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0年年初我国爆发的疫情开始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虽然我国在控制疫情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于疫情的防御方面,还是需要我们多多去支持,因为疫情现在并没有完全结束,还存在着很多的风险,所以我们现在在出行等方面还需要做好防疫准备。
打疫苗的注意事项
1.前期情况:你打疫苗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打的,并不是谁都可以打疫苗,我们需要自己在打疫苗前没有出现重感冒等大疾病,因为一些病情会影响疫苗的药效,导致我们打了一针无用的疫苗,而且还有可能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意外。因此,父母在让孩子去接种疫苗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孩子是否生病。
2.打疫苗期间:我们在打疫苗的期间,医生会让我们打好疫苗后就地观察30分钟,看智商有没有不良的反应,如果有不良的反应,要及时与医生和护士反映。因此在给孩子打疫苗的时候,不管是孩子的母亲,还是医生和护士的在30分钟内要对孩子的健康做好监督,注意观察打疫苗的孩子是否有不良的反应。
3.打疫苗后:打完疫苗并不是皆大欢喜,打完疫苗后,我们还是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给我们的嘱托,在24小时之内我要洗澡,并且近期之内不要喝酒等行为。而一些孩子比较活泼好动,因此他们会趁其不注意的情况下去洗澡,所以医生和家长要对打疫苗的孩子做一定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注意不要在此期间去洗澡。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维护人民的利益和安全是我们党的工作重心。因此为了减少疫情带来的人员伤亡,我国投入大量的金钱去对以疫情做一定的研究,做好疫情防控的一切准备,尽最大的努力把疫情的伤害降到最低,由于国家的支持和民心所向,所以才有了现在的新冠疫苗,我们国家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权放在第一位,所以也就有了现在打疫苗免费的行为。
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和4周岁各接种1剂次。
4.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式与百白破疫苗程式相同。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供应不足阶段,按照第4剂次至第1剂次的顺序,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百白破疫苗。
5.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疹疫苗:儿童满8月龄进行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1岁半—2岁复种1次。
7.麻腮风疫苗:1岁半至2岁的儿童接种。
8.流脑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6—18月龄接种1剂次A群流脑疫苗,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次A+C群流脑疫苗。
9.乙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10.甲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接种。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30月龄各接种1剂次。
1).活菌疫苗:
减毒活疫苗作为疫苗用。如小儿麻痹、脊髓灰质炎、麻疹、BCG(卡介苗)等疫苗皆是。
接种活疫苗的话,会发生轻微的感染,血中与细胞双方的抵抗性会提高。免疫力长久持续,所以不用进行数次追加免疫。
2).灭活菌疫苗:
杀死病原体,只留下能够产生免疫力的毒素作为疫苗。如百日咳、乙型脑炎、流行感冒等疫苗皆是。接种灭活菌疫苗,可在血中制造抗体,以杀死入侵的病原体。
灭活菌疫苗无法像活疫苗一样在体内增殖,所以必须经常追加接种,以强化免疫。
3).类毒素疫苗:取出病原体的毒素,加以削弱毒性而成为无毒化。接种类毒素的话,血中可制造某种物质,使菌中的毒素无毒化,可借此预防疾病。
白喉、破伤风的疫苗即属此类。不过,与灭活菌疫苗相同,不具持续力,所以必须经常追加接种。
1.接种疫苗后,会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吗?
不时有新闻报导指有人因接受疫苗而引起严重的反应如脑炎,但是直至现在,专家都未能决定这些个案是完全由疫苗所引起的,即使这些个案是由疫苗所引起,其机会只是小于0.0001%。
2.在甚么情形下是不适宜接受免疫接种?
在某些情形下,是不适宜接受免疫接种的,如果你的子女有下列情况,应请教医生或注射员:
发热或有病。
需要长期服药或接受治疗的疾病,例如服用类固醇(肥仔丸)或接受抗癌/放射线治疗。
曾经抽筋或有癫痫症者。之前接受免疫注射后有任何严重反应。
有免疫缺陷者。
在宝宝接种疫苗前,要向医生说明宝宝的健康情况。
如果宝宝没有出现如高热等其他不良反应后,就可以离开了。
一旦宝宝有不良反应,要及时就诊。
当宝宝接种以后,要注意做好接种部位的清洁工作,防止局部发生感染。
接种后要尽量避免剧烈运动。
家长应对:无需处理,观察小儿一般状况。
轻微到中度的发热。一般1-2天,部分可伴有头痛、头晕、寒战、恶心、乏力等。
家长应对: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超过38℃需用药物退热,同时注意多饮白开水,注意保暖。
轻度皮疹。多在接种后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一般出现在身体局部。
家长应对: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通常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父母需特别注意的表现非正常的状态,例如严重的过敏反应、高烧或异常的头痛等。
严重的过敏反应对于任何疫苗都很罕见,如果发生,它会在疫苗接种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出现。
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哮喘、荨麻疹、疼痛、虚弱、心跳加速或眩晕。如果出现高烧或癫痫,会在接种后1-2周内出现。
温馨提醒:疫苗接种后的生活护理打预防针后,要让宝宝多喝温开水;饮食照常,不必忌口,可适当增加鱼、蛋、瘦肉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注射疫苗当天不要洗澡,不要进行剧烈运动,注射部位保持皮肤清洁,不要让他抓到;注意观察,如果反应加重,出现高烧不退、红肿不消、活动力减弱、食欲降低等,应请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