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0,1,6”方案中,“0”是指新生儿出生后(C)
A.2小时内
B.12小时内
C.24小时内
D.48小时内
2.需要肌内注射的预防用生物制品有:(C)
A.百白破麻疹疫苗白破甲肝减毒活疫苗
B.百白破麻疹疫苗白破乙肝疫苗
C.百白破乙肝疫苗白破
D.百白破乙肝疫苗麻疹疫苗风疹疫苗
3.A群流脑疫苗基础免疫2针,间隔不少于(C)个月。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4.下列对免疫程序描述正确的是(D)
A.免疫起始月龄越早越好
C.如果正常免疫程序被中断,应重新开始接种或增加接种次数
D.流脑疫苗与麻疹疫苗可以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5.卡介苗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是(B)
A.上臂三角肌中部皮下注射0.1毫升
B.上臂三角肌中部皮内注射0.1毫升
C.上臂三角肌中部皮下注射0.5毫升
D.上臂三角肌中部皮内注射0.5毫升
6.根据《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发现百日咳、白喉、新生儿
破伤风疑似病例后,进行网络报告的时限为(B)
A.12小时内
B.24小时内
C.48小时内
D.72小时内
7.百白破混制剂基础免疫3针的程序为(A)
A.3,4,5月龄
B.2,3,4月龄
C.4,5,6月龄
D.5,6,7月龄
8.具备冷藏条件的乡级疫苗储藏一般不超过(A)。
9.疫苗安瓿开启后,灭活疫苗超过(A)应废弃,活疫苗超过(A)应废弃。
A.1小时\0.5小时
B.0.5小时\0.5小时
C.1.5小时\0.5小时
D.2小时\0.5小时
10.下列哪些疫苗储存和运输的温度在2℃~8℃。(B)
A.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
B.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
C.乙肝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百白破疫苗
D.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百白破疫苗
11.关于免疫球蛋白的描述,下列哪一像是错误的?(A)
A.可以与活疫苗同时接种
B.接种活疫苗需间隔2周方可使用
C.使用后间隔1个月才能接种活疫苗。
D.不能与灭活疫苗同时接种
12.脊灰疫苗的损耗系数为(B)
A.2.0-3.0
B.1.1-1.3
C.1.5-2.0
D.1.5-2.0
13.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的定义为:(D)
A.任何经过培训的卫生人员报告的新生儿破伤风的病例
B.任何出生后吸吮及哭闹正常,第2~28天发生的病因不明的死亡病例和出现吸吮困难的病例
C.出生后正常吸吮及哭闹,第2~28天发病,发病后不能吸吮或进食困难,随后发生肌肉强直和/或痉挛
D.A+B
E.A+C
14.乙肝疫苗主要阻断母婴传播中的哪一个环节(B)
A.宫内传播
B.产程传播
C.分娩后新生儿与母亲接触传播
D.以上三个环节均可
15.哪种疫苗用于暴露后免疫(B)
A.卡介苗
B.狂犬疫苗
C.乙肝疫苗
D.流脑疫苗
16.下列哪种接种方式有误(A)
B.乙脑减毒活疫苗与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同一天接种;
C.对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乙肝同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D.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同一天接种
E.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后28天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
17.下列接种方法错误的是(A)
A.乙肝疫苗臀部注射
B.口服脊灰糖丸
C.皮下注射0.5ml麻疹疫苗
D.乙肝疫苗接种后第二天接种卡介苗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活疫苗开启超过半小时后不能使用
B.灭活疫苗可以在开启两个小时内使用
C.用碘酒消毒接种麻疹疫苗
D.皮内注射应与注射面呈30°角
19.预防接种的常见技术方法不包括:(D)
A.皮下注射
B.皮内注射
C.肌肉注射
D.静脉注射
20.乙肝疫苗不主张臀部注射,主要原因是:(D)
A.易损伤坐骨神经
B.易损伤腓总神经
C.臀部肌肉丰富,疫苗吸收太快
D.臀部脂肪丰富,妨碍疫苗吸收
21.关于疫苗外观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有摇不散块状物时,需用振荡器多次振荡后使用
B.疫苗如冻结,应放置温水中缓慢解冻后使用
C.安瓿有裂纹但未破裂时可使用
D.无标签或标签不清时不得使用
22.下面关于疫苗接种皮肤消毒的说法,哪种是不正确的:(C)
A.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
B.可用灭菌镊子夹取75%乙醇棉球或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进行皮肤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