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日影高口碑新作,电影中还有坂本龙一的遗作《Aqua》,获得戛纳酷儿金棕榈奖,豆瓣评分8.7。
这类片子也预料到有人会不喜欢。
会认为故事又是那些少年之恋,多线叙事是在故弄玄虚,描绘了性少数但又否认,则是剥削酷儿。
对蝉主个人来说,是非常喜欢这部片子的,尤其是完全没被剧透过的情况下,然后在电影院中观看,观影中的情感变化则是从愤怒到怀疑,最后让人惭愧、感动流泪。
此片也涉及同性题材因此一度无法在大陆上映,但随后是枝裕和也表示过这不是一部专门针对LGBTQ人群的作品,而是描写少年内心矛盾的故事。
那天还看到微博热搜有词条形容《怪物》是纯爱片,比起纯爱片这样的描述,《怪物》其实是少年对青春期自我认同的探索与怀疑,也是描写了人性中的复杂难解。
一场罗生门,谁才是怪物?
但影片中的三段式叙事结构也将故事引向了不可预测的方向,也预示着每一个人在他人眼里都有可能是“怪物”。
万分疼爱儿子麦野凑的早织,某天发现凑做出了一系列不太“正常”的行为举止:
不仅问自己“人的脑袋换成猪脑,那还是人吗?”,而且在卫生间里乱剪头发、鞋子剩一只、水壶里多了很多泥沙石头、学校衣服全是颜料、耳朵还受伤了、晚上又莫名其妙地去了隧道里。
在开车回家的路上,凑甚至突然跳车。
再三追问之下,凑才说出:“保利老师说我是猪脑子。”
凑的爸爸去世,其实是因为当初出轨,和另外一个女人出去泡温泉的时候意外去世。
尽管如此,在凑面前,早织还是把他的形象描述得很好。
一直逃避面对现实真相的早织,在知道凑被欺负后,决定要去学校要一个事实真相。
但校长和一众老师却不断在用官腔在糊弄自己,只会麻木地鞠躬道歉,问题无法被正视,生气之时,保利老师还拿出了糖果来吃,职责自己作为单亲妈妈过度保护,一切都非常地古怪难忍,令人费解。
最后愤怒之下,她情绪失控地问了校长一个问题:
“我是在和人类说话吗?您能把我当成一个人类吗?哪怕只有现在。”
对于校方来说,麻烦且无理取闹的家长就犹如怪物,而对待怪物最好的方式,就是无视或者反复糊弄,直到对方疲惫。
校方糊弄的态度,早织早已把保利老师当成了霸凌的加害者。
而此时保利老师却说出实际上是麦野凑在霸凌星川依里,早织不愿相信,于是也用流传的消息去攻击保利老师,说他不仅去女性酒吧还纵火,他才是猪脑子。
在接二连三的冲突加剧之下,早织在校方眼中,已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怪物。
维护学校名誉,自己却人生尽毁?
