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翻阅着那些从涿州灾区流出的照片:橙黄色的救生船、救生衣,形状各异的建筑等等,一切都被泡在泥水里。可我总会反复想起那些成片倒在泥水里狼狈不堪的动物尸体,在新闻通稿中,动物尸体的数量甚至是以“吨”来计算的。
雨停之后过了一周,我终于联系上了正在河北涿州展开救援行动的蓝凌应急救援队。
通过蓝凌应急救援队的负责人刘胤桐,我认识了正在涿州进行动物救援的贾楠,她是救援队动保支队第三分队的队长,同时也是一名“宠物侦探”。
救援队在涿州
蓝凌应急救援队,之前也叫“宝贝回家宠物搜救队”,是2015年成立的一个民间组织。这次的涿州救援,是他们接到求助后发起的一次公益救援行动。事后,他们也收到了涿州市防洪抗旱指挥部的感谢信。每个月,救援队都会接受一定公益救援的预约。
在没有救援任务的时候,贾楠的一大日常工作是搜救宠物,这是救援队的收费服务。在北京,几乎每天都有宠物丢失或置身危险中。有幼猫一时没被主人照看住,就钻进抽油烟机管道,从18层掉落到了3层。也有成年的狗狗趁主人去上班,自己偷偷打开房门,坐上电梯,跟着人群大摇大摆地出了小区门,一跑就是几十公里。
我:等你出完现场跟我说哦。(过了很久)柚子:刚回来,实在困得不行,我起来告诉你。
然后,12个小时过去了,她终于爬起来回我的消息。那次,她从涿州回到家,睡了过去一周里最久的一次觉。
跟贾楠的聊天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看待周遭世界的视角——她身高165(厘米)以上,却时常要把自己放低到狗狗乃至猫猫的高度,去寻找那个低空世界里的蛛丝马迹。
这种视角的转换,让我联想到潜水的体验。当我把整个人投入海里的时候,才会突然意识到人类竟误把这小小的陆地当成了世界的全部。
动物的世界不仅广阔,在贾楠看来也比人类世界单纯得多。作为一个宠物侦探,上班的时候,她的工作是围着动物打转;不工作时,家里的两条狗狗则填满了她的生活以及她的朋友圈。从这次涿州的动物救援任务开始说起,她给我讲述了一个宠物侦探的生活,以及一个宠物侦探眼中的动物世界。
以下是她的自述。
8月2号白天,我与队友抵达涿州,这次是接到一个“小院”的求助。“小院”是圈内对流浪动物收容所的俗称。事实上,我们这次免费的公益救援,开始于7月31号北京房山区发生的洪灾。
从高官庄收费站下高速,我们一路下到涿州周边那些受灾严重的村子,目之所及都是积水,房子倒了,围墙也倒了。即便有些外立面还在,屋内也被冲刷得不行了。说白了,这个家没法要了。到处都是垃圾,河里边恨不得半条河都是垃圾。还有那些成片的动物尸体,有羊、猫、狗、猪,还有老鼠。
贾楠与队友路过涿州的城郊
可我没功夫去伤心。灾情发生的头几天,我们的当务之急主要是救人和动物,整宿整宿连着干。我还算睡得多的,我们队长刘胤桐头几天压根就没睡,顶多在赶往下一个救援点的途中眯一觉。甚至整整两天,我们队长才吃上一顿饭。
贾楠与队友在路边野餐
你知道吗?狗狗的求生欲有时比人类还强,当它掉进水里,明明已经没有力气了,它都会使劲扑腾几下。直到身体吸满水,它再也没有力气往上。
有一次,我趟水进出一个“小院”时,发现洪水中间浮着一个肉乎乎的东西。我伸手摸了过去,才发现这是一只“法斗”(法国斗士犬)。首先感受到的是它沉甸甸的重量,那是吸满水的尸体才有的。我顺手将它推到了旁边的主人跟前,主人接住它,然后就哭了。
救援人员从水中抱起一条狗狗
目睹一条鲜活的生命瞬间变成尸体,真是很残忍。
我记事后第一次见到动物尸体,是我抱养回来的一条小狗,养到一岁多被小区里投的毒给毒死了。之后,我去动物医院实习时,又碰到一条生病死去的拉布拉多。我没见过人临死前的样子,但我却看到了它的——我看着它重重地呼出最后一口气,然后便没有了动静,脚掌冰冷,眼睛也在一瞬间变得乌黑。
不愿再眼睁睁看着它们死去,于是我从动物医院转去做了训犬师与动物搜救。
贾楠与搜救犬
在我们搜救队的18名队员里,6位是退伍军人、2位是消防员转行的,他们大多也都考了紧急救援员(师资)之类的证书。而我先前只是训犬师,之后才学的搜救。加入救援队后,也会有基本的体能障碍训练,以及专门的水域训练、山林穿越训练等等。
作为救援队里少有的女性,99%的一线救援任务都是男队员冲在前面。圈内有个规矩,一般情况下,不让女队员下水。即便我属于那种“来月经第一天也能出任务”的体质,但我也不得不承认女性干这行有天然的“生理劣势”。
贾楠与队友夜晚下水救援
在夜晚,由于这次洪灾摧毁了很多区域的电力系统,我们能依靠的光源是手电筒。水面浑浊,前方视线也混沌不清,等待救援的村民通常也要站在高处举起手电筒。我们就靠着这些反射光,来确认彼此的方位。搜救动物时,因为手电筒照到它们的眼睛也能收到反射光,这些光就成了我们在黑暗中的“指南针”。
搜救动物要比救人难得多,比如在水势上升时,我们会建议求助的居民尽量上到最高层。但动物怎么能配合你呢?这次我们在涿州救援动物,很多时候就是把落水的动物,尽快装笼,并放到建筑物的高处。之后,再由其他人负责转移这批动物。
