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后是否应该终止确认该票据
2、求助陈版主,应收票据贴现终止确认,贴现费用计入什么科目?
3、远期外汇买卖
4、关于收入净额法的疑问
5、机票、火车票买卖全额还是净额?
6、非全资子公司分配股利的抵消问题
7、委外厂的收入确认
8、黄金租赁业务——金银首饰行业
9、原租赁合同在母子公司拆分主体,合并报表层面的会计处理
10、转租赁会计处理
11、有色金属开采权
12、销售方出口清关费计入成本还是销售费用
13、关于定制化研发问题
14、固定资产专项借款利息资本化和公司老板前期项目研发支出
15、一元收购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账务处理
16、外币折算
17、跨境电商运费核算问题咨询
18、请教陈版,资不抵债子公司的合并问题
19、请教陈版:境外子公司处置孙公司时对于资本公积和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处理?
20、与供应商协商一致的赔偿款应冲减营业外支出还是计入到营业外收入?
21、购买的银制纪念品送给有投资意向的投资人
22、逾期罚息的处理
24、求助陈版-非累积优先股
25、请教陈版主,关于母子颠倒合并处理
26、国有股权无偿划转控制权转移时点
27、融资租赁出租方的账务处理
28、安全生产费计提
29、16号解释
30、求助陈版,满足服务期限,可行权后的股份回购处理
31、关于终止经营的认定
32、求助陈老师,对于投资性房地产-商场的装修
33、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34、关于客户依赖问题?
35、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
36、求助版主关于亏损企业租赁负债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问题
37、求助陈版主,长投权益法的疑问
38、列报上是否要拆分运输收入
39、完整进行测试三年内控有效性
40、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现金流问题
41、关于合并附注的问题
42、证券公司担任财务顾问的收入是否可以按照时段确认收入
43、请教陈版主:有限合伙企业购入投资性房地产(用作出租经营)
44、请教陈版主,外购固定资产送其他单位如何做账?
45、企业收到其他单位提供的研发项目有偿资助款,会计及税务问题
46、关于以资产换取少数股东权益的会计核算
47、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日前双方形成的债权债务处理
48、求助陈老师,期限不确定的债权债权人如何列报
49、工程施工项目收入计量
50、求助陈老师
51、母子公司之间开展的国内信用证业务
52、求助陈版主,子公司无偿划转孙公司股权至母公司的合并问题
53、请教陈版和各位大神:存货跌价中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54、陈老师您好,关于新租赁准则下的融资租赁税会差异问题
wx_5e42c937d1dd2020-2-1311:37:39
求助,陈版主。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后是否应该终止确认该票据,这个应该还是要回到,关于金融资产终止确认>评估其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的程度>是否保留了对金融资产的控制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2006年)》
第七条企业在发生金融资产转移时,应当评估其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的程度,并分别下列情形处理:
(一)企业转移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并将转移中产生或保留的权利和义务单独确认为资产或负债。
(二)企业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应当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
(三)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即除本条(一)、(二)之外的其他情形),应当根据其是否保留了对金融资产的控制,分别下列情形处理:
1.企业未保留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并将转移中产生或保留的权利和义务单独确认为资产或负债。
企业承担的金融资产未来净现金流量现值变动的风险没有因转移而发生显著变化的,表明该企业仍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如将贷款整体转移并对该贷款可能发生的所有损失进行全额补偿,或者出售一项金融资产但约定以固定价格或者售价加上出借人回报的价格回购。
企业承担的金融资产未来净现金流量现值变动的风险相对于金融资产的未来净现金流量现值的全部变动风险不再显著的,表明该企业已经转移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如无条件出售金融资产,或者出售金融资产且仅保留以其在回购时的公允价值进行回购的选择权。
企业通常不需要通过计算即可判断其是否转移或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在其他情况下,企业需要通过计算评估是否已经转移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在计算和比较金融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的变动时,应当考虑所有合理、可能的现金流量变动,对于更可能发生的结果赋予更高的权重,并采用适当的市场利率作为折现率。
第九条
企业在判断是否保留了对被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时,应当根据转入方是否具有出售被转移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而确定。
在判断转入方是否具有出售被转移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时,企业考虑的关键应当是转入方实际上能够采取的行动。被转移金融资产不存在市场或转入方不能单方面自由地处置被转移金融资产的,通常表明转入方不具有出售被转移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
转入方不大可能出售被转移金融资产并不意味着企业(转出方)保留了对被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但存在看跌期权或担保而限制转入方出售被转移金融资产的,转出方实际上保留了对被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如存在看跌期权或担保且很有价值,导致转入方实际上不能在不附加类似期权或其他限制条件的情形下将该被转移金融资产出售给第三方,从而限制了转入方出售被转移金融资产的能力,转入方将持有被转移金融资产以获取看跌期权或担保下相应付款的,企业保留了对被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
所以这样的判断是对的?
但是根据经济法,票据是收到票据法保护的,及时票据已经贴现,但作为票据链条上的一员,仍然存在付款义务,也就是附追索权。
另,实业业务上,银行与企业的合同,银行基于票据法的基础上缩小了可追索范围,指出出票人拒绝支付票据上规定的金额,银行可仅对贴现人追索。或者由于企业在贴现银行开有账户,企业与银行的合同约定“贴票申请人或担保人未履行到期债务,贴现人有权直接扣划贴现申请人任何账户的款项偿还债务。贴现人在贴现申请人账户中划扣款项时,账户中的币种与主债务币种不同的,按划扣当天贴现人公布的贴现人买入外汇的牌价折算”
这样的约定,算不算是实质上影响票据终止确认的约定呢?
chenyiwei2020-2-1319:20:04
对规模大、信用程度高的全国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时可以终止确认,对此并无争议;但对于除此之外的中小银行,其信用风险程度可能并非很低,因此贴现此类银行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时有可能并不能终止确认。
hrtsex2022-6-718:18
请教陈版,对于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且找非银行单位和金融机构(如市场上的收票方)贴现的情况,贴现金额转入“短期借款”是否合适?还是需转入“其他流动负债”更妥呢?
wx_5e42c937d1dd2020-2-1423:00:34
企业简单的说就是票据已经贴现给银行了,而且是银行已经承兑过的汇票。无论是开票申请人和承兑银行,还是贴现申请人和贴现银行,都是在银行设有账户和签订合同,而且两个银行规模和信用程度高,在此基础下,我们认为,银行间不存在收付风险(且如果承兑行和贴现行本就同一银行,更不会存在此类风险)。
即使开票申请人和承兑行,贴现申请人和贴现行间,可能存在向合同对手方追索的约定,但这仅限于银行与银行的信用博弈后存在的风险,我们认为承兑行基于其风险管控能力和信用程度,承兑行拒付可能性极低。
这样理解可以么?
hrtsex2022-6-718:19:04
chenyiwei2022-6-718:20
也可以。
苹果宝贝0072023-6-1922:06:41
我比较关心的是,大央企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企业向大型股份制银行申请贴现,其单据上写明买断式。
是否符合终止确认条件?
chenyiwei2023-6-2013:57
目前实务中还是认为不满足。
苹果宝贝0072023-6-2016:44:55
感谢陈版主指导~~
liuweisheng2022-3-319:55:48
求助陈版主,应收票据贴现满足终止确认,贴现费用计入财务费用还是投资收益,谢谢版主解惑。
chenyiwei2022-3-423:57:27
投资收益——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损益。
茶前饭后2022-4-2007:10:07
请教版主:关于银行汇票,目前很多会所都按照科创版的方式把6+9以内背书贴现的作为终止确认,之外的就不再终止确认,个人感觉实在不妥,有2点疑问如下:1、那么不可终止确认的票据贴现息是不是就直接进入财务费用,然后作为短期借款对待了?而不属于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收益了吧?2、那么“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收益”,这一项就不存在票据贴现的情况了,一般只有债券投资类才放这里吧?
蜀山penguin2022-4-2411:15:16
请教陈版,票据贴现,无论出表与否,银行扣减的部分本质上都是贴现利息支出。是不是应该全部放财务费用比较合适。而不是出表就放投资收益(本质也不是投资导致的损失),不出表就放财务费用?
谢谢!
