阳痿,只是性功能减弱力不重心,多见于年老体弱者,也有房事过度引起的):活大青虾或白虾一两,白酒1斤、浸5天后按常日酒量吃酒,酒完后将虾炒吃。连用半月,有补阴壮阳、补充男性激素、增强性机能之功效。

52、前列腺炎:麝香0.5克,白胡椒7粒,研成细末,装瓶备用。将脐用酒精洗净,将麝香放入肚脐内,再将胡椒粉盖在上面,后盖圆白纸一张,外用胶布贴紧,每隔7-10日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

53、前列腺肥大:冬瓜籽*30克、黑木耳15克、秦皮*15克,水煎服,日2次。

54、牙痛(神经性、过敏性、蛀牙痛均可):花椒10粒,白酒一两,将花椒浸在酒内,十分钟后用酒口含,几分钟即见效,一日2次每次10分钟,3-4天痊愈。

55、牙周炎、牙龈炎:用一只鸡蛋清加等量白酒搅匀喝一口,含口中,5分钟后吐掉,一日二次(一日一只蛋),2-3天消炎止痛。

56、牙出血(经常出血或刷牙引起):花椒10粒,醋三两,浸2天后口含,一次3分钟,一日2次,连用5天有特效。

57、视力衰退(老光、老花、视物不清):白菊花*2钱,枸杞子*2钱,每日用开水泡饮(一剂可泡三遍),连饮半至一月,有清水明目之功效。忌吃辣物、海带。

58、白内障(晶状浑浊、使视力下降):白蒺藜*250克,羊肝250克,白糖200克,研为末,每次服15克,日服2次,8周见效。

59、虫入耳:用猫尿一滴,滴入耳内,虫子会自动出来。(提取猫尿法:用大瓣大蒜头,去皮擦猫鼻子,猫即撒尿)。

60、咽喉痛(咽部干燥疼痛、有异物感,急、慢性均可):用绿茶叶泡浓茶约2两水量,加入半两蜂蜜搅匀,每日分几次漱喉并慢咽下,每日一剂,连用3-5天,消炎镇痛,湿润咽喉,治急、慢性咽喉炎。忌吃烟、酒,一切有刺激性食物。

61、扁桃体炎(嗓子二侧发起红肿、痛、一般多发于着凉后):黑木耳一两,炒干研成粉,每次用半调羹粉与蜂蜜调匀口服,一日二次连服5天永不再发(此方在扁桃体炎正在发作时用)。

62、声音哑(咳嗽、讲话太多、唱歌、内火大等原因引起的音哑):鸡蛋一只、打入碗内,加醋一条羹、搅匀蒸熟食用,一日一剂,连吃2-3天,声音响亮。忌辣。

63、口臭:芦根(鲜、干均可)一两,煎汤一碗加冰糖适量内服,一日一次,早晨空服,连服一星期。清火解毒,治内热胃火。

64、鱼刺卡喉:较轻者用好醋喝一口即可。如果不行,可用鸭口水一调羹喝下,鱼刺可自动化掉。(取鸭口水法:用一片生姜,放入鸭嘴内,再将鸭倒吊,鸭即流口水)。

65、流鼻血:藕节*、芦根*等量,一起切碎,煎一碗水一次喝下,一日二次,连用5日,清热止血,永不复发。

66、除面部皱纹:鲜黄瓜汁二调羹,加入等量鸡蛋清(约一只蛋)搅匀,每晚睡前先洗脸,再涂抹面部皱纹处,次日晨用温水洗净,连用半至一月,能使皮肤逐渐收缩,消除皱纹有特效.

67、皮肤粗黑:靠化妆品增白皮肤,只能一时掩饰,治表不治本,现向你介绍一种治表治本能使皮肤增白而真白的妙方,既简单又有特效:用白醋甘油按5:1混合,常擦皮肤(一日二三次)能使皮肤湿润,减少黑色素沉积,一月后皮肤即细腻白嫩,洁净光滑富有弹性,充满美感。(此方对遗传黑皮肤均有效).

68、除面部色素斑:鲜西红柿汁蜂蜜,按5:1混合,涂面部,过10分钟后洗净,连用10-15日,能使黑色素分解,皮肤变白红润.

69、脱发头屑头痒:每次用桑树根皮*4钱,水二斤,烧开洗头,一日一次,洗后勿用清水过头连用5天,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有固发作用,并治头屑头痒,可再生发.

70、斑秃秃顶:按134条使用,并用老姜片每日擦头皮3-5次,与69条同用半月,以后不出一两月便会重新长出一头浓发.

71、头发增亮:啤酒醋按2:1混合.每日用毛巾吸湿再涂头发一次,连用半月.

72、白发变黑:何首乌*黑芝麻各三两,一起炒干研碎,用白糖水调服,每次3钱,一日一次,连服半月,可补肾健发.忌蚕豆.

73、减肥:干荷叶*干冬瓜皮*按1:2配好,每日用一两泡一斤左右热水喝,有去厚腻刮油手之功效,忌肥肉.

74、牙变白:用食盐小苏打等量,加入调成牙膏状,每日刷牙一次,3-4天可除牙齿表层所有色斑,使牙齿洁白.

75、长期咳嗽(肺气肿及气管炎等引起咳嗽):明矾一两,研成粉用醋调成糊状,每晚睡前取黄豆大一团敷足心(涌泉穴,两足都敷),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7天有特效。

人是天地阴阳二气运动的产物,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这个大的环境中,疾病的产生和治疗,在自然界中均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法则。

从事中医多年,回首自己学医之路和从医之路,回忆这些年遇到疑难杂症时的处理经过,我时常感叹,自然界所有的问题,在自然界中均可以找到答案,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去发掘、去思索,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可悲的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不再像小孩子那样,遇事问个为什么,凡事刨根问底,追寻事物的本源!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身边缺少了神秘,缺少了好奇!却多了一些平淡和无可奈何。

细心观察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总结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联系到医学中来,提高自身的悟性,站在道的角度来认识疾病、研究疾病、寻求解决方案,感受中医的“大道至简”,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

向生活学习!智慧的源泉永远不会干枯!

在人体,如果肾阳足,没有亏虚,或亏虚不重,则下半身湿邪会被肾阳蒸腾,化为气而上升,在人体进行循环;如果肾阳虚衰,就好比这冬天挂湿毛巾一样,湿邪盘踞下焦了!自然“两腿好像灌了铅,沉重无比”!

夜晚卧床休息,最下端的地方就不是下肢了,应该是与床面接触的部位。按照“湿性趋下”,应当与床接触的部位会不舒服啊!

事实情况正如此,不少病人反应,白天还好,只是感觉双腿有些累,到了晚上睡觉,前半夜还可以,但后半夜慢慢开始出现腰痛、背痛,凡是于床接触的部位都感到很累很痛,早上5、6点痛醒,起床后活动活动就好了……

不明就里的人,对病机不了解,有的认为是气血不合;有的认为是床板的问题;有的认为是晚上喝水太多……

其实这就是湿邪由白天积于双下肢,晚上向接触床面的部位转移的结果。也是“湿性趋下”!

患者,范某,女40岁,酒店配菜员。自觉双下肢沉重一周,上午病情轻,下午较重,每晚下班回家,上楼梯时双腿如同灌了铅,沉重异常,也未见下肢浮肿,休息一晚后病情减轻。在当地三甲医院就诊,建议做头颅CT,患者因嫌费用太贵,放弃检查,寻求中医治疗。就诊时病史及症状同上,舌根白厚,脉象右尺沉迟而弱,左尺部沉滑。

也好治疗,只需要将您体内向下沉得寒湿向上输送就可以了!以后注意保暖,少接触凉水……你看看这地上的水,太阳照射后不就化为了云,不就上升了吗?人体也是这样的,只要肾上的火力足了,双腿就不怕冷了,下面的寒湿就会化气上升了……

给病人开了处方:

乌附片20克(先煎1小时)炒白术20克茯苓30克干姜20克黑豆30克甘草10克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白术、茯苓、干姜是温脾健脾的药物,因为脾主湿,主运化。脾脏居在人体中部,只有通过脾脏的传输,肾脏将水湿化为气之后,水汽才能向上升,才能达到人体的上部。

用黑豆的目的是因为黑豆能入肾,能够除湿,可以直接将体内的湿邪通过小便排泄出来。

也有些患者,经济条件比较差,也有的不愿意服用中药,认为味道太苦,难以下咽,这样的患者,如果寒湿偏重,可以采用其他的办法。

对于疾病,只要其产生的机理明白了,治疗就好办了。

患者,张某,男,40岁,下岗工人。

患者一月来,每天凌晨5点左右出现腰痛,起床后,活动活动腰部,疼痛很快缓解,患者笑着说,想睡会懒觉是不可能事情的,最近发现疼痛的发作提前了,4点钟就开始了,大冬天的,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十分苦恼。听完患者的描述,看完舌像,切完脉。发现患者也是肾阳虚衰。

患者以前从事过体力劳动,腰部有劳损的旧因存在,现在肾阳虚衰,体内寒湿停留,白天积于下肢,夜晚则汇集于腰部,因为湿邪不重,加上下岗后在家休息,所以下肢感觉不明显,但腰部有过劳伤,属于薄弱环节,晚上睡觉,刚入睡时,湿邪尚未汇集,所以疼痛不明显,夜卧数小时,至凌晨,寒湿在腰部的汇集慢慢增加,必然导致局部气血不畅,腰部僵硬、疼痛,起床后,湿邪向下运行,再加上活动腰部,气血流畅了,疼痛自然缓解了。

艾叶几块钱一公斤,你买上两公斤,每天晚上用艾叶煎水泡脚20分钟,艾叶可以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这样体内的寒湿会慢慢减少,病情也就可以慢慢恢复了。如果想要好快点,可以将艾叶锤绒,用火纸卷成艾条,点燃后熏烤腰部,以发热发烫为度,将腰部的劳损形成淤血、寒湿散开,这样用不了几天,就会有明显的效果,患者采用这样的治疗方法,一周后就好转了。

人体疾病的形成,都有其原因,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治疗疾病的关键是要分析清楚原因,中医谈理、法、方、药,理讲的就是医理、道理,理明白了,后面的法、方、药都简单了。

内经云: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男子六八,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气日渐衰退,这是自然规律,保养阳气除了服药、除了泡脚,更多的是“保”,要注意少食寒凉食物,尤其是已经有明显的寒湿偏重的患者,更应该注意。很多患者喜欢吃水果,其实吃东西是很有讲究的。

《阴符经》里有一句“食其时,百骸理”。就是这六个字,将我们的饮食注意事项讲得很好了。

你生活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产的、正当时令的,绝对是最好的。一切其他地方产的山珍海味,都没有这个本地的好。

“食其时”就是趁着时令,吃这个季节,这个地方的东西,就可以顺势吞服天地给予的自然之气,身体自然健康,这是天地自然为我们准备好的。而如果我们打破这个自然的规律,天天吃着不是本地生长的食物,反季节的食物,那一定要出问题。

现在很多人冬天吃西瓜,原本身体寒邪就偏重,吃着吃着,体内寒湿越来越重,生病只是迟早的事情。

上热下寒,上面心火重,下面肾阳虚,肠道有寒!

