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达1700亿元有年轻人每月1/3工资花在宠物身上
2018年8月25日,在上海举行的亚洲宠物展上,一只宠物猫趴在主人肩膀上品尝零食。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加,宠物已成越来越多人们的忠实情感伴侣。据报道,我国的宠物保有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全球第三。根据《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达1708亿元。据预测,2023年市场规模有望超3000亿元。和欧美国家不同,这样一个越来越火热的市场,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军,也更舍得在宠物身上花钱。年轻人为它一下子能花六七千,还有人每月1/3工资也“贡献”了。
当下,如果在网上问:什么算是真正的“人生赢家”?一定会有人不假思索地说“有猫有狗”。
三分之一的钱都用在狗狗身上
云南昆明的李女士是位90后独生女,大学毕业工作后,搬出父母家自己打拼。目前,陪伴她最多的,是从大学开始养的一只马里努阿犬。
“养狗狗真的开销比较大,正常情况下,三分之一的钱都用在狗狗身上。”李女士说,在她家里,一个巨大的狗笼特别抢眼,旁边五层的柜子里,装满了宠物犬价值不菲的日用品。
从玩具,到罐头,再到保健品,以及狗生病的药,甚至狗的牵引绳都有近20根。细算之下,这一整柜宠物用品价格逼近4000元。
数据显示,宠物食品消费中占比最高的是狗粮,月均消费335.2元。如果再算上营养搭配,宠物犬一个月的伙食费超千元是常事。
人均单只宠物年消费5016元
龙女士家里有三只龙猫,一只比熊犬,目前还准备饲养一只宠物猫。
在她家里,龙猫居住在一米五高的三层笼舍中,里面有精致的装饰,测温计,小吊床,木格,如同一栋豪华别墅。这个漂亮的笼子由手工打造,差不多六七千。
龙女士说,龙猫的很多用品还需要海淘,都是常规预算,不能马虎,因为一旦日常养护不周,宠物生病了,那才是要花更多钱。
在龙女士刚刚饲养龙猫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宠物手术,让她花费了两千多元。
《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中国城镇养宠用户已经达到7355万人;养狗及养猫人群消费大多集中在宠物食品、宠物医疗、宠物用品等。猫狗饲养者的人均单只宠物年消费金额达5016元,平均每月超过400元。
吃穿用住行宠物消费升级
在网购平台搜索宠物日常粮食用品,商品数量可达上百页。销量最好的猫粮,月销售量达到6.5万笔。
宠物保健药品当中,皮肤疾病除寄生虫药、肠胃药、眼药水的价格,大部分都在50元以上,有的比人类常规药物贵了不少。
除了宠物的吃喝拉撒,宠物主人也乐意为宠物其他需求买单。昆明的一家宠物综合俱乐部刚刚开业,在这栋两千多平米的三层建筑中,众多的工作人员为宠物和它们的主人提供服务。
云南昆明某宠物俱乐部合伙人梅女士说,我们包含了寄养区、美容洗护区,二楼是一个猫吧,三楼是室内敏捷训练场。
一间约3平方米、装修精美的独立房间,入住宠物的收费最少是一天一百元,负责人介绍,有一只宠物已经在此住了两个月。
俱乐部的宠物泳池,配备了专门的救生员,宠物救生衣,以及昂贵的池水净化器,游一次需要80元。
此外,一些宠物定制化产品也逐渐走红,小小一件价格动辄上千元。
就连没有宠物的人,也会为宠物花钱。
如今,在互联网上"云饲养"宠物的消费者数以万计,网红“萌宠”吸金能力不容小觑。
延伸阅读
宠物饲养法规
监管不完善
“人宠共患病发病率也在升高。”陈铁桥说。在我国,人与宠物“同居”的现象相当普遍。“人与宠物过度亲密,不懂宠物卫生知识,极易造成禽流感、弓形虫和狂犬病等人宠共患病的发生。”
专家表示,文明养宠、科学饲养的观念目前普及面窄、普及率低,缓慢发展的宠物文化,和宠物产业的高速发展格格不入。
日本面临
“动物囤积”难题
日本社会老龄化衍生出一个愈发严峻的问题,所谓“动物囤积”,即老年人在家养大量宠物却没有能力照料,促使政府不得不出手干预。
共同社7日报道,随着年岁增大或罹患慢性病,老年“铲屎官们”往往无法及时处理猫、狗排泄物,致使家中弥漫恶臭。
日本2011年3月遭遇大地震和海啸,一名家住宫城县仙台市的女性开始养猫。她和丈夫如今年过七旬,靠养老金生活。他们原本从街头收留5只猫,却因为没有钱给它们做绝育手术,猫的数量6个月内翻了一倍多。夫妻俩继续放任它们生育,不得不照料更多猫。
老年人在患病、失业或亲属身故后产生社交疏离感,继而高度依赖宠物,可能出现“动物囤积症”。仙台市一名官员说,如果宠物主人拒绝放弃宠物,“动物囤积很难处理”。
科普
养宠物可降低
婴儿肥胖症风险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养狗等宠物可有助婴儿健康,一些养狗家庭中的婴儿患过敏性疾病和肥胖症的风险会更低。
科兹斯基说,这可能是因为狗等宠物的毛和爪子上带有这些有益细菌,这些细菌不仅可能直接传递给婴儿,还可以通过间接途径传递,即先传递给母亲再传递给孩子。
宠物主人或更易
患肠易激综合征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则显示,家有宠物或让主人更易患肠易激综合征。
这是州立东田纳西大学研究人员在参加今年美国消化疾病周会议时报告的研究结果。肠易激综合征是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但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
研究人员在参加今年美国消化疾病周会议时报告上述研究结果。他们认为,家有宠物的人,无论养猫、狗还是鱼,比不养宠物或是把宠物养在居室外的人都更容易患肠易激综合征。研究人员目前尚不能确定主人易患肠易激综合征的原因,但猜测宠物排泄物、垢屑及携带的灰尘均可能与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