苹果宝贝0072023-6-1921:37
学习到了,出表不出表,非常专业的表述。
chenyiwei2022-4-2516:28
但目前的规定就是终止确认损益放在投资收益中。
0okm9ijn2022-5-3017:06:13
陈版主,应收票据贴现终止确认的话,贴息按照《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20)》里面第82页的案例解释,我看是确认为费用的,但是貌似你这边的意见一直是确认为“投资收益”的,准则也没有具体的解释,这个到底哪个合适些?
chenyiwei2022-5-3115:38
按照目前的报表列报要求,应该是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损益计入投资收益。
蜀山penguin2022-6-1017:02:11
请教陈版,
1、应收票据如果不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管理模式是持有至到期,只是某次突然需要资金了,做了贴现,出表了,这个贴现的利息支出也是放投资收益-终止确认损益吗?
2、金融资产终止确认出表了产生的损益,需要看金融资产是以公允价值计量还是摊余成本计量,再来看损益是放什么科目吗(比如应收账款保理)?如果应收账款以公允价值计量(因管理模式是出售),金融资产终止确认出表产生的损益计入投资收益-终止确认损益;如果应收账款以摊余成本计量(只是某次需要钱,做了保理),金融资产终止确认出表产生的损益计入财务费用?
chenyiwei2022-6-1213:03
1、是。2、目前一般理解都是投资收益。
苹果宝贝0072023-6-1921:42:58
请教各位:
某大央企财务公司开出的商业承兑票,通过6+9以内银行背书贴现,相应单据上有买断式字样,是否可判断为终止确认,贴现息计入投资收益。
chenyiwei2023-6-2013:58
实务中一般理解不终止确认。
苹果宝贝0072023-6-2016:44:39
谢谢陈版指导~~
shanessa2021-10-1916:53:14
远期外汇期末公允价值=(期末未交割的远期结汇约定汇率-根据剩余交割时限确定的期末金融
机构远期汇率报价)
×远期结汇额度
麻烦请问各位
根据剩余交割时限确定的期末金融
机构远期汇率报价这个数据可以在哪里查询获取
chenyiwei2021-10-2103:22:19
建议向作为该远期外汇交易的交易对手方的银行进行询价,或者向其他信用良好的大型商业银行进行询价。
wwx06032023-6-1910:10:36
陈版主,请教一下:
远期外汇投资收益计算是否=交割日当天银行外汇卖出价-交割日合同约定价?
但是交割日当天银行外汇卖出价几分钟就会变动一次,究竟采用哪个具体时点的价格呢?
chenyiwei2023-6-1914:18
一般采用当日收盘价格确定。
3319759032023-6-1410:24:01
陈版主及各位老师好,请教以下问题:
背景:甲公司是OEM生产制造厂,乙公司是品牌公司,乙公司提供产品的方案,由甲公司代加工,产品主要由A\B\C\D\E五大部件组成,甲公司独立采购A\B\C零部件,D零部件因为技术保密原因由甲公司向乙公司采购,E零部件因为考虑质量因素由甲公司向乙公司指定的供应商采购。甲公司采购五大部件后进行焊接组装,产品成本的比例大概为70%材料,30%人工制费。
问题1:甲公司采购的D\E零部件,只能用于生产乙公司的产品,乙公司日常会派人盘点D\E零部件,防止D\E零部件流出市面。请问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产品确认收入是否要扣除采购D\E零部件的成本?如果需要扣除D\E零部件的成本,甲公司在采购D\E零部件时,是作为存货核算还是作为类似代收代付核算?
问题2:甲公司采购的D零部件,只能用于生产乙公司的产品,乙公司日常会派人盘点D零部件,防止D零部件流出市面,乙公司不限制A\B\C\E零部件的使用。请问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产品确认收入是否要扣除采购E零部件的成本?如果需要扣除E零部件的成本,甲公司在采购E零部件时,是作为存货核算还是作为类似代收代付核算?
问题3:如果问题1销售产品收入是要扣除D\E零部件,这种情况属于“净额法”确认收入吗?此时对“净额法”和“总额法”的概念有点模糊,从准则字面合同的主要责任人是用总额法核算,在该案例中,甲公司购买材料组合最终产品交付给乙公司,甲公司是主要责任人,应该按总额法确认收入,但是产品的其中一个零部件是乙公司提供的,所以销售收入要扣除该零部件的采购成本?哪这算是按净额法确认收入了吗?这种情况下,怎么理解总额法和净额法?
谢谢各位老师的指点!
chenyiwei2023-6-1606:56:50
1、D、E系向委托方或者委托方指定的供应商采购,且专用于加工制造交付给委托方的产品,因此受托方对这两项部件无控制权。对D、E的成本应采用净额法核算,不纳入受托加工的收入和成本。受托方支付的D、E采购款通过往来科目核算。
2、如果不限制E零部件的使用,且确实有较多的用于交付给其他客户的产品需用到E零部件,且向该供应商采购E部件具有商业合理性(在价格、质量方面均具有合理性)的,也可以将E部件确认为存货,相应将E部件的收入、成本按总额纳入核算。
3、在受托加工业务中,主要是看某些部件及由其加工的产品的控制权自始至终由委托方控制,受托方未取得其控制权。这种问题的分析角度与贸易业务(一般涉及三方或多方)有所差异。
frankmylove2023-6-1821:59:38
企业向客户转让商品前能够控制该商品的情形包括:
(一)企业自第三方取得商品或其他资产控制权后,再转让给客户。
(二)企业能够主导第三方代表本企业向客户提供服务。
(三)企业自第三方取得商品控制权后,通过提供重大的服务将该商品与其他商品整合成某组合产出转让给客户。
(一)企业承担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主要责任。
(二)企业在转让商品之前或之后承担了该商品的存货风险。
(三)企业有权自主决定所交易商品的价格。
jdyuan2023-6-1409:47:39
情形1:A公司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通过向航空公司、火车站买断机票、火车票后在自己平台上对外出售,无法对外售出的,由A公司承担成本,这种情况下能否对机票、火车票出售收入全额列收?依据是什么?
情形2:如果A公司是一家旅行社,买断机票、火车票对外出售(用于旅游团队出行、单独出售),无法对外售出的,由A公司承担成本。这种情况下旅行社能否按全额列收?依据是什么?
chenyiwei2023-6-1607:02:23
2、如果买断的机票、火车票是包含在A公司自身旅游产品中一并打包出售的,则一般理解对于打包出售的旅游产品中包含的机票、车票可以按总额法确认收入。
Brucewing19912023-6-1610:21:15
个人认为不行,论证过程如下:
1首先需要看火车票、飞机票是不是一种商品。
2会计准则中没有对商品进行严格的定义,但准则中却将商品与服务在描述时进行了区分,因此,如果各类“票”属于准则中所说的服务的话,那么就不应该属于商品。
3各类“票”的实质是支付对价的一方可以凭票享受为其提供某种服务的权利,购票的行为其实是双方签订了一个合同,付款方的权利是享受某种服务,收款方的义务是提供这项服务,而并非提供一张票据;收款方所提供的有价值的“商品”不是这张票据,而是服务。
4因此,各类“票”并不能算一种商品,而只是一种享受服务的凭据,甚至可能并不是唯一的凭据。
5在“票”是一种服务的前提下,准则中能表明企业是主要责任人的描述是:“企业能够主导第三方代表本企业向客户提供服务”。
6但是显然,企业并不能主导航空公司代表本企业向客户提供服务。因此企业不能按全额列收入。当然,如果企业包机,再向客户出售包机的机票,那么个人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企业能主导航空公司代表本企业向客户提供服务了。
eanaiwalker2023-6-1821:46:34
可参考CAS14号应用指南【例48】甲公司是一家旅行社,从航空公司购买了一定数量的折扣机票,并对外销售。甲公司向旅客销售机票时,可自行决定机票的价格,未售出的机票不能退还给航空公司。
本例中,甲公司向客户提供的特定商品或服务为机票,该机票代表了客户可以乘坐特定航班(即享受航空公司提供的飞行服务)的权利。甲公司在确定特定客户之前已经预先从航空公司购买了机票,因此,该权利在转让给客户之前已经存在。甲公司从航空公司购入机票之后,可以自行决定该机票的用途,即是否用于对外销售,以何等价格以及向哪些客户销售等,甲公司有能力主导该机票的使用并且能够获得其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因此,甲公司在将机票销售给客户之前,能够控制该机票,甲公司在向旅客销售机票的交易中的身份是主要责任人。
luohongcheng2019-12-920:53:38
请教陈版及各位老师:关于非全资子公司分配股利的抵消:
1.甲公司拥有一持股80%的子公司,子公司宣告分配股利4500万,甲公司=4500*0.8=3600万,少数股东900万,在合并抵消时,把子公司宣告分配的股利4500万在“向股东分配利润”一栏全部抵消,个人理解,是应该只抵消归母部分,因为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确实已经派发出去了,此为教材例题,请问我的考虑是在哪里出了问题?