人体内也应该寒热对流才对,只有寒热之间能够形成对流,那样热的地方就不会长期上火,寒的地方就不会长期寒凉!小朋友的一句话,让我沉思了很久,也明白了人体寒热错杂的病机。

在人体,心脏属离卦,主火,就好比天上的太阳,肾脏属坎卦,主水,为寒水之脏。

夏天天气炎热时,人站在树下,会感到丝丝凉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土地中的水分,被树干吸收,通过树叶向外蒸发,降低了太阳光的温度,所以感到凉爽。在人体中,也是如此,正常情况下,肾水借肝气的升发,向上升腾,来济心火,人就不会感到心火亢盛,心情烦躁。但是当肾水亏虚时,心火没有肾水的制约,就会亢盛,人就会心烦,想吃冷的食物,凉的食物。

人体心火通过胃气的下降和肺气的敛降,能够下行入肾,我们下半身就会感到暖和,如果心火不能够下移,我们人体下半身就会感到寒冷,吃凉东西就会不舒服,就会拉肚子,就会双腿凉痛。女性朋友就会月经不调,就会痛经。

患者,刘某,女,35岁

痛经3年,患者3年来,每次月经小腹部疼痛、发凉,疼痛厉害时面色苍白,身体出冷汗,几乎晕厥。服用桃仁、红花、益母草、当归、延胡索等活血化瘀之药无数,服药当月病情稍稍缓解,下次来月经依然疼痛。平时心情烦躁,焦躁不安,喜欢吃冷饮,自述吃冷饮后感觉心中稍稍平静。

本人采用附子、艾叶、小茴香、紫石英温暖下焦,栀子、生地清理上焦,配以川牛膝引心火下行济肾寒,柴胡升发肝气,引肾水来济心火;当归尾、延胡索化瘀止痛,调理一周就治好了,半年后随访,未在复发,心中烦躁也大为好转。

这个病人的治疗,就是采用了引火下行,寒热对流的办法。

人体的疾病,在自然界中均能找到对应的治疗法则。

许多病人长期腰腿发凉,看中医,中医就会告诉他,“你肾阳虚,体内寒湿重,要吃补肾火,散寒除湿的药物!”

这样的药物一吃就见效,吃完了过不了多久,又寒了!再吃,又过不了几天,又寒了!治病就像在搞拉锯战,没完没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人体的寒就这么多!

生活中有句话我们都知道,就是“救急不救贫”,贫穷不是一时的救济能解决问题的,脱贫是关键!让贫穷的人自身创造财富,这样才能脱贫!

“授之以渔”远远必“授之以鱼”重要!

补肾火可以下焦虚寒,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如何是自己的肾阳不易虚衰,是很有学问。

在自然界中我们都知道,火向上炎,水向下流,这是事物的特性,所以人体最容易出现的也是火向冲,寒向下渗。要想使自己的下焦寒邪不重,就得使水向上流,火向下移……

水向上需要肝气的升发,所以人体要心情舒畅,需要亲近大自然,借大自然树木的调达之性,使自身机体的肝气保持舒畅,这样肾水才能上济心火,心情才能不焦躁;同时少熬夜,熬夜容易伤及人体的肾阴,肾阴伤了,不足了,肝气再调达也没有用,也无法济心火。

火向下移需要借肺胃之气的下降,很多时候,我们饮食不规律,心浮气躁,均会影响心气的下移,不能下交于肾。可以看看凡气定神闲之人,很少会出现上焦火重,因为上焦的火被肺气收敛,向下移行,温暖肾水了,充养肾阳了。

五味养五脏,饮食之味过偏,也会影响人体气机的升降,寒热的对流。

比如辛味入肺,过食辛辣之物,会导致肺气宣发过度,影响心火的下交。同时按照五行相克理论,肺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过食辛味,导致肺金过亢,克制肝木,肝木的调达之性受到抑制,也阻止了肾水上达济心火,所以过食辛辣之物,不仅影响心火下移,同时也影响肾水的上升。

这样的患者很多,经常咽喉肿痛,平时饮食无辛辣之味则无以下咽,同时经常出现腰酸腿软的现象,通过服用小柴胡颗粒配六味地黄丸,就能缓解病情。药物治疗虽能取得一时之效,但生活习惯不改变,则永远难以治愈。

农村有一句土话:“病号不忌嘴,大夫跑断腿!”说的就是这个理。

辛辣之味的作用是发散,酸味的作用是收敛,因此,如果经常使用辛辣之味的人,平时不妨多吃点酸味食物,借用酸味来收敛肺气,这样对身体是有利的。

对于心火亢于上,肾水亏于下,心肾不交的病人,除了吃药,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

方法很近简单,患者正坐,双腿自然下垂,慢慢吸气,慢慢呼气,呼气时想着你的双膝盖,感到体内有股热量慢慢向下移动,这样持续十来分钟后,你就会感到膝盖发热,有关节炎的病人,就会感到膝关节很舒服,在向外散凉气。女性痛经的患者,平时经常这样练习,就会感到小腹部慢慢发热起来,痛经的病也就慢慢好了。

其实这就是通过调整呼吸,通过肺的敛降,将人体的心火向下引导,用自身的热来散自身的寒邪,这不仅仅是治病,更是强身健体的妙招,因为这个简单的动作,不仅仅是散下焦的寒,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火的下移,补养亏虚的肾阳,肾阳不亏虚了,下焦自然就不寒了。

心静了,思想就远大了!

有些人,长期心情急躁,让他这样练习,一时可能无法适应,可能找不到感觉,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

可以采用“金鸡独立”的办法,所谓金鸡独立,就是一个脚站立,另一只脚抬起,双手自然下垂,双目轻闭,站立3-5分钟,一脚站毕,换另一只脚,每天两次即可。

金鸡独立为什么能促进人体寒热对流?

如果你自己亲自站立几次,你就会发现,一只脚站立时人体容易出现不平衡,这就要求人的思想集中到小腿和脚的部位,为了保持独立的姿势,人体的能量就会向下移行,心火就能下交于肾,这就达到了目的!

不仅心肾不交的可以练习,肝阳上亢,血压升高,头胀痛、头昏的患者也可以练习;经常腰酸腿软的患者也可以练习。为啥呢?气血下行,人体下焦就会得到补养,肝阳上亢就会得到抑制,肾虚也会好转!

曾经有位患者头昏头痛,血压基本正常,西医诊断为脑供血不足,静脉给药,使用丹参注射液一周,分毫无效,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病情加重,找到我后通过切脉,发现患者气血向上涌,为下焦肝肾亏虚,虚火上冲所致,建议病人服用中药,可对方不太相信,于是告知采用金鸡独立的办法,每脚站立半小时。患者练习后当晚头痛大减,练习一周后,病愈十之八九,而且腰酸的毛病也好了很多!

上面谈到的这些都是“术”,也就是治病的方法,方法有很多种,但必须明白方法背后的意义,指导思想是什么?疾病的病机是什么?“术有千万,理为第一”,明白了理,很多方法都可以解决问题。

有些患者可能会问,我膝关节痛,按照上面的练习了,稍稍舒服点,但还是疼得很厉害,关节屈伸都有困难,这是为什么?

这涉及到“筋”的问题,下面我们通过另外一个小故事。来谈谈关于筋的病变该如何治疗!

永远要相信一句话,任何疾病的产生,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能找到对应的治疗法则!

膝关节僵硬、疼痛,并不一定是骨头的病变,也可能是关节四周的肌腱收缩,使关节活动空间变小,关节才出现活动受限,僵硬、疼痛的啊!这个病人骨质增生不是一日形成的,多年都不疼,是什么原因导致突然出现疼痛?现在疼痛为什么不找肌腱的责任,而非要找骨头的问题?

只要让患者的肌腱稍稍舒张,给关节一点活动的空间,病应该就好了。在膝关节上下肌腱的附着点扎针,然后拔火罐,十分钟后,病人关节活动轻松不少,然后开了下方:

白芍30克甘草30克怀牛膝20克鸡血藤25克延胡索15克当归15克三剂

用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用牛膝引药达膝关节,鸡血藤通络止痛,元胡活血止痛,当归引药归肝经,药力达于筋。

这里许多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要用当归?当归补血、养血、活血,与膝关节疼痛好像不沾边?

中医有句话:“肝主筋,膝为筋之府”。肝脏才是膝关节的真正老板,下面员工出了问题,自然要找老板了。当归养肝血,肝血足了,筋就得到了滋养,才能柔韧有力,不会挛缩,所以这里的当归很重要!

患者,刘某,女,42岁。双膝关节疼痛一月,患者上楼上还可以勉强,下楼梯时则需要人搀扶,服用芬必得未能缓解,在三甲医院就诊,诊断为膝关节退型性变病。医院专家说,你这病没办法治好,只能吃点止痛药了。

患者经熟人介绍,到我处就诊,就诊时须人搀扶进门,症状如上。切脉,左关郁塞如豆,六脉弦硬而细。遂告知患者,你的膝关节筋收缩太过,导致关节僵硬,活动受限,骨质增生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最近病情的加重主要是与筋有关,治疗时只要让绷紧的筋舒展开来,病情就会好转。

病人将信将疑,我于是开了三副养筋汤:

白芍30克熟地30克麦冬30克炒枣仁15克巴戟天12克当归15克

患者服用三天,膝关节舒展自余,不再僵硬,唯下楼梯时仍有不适,上方继续,连用一周,一月后介绍新病人过来,言服用十剂,膝关节彻底治愈,非常感谢。

治病是对疾病的感悟,也是对身体的感悟。在与疾病进行对抗过程中,我们有很多种方法,面对面的作战是一种方法,迂回战也是一种方法,孙子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和,以奇胜。”治疗疾病也是如此,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应当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身体衰退是自然规律,悖逆自然规律是不可能的,我们所做的只是在顺应这种规律的前提下,适应这种规律,学会保养慢慢衰退的身体,不同年龄段,对疾病的处理方法也可不相同,试看八九十岁的老人,他们有几个没有骨质增生呢?虽然骨质增生不能治愈,但只要我们在这种代偿性的病变中,保持一种平衡,找到适应自己的锻炼方法,也就可以舒舒服服的过完一生。

有些病人也许会问,“大夫,我的足跟痛,在医院拍片子后确诊长有骨刺,西医建议我开刀做手术,但他们也不能保证手术后不复发。你说咋办?我一个80多岁的人了,开上一刀,还不能根治,有没有必要开刀呢?”

这个问题要解决,就得从骨刺的角度来分析,再寻求筋的问题,就没有大的意义了。

患者李某女75岁

足跟疼痛月余,患者足跟着地即痛,影响行走。在三甲医院行X光片检查,发现跟骨骨刺,建议手术切除。患者抱着试试的心理找到我,希望通过中药治疗来解决骨刺的问题。思考片刻后,我给病人开方如下:

威灵仙100克红花30克陈醋半斤

用法:将威灵仙、红花加水煎煮半小时,煮取药汁1000ML,然后加入陈醋半斤,然后用此药水泡脚十五分钟,泡完后药汁不要倒掉,8小时后再泡一次。每天泡两遍,连用七天。

患者使用五天后,就可以下地走路,疼痛明显缓解,但负重物时仍有痛感,泡完七天后,病若失。

随后建议病人每天用淫羊藿30克煎水后送服六味地黄丸,连用十天,巩固疗效。

也许用人困惑,前面用威灵仙、红花加醋泡脚可以理解,后面为什么要用淫羊藿煎水后送服六味地黄丸呢?