其次就是保利老师(永山瑛太饰)的视角。
电影一开头有一场火灾,当时保利老师和女朋友经过,结果就被班上的学生传成了保利老师去女性酒吧,造成了保利老师私生活不检点的流言。
保利是初来乍到的老师,对学生热情,但他的钝感让他完全没有意识到体制框架上的恶与冷漠无情,也不知道学校应对家长的方式。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得知早织来学校讨说法时,他认为只要对家长说清楚就好,而且在他的视角里,霸凌依里的就是凑,凑情绪不稳定会扔同学的物品,把依里锁在厕所里,甚至打架。
其他老师曾告诉他,家长比他们的孩子还麻烦,家长都是怪物,在这个时代老师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错怪在孩子身上,家长更不乐意。校长也一直无视事实,认为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保护学校的声誉才是最重要的。
保利也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他并不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是不正常的,反而家长会过于担心孩子,但在家长眼中,他就是在指责自己作为妈妈过于担心。
女友跟他说紧张的时候就吃颗糖,结果他在谈判的时候,也是没想太多直接就把糖塞进了嘴里。
保利老师表达直爽,但他情感表达上的钝感又让外界觉得他很怪异,而他的唯一爱好就是挑书上的错别字,然后写信给出版社。
女友曾指着鱼箱里的患有鱼漂病的金鱼和保利说:“和你一样,很可怜。”
当保利想和女友发生关系,但又没有避孕套在时,面对女友的拒绝他下意识就说“不会有事的”,女友就回他:不要相信女人的下次再说,和男人的不会有事。
所以直到最后,保利道歉、辞职,人生真的一无所有被毁了,女友离开时说:“之后再联系”,但保利还是相信她最后是会回来的。
而保利的钝感,凑和依里早就发现了,所以在写作文时才会有那样的对话。
还有一个场景是保利去拜访了依里家,碰见了依里酒醉的爸爸。
结果一开始就被问大学、薪资、能力等问题,依里的爸爸从一开始就看不起小学老师,充满了歧视与偏见,甚至开始说自己的儿子是怪物,有着猪脑子。
保利离开前问校长:“因为你是校长,为了你的名誉,所以让你丈夫顶罪了吧?”
校长的孙女去世,传闻是她倒车碾压到孙女,但最后却让校长的老公代替坐牢,这样的校长都能继续呆在学校,那他什么都没做又凭什么就这样离开呢?
保利最后一次冲去学校,是因为辞职道歉后在家收到了猪脑。
不甘心的他冲到了学校,他想知道为什么自己是被牺牲的那个人,抓着凑问为什么,为什么自己明明什么也没做却要冤枉他,要他承担所有责任。
保利成了学生、家长、校方眼中的怪物。
当他准备跳楼时,教学楼传来了一阵像怪物发出的呜咽声。
在台风夜里,保利准备把金鱼倒进厕所,但最后又不忍心,误打误撞之下又看到了依里那片“品种改良”的作文,有改错字爱好的他开始改起了作文。
看到依里作文中写反的文字,保利才醒悟,原来一切不是他想的那样,凑和依里之间的关系,是隐藏的秘密。
真正的怪物,或许是你也是我
最后是凑和依里的视角。
谁才是怪物的答案慢慢浮出水面,我们也得知了事实的真相。
被霸凌的确实是依里,但霸凌者并非是凑。
依里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里,因为依里拥有一种较为阴柔的女性气质,而非男性传统所认为的阳刚,所以爸爸说他是怪物,装着猪脑子,猪脑子一词是从依里爸爸嘴里说出来的,甚至把母亲离开的原因归咎于依里是怪物。
父亲总是醉酒后暴力对待依里,依里衣服下全是伤痕,无论在家庭和学校,依里总是处于受伤害的一方,同学也认为他是怪物,被碰到就会被传染成猪脑子。
而依里不把被霸凌的事情告诉保利老师,是因为保利会说他不像男生。
“爸爸说只要把我治好了,妈妈就会回来了。”
而麦野凑是个内向温柔的孩子,情感上细腻,爸爸从小缺席,而凑则希望妈妈可以不要这么辛苦,其实他早就知道爸爸是因为和另一位女士去旅行,随后遭遇事故才去世的。
而凑回家剪掉头发,更多是因为他无法理清内心的真实想法和矛盾,混乱的源头在哪,他也无从得知,随后在班上看到依里被霸凌,他只能通过乱扔东西来发泄和帮助依里,包括后面保利老师所看到的打架也是。
那晚突然跳车,随后去拍CT,凑也担心自己的脑子是否已经变成了猪脑。
而在凑那时的认知中,猪脑就是不可能成为正常男生的,所以他一直问早织自己的脑袋是不是真的没问题,但面对早织的再三追问,他只能把问题推给保利老师。
依里明白凑的想法,也理解他为什么即便把自己当朋友,但仍会在班里回避跟自己有接触,因为不想被集体抛弃,害怕别人说自己有问题不正常,所以也愿意配合凑的谎话,说保利老师霸凌了凑。
在依里眼中,凑是能看见他的不同的,所以即便知道违抗爸爸的意思会被打,但他仍然要对依里说真话,不愿意背叛他。
依里爸爸察觉到他们之间的感情不一般,所以要求依里跟凑说:
“我的病治好了,让你担心了,但现在我没事了。”
但很快依里就忍不住开门说:抱歉,那是骗你的。
两人内心深处的连接是紧密的,当他们每次穿越黑暗的隧道,杂生的草丛来到废弃的列车时,他们都能做最真实的自己,表达着最纯粹的情感。
依里一边走一边念出那些花名时,凑问为什么会知道花的名字,依里仅仅回答了因为喜欢,是啊知道花名的男生一点也不恶心,恶心的是那些刻板的印象和规定。
两人在车厢中玩“怪物是谁”也很让人心碎。
当凑抽到了树懒卡片,而依里给出的形容是:当你收到了攻击,你会用尽全力然后放弃,会屏蔽掉感受痛的知觉。
凑思索了一下,说:我是星川依里吗?