chenyiwei2019-12-923:54:41
合并报表层面不抵销子公司对少数股东的利润分配(仅指现金股利)。但全部体现为少数股东权益内部的变动。你给出的表格中的最右边一列应该只是归母净资产的变动,不是包含少数股权在内的全部净资产的变动。
luohongcheng2019-12-1010:15:40
谢谢陈版,再请问,目前国内的上市公司的披露方式,披露的为“归母净资产的变动”而不是“包含少数股权在内的全部净资产的变动”。请问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wx_63d775d1f0712023-6-1815:08:58
请问陈版主,如您所说,不抵销子公司对少数股东的利润分配,那应该怎么合并抵消呢?教材上是全额抵消的4500,可母公司投资收益只有3600,借贷现在不平了。
主要是想请教从成本法合并抵消的角度。在这里的话,抵消投资收益和分配股利,还有个差额呢。
借:投资收益3600
贷:向所有者分配4500
差额900应该应该怎么处理才能平呢?
chenyiwei2023-6-2014:02
“向所有者分配”只抵销3600、另外900是对少数股东的分配,不做抵销处理。
RSM@zyl2023-6-1421:37:16
陈老师您好,想咨询您关于收入确认的事项。
公司目前存在部分加工环节委外,合同约定当公司下达出货通知时委外厂才能出货,往下才能进行加工费结算。委外厂提供的是加工服务而不是产品,是否可以在加工完成之后确认收入?还是需要出货后客户验收之后确认收入?
这里主要涉及被审计单位对加工费采购入账时点的确认,希望陈老师解答!
eanaiwalker2023-6-1516:17:45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委外模式,例如光伏硅片企业,由于长途运输过程中硅片易碎,有些企业会将半成品硅棒运到客户所在地附近的的切片厂进行加工,然后通知切片厂直接运给客户。
如主帖所述,产品在加工厂完成加工后,由公司联系客户,并通知加工厂出货给客户,委托加工和产品销售是两笔单独的业务(区别于加工厂购买商品后自由销售)。公司应在加工完成后,将委托加工物资和委外加工费转入库存商品,待客户签收后再确认收入和成本。
chenyiwei2023-6-1517:56:40
godlikedonkey2023-6-1721:08:29
审计过的公司存在委外。流程与贵司类似,按照仓库收货时点确认加工费采购,委外加工商按照我方出具的签收单时点确认收入(严格来说,我方采购确认时点略早于对方)
dingjiali2023-6-1422:19:03
若黄金租赁业务采用金融工具的方式处理,黄金租赁暂估增值税余额跟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余额变动,请问这其中暂估增值税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合理吗?
chenyiwei2023-6-1517:58:20
应交税费不是金融负债,因此其后续计量并不适用金融工具准则。个人理解这部分暂估增值税额的调整应计入营业成本处理。
godlikedonkey2023-6-1720:48:21
不合理。通常按含税价确认交易性金融负债,同时确认其他流动资产-暂估增值税(中国黄金、航民股份);或按不含税价确认交易性金融负债(梦金园)
变质的行业2023-6-1422:43:25
陈版、各位大神,求教:
母公司A于2020年9月与出租人B签订租赁合同,租赁期至2028年8月。2022年5月母公司A与出租人签订补充协议终止原租赁合同。母公司A、子公司C和出租人重新签订新的租赁合同,租赁期自2022年6月1日起至2028年8月,租金、租赁面积均不变。在母公司单体层面会做租赁提前终止,确认资产处置收益,但是合并层面看,我理解不应该有这个资产处置收益,因为每期租金、租赁面积、租赁结束日均不变,所以请问合并层面应该怎么把这个资产处置收益予以抵消呢?
chenyiwei2023-6-1518:03:03
yechengcheng2023-6-1614:43:23
godlikedonkey2023-6-1720:30:08
道理上若合同变更租赁标的使用方不变,仅更换付款方,母公司可以做转租赁。但实操确实比较麻烦,个人通常尽量避免合并范围内的转租赁处理(设计为短期租赁或代理人);留爪等陈版回复..
小二米2023-6-1500:43:56
陈主版,您好,我想请教一个关于转租赁的问题:企业甲为了打开某区域市场,于2021年1月从乙公司租入门面及办公室,租期10年(2021-2031),租金总额约100万元,当月进行装修,装修费20万元,当月装修完之后发现项目无法启动,当月即平价120万(包含装修费)转租给丙,租期,租金与原租赁合同约定一致,甲未在账面使用租赁准则进行会计处理,该情况判断为融资租赁类型的转租,想请问陈老师,甲账面应该如何做会计处理?谢谢
godlikedonkey2023-6-1720:17:13
判断甲是否属于代理人,如不属于,则按照融资租赁转租处理
yechengcheng2023-6-1614:40:31
chenyiwei2023-6-1518:17:50
这种情况属于转租赁构成融资租赁的情形。甲企业在交付给丙时,应根据新租赁准则下出租人对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规定,将租赁期内应收丙的租金折现值确认为长期应收款,终止确认原租赁下的使用权资产,差额确认为资产处置损益。
jiuzhou0102023-6-1508:57:04
陈版,想咨询一下么,我们公司自己的有色金属开采权不够,买了一些,母公司购买,拟分配给子公司使用或者也有少部分用于出售,这种我们在母公司的账面应该怎么进行核算了呀?进无形资产是否合适?
chenyiwei2023-6-1518:15:57
一般计入“无形资产——采矿权”核算。摊销方法为产量法。
当母公司将采矿权分配给子公司时,母公司按照无形资产处置处理(如果无偿划拨给子公司的,则按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转为对该子公司的长投成本),该项采矿权体现在直接使用该项资产的子公司报表中。
godlikedonkey2023-6-1720:06:57
个人认为计入无形资产。有色金属开采权,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源于合同性权力或法定权力,少部分用于出售不影响无形资产认定(如该出售非日常活动)
155800621882023-6-1509:15:20
销售方货物出口清关费计入主营业务成本还是销售费用,新的收入准则要求运费计入主营业务成本,清关费是否类似处理处理;还是说清关费不是达到可销售状态必要的支出,应该计入销售费用
chenyiwei2023-6-1518:14:20
清关费和销售运费类似,都是针对特定销售合同发生的,故在新收入准则下应作为合同履约成本的一部分,体现在营业成本中。
godlikedonkey2023-6-1720:00:24
对着CAS14第26条,合同履约成本的定义看一下。实务案例通常是计入营业成本的,和运输费处理一致
wh22023-6-1510:25:59
请教陈版主,企业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研发服务,如果相应的开发费折算在未来的产品成本里面,开发过程中的研发支出应该计入研发费用还是成本里面?
chenyiwei2023-6-1518:13:04
如为前者,则研发支出按照无形资产准则规定核算,包括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以及合理确定资本化的起点和终点等。
131901428792023-6-1709:18:42
个人理解定制化研发服务一般都是收取对价的,该种情况下研发支出应该按照成本进行核算
godlikedonkey2023-6-1719:52:57
但从实务案例来看,存在订单驱动成分的开发项目,直接计入营业成本的多见(尤其是未出现大额负毛利时)
hammi2015-10-1809:53:09
另外准则规定,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
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
收益后的金额,确定专门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如何理解,公司取得暂时性投资,包括购买有价证券等,如果公司对其他公司进行短期资金借款,并按银行借款利息收取,算不算进行暂时性投资?
2、公司成立前,公司老板为公司目前的技术进行了研发,花费了较大金额的设备支出、材料支出,设备发票、材料支出发票抬头为老板个人。公司成立后,公司的技术研发、试验达到成功,公司以公司的名义申请了发明专利。问:老板的前期研发支出,是否可以作为公司的研发支出(前期研发费用计入期间费用)?目前,上述的设备还在为公司使用,这些资产,老板是否可以按净值出售给公司?
3、目前公司准备在新三板挂牌。
chenyiwei2015-10-1813:31:18
1、合同上注明为专门借款,但实际并未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无法证明其未被挪用于其他用途的专门借款,其利息资本化应比照一般借款处理。
2、关键是对公司自己宣称的老板个人的先期研发投入和设备投资的真实性、计量准确性等有哪些证据来证明。如果有充分、适当的证据予以证明,且前期研发支出确实是公司目前已成功的研发项目所必需的,则可以将其确认为管理费用和资本公积。老板个人的设备投资可以以适当、公允的作价出售给该公司。
hammi2015-10-1816:30:39
谢谢陈版的指引。谢谢!