这里面也是有学问的。

骨刺由骨质所化生,在人体肾是主骨的,也就是说人体的所有骨头都是肾管理着,而肾的另一个功能是主封藏,如果肾虚,则封藏力不够,骨髓外溢,并形成了“髓溢证”,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骨质增生,那么如果来抑制这种情况的加重呢?

很简单,我们只要补肾就可以了!补肾之后,增强了肾的封藏能力,髓溢就不会继续加重,问题就解决了,运用淫羊藿加六味地黄丸就是这个目的!

外用药物泡脚可以软化骨刺,这是治标,内服药物控制髓溢就是治本,标本结合,病人才能好的更快。

谈到了肾虚,肾之封藏力不足,出现髓溢证,长了骨刺。或许有的人会问,肾主骨,肾虚之后,除了骨刺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病变?

其实并不是肾亏就是纵欲过度引起的,长期从事特定的工作可以伤肾,比如经常站立的教师,经云,“久立伤骨”;经常开车的司机,经常熬夜打麻将的人,都容易伤肾……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通过牵引可以使椎间盘间隙增加,突出的椎间盘可以缩回,临床症状可以缓解,但过不了多久就会再次复发。

有的甚至采用手术疗法,将突出的椎间盘切掉,但不久后发现,切了三四腰椎突出的椎间盘,过不了多久,四五腰椎椎间盘又突出了,四五腰椎突出的椎间盘切了,没过多久,二三腰椎椎间盘又突出了!治疗疾病总是在疾病后面跟着跑。

这是为什么?因为患者肾亏的病机没有转变,饮食生活习惯没有改变,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只是治标,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临床中本人采用中药内服,加上药物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无数例,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其实治疗的思路很简单,从肾入手。

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如果左右尺部沉细微弱,舌根发白者,就可以借用如下治疗思路:

治法:以补肾壮腰为主,配合活血止痛、散寒除湿、舒经活络。

用药如下:

黄芪(通过补肺气来补肾,虚则补其母)

杏仁(入肺,性苦降,使肺之津微下输于肾)

附子、菟丝子、鹿衔草(补肾火、养肾精)

熟地、锁阳、淮山药(补肾阴)

黑豆、莱菔子(利湿化痰,消除神经根水肿)

杜仲、淮牛膝(为使药,引药入腰)

三棱、莪术、鸡血藤(活血通络止痛)

油爆马钱子(通络止痛)

五副见效,十副就好。服完五服为防止马钱子中毒,应停药一到两天。服药期间如果出现肌肉跳动的情况(马钱子中毒前兆),可吃白砂糖30克即解,如果服后胃有不适,下次服药时加蜂蜜一勺即可。

有人会问,除了吃药,有没有食物可以起到补肾封髓的作用?

下面介绍一种补肾的食疗方法:

杜仲枸杞腰花汤:杜仲30克,枸杞20克,猪腰1对,冬笋肉50克,花生油50毫升,鲜汤1000毫升,料酒、精盐、酱油、胡椒粉、葱白各适量。

杜仲洗净,用纱布袋扎好。猪腰去掉外膜,剖开两片,去臊腺,在内面切十字花刀,再分切成小方块,用清水浸泡,洗净,洒上料酒稍腌。冬笋去外壳,取笋肉切成小薄片,加盐炒熟。

沙锅置武火上,放入鲜汤、冬笋、枸杞、杜仲纱布袋,煮沸30分钟,去杜仲。将普汤和盐在另锅内煮沸,下腰花汆热,再入料酒。将汆热的腰花捞入沙锅汤内,文火慢炖至香熟时入胡椒粉、味精、酱油、葱白调味即成。

此汤补肾强腰,对于肾虚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症、腰肌劳损均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五味之中,咸味入肾。咸味的药物或食物最容易作用于肾,咸味适度可以养肾,过咸则伤肾。对于已经出现肾亏,出现了骨刺、出现了骨质增生的病人,在饮食上一定不要过食太咸食物,否则,只会加重病情,于身体不利。

许多老人经常腿抽筋,找医生看病,常常诊断为骨质疏松症,大部分医生都会建议患者补钙治疗。

治疗缺钙,最主要的不是补钙,而是减少“漏掉”,因为我们每天的食物中都含有钙,只要“装钙的池塘”不漏水了,或者漏得较少,水塘就会满,才不会缺钙啊!

人体的钙流失是谁在负责呢?

“肾主骨,肾主封藏!”

肾亏了,封藏不够了,病人骨中的钙就会流失掉,补肾就是增强封藏能力,就是堵漏洞,只有这样“装钙的池塘”才能不缺钙!

患者张某女80岁

双小腿肌肉痉挛(俗称抽筋)3年余。患者3年来,间断发作双小腿肌肉痉挛,严重时每天4、5次,伴步行无力、夜尿频多。在医院行骨密度测定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症”,予以补钙治疗,症状可控制,但只要停药1周,上症复发。

我将“蓄水塘的故事”讲给老人听,老人笑了,“那我哪儿漏水啊!”

我笑着说:“不是漏水!是漏钙了!”

随后我开了个处方:

淫羊藿30克小伸筋草20克七剂水煎服日一剂

七剂药才花了十来块钱,但病人服完这七剂药后,腿半年没过抽筋,夜尿也得到了改善,半年来就没有吃过钙片。半年后,患者腿抽筋的毛病又复发了,患者又抓了七剂药,至今尚未复发。

生活中的有很多道理,如果我们想通了,就会对一些疾病有深刻的认识。

何许有人会问,缺钙了为什么会腿抽筋?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转换一下,那就是:“肾虚了,为什么会退抽筋?”

在内经的病机十九条中有一条:“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也就是说腿抽筋,腿部肌肉痉挛,是因为湿邪引起的,湿邪停留于小腿部,所以才会出现小腿肌肉痉挛,而这湿邪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肾虚之后,对水液的代谢出现了障碍,水湿停留所致啊!明白了这些,也就明白了补肾治疗腿抽筋的真正意义。前面开的处方中淫羊藿是温补肾阳的,肾阳足了,水湿自然就消散了,小伸筋草具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的作用,筋骨得到了舒展,筋中湿邪得到了排除,腿抽筋能不好吗?

《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以缺盆循颈上颊,至目脱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心与小肠为表里关系,这里的“……入缺盆,络心……”,就是小肠经与心经相连的证明。

患者的小肠受寒,寒性收引,导致小肠经脉不畅通,小肠与心的表里联络通道就会受到阻断,心脏就会得不到小肠输送的经气,患者自然就会感到心慌。腹泻之后,小肠经的经气减少,进一步加重病情。心脏原本无罪,只是替小肠代为受过罢了。

只对心脏的治疗,采用活血通经的药物,其实除了改善心脏的血液循环之外,对疏通小肠经也是有一定的好处,所以也有效,但疾病的起因是因为肠寒,肠寒没能解决,则小肠经脉就会长期受困,不是单纯服用治疗心脏病的药物能够解决的。

患者服用“附子理中丸”,三天后,患者过来告诉我,大便正常了,心也不慌了,心脏病的药物也没有吃,感觉挺好的。

一个怀疑心脏病,建议长期服药的患者,就这样治好了她的心脏病!

人体湿热为患的疾病,治疗方法上,许多医家认为是湿毒,采用清热解毒的办法,以寒凉之药治疗湿热之病,这样用药可以暂时缓解湿邪所化之热,但不久病情依然会反复发作,因为湿邪依然存在,人体阳气依然被阻滞。当病情再次反复发作的时候,我们应当思考,是否治疗方案不对?有些鲁莽的中医,反而认为是下药太轻,力道不够。于是加大用量,大量苦寒的药物用上,损伤人体阳气,当这一缕阳气被消耗殆尽,湿邪则不会化热,而是成为寒湿,患者就会感到双下肢冰冷。

治疗肾结石,结石不大,但用药一周仍无法将其排出,患者着急,我也着急,后来请教于一道医朋友,朋友建议加一味“秋石”。

后按此用药,结石由大化小,顺利排出体外。

当时我十分诧异,治疗结石,为什么用“秋石”,以石治石,难道不担心结石变大?

秋石为人尿加工而成,味咸寒,能散结、降火、化瘀,取秋石作为药引,实为“原汤化原食”之意,借用尿提取的药物,来化尿形成的结石。如果没有秋石,加上童便少许作为药引,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在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时候,如慢性膀胱炎所致的膀胱壁毛糙、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等等,我就喜欢加上秋石这味药,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原汤化原食”,体现在“化”上面,有实、有瘀,既可以化之。

在临床上,很多病人肾阳虚衰,肾水无以温化,化为饮邪,伤及人体。人体心脏主火,而水能克火,当饮邪上犯扰心,就会出现心火衰微,心阳不振,出现胸痹证,脉象上就会显示为阳微阴弦。

患者,陈某,男,60岁

胸闷胸痛伴心悸半年,加重三天

患者半年来,胸闷胸痛伴心悸,时轻时重,严重时自觉胸中憋闷,呼吸困难,口唇紫绀。伴腰部酸胀,夜尿频多,口吐大量白色稀痰。在医院诊断为冠心病,长期服用复方丹参片、速效救心丸、肠溶阿司匹林、倍他乐克等药物。三天前受凉后,心悸、胸闷、胸痛加重,服用速效救心丸稍稍缓解,患者不愿意住院治疗,寻求中医诊治。舌苔薄白而滑,寸脉微弱,关尺弦紧。

这是典型的胸痹证,寒痰冷饮,拥塞胸中,心阳衰微,寒与火长相争战,心火慢慢消弱,振奋心阳为当务之急。

然而寒痰冷饮的形成,起源于肾。患者肾阳虚衰,水饮无以温化,食物精微不被转化利用,反而化为痰湿,拥塞于内。收摄肾水,增强肾的封藏能力,减少痰饮上犯,也是重中之重。

于是我给病人开如下处方:全瓜蒌30克薤白20克桂枝15克丹参20克生牡蛎30克泽泻20克。患者服用一剂后,胸闷胸痛大为缓解,前后服用十余天,不适之证消失,半年来未在服用任何西药,胸闷未在发作。

处方中的生牡蛎,就是从肾入手,增强肾的封藏能力,生牡蛎将体内的痰湿冷饮,向下收摄,然后通过泽泻利湿,将饮邪排出体外。

肾脏主水,心脏主火,水能克火。当肾水克制心火太过,出现水乘火的事态,就需要补充心火,这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思路,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从水入手,从肾入手,就好比前面围魏救赵的故事中写的那样,将水邪通过肾的封藏,然后排除体外,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些病人晚上经常做恶梦,也喜欢趴着睡觉,其实反应的就是心脏阳气不足,这样的病人使用桂枝、生牡蛎、黑豆,就可以解决问题。补心火、摄肾水、利水湿,协同作用,水去则火旺,对于同时伴有心气不足的患者,就需要加些人参了,这样效果会更好。

深入学习过中医的人,就会疑惑,收摄肾水,取的是收摄之性。

而利湿去饮,取的是通利之性。这“收摄”与“通利”本身就是矛盾的,如何保证收摄的时候不影响通利?通利的时候不影响收摄呢?

