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出血病(RHDV),英文全名叫RabbitHemorrhagicDiseaseVirus,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主要影响兔兔。这种病发病极快且发病率很高,未接种过疫苗的兔兔,大多都在一两天内死亡。被称作出血病的原因是,这种病毒会导致兔兔体内大出血,有些兔兔甚至死亡前鼻子和背部会开始流血。而有些可能不会有体外出血症状就直接死亡,以导致一些兔家长以为兔兔是被吓死的。
兔出血病毒特别“坚强”,在20摄氏度的环境下可存活105天。在3摄氏度以下的环境可存活225天并且不会被冻死。在50摄氏度的高温下可以存活一小时。
RHDV1(一代病毒)最早于1984年首次在中国出现,自此之后在40个国家有发现过病例,包括欧洲,地中海,非洲,亚洲,以色列,英国,墨西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RHDV2是第二代RHDV病毒,于2010年在法国首次出现,并迅速在欧洲和地中海传播,并在许多国家取代了RHDV1。
2015年,RHDV2在澳大利亚首次被发现,并在18个月内从沿海传播到兔群,成为取代RHDV1的主要病毒。
兔出血病从有至今,没有出现过影响人健康的案例,所以不被定性为“人畜共患病”。
得病的兔兔死亡率很高,RHDV1的死亡率是40-100%,RHDV2的死亡率是5-70%+。
兔出血病的潜伏期兔出血病一代(RHDV1)的潜伏期为2-10天,兔出血病二代(RHDV2)的潜伏期为3-9天。
得兔出血病但存活下来的兔子是病毒的携带者,可以导致其他兔兔感染,传播病毒至少42天左右。一些有轻微症状或者没有症状的兔兔,却可能传播病毒长达2个月左右。
兔出血病通常发生的很快很猛,兔兔可能死的一点预兆的没有。如果你家兔兔死亡可疑,需要联系一下兽医,可疑做尸检确定是否是兔出血病引起的。
兔出血病会导致坏死性肝炎,并可能导致脾脏坏死。症状可能出现内部或外部可见的出血。死亡原因通常是因为体内大出血,或者因为血液凝结能力受损而导致的肝衰竭。
-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传播,比如衣服,鞋子等。
-和病兔直接接触传播-和病兔的排泄物(尿,便便等)接触传播
-和病兔的毛,肉或者其他兔产品接触-通过与昆虫接触/被叮咬传播,目前已知可以传播的有苍蝇,跳蚤和蚊子
-通过间接寄主传播,比如主人,鸟,其他异宠,猫,狗等。通过接触病兔和健康兔兔,将病毒从病兔身上转移到健康的兔兔身上。
-食入被病兔污染的水或者食物
国外市场上目前有以下几种疫苗:
Eravac:预防兔出血病二代(RHDV2)
Filavac:预防兔出血病一代(RHDV1)和兔出血病二代(RHDV2)
Nobivac:预防兔出血病一代(RHDV1)和兔黏液病(Myxomatosis)
NobiviacMyxo-RHDPlus:预防兔出血病一代(RHDV1),兔出血病二代(RHDV2)和兔黏液病(Myxomatosis)
国内的话,称呼这种病的名称或疫苗名称可能不同,打疫苗前请先详细咨询兽医。
请不要在宠物店打疫苗,首先宠物店的疫苗质量有待考证,另外没有如果没有兽医资格的人打针位置不对,对兔兔健康可能有其他影响的(打针失误是有可能导致残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