钱三强老师有书2015-10-1920:04:01
186915706612023-6-1716:32:01
@chenyiwei陈版主
请问公司在筹建前期,因账面资金不足以支撑投资款,从股东处做了拆借,而后期公司办理下专门借款以后,将这部分专门借款一部分用于投建厂房外,剩余偿还给了股东。请问这种情况下怎么适用《借款费用》中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应当以专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比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这条?
这种偿还股东款项是否属于“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呢,秉承不高估资产的情况,这部分利息支出资本化是否应当剔除比较好?
chenyiwei2023-6-2014:07
这属于借款置换情况,原则上不能资本化。参考:《中审众环研究2020》之“问题1-1-47(借款置换后的利息能否继续资本化)”。
andoxsulin2023-5-3111:14:54
@chenyiwei陈老师,请教一下,我们公司想跟客户甲准备合资设立一家公司A,但是实操中,A公司是由甲设立,今年2月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A占股100%,实缴资本为0,3月A公司的净资产为-3万元,4月27日,我们公司与甲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以3月的净资产为基准,甲以1元转让51%的股权给我们,转让后,甲占股49%,认缴额为490万,我们公司占股51%,认缴额为510万,我们公司在5月委派董事和财务负责人到公司A,但是有个问题比较麻烦,甲在4月27日就注资100万到A公司,4月30日,A公司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90万,那我们公司的报表上,长期股权投资是按1元入账,还是按45.9万(90*51%)入账呀?
chenyiwei2023-5-3122:45:46
从主帖信息来看,股权转让协议签订、甲按照转让后的剩余股权比例增资、本企业增资,这些交易都是在短期内完成的,应认定为互为前提和条件、旨在实现同一商业目的的一揽子交易。可以认为本企业和甲是同步对A公司增资的。
因此,本企业受让股权时,应依据双方增资前的状况和股权受让价格,确认长投成本为零;实际出资后按出资额确认为长投成本,并在完成出资后开始按权益法核算。
andoxsulin2023-6-1619:54:13
虽然我们公司占比51%,但是合同协议显示我们是可以控制这家公司的,应该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那转让价1元是不是作为我们的合并对价呀?
chenyiwei2023-6-2014:09
该目标公司截至转让日是空壳,不构成业务,所以只能说是投资成本的一部分,而不是合并成本。
dingjiali2023-6-523:22:06
想问下,在外币折算的时候,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信用减值损失、递延所得税费用是否需要用折算后的人民币倒推,而不是用本位币*平均汇率计算呢?
chenyiwei2023-6-815:07:58
所有利润表项目的折算,都是按照“原币汇率*当期平均汇率”。
理解你的疑问是因为这些项目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对应项目之间有比较明确的增减变动关系,所以为了人为拉平折算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而进行这种调节。实际上这是不恰当的。按全年平均汇率折算后的金额与对应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年初、期末数差额之间的差异,应体现在其他综合收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中。
dingjiali2023-6-1123:19:55
好的,谢谢陈老师,另外,想问下,对于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在本期没有实际变动的情况下,仅通过期末外币折算导致本期坏账发生增减变动,请问这样合理吗?
chenyiwei2023-6-1309:48
这种情况是合理的。
dingjiali2023-6-1311:32:27
那请问陈老师这部分差异是和外币折算一样调整至资产减值损失还是其他综合收益?
dingjiali2023-6-1321:09:54
陈老师,想问下,这种情况的话,这样坏账期末金额按照汇率重新计算补计提的话,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还是信用减值损失?
chenyiwei2023-6-1607:19
因外币报表折算,重新计算坏账准备的影响是调整到其他综合收益中。
dingjiali2023-6-1618:16:18
陈老师,那请问所有的资产负债项目都需要折算吗,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或者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科目
chenyiwei2023-6-2014:10
外币报表折算中,对所有资产、负债项目都是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即余额所属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kly悦来悦好2023-6-713:50:39
请教陈版主,集团做跨境出口业务,集团内A公司是B公司的母公司,A公司从国内采购商品后卖给B公司,B公司在亚马逊平台销售商品,A公司负责将货物运至码头,从码头运至亚马逊指定的FBA仓库或者第三方海外仓仓库,第三方海外仓仓库作为中转仓库向亚马逊FBA仓库补货,亚马逊负责将货物从FBA仓运送至买家,整个过程中,B公司承担的码头至FBA仓库或者第三方海外仓仓库的运费a、海外仓仓库运至亚马逊仓库的运费b、亚马逊平台收取的从FBA仓库运至买家的运费c,这三段运费应该计入存货成本还是销售费用?感谢老师于繁忙中解答
chenyiwei2023-6-910:53:41
B公司承担的码头至FBA仓库或者第三方海外仓仓库的运费a、海外仓仓库运至亚马逊仓库的运费b:能否计入存货成本有争议。但2021年财政部会计司组织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技术联络小组会议讨论的倾向性观点为:对于母子公司之间移库,国内移到国外的运输费,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应当资本化计入存货成本。
亚马逊平台收取的从FBA仓库运至买家的运费c,应根据收入确认时点确定。即:如果以最终客户签收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则这部分运费构成合同履约成本,应计入营业成本;如果在FBA仓库入仓时或者之前已确认收入的,则这部分运费构成单项履约义务,但多数情况是本企业为代理人,应按净额法确认收入和成本。
coiyzz2023-6-918:32:49
从工厂到亚马逊仓库,这种费用对销售没有直接联系,属于成本。从亚马逊到终端客户,这段费用属于销售费用。
kly悦来悦好2023-6-1314:21:21
感谢老师解答,还有两个问题想再咨询下,1、我司存货成本是所有仓库作为一个整体仓来月末一次加权平均计算的,将海外仓仓库运至亚马逊仓库的运费b计入存货成本的话,可以用当月发生的运费b除以当月结存的数量来分摊吗,还是说必须要分仓库来计算加权平均单价呢?2、老师您说的“如果在FBA仓库入仓时或者之前已确认收入的,则这部分运费构成单项履约义务,但多数情况是本企业为代理人,应按净额法确认收入和成本。”这句话的可以这么理解吗,我司是在买家付款时确认收入(此时已发货但还未运送至买家),运费c构成单项履约义务,应将买家付款中的运费部分单独确认运费收入吗?
chenyiwei2023-6-1611:31
1、建议尽可能分仓库计算加权平均单价。2、为何是买家付款时确认收入,而不是买家收货时?付款是否一般早于收货?
kly悦来悦好2023-6-1617:50:55
chenyiwei2023-6-2014:12
按照一致性原则,“海外仓仓库运至亚马逊仓库的运费b计入销售费用”是否不合理?仍应计入存货成本或者直接计入营业成本?
wx_5bc6d4c134fe2023-6-1415:48:18
问题:资不抵债子公司是否以母公司的投资危险进行合并
背景:A公司有一子公司B,该子公司资不抵债。客户认为应以母公司的投资为限进行合并。理由为根据
财会函字[1999]10号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在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时,如果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投资企业应按持股比例计算应承担的份额,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确认的亏损分担额,一般以长期股权投资减记至零为限。其未确认的被投资单位的亏损分担额,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可以在合并会计报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增设'未确认的投资损失'项目;同时,在利润表的'少数股东损益'项目下增设'加:未确认的投资损失'项目。这两个项目反映母公司未确认子公司的投资亏损额。
但我们认为子公司即使资不抵债也应全额纳入合并报表中,07会计准则对制定的新准则体系不是对原制度的补充,因此原制度下的解释不能作为新准则体系下可以援引的依据。但客户又认为原制度及解释没有废止,且新准则没有明确说明这一问题,则应参考原制度。
谢谢
chenyiwei2023-6-1516:56:03
财会函字[1999]10号文这个文件并不适用于企业会计准则下,只适用于目前仍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
在企业会计准则下,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2014年修订)》第三十七条规定:“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的,其余额仍应当冲减少数股东权益。”。另外还应遵循《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3号》之“3-4计算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时如何考虑应收子公司债权的影响”的规定。
yechengcheng2023-6-1614:49:33
值得注意的是,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子公司发生超额亏损的,子公司少数股东应当按照持股比例分担超额亏损。即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的,其余额应当冲减少数股东权益。因此少数股东权益可以负数对应资不抵债公司自然可以纳入合并范围
wx_62f4d6b0b08f2023-6-214:19:27
本帖最后由wx_62f4d6b0b08f于2023-6-617:17编辑
陈版:您好!