其实这就是为什么选择生牡蛎的原因,生牡蛎能够在收敛过程中,而封藏正气,而不封藏邪气,这样一来,通利的药物利去的正好只是病邪,而不是人体精微物质,这就是“祛邪而不伤正”、“关门而不流寇”,这是生牡蛎的偏性。

除了生牡蛎,还有没有其他的药物也具有这样的呢?

我们可以看看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虚的药物,为什么要用上泽泻和山萸肉呢?

泽泻能够利湿伤阴,山萸肉味酸收敛,能够收敛正气,两者一利一收,浊去精存,与上面的生牡蛎与泽泻是一个道理。

五行相克太过就会导致疾病在人体传变,针对受克制的一方进行治疗,只算是治标,针对亢盛的一方进行治疗,才算是治本。

生活中很多患者喜欢熬夜泡吧,无形中伤及体内的肾阴,虚火上炎。再加上喜欢吃辛辣之物,虚火上逆更重,同时辛辣食物容易加重肺火。一方面肾阴亏耗,肝脏失养,肝火较重;另一方面肺金过亢克制肝木,影响肝气的舒畅和调达,导致肝气郁结化火。这样的病人治疗时补养肾水,运用滋肾养肝之法,固然有效,但亢盛的肺金得不到倾泻,病情依然后反复发作。金克木太过,扶木的同时,采用泻金的办法,就能起到很好的疗效。这也是围魏救赵之意。

给大家推荐一个处方,来治疗这样的病人:

玄参20克虎杖15克乌梅15克薄荷10克生甘草10克

此方看似平常,却能治疗很多因“金克木”所致的疾病。患者表现为口苦,咽干,心烦,抑郁,女性可见经期乳房肿痛,患者可见齿痕舌,脉象可见右寸浮实,左关郁滞。

方中玄参滋养肝肾之阴,虎杖清肝胆之郁火;乌梅味酸,能补肝气,其性收敛,能敛肺金;薄荷疏肝解郁,如同春风拂柳;甘草调和药性。

五行相克太过,为之相乘,前面谈到了水乘火、金乘木,还有木乘土、土乘水、火乘金。按照围魏救赵的思路,我们可以这样来归纳:

1、水乘火的治疗思路为:围水救火,即“围”肾“救”心。

2、火乘金的治疗思路为:围火救金,即“围”心“救”肺。

3、金乘木的治疗思路为:围金救木,即“围”肺“救”肝。

4、木乘土的治疗思路为:围木救土,即“围”肝“救”脾。

5、土乘水的治疗思路为:围土救水,即“围”脾“救”肾。

这里的“围”可以理解为攻的意思,落实到治疗方法上,可以理解为“泻法”。

这里的“救”可以理解为补的意思,落实到治疗方法上,可以理解为“补法”。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我一直有些纳闷,春夏天气暖和,为什么还需要养阳?秋冬天气寒冷,却要养阴?难道春夏养阳不担心上火,秋冬养阴不担心体内湿邪加重?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人体和地球是一样的。

夏天虽然人天气炎热,但山洞内很冷,里面很潮湿;冬天虽然大雪纷纷,但山洞内很热燥。我们人体呢?

其实我们的身体和山洞一样,夏天我们人体阳气充斥于体表,体内阳气缺乏,也是很潮湿、很阴冷。冬天人体阳气潜伏于体内,容易蒸腾阴液,所以人就感到很干燥。

内经上说春夏养阳,看看夏天的山洞,再想想夏天时我们的五脏,养阳气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看看冬天的山洞,再想想冬天时节我们的五脏,他们也是出于温躁当中,养阴气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春主生,夏主长,生长属阳,所谓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春夏两季,天气由寒转暖,由暖转暑,是人体阳气生长之时,故应以调养阳气为主;阳为阴之根,养春夏之阳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且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亦当养其内虚之阳。

春季养阳,重在养“生”: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春季养生在精神、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都应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顾护阳气,注重一个“生”字。

夏季养阳,重在养“长”:夏季烈日炎炎,地热蒸腾,雨水充沛,是自然界万物繁荣、成实的季节,夏季养生应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顾乎阳气,注重一个“长”字。

秋主收,冬主藏,收藏属阴,所谓秋冬养阴,即养收养藏。秋冬两季,气候逐渐变凉,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阴为阳之基,养秋冬之阴是为了养来年春夏之阳,且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

秋季养阴,重在养“收”:秋天暑热渐消,气候凉爽干燥,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成熟与收获之季,故秋季养生,皆以养“收”为要。

冬季养阴,重在养“藏”:冬天气温下降,天寒地冻,万物闭藏,此时阳气敛藏,阴液易于内亏,蛰虫尚用冬眠来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人类更应顺应自然规律,故冬季养生应以“藏”为原则,保暖避寒为要法,使阴精潜藏于内,阳气不致外泄。

既然秋冬养阴,为什么冬季人们爱吃火锅呢?火锅中含有很多辛辣温燥之物,为什么吃完后,人感到很暖和,很舒服呢?这与秋冬养阴知否违背呢?

秋冬季节,太阳距离地球较夏季远,地球上温度较夏季低,水分蒸发就少,空气中湿度就低一些,就干燥一些,所以我们就会感到嘴唇干燥,皮肤干燥,就需要摸护肤品来保养我们的皮肤,不然皮肤中的水分流失,人就好似干枯了一样。“秋冬养阴”,适当的补充体内的阴份,人就感到不会太干燥,就会舒适一些。但补阴是不是一定就能达到效果呢?这也不一定!就好比冬季,空气干燥,下几场雨,下几场雪,空气是不是就会湿润呢?这处决于太阳,如果下了一场雨,随后阳光很好,空气中湿度就会增加,如果只是下雨下雪,气温不升高,空气依然干燥。在上一章结束时,我们谈到“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所以说秋冬养阴的时候,别忘了适当的补充阳气,这样人体阴份才能得到阳气的蒸腾,才能濡养周身,才会泉源不竭。

这样来理解阴阳,理解补阴与补阳的关系,才会有深度。明白了这些,再来想一想,为什么冬天吃火锅后人很暖和,皮肤也很湿润,就很清楚了。因为吃火锅,喝热汤的时候,既补充了人体的阴份,也补充了人体的阳气,阴液在阳气的温煦作用下,才能化为气,濡养周身。这也就是“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的道理。

但天天吃辛辣味较重的火锅行不行呢?那是绝对不行的,吃火锅能够补阳,吃火锅的目的是促进补阴,如果天天吃火锅,反而会伤阴,就会适得其反,导致人体阴虚加重。

同样,秋冬养阴是不是每天应该多吃吃滋阴的、凉性的食物呢?也是不对的!

上面这些道理可能有些枯燥,不太好明白,我们举个基本的养生常识。

有句谚语:“东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说的其实就是夏季吃姜可以养阳,冬季吃萝卜可以滋阴,这就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最朴素实践。

但因为冬季寒冷,养阴的同时,还要防止受寒;夏季天气炎热,养阳的同时,还要防止中暑。只有辩证的认识养阴与养阳的关系,才不会盲目的养阴与养阳。

另外每个人体质不一样,有些人体内阳虚阴盛,在夏季时容易感到四肢酸楚,沉重乏力,这时养阳显得非常重要,但到了冬季,即使空气干燥,但这些人体内阴份并不亏虚,他们不需要过分的养阴,养阴反而会加重体内湿邪。

有些人人体瘦弱,火邪偏重,夏天时反而需要养阴,防止中暑,养阳就显得不是很重要。到了秋冬季节,需要养阴时,养阴就尤为重要,不然这类病人就会感到特别干燥。不同的地域环境,其气候状况也有所不同,距离迟到近的地方,四季都很暖和,这时要注重养阴;相反,距离赤道远的地方,四季寒冷,就需要养阳,来抵抗寒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大自然的整体规律,我们人类顺应这种规律的同时,也应当根据个人实际状况,有所偏重即可。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养生长寿宜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只有真正懂得了这些,再来谈养生,谈治病,才能活学活用,有的放矢。

阴是死物,阳是动力,是能量,只有阳气的推动和温化,阴液才能发挥作用,只有“阴得阳生”才能泉源不竭,这不仅仅是养生和保健,是一种艺术,是道!

人活在天地之间,人体内气机循环与天地是相通的,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到自然界,向自然界学习,对养生才会有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如果你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建议你找一个山洞,夏天和冬天分别去洞内看看,体会一下山洞的夏湿冬燥,站在山洞之中,就好比站在大地之中,也好似站在你自己的脏腑之中啊。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对我们人体而言,就好比是一个太极(人体如太极在《医间道》中有系统的阐述),白天动而生阳,人体阳气输布于外,所以人在白天是动的,阳光的,展示的是一派阳刚之气。透过阳刚之气的外在表现,我们应该看到,这些输布于体表的阳气,为阴液所化,维持这种状态需要消耗体内的阴份,阳以阴为基础,阴以阳为表现形式,白天的所有活动,都是在消耗阴份。

当动到极限,阴份消耗过度,人就会疲劳,就需要静下来,需要休息。当人体入静或者入睡之后,阳气开始收敛,消耗减少,反过来促进阴份的化生,只有阴份养足了,人体第二天才能有充足的阳气。

人可以只喝水,不吃饭,活上一个星期,而且感觉还不是很坏,但让一个人整天整夜不睡觉,过不了两三天,人就会崩溃。这是为什么呢?

明白了这些道理,再看看长期失眠的患者,为什么满脸皱纹,为什么手掌纹路很乱,这都是阴份亏虚的表现,这是患者在想我们展示,由于长期失眠,阳不入阴,阴气得不到化生,体内五脏六腑阴液不足。

那么失眠该如何治疗呢?

很简单,引阳入阴,就能治好失眠!

如何引阳入阴呢?就需要分析患者为什么阳不入阴了。

有些患者经常心情烦躁,患者体内气机郁滞,气有余便是火,气郁化火,扰乱心神,阳气被排斥于外,就无法入阴了。这样的病人只需要用清热的药物配上解郁的药物,就会有很好的疗效。栀子淡豆豉汤配四逆散,就能起到很好的疗效。

有些病人体内寒湿较重,阳气入体后,无法推动大量的寒湿之邪,人就会感到很累,睡觉睡得累,就连做梦也是做很累人的梦;有的患者甚至描述,做梦时感觉双腿走路非常沉重,早上起来,好像一夜没有睡觉一样。这样的患者,需要温补阳气,促进阳气推动阴液的运行,只要阳气足了,推动有力了,睡觉就感到轻松了。附子理中丸就能起到很好的疗效。

有些患者属于阳气入阴的机制出现了问题,人之三阳为太阳、少阳、阳明。人之三阴为太阴、少阴、厥阴。由阳入阴,是由表入里的过程,即由太阳至少阳,由少阳至阳明,由阳明至太阴,由太阴至少阴,由少阴至厥阴,人卧气血归于厥阴肝,就是这个道理。这里面的关键环节是由阳明到太阴的过程,这是有阳转阴的关键环节,如果这个环节出现障碍,阳气自然无法入阴,人也就失眠了。

阳明指的是什么呢?阳明指的是胃。

太阴指的是什么呢?太阴指的是脾。

《素问·逆调论》中写道:“胃不和则卧不安”!为什么胃不和会出现卧不安呢?

