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听为您推出宠物健康音频栏目,解答铲屎官们在养育毛孩子方面的疑惑,为铲屎官们带来专业的科普知识,让毛孩子们健康成长!
点击下方的绿色音频,
听专家为您讲解
↓↓↓
一直以来,很多家长会反映一个让人很着急的问题:带猫猫狗狗去医院打针后,皮肤脱毛了。这时很多人会怀疑:这是不是医生打针手法有问题,给打坏了?
其实,还真的有点冤枉这些打针的医生和助理了。
打针以后出现的反应,我们称为注射反应。主要表现就是注射部位,包括肩上、背部、股后外侧等在皮下注射药物后出现一种局灶性、特定部位的卵圆形斑秃。
简单理解就是,注射反应与药物和动物本身有关系,与手法没关系的哦。
经常出现注射反应的药物包括:狂犬疫苗、吡喹酮、糖皮质激素、保胎药物等。经常出现注射反应的动物以小型犬居多,尤其是我们现在喂养最多的泰迪,是最常见的。
出现注射反应后,注射反应部位还长毛吗?这是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
如果皮肤变薄、萎缩,后期基本是没法再生长出毛发的。如果皮肤正常厚度,或增厚,则以后生长出毛发的几率还是比较高的。
一般发现这种类似的凸斑的时候,不要一下就确认是注射反应,需要先与局部蠕形螨、皮肤真菌疾病、浅表性脓皮病等进行鉴别。排除其他以后,再通过病理学进行最终确诊。实在无法恢复毛发生长的皮肤,可以考虑手术局部切除。
专家介绍:
李文波,临床兽医学硕士。现任美联众合山东分公司技术总监。
2007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进入小动物临床,至今有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全科医生,主攻小动物内科,尤其专注于犬猫肝脏、肾脏疾病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小动物皮肤病方面进行过深入学习与研究,并在小动物眼科领域研究颇深。
多次参加欧洲兽医高级学院等国内外培训,并参与《兽医临床实验室检验手册》等多部专业书籍的编译。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