境内母公司A,境外子公司B(下属孙公司C原先是通过同一控制下无偿划转取得,B和C记账本位币都是美元),多年过后,现B将C按评估价出售给A。B和C之间有内部往来,B合并报表是先用美元报表合并后再换算成人民币报表给A合并使用。
假设B有取得C时的权益性交易形成的资本公积100,C有股东投入时的资本溢价50、其被B合并以前权益性交易形成的资本公积沉淀20以及其被B合并以后权益性交易形成的资本公积沉淀10。
关于B处置C的合并处理,处置C后B还有其他子公司需继续编制合并报表,有几点疑问和理解拿捏不准,请陈版指导:
一.资本公积方面:
1.B同控无偿取得C时已反映最终控制方享有的权益份额,即确认的资本公积100将永久保留在B合并报表中。
2.C公司的资本溢价50和其被B合并以前权益性交易形成的资本公积20,这50+20在合并时点其实已经体现在(1)的100中了。
3.C公司被B合并以后权益性交易形成的资本公积10,将随着B处置完成不再合并C报表而不再体现在B合并报表中。
综上,B处置C公司前,合并报表资本公积余额为110(100+10);处置C公司后,B合并报表资本公积为100(100+10-10)?
二.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方面:
3.B和C公司虽然都有单独编制人民币报表,但B合并报表是先合并美元报表后再折算成人民币报表,B和C之间有复杂的内部往来,此次B处置C之后,是否可正常继续编制其美元合并报表再折算成人民币报表即可,但这样的话B合并报表当期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变动数则包含了其正常经营的折算差和处置C所转出的部分,该部分按理说是要转出到B的处置投资收益里头的,该部分金额如何确定呢?直接拿取得后享有C人民币报表的报表折算差额份额似乎也不妥??此纠结之处将对确定B处置C的处置损益产生重大影响,实操应如何计算为妥?
感谢陈版!
wx_62f4d6b0b08f2023-6-1213:29:32
@陈版好~有空时还烦请指导一二,多谢~
chenyiwei2023-6-1614:15:09
1、“C公司被B合并以后权益性交易形成的资本公积10”,在处置C后,仍需保留在B的合并报表中。即,只要是权益性交易形成的对权益的调整数(不限于资本公积),一旦形成即与导致其形成的最初交易相分离,后续将一直保留在本会计主体的报表中。所以B处置C后其合并报表的资本公积同样为110。
2、B将C的股权转让给A,B和C的本位币都不变,理论上不应对A的合并结果产生影响。B的合并报表在折算为人民币报表时,因C被处置导致部分其他综合收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被转入投资收益,但在A的合并报表中,应将其还原到其他综合收益,保持该交易前后A合并报表层面的其他综合收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不变。
SR大道会计2023-6-1213:40:48
20×3年12月,A公司因一批已销售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而被客户索赔,按预计需支付赔偿金额的最佳估计数100万元确认了预计负债,并相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由于上述产品质量问题系某供应商向A公司提供原材料存在缺陷所致,A公司于20×3年12月向该供应商提出索赔.
这个时候与供应商协商一致的赔偿款应冲减营业外支出还是计入到营业外收入?
chenyiwei2023-6-1614:06:20
习惯上,如果向客户赔偿和取得供应商赔款在同一期间,则按净额列入营业外收支;如果跨期的,则后期取得供应商赔款时计入营业外收入。
151486515552023-6-1214:48:23
请教陈版,我们公司购买的银制纪念品送给有投资意向的投资人,这个应该走什么会计科目?谢谢
chenyiwei2023-6-1613:57:24
一般建议计入管理费用处理。
lvqiongli32023-6-1215:21:34
请教版主:非金融机构借款合同约定了逾期罚息条款,所产生的逾期罚息是入财务费用还是入营业外支出?
chenyiwei2023-6-1613:56:58
逾期罚息也是资金成本的一部分,和正常利息一样计入财务费用更为合理。
SSSS11112023-6-1215:36:17
chenyiwei2023-6-1613:29:39
wx_5a60a720bf5b2023-6-1218:49:34
陈版好,
背景:A公司引入的投资人B,投资协议约定B向A公司投资1亿,并约定了5年后需要按照年化10%的回报率回购B公司的股权。同时公司章程也赋予了B公司股东权利,但B公司对于股利支付并未享有优先权,即A公司可以自主决定是否支付股利。
问题:根据准则指南,企业发行一项5年后以现金强制赎回的非累积优先股。在优先股存续期间内,企业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支付股利。这一非累积可赎回优先股是一项复合金融工具,其中的负债成分为赎回金额的折现值。以上案例是否符合准则指南所谓的“非累积优先股”还是在初始确认时直接按照负债处理?复合金融工具是否可以理解为金融工具的持有人享有股东权利,但是基于合同权利,存在满足金融负债条件的优先权?发行股份,并签订对赌(比如未满足一定条件,股东可以要求回购)是否也是复合金融工具?
chenyiwei2023-6-1613:27:04
由于合同明确”5年后需要按照年化10%的回报率回购B公司的股权“,因此日后赎回款项的折现值已经几乎相当于接受投资的本金,即取得投资款时全部确认为负债而无权益成份。
chuangz112023-6-1219:55:45
请教陈版主,在《瑞华研究》中关于母子颠倒处理案例,2011年5月关于原母公司(A)转让现母公司(D)股权给实际控制人甲交易时,在D公司的合并报表层面应把该交易中的股权转让款视同实际控制人甲对合并会计主体的资本性投入,
于收到时计入合并报表中的资本公积处理
。这是因为在合并报表层面,并未显示出在2011年5、6月的重组过程中(2011年6月将A公司股权转让给D)合并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发生增加或处置,所以在合并报表层面不能确认处置收益,只能将A支付的股权受让款确认为资本公积。
请问这里A支付的股权受让款确认为资本公积,在合并层面如何做账务处理?贷:资本公积,那借什么呢?在A公司股权转让时,A公司个报报表账务处理是借:银行存款2000,贷:长投股权投资1600,贷:投资收益400
chenyiwei2023-6-1613:21:52
合并层面,是在收到股权转让款时,对应贷记资本公积;支付时则冲减资本公积,最终是以款项收付净额作为对合并净资产的调整数。即,个别报表层面可能确认处置损益,但合并报表层面冲回全部处置损益,调整为权益性交易。
wei92112023-6-1222:05:43
chenyiwei2023-6-1612:18:21
由于此类无偿划转需经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后方可生效,故控制权转移的时点是2021年9月,相应地B应合并A的报表直到2021年9月。在B的2021年度合并报表中,相当于以A的9月末净资产依次冲减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cwl752023-6-1223:02:55
某单位(甲方)和移动公司(移动)签了个协议,约定由该单位进行基站投入,建成后由第三方使用。第三方和移动签协议,移动收到第三方的钱后固定分成给该单位。协议期三年,三年后该基站的设备归移动公司所有。设备投入300万,移动三年分给该单位450万,请问一下这个甲方要怎么账务处理?
chenyiwei2023-6-1612:15:15
甲方应属于财务性投资,基站的建设和运维由移动公司负责。由于收益固定,其合同现金流量特征符合“本金+利息”的基本借贷安排,故属于债权性投资,可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11112222222023-6-1223:38:40
公司自备发电厂自用但不销售,同时外采危险化学品原材料,请问该两事项是否需要计提安全生产费,本人认为这两事项未产生收入,仅体现为成本,不需要计提安全生产费。如果需要计提安全生产费,应如何计量
chenyiwei2023-6-1612:13:00
根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资[2022]136号)第二条规定:“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直接从事煤炭生产、非煤矿山开采、石油天然气开采、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交通运输、烟花爆竹生产、民用爆炸物品生产、冶金、机械制造、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含民用航空及核燃料)、电力生产与供应的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统称企业)。”;第三条规定:“本办法所称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费用)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或者项目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
由上述规定可知,安全生产费计提的目的是完善和改进企业或者项目安全生产条件。就电力企业而言,不论是企业自备电厂还是全部电力上网的电厂,其对于安全生产的要求都是相同的,因此对于类似规模的电厂,应遵循类似的安全生产费用计提标准。自备电厂虽然不是法人,但仍然从事电力生产只是大部分自用。所有应当计提安全生产费。
发电企业安全生产费的计提标准,是以上一年度营业收入为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确定本年度应计提金额。这里的“上一年度营业收入”,不仅包括富余电量上网销售的收入,也应包括向企业内部供电的电量按照上网销售价格折算的收入。不应理解为“在计提时参考上年自备电厂对外出售的电力确认的收入,如果上年无对外售电本期可以不计提”。
wzh8410152023-6-1309:46:56
陈老师,16号解释租赁业务初始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报表列报时,是否可按净额列示?