因为阳气不能经过阳明胃,进入到太阴脾,阳不入阴,所以卧不安了!

《灵枢》卷十之半夏汤,为《内经》仅有十方之一,专为不寐而设。原文记载其组成、用法及功效“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为治疗不寐之良方,功效显著。

这里面的关键药材为半夏,半夏者,夏季一半,夏季到秋季,是大自然由阳转阴的过程,半夏生长于夏季之半,大自然阳气正浓之时,正所谓“阳极生阴”,半夏归于胃经,禀赋有阳极生阴之气,是引阳入阴最好的药材。

如果患者肝火较重,阳气是无法进入厥阴肝的,因为肝火排斥阳气所致,即使用半夏引阳入阴,也只能使阳气处于少阴、太阴的境地,患者能入睡,但比较浅,只有清泻肝火之后,人体才能深入熟睡。

有一味药材叫夏枯草,此药于夏季暑气正浓之时,长夏季节成熟而枯萎,万物只有入秋之后才枯黄,而此药独禀天地之气,体前枯黄,意喻能将金秋萧杀之气提前,此物具有清肝火,散瘀结的作用,肝火得清,能吸引阳气入阴,所以对于阳不入阴、肝火亢盛的病人,半夏配夏枯草,疗效特佳。

晒太阳也是很有讲究的,搬把椅子,找一个避风暖和的地方,背对太阳而坐,让太阳烤着脊背。晒晒太阳也能治病!

江苏如皋市是中国有名的长寿之乡,当地流传着一句民谚“不到如皋不知自己年龄小”。截至2007年底,人口百万的江苏如皋,95岁以上的老人共705名,其中百岁老人有102名。

他们长寿的秘诀很多,其中,冬天多晒晒背让老人受益不浅。晒背使阳气强盛

如皋人喜爱通过晒太阳来预防疾病,与众不同的是,他们晒太阳的重点是晒背,让充足的阳气赶走盘踞在背部的阴气,身体一年四季都感到暖意融融。

中医认为,背部为阳中之阳,如果背部受冷,则风寒之邪极易通过背部经络入侵,伤及阳气而致病,年老体弱或久病虚损之人就易旧病复发,并加重病情。

正常的肺腑功能都靠阳气来支持,阳气充盈,身体就能抵御疾病的侵入。聪明的如皋人就是通过太阳这一免费补药来改善阳虚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的。

天凉穿件背心,背部是由脊柱和支撑它的肌肉组成,多数背痛是因为工作过度,肌肉活动太少,背部受凉,血管收缩,肌肉有关软组织拉伤所致。所以,除了晒太阳外,还要注意背部保暖。不单是老年人,特别是一些久坐办公室的人更要注意背部保温,如冬天穿一件羽绒背心、皮背心,常用暖气烤烤,对暖背大有好处。

临床上经常遇到小儿咳嗽的患者,这样的患儿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喜欢活动,每次活动必然大汗淋漓,背部衣服都会被汗浸湿,当小家伙不活动了,安静下来。被浸湿的衣服就贴在患儿的背部,发凉、潮湿的衣服贴在背心上,当天就会患病。

这样的病情,如果采用抗生素治疗,温度较低的药水通过血管进入患儿体内,咳嗽立即加重,咳嗽以干咳为主,有的患儿打完点滴后,立即开始流清水鼻涕,医生及家属则认为是感冒了,然后开始服用感冒药,收缩鼻粘膜,抑制流鼻涕……

活动出汗——背心受凉——肺受寒咳嗽——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出现感冒症状——服用感冒药对抗性治疗——病情缓解,阳气受损,体质下降……

一次又一次的循环往复,就好像一个旋涡式的循环一样,每循环一次,小儿的体质下降一次,有的小儿变得弱不禁风,稍稍有点风吹草动,就感冒咳嗽。

其实这都是小儿体内阳气不足的结果,与其天天给小儿打吊瓶,还不如让小儿晒晒太阳,烤烤背心。据说国民党元老之一:吴稚晖,幼年体弱,无法上学,只能在家。他每天跑到山上,或躺或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赤裸着全身看书,因为太阳晒在身上暖洋洋的,直到年龄大了仍如此,村里人屡次投诉也不改悔。谁想到长大以后,健壮如牛,居然是国民党元老里出名的长寿者。

城市里能好好晒太阳的地方不多,当遇到这样的患儿时,我会建议家长弄个暖水保,弄热后敷小儿的背心,背心暖和了,咳嗽自然就好多了。

平时小孩子喜欢玩耍,在内衣的背部,用别针别上一个干毛巾,等小孩玩得出汗后,将湿毛巾抽出来,避免汗湿衣服后,凉衣服贴在背心容易咳嗽。

为什么受寒后容易咳嗽呢?

内经云:形寒冷饮则伤肺。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形寒伤肺,也就是身体受凉后,容易伤及肺脏。第二:饮冷伤肺,也就是说饮食寒凉,也容易伤肺。

因此对于体质较差,经常感冒咳嗽的人而言,其保健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即不要受凉,注意保暖,同时避免饮冷过度,多食温性食物。

有人或许会问,为什么肺容易受寒邪所伤?是否存在正气不足?肺之阳气从何而来?

肺就好比地球上的大气层,而心脏就好比太阳。

太阳辐射大量的热量,能使空气温度升高,空气变得暖和。

在人体,心脏火力旺盛,肺中阳气就会充足,抵抗力就会强,如果心火衰微,肺中阴寒之气就会增加。这样的人,如果再稍稍受凉,患者就会咳嗽。

于是我建议病人将背靠在家里的暖气片上,烤烤背心,背心暖和了,咳嗽就会大为好转。病人依法照办,吃了两剂中药,烤了几次背心,咳嗽就好了。

去年秋天,也有一个阿姨也为久咳不愈找到我,患者自述背部感到冰冷,在服用中药治疗的同时,建议病人在背心贴上一张辣椒风湿膏,该膏药贴上后会发热,患者背寒得到缓解,咳嗽也就好转了。

补充背部阳气,散肺中阴寒,许多咳嗽均可以得到缓解。明白了这些,再想想冬病夏治,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补充体内的阳气,散体内的寒痰。

心脏主火。心火衰微的人,就容易咳嗽,看看年老体弱的人,当心心衰微之后,没有谁不是经常咳嗽气喘的。

前面章节讲到过用服用肉桂粥来补火散寒,温通心脉,这一章讲到过晒太阳、捂暖水保、贴辣椒风湿膏、烤暖气片,这些都是术的层面,理想通了,方法很多,治疗起来就好办了。

受寒而咳嗽的患者,我也经常建议患者用大蒜四五瓣,拍碎后加上红糖,泡茶喝,效果也很好。曾经治疗因心脏不好,长期咳喘的患者,运用瓜蒌薤白白酒汤,一剂见效,三五剂后,患者心脏舒服多了,咳嗽咳痰也好了很多。

从心入手,不治肺而治肺;从散寒入手,不治咳而治咳!

体内火力不足的患者,在饮食上多食用温性的食物,对于凉性的食物,尽量避免食用,有些人总认为吃水果有好处,却不知很多寒性的水果对人的伤害远远超过对人的补益作用。

西瓜、甜瓜、梨、柑、橙、苹果、西瓜、甘蔗、香蕉、柿子、荸荠等,属于寒凉性质的水果,阳气不足的人不适宜食用。

患者赵某女5岁反复咳嗽、流涕六个月,加重一周。

患者六个月来反复咳嗽、流涕,每次病情加重时,在医院行抗生素治疗,治疗一周后病情缓解,停药三五天,又开始咳嗽、流涕,如此循环往复,在医院间断性治疗六个月,医院告知患者免疫力低下,建议中医治疗。一周前早起稍稍受凉后,病情加重,咳嗽、流涕,晚上睡觉时烦躁,伴有大便粘腻不爽,日行五六次。齿痕舌,薄黄苔,双侧脉象下陷之势明显。

如果我们将疾病的产生与这个小故事结合起来,我们就会加深对人体疾病的理解。

在人体有一种气,能够起到保护机体的作用,中医称为“卫气”。

卫者,保卫之意。

白天,卫气运行于肌表,能够保卫人体,避免外邪的入侵,起到防御作用。

夜晚,卫气进入脏腑,保卫我们的五脏六腑。

前面故事中的蚊子,就好比外邪,比如:风邪、寒邪、湿邪;窗纱就好比人体的卫气,而房子就好比我们人体。

没有窗纱的保护,屋外的蚊子、苍蝇等就容易进入到屋内;同样没有卫气的护体,人也就经常容易外感。

杀虫剂就好比驱邪治病的药物,杀虫剂能杀死蚊子,药物可以消散进入人体的外邪……

明白了这些道理,再来看看上面这个案例,治疗起来思路就很清晰了。

我给病人开了如下处方:

黄芪25克白术15克防风20克桂枝10克炙麻黄8克杏仁8克生麦芽12克当归12克薏米15克甘草10克

患者服用一周后,症状明显好转,处方稍作调整,服用十余剂,体质增强,感冒咳嗽也没再犯过了。

将生活中的小事与我们的身体结合起来,从自然界中感受养生之道,治病之道,临床上治疗疾病,思路就会开阔不少。

小儿经常感冒,流清水鼻涕,咳嗽,服药、打针几乎天天进行,稍稍不注意,仍然又会得病,弄得家长焦头烂额。其实这就好比没安窗纱的房子一样,屋里的蚊子肯定是灭不干净的,当务之急,要做的工作是安窗纱。对于小孩而言,就是提高抵抗力。

抵抗力从何而来?

卫气!补充卫气,卫气充足了,护表力强了,就不会再反复感冒了。

为什么卫气不足多发生在小儿呢?

小儿如初生之嫩苗,其生长力旺盛,就好像春天一样,万物初生,生机旺盛。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对应的五行为木火金水,与人体的脏腑相对应,就是肝心肺肾;对应于人,就是儿童、青年、中年、老年。

春季属木,小儿也属木。木的特点是调达,春天的树木生机勃勃,小儿也是生机旺盛。

人体肝属木,小儿的肝脏,就如同木中之木,相对于成人而言,功能跟加强盛。故北宋医家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辨证篇》中指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指出“气有余便是火”。

所以小儿经常会出现肝火重,脾虚的病机。

脾虚之后会导致什么呢?

前面进过五行是相生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脾属土。

脾虚之后,则土生金的功能就会减弱,脾虚的直接后果是说肺虚,肺气不足。

脾为母脏,肺为子脏,脾虚导致肺气不足,这是典型的“母病及子”。

脾虚之后,除了表现为肺气不足,还会表现为上气不足,患者会感到头昏、气短。

脾主四肢,脾虚之后,还会伴随有四肢乏力。

脾虚导致肺气不足的治疗中,最经典的处方莫过于玉屏风散。

大凡表虚不能卫外者,皆当先建立中气,故以白术之补脾建中者为君,以脾旺则四脏之气皆得受荫,表自固而邪不干;而复以黄芪固表益卫,得防风之善行善走,相畏相使,其功益彰,则黄芪自不虑其固邪,防风亦不虑其散表,散中寓补,补内兼疏。本方出自《丹溪心法》,为历代医家治疗体虚自汗的经典方药。

在前面一章,谈到咳嗽的小孩,很多爱活动,稍稍运动之后,大汗淋漓。其实这就是肺气不足,表虚自汗所致,这样的小孩,在治疗选药上,黄芪是必不可少的。

健脾益肺,增强肌表的护卫之力。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上一章讲到了阳气,谈到了心火;这一章谈到了肺气,谈到了护表的卫气,其实人体肺的体抗力,主要就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得到了改善,经常感冒就不会再反复发作了。

扶正,提高正气,这是治疗许多慢性病的思路之一,不仅仅表现在经常感冒上,在人体的其他其他疾病治疗过程中也同时存在,我们看看另外一个故事,护膝的故事。

去年一个老病号过来找我聊天,闲谈中谈到他的老寒腿,我询问他现在情况咋样了?