依里一直被霸凌,但他每次都并未反抗,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麻痹痛觉,回避那些伤害。
回到宇宙诞生之前,也就意味着重生。
“电影或许尚未关于爱情,
只是关于异类”
看着那场大火,凑问了早织:“移植了猪脑的人是人还是猪?”
当时早织并未能听出言外之意凑想真正表达的东西,凑想知道的是,如果男孩子不像男孩子,那就是怪物吗?那就是有病吗?而男孩一定要阳刚吗?
在成年人的话语中,告诉小孩要像男人一样的时刻随处可见,但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就例如凑提到的:“我妈说女孩子更喜欢不知道花名的男生”。
就连保利也有在传达这种男生就要有男子气概的认知。
在体育课上叠罗汉时,当依里爬上了凑身上,凑就撑不住倒下了,这时候保利笑着说:“你可是男人啊”;在美术课两人打架后,保利又提醒他们:像个男子汉一样握手和好。
当凑感觉自己无法达到这些标准时,就会不断被刺痛,自我认知出现混乱,认为自己不正常。
在跳车前,凑其实说了一句“对不起我可能无法像爸爸一样”,但妈妈没听到,反而说出“我会坚持到你结婚拥有自己的家庭那一刻”这样的话。
凑言外之意可能是:自己没办法像爸爸一样成立一个普通的家庭。
世界上或许没有真正的怪物,但因为各种过度解读和偏见,一个人又会在他人眼中成为不可理喻的怪物,每个人都会有说不出口的秘密,当我们把秘密吹进长号里时,它的声音就会像怪物的呜咽。
凑和依里都提到了很多次重生,凑认为父亲重生母亲就可以不用那么辛苦,而依里重生自己的病就可以治好,大家都可以变得“正常”,但生命一直都如水般流动。
当台风天过后,他们爬出泥泞的隧道,看到放晴的天空和世界,互相对话:
我们转生了吗?我想没有,还是跟以前一样。这样啊!太好了。
电影一开始为大家带来了开放式的结局,无论他们是否重生,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接纳了自己,认同这份纯粹的情感,他们的存在不是一种错误,他们可以在风和日丽的阳光中奔跑。
如同坂本龙一的《Aqua》所带来的祝福一样,希望能治愈那些曾被伤害的心,希望他们能努力渡过难关。
“如果只有部分的人得到,就不能称作幸福,要所有的人都能得到,才能称作幸福。”
凑的演员黑川在戛纳时被提问到,对于喜欢男生有什么想法,他回答:“喜欢男生”就和“喜欢苹果”一样,当作就是很平常的事情就好了。
虽然是枝裕和说《怪物》不是一部专门针对LGBTQ的作品,但也是希望大家能看到因为社会偏见而受到伤害少数群体。
坂元裕二则认为:我只是为了一个孤独的人而写的,没有特别意指哪个人,我相信存在于某处的某个孤独的人,一定能够接受这部电影。
《怪物》或许尚未关于爱情,那也可以解读为,它只是关于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