chenyiwei2023-6-1611:36:02
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能否抵销列报的处理原则,请参阅《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P285~286。
王立超2023-6-1311:53:32
chenyiwei2023-6-1611:29:53
由于回购时服务期限已经届满,相应员工的服务已经提供,故等待期内已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和资本公积不应冲回。回购价格低于回购时点公允价值的差额调整权益。
如果回购价格高于回购时点标的股份的公允价值,则超出部分需额外确认一笔职工薪酬费用。
wx_6160292c64e22023-6-1315:50:30
请教陈版主:
A公司主要从事模具设计,子公司B主要从事模具制造。A公司为专注于设计,将制造业务剥离,故A公司将B公司处置,但以后年度仍然会和B公司发生大量业务。请问这种情况下是否满足终止经营中“该组成部分代表一项独立的主要业务”的定义呢?
chenyiwei2023-6-1607:35:50
这种情况下,由于模具设计和制造是两个板块,因此被剥离的模具制造业务构成终止经营。前提是确定将丧失对子公司B的控制权。虽然“以后年度仍然会和B公司发生大量业务”,但后续不再作为内部交易了。
sdge12023-6-1316:17:24
1.为满足特定租户的入驻需求对商场内部所做的装修和改造是否可以做为长期待摊,然后按租赁期限进行摊销呢?因为该装修只对特定租户适用,是不是可以按IFRS16来执行。
2.为了配合公司的租赁策略而装修出的样板房和示范区域等发生的费用,是不是可以直接摊销?因为我们的投资性房地产是按公允价值记账,年底投资性房地产再按公允价值调整。
chenyiwei2023-6-1607:34:24
1、可以。
2、样板房和示范区域后续是否会照原样出租给租户?还是仅仅作为展示目的使用?如为前者,则和一般的装修一样核算;如为后者,则直接计入销售费用。
澜晨2023-6-1316:41:18
本帖最后由澜晨于2023-6-1408:18编辑
陈老师您好,请教一下,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被合并方账面上有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是持有一公司10%股权,是按成本法核算的,这个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后续怎么计量,目前一直没有分红,是否需要重新计量公允价值,谢谢
chenyiwei2023-6-1607:32:30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事项的发生,理论上不改变被吸收方的资产、负债计量原则,除非吸收方和被吸收方此前的会计政策不同,则在吸收合并后需按吸收方的政策执行。
xm19862023-6-1317:45:55
1、陈老师,您好,我们公司是一家三板上市公司,现在有一家客户销售额占据我们公司销售总额的80%,我们公司对这家客户已经形成了客户依赖,想咨询的是对于我们公司的影响是什么?如果影响比较大,我们现在能做的事情是扩大其他客户销售额度还是什么?公司现在是根据这家大客户的订单来采购原材料进行加工销售,是不是满足之前说的是以销订采的模式,应该按照差额法计算收入,而不是按照全额计算收入?
chenyiwei2023-6-1607:30:53
1、对于客户的重大依赖,是否需要解决以及如何解决,首先考虑的是本企业的经营策略和业务发展需要,不要为解决而解决。对于不同的解决方案,也要考虑其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2、工会是单独的会计主体,有专门的会计制度规范。工会账应单独设置,不能并入企业账。如果此前并账核算的,应作为差错更正处理。
kingkong70112023-6-1317:58:07
陈版您好,请教一个吸收合并问题:母公司A下属有全资子公司B,子公司B下面有非全资子公司C(持股70%)、D(持股60%),少数股东均为集团外单位。A、B、C、D均为国企。
方式1、子公司B出文让C吸收合并D,想咨询下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C公司账务处理思路是怎样的呢?D公司少数股东该如何反映?
方式2、母公司A出文让子公司B将孙公司股权C先划转至A公司,然后C再吸收合并D,想咨询下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C公司账务处理思路是怎样的呢?D公司少数股东该如何反映?
烦请陈版指导下。
chenyiwei2023-6-1607:26:18
1、C吸收合并D,属于与同一控制下合并。但原持有D40%股权的少数股东将其股份换成C的股权,应参照购买少数股权处理。如果C、D均无子公司,则吸收合并后C的报表中只需将所发行股份与取得D的账面净资产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即可。
2、C在母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股权划转对该交易的性质不产生影响,C吸收合并D仍为同一控制下合并。
在A、B的合并报表层面,对于D的少数股权置换为C的少数股权,应按收购少数股权,作为权益性交易处理。
yinpopo1232023-6-1320:15:25
我的问题是:因为企业存在可抵扣亏损,如果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等于使用权资产金额,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优先确认可抵扣亏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是租赁负债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chenyiwei2023-6-1607:21:27
liuweisheng2023-6-1321:50:05
A公司持有B公司30%股权,权益法核算。AB公司2022年就发生一笔业务,A公司将一批货物出售给B公司,B公司记入存货,未对外出售。该批货物成本600万,售价800万。A公司长投确认投资收益-200*30%=-60万。这样理解是否正确。谢谢版主解惑。
chenyiwei2023-6-1607:15:05
参考:财政部会计司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答:
。
Ryan_q2023-6-1405:40:24
@chenyiwei,陈版主,现有一问题请教如下:
在收入准则实施后,运输费均计入营业成本,但是否需要拆分作为一部分的运输费收入列报存在一定疑虑。
我的理解如下:
a.如果属于单项履约义务的,即通常情况下该运输发生在控制权转移至客户之后(确认销售收入之后),相应的对价确认为营业收入,发生的运费确认为营业成本(通过“合同履约成本”归集),在报表附注中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中单独作为提供服务来披露。
b.如果不属于单项履约义务的,即通常情况下该运输发生在控制权转移至之前(确认销售收入之前),发生的运费也确认为营业成本(也通过“合同履约成本”归集),但这里的营业成本在性质上属于销售商品成本的一部分,不过,为了提升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建议在报表附注中对其中的这部分成本在营业成本下增设“其中:运输成本”。
请教:
1、对于电商企业而言,包邮送货到客户手上,即意味着该运输费不属于单项履约义务,即该运输发生在货物到达客户手中之前已经发生,无须进行拆分运输收入;
2、对于一家出售空调并提供简单安装服务的企业,该安装服务是发生在空调控制权转移至客户之后,应当进行单独拆分列报,营业收入-安装服务;
3、对于一家出售需要进行高度复杂安装的ERP系统的企业,收入确认时点为安装培训完后经客户验收完毕确认收入,该安装服务发生在ERP系统控制权转移至客户之前,无须进行单独拆分列报有关安装服务收入。
请教陈版主,上述说法是否合理。
chenyiwei2023-6-1607:12:27
可参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2号》之“2-6运输费用的确认与列报”:
对于与履行客户合同无关的运输费用,若运输费用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必要支出,形成了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时,运输费用应当计入存货成本,否则应计入期间费用。
你的理解总体上合理。
Ryan_q2023-6-1406:00:51
@chenyiwei,陈版主,有一问题请教,如下:
问题:
上述说法是否合理,望陈版主指教!
chenyiwei2023-6-1607:10:43
yayu1977772023-6-1409:33:29
chenyiwei2023-6-1607:03:17
可以这样理解。
安好2023-6-1410:23:20
请教陈版几个合并附注的问题:
1.如果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只披露了二级子公司,那么“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可不可以也只披露二级子公司(假设三级以下均没有重要非全资子公司)?