老爷子说:“这病要彻底治好很难,但要不发作也容易!我自己就找到一个良方,从入秋开始,每天戴护膝,戴到春暖花开的时节,我坚持两年了,这连年膝关节再也没有痛过!”

“效果真这么好?”我问道。

“我这老寒腿有十多年了,吃药无数,吃药当时好些,没过几天照旧。我反复琢磨这其中的道理。这老寒腿不就是怕冷吗?我让它冷不着就是了,于是入秋后,天气稍冷我就开始戴护膝,还莫说真管用,坚持了一两年,现在仍然坚持戴,以前我这腿就是天气预报,现在预报天气不灵了!平时也不痛了!依我看,这老寒腿的治疗关键问题还是抵抗力差,戴上护膝,增加一层保护层,就好了……”老爷子很有心得的谈论着。

当天晚上,我失眠了,一直像一个问题,为什么农村将风湿称为死不了的癌症?为什么许多病人服用那么多治疗风湿的药都不能彻底治愈?为什么一个护膝,加上注意保养效果比药物还好?

护膝不就是提供了一层保护层吗,难道风湿的病人却少这种保护层?风邪、湿邪趋散后容易再次进入人体?

这种保护层应该属于中医卫气的范畴,难道补充气血,让人体卫气充足,就可以治疗风湿?

后来在治疗风湿的时候,运用散寒、祛风、活血、通络、止痛等方法时,我会用上黄芪、当归、防风、白术等来提高正气,患者服用后病情好转也快了,调理阶段就直接以扶正为主,这样风湿复发的机会就少了很多。

是啊!中药治疗风湿,除了祛风除湿,更重要的是给患者“带个护膝”,即“补充卫气”,这样风寒湿邪就不会去而复返,患者的病情才能彻底好转!

卫气不足,需要补充阳气,提高抵抗力,来治疗经常感冒;膝关节疼痛,老寒腿,需要保暖,也需要提高抵抗力。

人体所有虚损疾病的治疗,其实都是一个道理——保护阳气。

当肠道有寒时,人只要稍稍进食生冷食物,就容易出现腹痛腹泻,远离寒凉食品,其实就是保护肠道的阳气,服用温性的药物,就是给肠道戴护膝。

许多人头部稍稍受凉,开始鼻塞,不通气,或者不断地打喷嚏,其实就是头部的阳气不足,带个帽子,保护头部,与老寒腿戴护膝是一个道理,服用补养头部阳气的药物,就是扶正。

寒性收引!酸性也能收敛!

后来查资料,仙鹤草又名脱力草,看来与其凉血止血,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也是很有关系的!

患者李某女35岁

头昏三年余,加重一月。

患者三年来经常头晕、头昏,蹲在地上站起来时,几欲晕倒,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多次测血压85/50mmhg左右,在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提示轻度贫血,三年来经常服用补养气血的药物,病情时好时坏,最近一月病情加重,出现心悸,乏力,气短,活动后加重,前来就诊,就诊时症状如上,伴月经量少,腰膝酸软。舌尖红,苔薄白,六脉细软。血压80/50mmhg。

诊断:虚劳

治法:补益气血,益精填髓

方药:红参80克黄芪150克当归60克五味子60克仙鹤草150克柴胡40克升麻30克淫羊藿80克菟丝子60克制首乌80克阿胶100克鹿角胶100克蜂蜜4斤

上方制成膏药,服用一月,经期或感冒期间停服。

方中红参、黄芪、当归、阿胶补益气血;五味子、仙鹤草收缩血脉;柴胡、升麻升举阳气;一补、一收、一升,从三个角度解决气血不足,血压偏低的问题;淫羊藿、菟丝子、制首乌、鹿角胶益精填髓,从源头上解决精血不足的状况。

患者服用一周后,头昏头晕明显好转,蹲位站起时,头晕亦减轻,服用一月后症状消失,测血压110/65mmhg,患者自我感觉良好,月经量也比以前多,再服用一疗程,半年后碰面,告知病已治愈,未在复发。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低血压的治疗要从四个角度入手,一、补益气血;二、收缩血脉;三、升提阳气;四、益精填髓。

补益气血是关键,气血不足就好似干瘪的水管没有水一样,水管无论如何收缩变细,水的压力变化也不大,气血足了,血压自然也就上去了。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卫属阳,营属阴,“营阴”为“卫气”的物质基础,运用收敛的药物,可以减少营阴向卫气的转换,起到固摄营阴的作用,同时也能减少卫气的耗散。使血脉充盈度增加。

升提阳气,可以促进机体阳气的升发,头为清阳汇集之所,清阳升发增加,自然头脑清醒,头昏缓解。从现代医学来讲,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的产生,依赖于骨髓的造血功能,而中医认为,肾主骨,骨藏髓。肾精不足,骨髓的造血功能就会减退,就会表现出贫血,因此对于血压偏低,贫血的病人,补养肾精,增强骨髓的造血功能,疾病就会从根本上得到治疗。

案例中从上述四个角度入手,标本兼顾,所以患者病情得以治愈。

通过洗地的感悟,使我们明白了低血压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收缩血脉”。

在民间,老百姓习惯将具有收敛作用的药物归结为具有补性,比如白果、仙鹤草等,就是因为它们具有收缩的特性,身体虚弱的人吃之后,感到舒服,头晕也会好转。所以老百姓俗称它们为补品。

除了这些具有收敛之性的药物外,还有一类老百姓也归为具有补性,那就是粘腻的药物和食物,比如老百姓认为糯米比普通的大米养人,白木耳是补身子的,中药里面的熟地、大枣、阿胶都是补血佳品……

糯米、白木耳、熟地、大枣、阿胶,这些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偏于滋腻,滋腻的东西能够影响血脉的运行,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偏粘滞,身体虚弱的人,血压偏低的人,服用这些偏粘滞的食物和药物,血脉流行就会变缓,血压就会升高,人就感到舒服一些,精神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补药偏滞的原因,但如果长期服用这些偏粘滞的食物和药物对不对呢?

长期服用偏粘滞的食物和药物,人体也会生病,因为气血运行受阻了,虽然头部供血改善,但身体其他部位就会出现不通,不通也是病。为了补而不滞,或者滞而不过,在补血药中就需要适当配伍活血的药物,或者行气的药物,比如川芎。

四物汤,由熟地、白芍、当归、川芎组成,这里的川芎行血中之气,就是防止熟地、白芍、当归补而过度,出现粘滞的情况。

临床上经验丰富的医家,在大剂量使用熟地的时候,就会配伍行气的药物,比如砂仁、陈皮等等,就是这个原因。

补血的药物如此,补气的药物也是如此。

临床上对于气虚的病人,在使用黄芪、党参这些补气的药物时,患者容易出现腹胀的情况,这就是补而太过,适当佐以行气的药物,如木香等,或者活血的药物,如鸡血藤等,就不会出现腹胀的情况……

从上面关于低血压的治疗以及补药的认识中可以得出两点:即“收缩血脉的药物”和“影响血脉运行的药物”均可以促进血压的提升,如果我逆向思维,是不是“扩张血管”、“促进血脉运行”的药物就能降压,就能治疗高血压呢?

事实上的确如此,临床上许多患者血压高,尤其是那些以舒张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他们的收缩压基本正常,大多在140左右波动,但舒张压可以高到120mmHg,虽然血压很高,但患者没有明显的头晕头痛症状,他们有高脂血症和高粘血症这些基础病,在治疗上如果单纯使用降压药,将舒张压降到正常,患者反而觉得头晕。这是因为血脂血粘度偏高,患者体内血脉运行受阻,血行不畅,机体只有反射性的提高血压,使血压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样才能满足大脑的血液供应,人才感到舒服,如果服用降压药后,血压正常了,机体反射性的调节受到抑制,大脑缺血缺氧就表现出来,就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

通过使用扩张脑血管药物和改善血液流变的药物,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大脑供血充足,在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下,原本较高的血压就会慢慢下降,身体的平衡就得到了恢复。血脉流行通常,原来因血脉郁滞所致的手足麻木,四肢无力,均会得到改善。

如果说低血压患者采用“收缩”和“粘滞”的办法来提升血压属于补法,那采用“扩管”和“活血”的办法治疗高血压就属于泻法,这一补一泻,治疗一虚一实,在两种疾病的治疗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通过上面的故事和案例,我们可以推论出一个道理,那就是“促进气血运行的药物就具有泻性,抑制气血运行的药物就具有补性”,理解了这句话,就知道了为什么吃人参的时候,不适合吃萝卜了,因为萝卜顺气,具有泻性,能够抵消人参的补性。

萝卜不能吃,大葱呢?洋葱头呢?陈皮呢?

这些都具有顺气的作用,所以对于气虚的患者而言,服用人参的时候,都不适合食用。当然大剂量使用补气的药物时,防止补而太过,补而过滞,适当的反佐顺气的药物,还是很有必要的。

前几年流行喝开胃汤,其处方为广木香和山楂,人喝完后会不停地放屁,气机顺畅了,气血就通了,人就感到不痛了,不胀了,舒服了,身体内的许多郁结之症就得到了治疗,这种疗法对于体内气机郁滞的人而言,是很好的,但是不是可以长期喝呢?

所以说:理气破气的药物,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因此具有“泻”的作用;同样活血通脉的药物,也能促进血脉的运行,也是具有“泻”的作用。

这样来理解补与泻,思路就会开阔很多,临床上运用的泻法,不仅仅局限于泻下,它所包含的内容其实很丰富,泻下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消肿散结,行气散瘀,活血通脉,化痰开窍……凡是针对实证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其实都可以理解为泻法。

针灸上也存在补泻!

人体的气机升降运行是有规律的,可以概括为从左侧上升,从右侧下降,当你站在患者的前面看时,他是一个逆时针循环;当你站在患者的后面看时,他是一个顺时针循环。

所以如果在前面施针,顺时针运针,与人体气机循环正好相反,属于阻止气血运行的运针手法,就属于补法;逆时针运针,与人体气机循环正好相同,能促进气血运行,就属于泻法。

如果在后面穴位施针,顺时针运针,与人体气机循环相同,能促进气血运行,就属于泻法;逆时针运针,与人体气机循环正好相反,属于阻止气血运行的运针手法,就属于补法。

这就是一个原则,对补泻法深层次理解的法则。他不仅仅体现在疾病的治疗上,其实也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我们常说的忠言逆耳,就是这个道理,好听的话,顺耳的话,属于泻性,对一个人的成长帮助是不大的;逆耳的话,不顺耳的话,属于补性,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帮助的。

顺着自己性子做事情,是泻;动心忍性,思虑后再做才是补啊!