听起来很简单对不对?但很多动物就是因为过不去这“简单”的一步,而白白丧生的。
救援队在涿州的“小院”将动物转移到屋顶
一周之后,我再次回到涿州,是执行一个搜寻丢失宠物的任务。这也是我的日常工作之一。
在寻找宠物过程中最重要也最需要经验的一步,就是了解走失“毛孩子”的性格。跟小孩一样,每个“毛孩子”的性格也都不一样。它们的性格复杂得很,可不只有高冷、卖萌、乖巧这几个形容词,细说起来,可能一天一夜我也说不完。
简单来说,它们拥有外在性格与隐藏性格。有时候,主人也只了解它的外在性格,但我们通过一系列线索推倒出它的隐藏性格可能恰好相反。好比一只看起来粘人的狗狗,可能隐藏性格非常独立。走失后,它可能就会跑去偏僻无人的地方,我们的搜寻方案这时也要跟着变了。
跟离家出走的小孩一样,走失后的“毛孩子”情绪也很多变。刚走失的“毛孩子”,一般都很亢奋,觉得“我好高兴、我出来玩了,我自由了”。年龄越小的狗越喜欢到处傻玩。
可等到它们肚子饿了、渴了,那将会是它们最失落的时候。在家里,哪只“毛孩子”不是洗得香香的,吃东西还挑三拣四呢。一旦走失了,它们找不到吃的不照样要翻垃圾桶。
面对这样的身份落差,它们怎么能不失落呢?狗狗失落后,它们一般就不摇尾巴了。把尾巴垂下来,在路上漫无目的地走。所以,下次当你在街头看到这样的狗狗,它或许就刚离家出走哦。
失落的狗狗,也会焦虑、紧张。这时候但凡路人剁个脚、扔个石子、木棍,它们可能就被吓得不行。
乖乖归笼的狗子
猫跟狗有些地方还不一样,猫猫爱上蹿下跳,它们会钻到屋顶、地下室、楼道里的任何一个可能的角落。也因此,我们上班从来就不用坐着,我们都是撅起屁股趴在那儿。我曾经为了替一个老奶奶找寻老伴去世后留给她的一只猫,要把整个身子趴进机场行李托运的滚架里,往里够。
猫猫擅长伪装,比如我在一栋筒子楼的楼道,就曾找到一只伪装成豹纹衣的猫咪。而狗狗则是“田径选手”,它们爱跑。小型犬的搜寻范围一般是以丢失地为中心,附近3至5公里。大型犬可就不一定了,它们一撒开轻轻松松就能跑出去几十公里。
这是真事。有一次我们调监控录像时发现,有条边牧趁主人上班去了,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自己偷偷把家中未反锁的门打开了。然后,它自己一路坐电梯下楼,尾随另一波遛狗的人出了小区门。它的想法很明确,今天老子就是要出门玩。
一出小区门,它就一路玩、一路跑,很快就跑到三十公里开外了。狗狗很少会走直线,它们喜欢围着一个地方绕圈,所以这只边牧总共可能跑了六十多公里。最后,等我们发现它时,它正在三里屯“逛街”,好像是躲在一个超市里。
当确认是这只边牧后,我们一般不会直接上前,而是先让主人来到它身旁。通常在辨认出主人的声音与气味后,“毛孩子”就会放松警惕,乖乖跟着回家。在搜寻过程中,我们方方面面都要依靠“毛孩子”对主人的这种熟悉与信赖。比如搜寻过程中,我们会用专业仪器循环播放主人的音频,等等。
救援队成功找回走失的小猫咪
搜救动物很容易带给我成就感,尤其是当找回宠物后看到喜极而泣的主人时,但是我们的工作也免不了失落。不是所有走失的宠物,都能被找回来。找不回来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于散养惯了、觅食能力很强,也可能是走失地周边的地形不太好找,比如周边有大量农田。
失踪,兴许就是它善意的告别吧。
最后,针对一些宠物走失与救援的问题,我特意采访了蓝凌应急救援队的总队长刘胤桐,希望能对每一个宠物家长与爱动物人士有帮助。
宠物家长们平时能做什么准备,以面对如洪灾这类的灾难事件?
刘胤桐:家中可以常备宠物救生衣、宠物嘴套加毛巾,发生火灾时可以往宠物的嘴套里填充潮湿的毛巾。
如果住高楼层,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购买适宜的高空逃生器,同时备好人与宠物分别的逃生腰带,以及建议在家中安置锚点。一旦发生火灾等,主人就可以带着宠物缓降下去。切记,高楼层的窗外不建议加装不好拆卸的护栏。
搜救走失的宠物,你都有哪些常备的仪器呢?
刘胤桐:主要有热成像仪,通过热感来搜寻生命体征。生命识别搜索夜视,主要用于在野外搜索可疑目标。还有收声探测器,配合声波驱逐及主人音频来辨别宠物可能的方向。这些声波人听不到,但对宠物能起到驱逐作用。包括内窥镜,主要用于管道搜寻和辨认目标位置及体征,等等。
一个重要的问题,你们救援队的收费贵不贵呢?
刘胤桐:针对走失宠物搜寻的话,我们的收费标准是国内较贵的。以两位搜寻队员、一班次(白天为7小时,夜里为6小时)为例,费用为2700元,找回宠物需另加1000元。搜寻队员越多、班次越长,仪器设备越齐全,费用也更贵,从一两千到几万块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