2.如果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只披露了二级子公司,但是三级子公司中有境外公司,“税项”中是否需要单独披露三级境外子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3.假如报告期4月份处置了一家子公司,那么前4个月的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要纳入合并范围,那么在披露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户数时是否还要把这家子公司包括在内?
chenyiwei2023-6-1606:58:35
1、可以。但需说明三级及以下子公司共有XX家,且均不重大,故已省略披露。
2、是。但如果三级及以下境外子公司显著不重大的,也可以简化汇总披露而不是逐项披露。
3、是。
安好2023-6-1914:54
谢谢陈版
yangqiaozhiokok2023-6-1012:00:32
客户收购资产,证券公司担任财务顾问,根据合同判断能明确定是一项履约义务,但是否可按时段确认收入呢?具体合同支付条款约定:“对于乙方提供本协议约定的财务顾问服务,甲方向乙方支付财务顾问费共计人民币200万,按如下方式支付:(1)本协议签订后3个工作日内,就乙方前期已经开展的方案制定、发行主体尽职调查、标的资产现场核查等工作,甲方向乙方支付人民币55万;
(2)本次收购事项获得股转自律监管无异议函的5个工作日内,就乙方前期已经开展的尽职调查、审慎核查、出具合规意见、反馈回复等工作,甲方向乙方支付人民币55万;
(3)本次收购事项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的5个工作日内,就乙方前期已经开展的尽职调查、审慎核查、出具合规意见、反馈回复等工作,甲方向乙方支付人民币55万元:
(4)甲方本次收购的公司股份完成过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就乙方已经开展的协助办理股份过户登记、出具意见等工作,甲方向乙方支付人民币35万元:
(5)自本协议生效后,甲方不论基于何种原因放弃或者终止本次收购财务顾问工作的,或者非因乙方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不予受理不予核准、中止审查、终止审查等)导致协议终止或者解除的,乙方已收取的阶段性服务的费用不予退还。协议终止或者解除后,甲方向乙方支付的阶段性服务的费用不足以覆盖乙方的成本和合理利润,甲方应考虑乙方已完成工作消耗的成本和合理利润,向其支付相应的合理服务费用。”
问题1:可否根据第(5)条判断符合准则中时段确认收入的第三种情况?
问题2:如果符合时段确认收入,就得确定履约进度。合同约定的付款进度,不能仅根据付款额来确认收入吧?除非付款进度和履约进度是一致的,可是像这样的业务怎么确定履约进度才具有可操作性呢?
chenyiwei2023-6-1215:09:34
一般来说,此类非标准化的专业服务,且不是随时向客户交付阶段工作成果的,在新收入准则下很难满足按时段确认收入的条件。
就主帖案例,尽管为了达到按时段确认收入的目的,在合同中插入了第(5)项,但要谨慎判断此类条款在实务中能否落地。一般情况下,如果服务终止(这种概率不低),也就意味着并购失败,此时甲方很可能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款项,即使通过司法途径追讨,也有较大难度。另一方面,从合同约定的付款进度看,是显著滞后于乙方履约进度的。因此,基于谨慎考虑,不建议按时段法确认此类收入。
eanaiwalker2023-6-1516:55:10
倾向于按时点法确认收入,建议参考《收入准则应用案例——保荐服务的收入确认》
...(案例内容略)本例中:
(1)如果乙公司在首次发行股票申请过程中更换保荐机构,
新的保荐公司需要重新执行原保荐机构已完成的保荐工作
,乙公司在甲公司履约的同时并未取得并消耗甲公司提供服务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独立进行核查并出具保荐意见,工作底稿归甲公司所有且应当独立保存至少10年
,乙公司不能控制甲公司正在履行的保荐服务;
(3)虽然甲公司是针对乙公司的具体情况提供保荐服务,该服务
具有不可替代用途
,但是,
该合同约定首付款仅10%,后续进度款直到首发申请被受理及首发完成才支付,并且由于乙公司或其他方原因终止合同时,甲公司无权收取剩余款项,仅可就发生的差旅费等直接费用获取补偿
。因此,上述情况表明甲公司并不能在整个合同期间内任一时点就累计至今已完成的履约部分收取能够补偿其已发生成本和合理利润的款项。
综合上述情况,甲公司提供的保荐服务不满足在某一时段内履行履约义务的条件,属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
yangqiaozhiokok2023-6-1523:24:01
非常感谢陈版主的回复!还想问一下,怎么理解回复中“从合同约定的付款进度看,是显著滞后于乙方履约进度的”?
yangqiaozhiokok2023-6-1523:29:21
非常感谢陈版主的回复!还想问一下回复中提到“从合同约定的付款进度看,是显著滞后于乙方履约进度的”,怎么判断出付款进度显著滞后于乙方履约进度的?
chenyiwei2023-6-2014:17
按照一般常识估算乙方的投入进度(成本发生进度),与合同约定的付款节点和付款进度相比较。
SR大道会计2023-6-1410:39:06
1、合伙企业也像公司一样记账吗?
3、也能选择成本模式的后续计量,对该资产计提折旧(摊销)吗
chenyiwei2023-6-1518:21:30
合伙企业和公司的会计处理,在权益核算方面差异较大,这是由这两类企业的不同组织形式和相应的法律规定所决定的。但不同类型的企业,其资产、负债和损益的核算原则是基本一致的。
对于合伙企业购入投资性房地产,其同样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核算。
桂圆八宝2023-6-1411:29:12
公司给其他单位送了一个固定资产,非客户,是同一控制下的平级公司。
我公司是先做固定资产购入,再做固定资产清理,借记营业外支出吗?
税法上是视同销售?所得税需要调增吗?
chenyiwei2023-6-1518:19:27
这种无偿转移资产不具有商业实质,会计上应视同无偿划出,将该资产的账面价值对应冲减权益(依次冲减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税务处理建议咨询税务专业人士意见。
wx_5abb2700b45d2023-6-1418:55:22
各位老师好!
我们企业收到客户提供的研发项目有偿资助款,不知如何做会计账务处理,以及能否为对方开增值税发票,故咨询求助。
具体业务内容:客户给我们提供一部分的项目开发资金和某领域专业内容素材,我们负责具体的技术开发并做出可展示或使用的APP产品成果,做出来的产品成果技术方面的知识产权归我们企业,但是双方都可以使用,且客户主要是用来展示。客户要求提供发票可供报销。
以上业务,会计上能否确认收入,税务上能否为客户开具增值税发票呢?请指教
Brucewing19912023-6-1515:25:18
个人认为可以确认收入,也可以开增值税发票。这个业务实质上是企业提供了一项服务,客户给付了相应对价。
chenyiwei2023-6-1517:51:11
首先要明确该类业务应采用的会计处理模式。为此需了解以下信息:
1、该研发成果是否具有通用性,是否仅可供该客户使用?除了该客户以外,目前有无找到其他潜在客户?
2、该客户拨付的款项能否覆盖该项目的全部研发支出?
3、本企业对该研发成果后续的进一步商业化有何计划?该客户预计将以何种方式使用该研发成果?
3319759032023-6-1417:40:35
(1)A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账面价值为2亿元,评估价值为3亿元,假设评估价值为公允价值。
(2)A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原值为2亿元,账面坏账准备为1亿元,账面价值为1亿元,交易双方确认其公允价值为1.5亿元。
(3)B公司以公允价值持续计量的账面价值为10亿元,A上市公司对应的少数股东权益为2亿元(10亿元*20%),甲公司持有B公司20%股权的评估值为4.5亿元。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规定,分录如下:
(1)单体层面
确认长投:
借:长期股权投资4.5亿元
贷: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亿元
贷:资产处置收益1亿元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亿元
贷:应收账款原值2亿元
贷:投资收益0.5亿元(出让应收账款的收益)
(2)合并层面第一步
借:少数股东权益2亿元
借:资本公积2.5亿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4.5亿元
(3)合并层面第二步
属于权益性交易,将单体已确认的损益计入资本公积
借:资产处置收益1亿元
借:投资收益0.5亿元
贷:资本公积1.5亿元
请教陈版,以上的会计核算处理恰当吗?多谢指点。
chenyiwei2023-6-1517:44:36
1、个别报表层面可以这样处理。
2、合并报表层面,应保留此前个别报表层面已确认的资产处置损益和投资收益(终止确认应收账款的损益),合并报表层面的资本公积应为收购少数股权的对价(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被收购而减少的少数股东权益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你瞅我干啥2018-1-2314:52:05
求助陈老师及各位前辈!