生活如此,医学如此,做人也是如此!

第十四章:打粉机的故事

在临床上,许多病人适宜服用散剂治疗,这就要求将药材粉碎成细粉来服用。这活儿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麻烦。我以前是用碾槽来碾,累人不说,碾得粉还很粗。为了方便,药房购置了一个小型粉碎机,虽然每次只能粉碎半斤,但使用起来方便,粉碎的速度快,更重要的是打出来的粉足够细。有了它,省了不少事。

说话不可说得太满、太过、太重......

吃饭吃个半饱才有助于健康,饮酒饮到微醺才能体会到饮酒的快感。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留下一点空隙,说话要留有余地,这样做事才会有回旋的空间;开车的人都知道两车之间要有适当的距离,要留一点缓冲的余地,才可以随时调整自己,进退有据;杯子留有空间,就不会因加进其他液体而溢出来;气球留有空间,便不会因再灌一些空气而爆炸;人说话留有空间,便不会因为“意外”出现而下不了台,因而可以从容转身。

可能、尽量、或许、研究、考虑......这些不肯定的字眼,人们习惯于使用,不是因为不自信,而是为了留一点儿空间好容纳“意外”,否则一下子把话说死了,结果事与愿违。

因此凡事要留有余地,把握好一个“度”,不要把话讲的太满,要收放自如,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在适度和完美之间找到平衡。

多么好的人生哲学观!

中医里面有五劳七伤之称,五劳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描述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视、卧、坐、立、行这五种基本的起居动作,都不可过度,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都会伤人。

平常我们经常建议病人多多锻炼,有些病人就把握不好这个度,锻炼过头了,反而伤了身体。

有些病人打太极拳,原本是个很好的锻炼方式,但蹲久了,站长了,久容易伤骨,出现骨质增生,网上经常有这样的报道,其实这不是打太极拳的问题,而是一个度的问题啊。

睡觉是一种享受,但睡过头了,就不是享受,反倒是受罪了,伤身体了。上班族大多都深有体会,平常每天正常上下班,感觉还好,遇到周末,早上睡到十一二点才起床,人越睡越没劲,睡得浑身发软,这就是久卧伤气,睡得过久,气虚了。

仅仅只是周末睡睡觉就如此,如果每天睡觉如此会咋样呢?

我常常告诫一些气虚的患者,每天晚上不要睡得太晚,熬夜伤阴又伤阳,早上不要起的太晚,久卧伤气。

肺主气,久卧伤气,伤的不仅仅是气,还有肺啊。

肾主骨,久立伤骨,不仅仅伤的是骨,伤的本质上来讲,还是肾啊,所以长期站立工作的人,就很容易出现肾亏。

人体五脏的精气皆上注于目,但与目关系最密的物质是血,目得血则视。而目为肝之所开窍,肝脉系目,肝藏血,肝血滋养人的眼睛。用眼过久,首先会耗肝血,肝所藏之血被耗,则人体的血也会被消耗。

除了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伤人之外,还有大饱伤脾;大怒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冷饮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恐、不节伤志,古人将这些总结为五劳七伤。可以看出,视、卧、坐、立、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人的影响也最大,互相之间也可以相互影响。所以,每个人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要注意,不论是劳身还是劳心都要有节制,不可过度,要注意劳逸结合,调节神经和身心,这样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关于“度”的问题,不仅仅是五劳七伤的问题,任何事情都有度的问题,太过与不及,都达不到理想的结果。生活中通常我们会注意到不及的坏处,而往往忘记了过犹不及的道理。

打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只有招式保持在一定的度之内,才能自由的进行阴阳转换,才能体会到刚柔并济的意境。招式过老了,就体现不出“柔”,展现的只有“刚”,只有阳。因为阴为阳之基础,没有了阴这个基,刚也就算不上真正的阳了,所以打太极拳,打的就是一个“度”,招式上失去了度的太极拳,也就算不上真正的太极了。

打太极如此,治病也是如此。临床上我们常说疾病要三分治七分养,就是这个道理。

胃病能挖根吗?挖得了根吗?

许多胃病患者,不按时就餐,暴饮暴食,饮食偏于过酸、过冷,喜欢喝浓茶、咖啡......

这些都是胃病产生的诱因,这些不良的生活不改变,靠药物来治病,那是舍本逐末。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要想彻底根治胃病,只能“三分治,七分养”,学会调养自己的胃,爱惜自己的胃,才是治疗的根本法则。

胃病的调养,首先要养成一天三顿定时定量的习惯,不能闲的时候吃个饱,撑得难受,忙的时候,两餐合并在一起吃。都市上班族,每天为了赶着上班,常常忽略了吃早饭,这对胃是非常不利的。

第三:胃病的人应该戒烟、酒、咖啡、浓茶。

第四:胃不好的人尽量少吃寒性的食物以及水果。

第五:胃不好的人,吃完饭后饭后不宜工作和运动,最好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开始工作,或者慢步行走,也对消化比较好。

第六: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情抑郁和脾气急躁,是胃病的大忌。

药物治疗只能治其三分,七分需要自身的调理,如果为了彻底的治好胃病,长期服药,最终反而制造出新的胃病来。比如反酸的病人,为了抑制胃酸,长期服用奥美拉唑等药物,结果胃壁细胞长期被抑制,最终容易换萎缩性胃炎。找到胃病原因,纠正不良的习惯,适度的药物调理,才是胃病挖根的办法啊!

不仅仅胃病如此,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上都是如此,药物调理的目的是折其病势,病势转换了,疾病就会向好的方向转换,这时纠正以往促进疾病发展的因素,顺应五脏的生理规律,疾病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疗。

如果盲目的靠药物来治疗,过度治疗,不仅浪费社会资源,对疾病也是没有帮助的。

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去解决,则疾病永远治不好。

治病如同打仗,《孙子兵法·谋攻篇》:“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打粉机投料需要留三分,打太极招式上也需要留三分,胃病的药物治疗上只取三分,倒茶只上七分,斟酒只取八分......

治病用药如此,打仗用兵如此,做人做事也是如此啊。

生活小事可以感悟真理,通过真理则可以透视人生。做人做事也要留三分啊!

道理就是如此,看似略有缺憾,其实已是满分!

生川乌

生草乌

蜜炙双花

豨莶草

忍冬藤

蜈蚣

蝎子

【配方及用法】

秘方:配方;生川乌,生草乌,各15克,蜜炙双花(双花就是金银花,蜜炙双花就是把金银花用蜂蜜炒后搅拌),豨莶草,忍冬藤,各30克,蜈蚣3条,全蝎5条。

用法;以上七味装入坛内,加入3斤白酒,将坛放入锅内加水至半腰深,盖锅盖,烧开后用文火炖1个小时,即可。

服法;药渣一直泡在酒内,每服一两,一日三次,饭后服。酒量小可适当少服。

疗效;一般服完一料药酒,即可痊愈。

喝了半身不遂酒,像正常人一样走,花钱不是特别多,穷人不用很发愁。

每天用野生的桑树根煎水喝,听说吃一两天就能看到龟头有明显的干瘪现象!

治疗前列腺(前列腺肥大)偏方

治疗前列腺偏方:

桃仁10克,冬瓜子20克,加2碗水熬成一碗,一次喝下。每天喝两次(每次都要换新的)。也可以一天两份在一起熬水,早晨一碗,晚上一碗!一个疗程15天,家父喝了10天就开始好转,两个疗程就好了。

忌:萝卜、蚕豆。这个偏方已经吃好几个人,请大家放心使用。(此方对有男、女尿失禁的,也可以试!)

献方人:徐老师法名:慧祥

前列腺(英文:prostate):是男性特有的性腺器官。前列腺如栗子,底朝上,与膀胱相贴,尖朝下,抵泌尿生殖膈,前面贴耻骨联合,后面依直肠,所以有前列腺肿大时,可做直肠指诊,触知前列腺的背面。前列腺腺体的中间有尿道穿过,可以这样说,前列腺扼守着尿道上口,所以,前列腺有病,排尿首先受影响。前列腺是人体非常少有的、具有内、外双重分泌功能的性分泌腺。作为外分泌腺,前列腺每天分泌约2毫升前列腺液,是构成精液主要成分;作为内分泌腺,前列腺分泌的激素称为“前列腺素”。

急性前列腺炎时,患者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可出现尿滴沥、终末血尿、会阴部坠胀疼痛,并可向阴部、腰骶部或大腿放射,可出现高热、寒战、头痛、全身疼痛、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急性前列腺炎的并发症:

1.急性精囊炎或附睾炎和输精管炎由于解剖组织结构方面的原因,前列腺急性炎症容易扩散至精囊,出现急性精囊炎。同时细菌可逆行经淋巴管进入输精管的壁层及外鞘而致附睾发炎,表现为附睾局部出现红肿及较硬的结节,并有触痛、坠胀感,会阴不适。

2.急性尿潴留急性前列腺炎引起腺体局部充血、肿胀、压迫尿道,以致出现排尿困难,甚或可造成急性尿潴留。

3.精索淋巴结肿大或有触痛前列腺与精索淋巴在小骨盆中有交通,前列腺急性炎症时可波及精索,引起精索淋巴结肿大且伴有触痛。

4.性功能障碍急性炎症期,前列腺充血、水肿或有小脓肿形成,可有射精痛、疼痛性勃起,再加上全身症状的出现,一般都会引起性欲减退、性交疼痛、阳痿等症状,由于炎症波及,侵犯小血管,还会出现血精等症状。

5.其他急性前列腺炎严重时可伴有腹股沟牵引痛,严重时还会发生肾绞痛。

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无症状。但大多数患者可见到会阴部或直肠有疼痛或不适感。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或耻骨、睾丸、腹股沟等处,可有排尿不适、排尿灼热感、尿道口常有乳白色分泌物等症状。

食疗方面可选用:

①芪茅饮。生黄芪30克,白茅根30克(鲜品60克),肉苁蓉20克,西瓜皮60克(鲜品200克),砂糖适量。制作时,先将黄芪、白茅根切段,与肉苁蓉、西瓜皮同放进砂锅内,用中火煮汤饮用,每日饮2~3次。

②参芪杞子粥。党参30克,黄芪30克,枸杞子10克,大米100克。制作时,先将党参

车前绿豆高粱米粥

、黄芪同放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用中火煎汁。与此同时,将枸杞子、大米共放进另一锅内煮粥。待煮至粥半熟时,倒入参芪药汁再煮成粥,调味后早晚服食。对于前列腺炎的饮食治疗,不管是急性前列腺炎还是慢性前列腺炎,在食物的选择上都应多选用清凉、清补的食品。忌食或少食煎炒油炸、辛辣燥热之物,咖啡、可可、烈酒等饮料和香烟都在戒禁之列。

③车前草糖水。每次可用车前草100克(鲜品400克),竹叶心10克(鲜品30克),生甘草10克,黄片糖适量。制作时,先将车前草、竹叶心、生甘草同放进砂锅内,加进适量清水,用中火煮水,煮40分钟左右,放进黄糖,稍煮片刻即可,每天代茶饮用。

④灯心花苦瓜汤。每次可用灯心花6扎,鲜苦瓜200克。制作时,先将苦瓜洗净除瓤和瓜核,切成小段,与灯心花一同煎汤饮用。

车前草

⑤冬瓜海带薏米汤。每次用鲜冬瓜(连皮)250克,生薏米50克,海带100克。制作时,先将冬瓜洗净切成粗块,生薏米洗净,海带洗净切成细片状。将以上三物同放进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汤食用。

⑥公英银花粥。蒲公英60克,金银花30克,大米100克,砂糖适量。制作时,先将蒲公英、金银花同放进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煎汁,然后去渣取药汁,再加入大米煮成稀粥。粥成后加入适量砂糖。每日2次食用。

⑦土茯苓粥。土茯苓30克(鲜品100克),大米100克。制作时,先将土茯苓洗净,去外皮,切成片状(已晒干并切成片的,可免此工序),放进砂锅内,用中火煎煮30~40分钟左右,取汁。将大米加入土茯苓煎汁中,用中火煮粥。每天食1~2次。

⑧花粉饮品。金相伴花花粉10克,冲入150ml不超过60度的温开水中,搅拌至溶解即可饮用。效果明显.