现有投资方A公司,已购买被投资方B公司60%股权,购买时点为2017年12月1日,交易前A、B公司非关联方,但两者有业务往来,合并日投资方A公司欠被投资方B公司货款50万元,交易具有商业实质,双方股权交易时未考虑这笔款项,2017年度投资方A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若将B公司纳入合并范围,这笔款项如何进行处理。谢谢老师!
chenyiwei2018-1-2406:38:01
在合并报表层面,该款项应视同在购买日同时进行了结算。因为“合并日投资方A公司欠被投资方B公司货款50万元”,则在合并报表层面将两者之间的应收、应付抵销,购买日B原计提的针对该笔款项的坏账准备(如有)转销,相应调整购买日确认的合并商誉。
老兵7012062022-2-1812:01:00
陈总:
接上例,请教一个问题。如果债权债务主体发生变化,即收购方是债权人,被收购方是债务,则在合并日,编制合并报表时,视同收购方的应收账款收回,需要调整坏账准备,在此情况下,冲回的坏账准备如何处理,有两种思路:
一是计入当期损益;二是作为收购方合并对价的调整因素,进而在合并报表上产生商誉。我们认为第一种方法更合理。
哪一种方法更合理,请陈总指教。
chenyiwei2022-2-1819:13
应采用第一种做法,作为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损益计入投资收益。
173010205852023-6-1517:40:20
陈版,最近也遇到同样的业务,查了论坛中,发现您在不同帖子的建议是不一样的,想请交下两者在处理上是否还要其他适用条件。
另一个帖子如下:
请教陈版,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日前双方形成的债权债务处理
(出处:中国会计视野论坛)
chenyiwei2023-6-2014:21
表述不同,但最终结果一样,都是将购买方原先就该债权计提的坏账准备调整购买日的合并商誉处理,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
woheerping2023-6-1417:34:23
陈老师,您好,被审计单位为一银行。银行对其中一客户发放一笔贷款,后客户无力偿还,与银行达成协议。协议比对着财政部永续债的规定,将贷款作成了永续债,期限为
8+N,
客户可以自助选择是否延期,每年按
0.5%
的利率支付利息,按客户计入其他权益工具(已逐条对比符合计入权益)。现问题是对于银行来说,原列报在发放贷款和垫款科目,根据此协议应该如何列报呢?入
应该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列报在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chenyiwei2023-6-1517:33:33
首先应注意核对:“每年按0.5%的利率支付利息”,该利息是否可以无限期、不限次递延?如果虽然可以递延还本,但利息不能递延的,则对于该债务人而言,仍属于金融负债而不是权益工具。
假设对该债务人符合权益工具确认条件,则银行方应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列报在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如果满足非交易性条件的,也可以指定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wx_63369f0ec56f2023-6-1416:30:28
请教陈版主和各位同行:
背景:
我司为建安行业的工程施工单位,主要是官网施工。签订的合同金额一般为暂估金额,按照最终实际完成工程量进行按实结算,以审计结算金额为准。依据近几年的审计结算情况,审计结算金额低于合同金额,审减率在10-25%区间。如合同暂估金额100万元,实际最终结算80万元。
困惑:
公司按照履约进度确认当期收入,于项目结算当期,冲销暂估收入,确认结算收入。考虑到合同金额与审计结算金额差异较大,按照准则的条例“
收入的金额应当反映企业因转让商品或服务而预期有权收取对价的金额
”。在确认收入时,是否可以结合历史经验数据,按照
合同金额×(1-预计审减率)×履约进度
确认收入。
chenyiwei2023-6-1517:21:15
可以这样处理。
每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重新估计应计入交易价格的可变对价金额。可变对价金额发生变动的,按照本准则第二十四条和第二十五条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据此,在“结合历史经验数据,按照合同金额×(1-预计审减率)×履约进度确认收入”时,还应注意确保遵循“极可能不会发生重大转回”的限制条件,保证该项估计的谨慎性。
feiye333332023-6-1415:16:35
陈老师,您好!无形资产准则讲解中对“可辨认性”的说明: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则认为其具有可辨认性:
1.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用于出售或转让等,而不需要阉时处置在同一获利活动中的其他资产,表明无形资产可以辨认。某些情况下无形资产可能需要与有关的合同一起用于出售转让等,这种情况下也视为可辨认无资产。
2.产生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如一方通过与另一方签订特许权合同而获得的特许使用权通过法律程序申请获得的商标权、专利权等。
第2条产生与合同性权利和其他法定权利,如果出租方出租资产,合同约定按照承租方收入金额的百分比收取款项,这种情况出租方适用产生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确认无形资产吗?
chenyiwei2023-6-1516:52:55
租赁交易适用租赁准则,不适用无形资产准则。因此引用无形资产准则规定中“合同性权利”的规定确认无形资产是不恰当的。
艾玛1232023-6-1414:59:28
请问陈版主,A公司和B公司都为C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从B公司购买货物,由母公司C代开信用证给B公司,B公司拿到信用证后做了福费廷业务进行了贴现,且银行对B公司无追索权。
以下是ABC公司各自的会计处理
C公司开出信用证: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应付票据
A公司在C公司开出信用证时:
借:应付账款
贷:其他应付款
B公司收到信用证时:
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账款
在合并层面,全部抵消,视同没有该业务
B公司做福费廷业务进行了贴现,银行对B无追索权
借:银行存款(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投资收益
贷:应收票据
合并层面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抵消,将应付票据调整至短期借款,现金流调整至“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将投资收益调整至财务费用,期限长则将财务费用进行摊销,剩余未摊销金额计入“短期借款-利息调整”
请问陈版主:1、以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2、开出信用证时即确认应付票据是否有条文依据,信用证适用票据法吗3、B公司由于无追索权,是否可以终止确认应收票据,贴现费用计入投资收益
chenyiwei2023-6-1516:51:14
1、上述账务处理基本合理。
2、信用证本身不是票据,但一般会附有跟单票据用于结算,这些票据属于票据法的规范范围。鉴于票据法律关系的独立性,一旦将信用证交付到卖方,出票人就应确认应付票据。
3、由于无追索权,且参与各方均为同一控制下的关联方,故贴现时在B公司个别报表中可以终止确认应收票据。但在合并报表中需还原并调整为短期借款。
wx_6486de45b3ff2023-6-1414:57:01
请教陈版主,如果子公司将孙公司的股权无偿转让至母公司,且子公司不涉及减资情况下,母公司单体报表增加了孙公司的长投,减少了子公司的长投,这样母公司层面的合并报表如何抵销原子公司的净资产?是直接抵销母公司的留存收益吗?
chenyiwei2023-6-1516:46:27
这种划转是母公司控制范围内的内部交易,对母公司的合并报表是完全没有影响的。
在此类交易中,子公司个别报表中的长投和净资产减少数与母公司个别报表层面的对孙公司长投增加数、对子公司长投减少数分别是对应的,不应存在无法抵销的问题。
Hly08152023-6-1414:50:22
背景:企业的产品型号很多,且每年有不少新型号,产品的销售价格每年波动达5%以上。新型号的产品销售周期会偏长,部分老型号的产品也可能销售不及时,因此在资产负债表日至报告期前不能获取其销售价格。对于无法获取期后售价的产品,目前企业的做法是以资产负债表日前1个季度的平均售价作为预计售价;资产负债表日前1个季度也没有销售的产品按相同原则取其相近型号产品的销售价格作为预计售价;没有相近型号产品的则取其成本价作为预计售价。库龄偏长的存货则在此基础上打8折或5折。
我查看了IPO案例,也有个别企业是这样处理的,不知道这样处理是否合理?
chenyiwei2023-6-1516:44:15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测算有较强的行业特殊性,因此应确保用作参照的公司与本企业属于同类或类似行业,确保参考数据的有效性。
BBian2023-6-1411:49:40
本帖最后由BBian于2023-6-1411:53编辑
融资租赁下的税会差异(因为税务上还是区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税务上按租赁付款总额和初始费用为计税基础计算的租入资产计提折旧,应该会高于会计上按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原因是租入资产计税基础既包括会计上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也包括承租人应支付的融资利息,而在会计上融资利息则单独计算总额,并分期摊销计入财务费用,导致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您之前回复时提到“如果该交易在税法上认可为融资租赁的(税法对融资租赁/经营租赁的判断标准基本与原租赁准则下一致),则税务和会计基本无差异,不存在需确认递延所得税的问题。只有当税法认定该租赁为经营租赁时,才会触发解释16号第一条规定,就租赁负债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就使用权资产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请问应该如何理解?
chenyiwei2023-6-1516:40:39
这个问题首先涉及到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税法上的计税基础如何确定。如果税务机关认为应将租赁期间内支付的利息也纳入其计税基础,则该项资产的计税基础大于账面价值,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相应长期应付款的计税基础也是大于账面价值(会计上按租赁负债计算),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且两项暂时性差异的金额相同。在此情况下,解释16号第一条规定的原则同样适用,即初始确认等额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后续分别随着使用权资产的折旧计提、租赁负债的利息确认和支付而逐步转回,转回的影响计入各期的“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