前列腺炎临床表现:

①排尿方面:有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排尿不尽可淋漓有时有排尿困难、夜尿多等。②尿道滴白:排尿终末或大便时,尿道口有白色分泌物滴出。

③疼痛方面:由于持续慢性炎症刺激,会阴、肛门和阴囊等部位有严重的触痛感和坠胀感,并常可放射至耻骨上、腰骶部、两侧腹股沟、会阴部,以及引起下肢疼痛,症状一般以晨间较为明显。

④生理功能改变:有早泄、遗精、性欲减退或阳痿,部分病人有射精痛和血精。部分不育症中,慢性前列腺炎是重要的病因。

⑤神经衰弱:失眠多梦,乏力头昏,缺乏自信感,情绪低沉,记忆力减退。

慢性前列腺炎:

1.慢性尿道炎或膀胱炎:其临床表现与慢性前列腺炎类似,但作前列腺检查可无异常发现。

2.前列腺痛:无实质性病变,表现为会阴部和耻骨上区疼痛和压痛,有排尿障碍等尿路表现。前列腺触诊正常,前列腺液镜检正常,前列腺液及尿液培养无细菌。

3.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尽管症状、直肠指检易与慢性前列腺炎混淆,但前者进展快,可迅速发生尿潴留,短期内硬结生长较快。需作前列腺活体组织检查鉴别,组织学检查表现为肉芽肿性反应。

4.卡他性前列腺炎或前列腺病(亦称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症状与慢性前列腺炎很难区别。会阴部疼痛不适,有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等表现。前列腺液检查有多量卵磷脂小体,白细胞增多,但涂片及细菌培养均无细菌生长。

5.前列腺溢液(又称无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漏或慢性前列腺充血):大、小便终末有乳白色分泌物从尿道流出,常合并精神症状。但直肠指检、前列腺液镜检均正常,细菌学检查阴性。

6.前列腺癌:晚期可出现尿路症状。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有坚硬的肿块,表面高低不平。前列腺液涂片、穿刺活检均可发现癌细胞。

7.前列腺结石:出现腰骶部、会阴部疼痛及性功能紊乱如阳痿、早泄等症状。直肠指检可扪及前列腺有结石摩擦感,骨盆X线平片有阳性结石阴影,可资鉴别。8.前列腺结核。症状与前列腺炎相似,但有结核病史。直肠指检前列腺呈不规则结节状,附睾肿大变硬,输精管有串珠状硬结。前列腺液结核杆菌直接涂片或结核杆菌培养可以找l到结核杆菌,前列腺活体组织检查可见结核结节或干酶样坏死。

呵护男性前列腺:

前列腺也需要按摩:30岁以上男人,每周一次前列腺按摩可清理没有及时排出的残液。顺序按摩前列腺部位1分钟即可。有残存分泌物的,按摩时会有几滴乳白色粘稠液体从阴茎流出;如果浑浊或色深,则应立即去看医生。

多吃素食:与吃辛辣食物相反,清淡饮食可以减轻前列腺的负担。少喝酒,尤其少喝高度酒;日常饮食中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减少便秘的发生,这样就减少了会阴部反复充血的几率,降低了前列腺出现充血的风险。应该注意的是,喝水也不宜太多,晚上七八点以后到临睡前尽量少喝或不喝水,不要吃西瓜或喝含咖啡因的饮料,以免憋尿而使充盈的膀胱压迫前列腺,使其出现充血和不畅通的负担。检查方法前列腺的位置相对较深,从体表既看不到又摸不着。不过;由于前列腺紧贴着直肠前壁,距离肛门又非常近,因此,医生戴着橡胶手套,通过肛门插入食指,可以很容易地摸到前列腺腺体。触诊前列腺可以摸清前列腺的大小、形状、质地、中央沟、有无结节和有无压痛等;还可以通过挤压,使前列腺的分泌液从尿道口滴出,做显微镜下的观察、生化检查和细菌培养等。

超声波检查:、无痛苦的前列腺检查手段,可以发现前列腺有无增生、有无肿瘤等重要线索。经直肠探头的超声波检查图像清晰,结果准确,较体外超声检查更胜一筹。CT检查由于可鉴别出体积很小的占位病变,因此在诊断前列腺的肿瘤时有重要意义。前列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简称前列腺活检对确诊前列腺癌等肿瘤有决定性的意义。

此外,尿流率测定、残余尿测定、血液的某些生化检查、X线检查、膀胱镜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等均对前列腺疾病有诊断和辅助诊断意义。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症状前列腺是男性身体的重要器官,但是随着环境的污染,人们生活压力的逐渐加大,前列腺癌患者越来越多,这就提醒我们平常要多加注意前列腺癌的症状,不然是很容易错过前列腺癌的最佳治疗时机的。

前列腺癌的症状之一:前列腺癌症状的全身表现:全身症状表现为消瘦乏力、低热、进行性贫血、恶病质或肾功能衰竭。

前列腺癌的症状之二:梗阻症状:前列腺癌的膀胱颈部阻塞症状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几乎无差别,表现为尿流缓慢、尿急、尿流中断、排尿不尽、尿频,严重时可以引起排尿滴沥及尿潴留。其阻塞过程中有两点具有临床意义:①病程不断进展,与前列腺增生时病情进展缓慢不同。②血尿并不常见。值得注意的是,前列腺癌的最先症状通常并不是尿道阻塞,更为常见的却是局部扩散和骨转移症状。仅在晚期,癌才侵犯尿道周围腺体引起梗阻症状。

THE END
1.儿子被猫挠了一下打针发烧了儿科你好,动物体内可能会携带有狂犬病毒的情况,一般被动物(猫)饶了之后有红肿情况是需要及时接种狂犬疫苗的。接种狂犬疫苗后会出现发热等不良反应是比较常见的,需要去接种单位排除咽喉等异常后上报防控站的。 回答于2016-08-17 09:12 李志忠 主任医师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 立即预约 两个月的小猫,本身就不会携...https://m.fh21.com.cn/iask/dzmip/103011830.html
2.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寄生虫病必看题库知识点(考试必看...242、单项选择题 患儿郭某某,女性,6岁。上幼儿园。其母诉患儿半月来常用手指挠肛门,夜间睡眠不佳,夜惊、磨牙,大便中见到过白色线头状小虫,会动。查体:患儿消瘦,烦躁,肛周皮肤有红肿和抓痕。用透明胶纸法粘贴肛周后,镜检查见许多蠕形住肠线虫卵。 该患儿患的是() ...http://www.91exam.org/exam/87-4448/4448809.html
1.猫咪孕期拉稀该怎么办?另外,孕期的猫咪肠胃比较脆弱,很容易因为各种情绪、饮食方面或着凉就出现拉稀的情况,期间就要调整母猫的饮食方案,尽量避免喂食太多高蛋白质的食物,可以以湿粮等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但是要减少喂食量,若是腹泻严重,建议配合短期禁食、益生菌、宠物用消炎药给它服用和调理。最后,猫咪肛周红肿是因为长期腹泻导致的,日常可以...https://www.isdpp.com/issue-21366.html
2.猫咪肛门红肿,怎么办呢我养的猫一周前做了绝育手术。近日出现了肛门红肿而且很容易漏屎的情况,去了医院擦了屁股吃了消炎药,擦了红霉素软膏,但是没有改观。擦了药猫咪要去舔。目前猫咪吃东西也还OK,不便秘也不拉稀,但是肛门肿得厉害,请各位高人指点一下。 医院让我们打消炎针,倒不是心疼几十块钱,但是我觉得很多宠物医院乱来,所以想...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3620318/
3.20多天前孩子被猫抓伤出血,是否需要打狂犬疫苗?患者男性6岁咨询...专业擅长:小儿疝气,婴幼儿血管瘤,颈部淋巴结肿大,鞘膜积液,儿童腹痛,腹胀,肛门周围红肿,头面部外伤,包皮炎,包茎,包皮过长,阴茎短小,小儿便秘,小儿肝胆,小儿胃肠,小儿肿瘤,隐睾,尿道下裂,巨结肠,阑尾炎,肾积水,咳嗽,腹泻,呕吐,外伤,肛周脓肿,皮肤脓肿,肠套叠,淋巴管瘤,其他浅表淋巴结肿大,舌系带过短,斜颈,腱鞘...https://cont.jd.com/mqa/22081165711067?isFromSeo=true
4.病猫舔过的地方多久失去传染性?有问必答病猫舔过的地方多久失去传染性?性别:女 年龄:28岁流浪猫舔过的花草,唾液没干,我手摸了唾液后,又摸了宝宝的肛门,宝宝拉肚子,肛门红肿破损。这样宝宝会感染狂犬病吗?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单梦晶 医师 传染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聊城市人民医院 问题分析:您好,您说的情况考虑感染的可能性不大...https://3g.club.xywy.com/wenda/115245118.htm
5.桑代克通过“抓狂的饿猫”实验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不断试误。入院时患者面部和背部的皮肤上有广泛的痤疮样皮疹,伴瘙痒感;左手中指、无名指及左脚蹲趾的指(趾)甲周围红肿疼... A. 美罗华 B. 赫赛汀 C. 依托泊苷 D. 恩度 E. 吉西他滨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患者,男性,42岁,因“反复左侧腰腹部疼痛一年余,突发腹痛、恶心呕吐6小时”入院。患者2012年1月无...https://www.shuashuati.com/ti/4933ec596ba54a4a942a60324a429db2.html
6.被自己家怀孕的母猫抓伤手出血有问必答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来看,考虑这种情况,要去医院打狂犬疫苗的。指导意见:建议你可以去...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70916893.htm
7.皮肤瘙痒症能自愈吗?如果瘙痒是外界的药物或者外界的环境,比如注射吗啡、镇痛剂等药物,或者接触到花粉、猫毛、狗毛,或者刺激性的物质引起的,症状随着对药物的代谢,或者远离过敏源之后就可以缓解。比如目前在疫情期间,很多的抗疫人员反复的使用消毒水,手部就会引起慢性瘙痒,远离消毒水之后,逐渐的瘙痒症状就可以缓解。如果瘙痒症是由于系统性...https://www.jdh.com/pccontent/1153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