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控制论文(精选5篇)

1人口控制社会化是当前人口控制的必然选择

人口控制社会化是指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人把社会生育规范内化为自己的生育观,并自觉承担社会生育义务和责任的人口控制方式,是一种自律为主的柔性控制方式[2]。

1.1从人口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出发,我们应当选择人口控制社会化

人口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要求人口增长速度和素质能够朝良性的、稳定的、积极的方向发展,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也就是说如何使个人认识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怎样才能使人们把人口控制的需求变成自觉自愿的选择呢那就是通过社会化过程,使社会生育伦理规范和生育责任内化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生育意愿。

1.2生育模式多样化的现实与生育文化主流导向需求之间的矛盾,需要我们选择人口控制社会化

在自我中心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丁克家庭、同性恋家庭、无子女家庭也相继出现。社会开放使生育状况变得难以琢磨。另一方面,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使婚育关系变得复杂而微妙[3]。这些变化都使生育模式呈现多样化和难以控制的局面。社会变化与生育模式多样化之间的中介因素,是人们对生育的自主选择。人们对生育的自主选择是否应当绝对自由呢当然不能。从社会发展的需求看,社会应当对人们的生育施加影响,应当适度限制生育选择的自由。因此,社会主流文化只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引导人们的生育意愿,引导人们的“自主”选择。引导的最佳方式不是“堵”和“禁”,而是通过教育潜移默化,即社会化。

2人口控制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社会化是个人由自然人成长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人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把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习惯和人格,是人们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社会化涉及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人的角度看,社会化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4]。社会要想使人口得到适当的控制,实施教化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呢

2.1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成长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对于人口控制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观念。比如:一对有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和“女子终究是人家的人,嫁出去的女子泼出去的水”等思想的父母,不难想象出他的孩子思想也会受到影响。学校教育除教授他们所需要的技能外,还教授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如何应用自己知识辩证地看待事物。对于人口控制来说,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至关重要。

2.2规范媒体的宣传

大众传媒通过筛选信息、舆论导向等方式,对当今青少年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要推行人口控制社会化,就必须规范大众传媒,使他们的宣传为主流文化服务,对人类社会负责。

通过对社会大众进行人口控制的社会化实施以后个体把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的生育观,即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而在现实生活中,就需要生育控制协助完成。

3生育控制的伦理问题

3.1避孕是生育控制在人口控制过程中的主要手段之一

尽管避孕在今天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为许多国家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有效手段,但在伦理学中,避孕还存在或需要解决以下的认识问题:

3.1.1越来越先进的避孕技术推广使用后是否会引起性关系的混乱这种可能性在一定范围内是存在的,避孕使同生育过程可以完全分离开来,人们可以享受纯粹的性快乐,而不必顾虑意外受孕及其带来的后果,这就减轻了对后担心的心理压力,从而改变了人们的性观念,使婚前性关系和非婚前性关系会有所增加。那么,我们怎样解决这种伦理问题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教育,以道德和法律来约束和控制人们的。

3.1.2会使人们放弃生育的义务避孕在一定意义上的确是把婚姻与生育分离开来了,这种分离会不会使人们放弃生育的义务,最终导致社会的利益与人种的延续受影响。

3.2人工流产

它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人工流产伦理争论的矛盾焦点主要集中在胎儿是不是人,有没有出生权利的问题上。其他问题的解决,例如妇女对于其自身的权利和社会对更自由的人工流产法的利益,首先依赖于胎儿是不是人,是否是一个能够要求拥有权利的实体[5]。

人工流产在我国另一个伦理问题就是性别选择,造成我国男女比例失衡以及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3.3绝育

在当今我国人口控制主要应用于:一是避孕,或出于夫妇个人的考虑,或由于社会控制人口数量的需要,绝育可达到不再生育的目的;二是优生,如果夫妇一方或双方有严重遗传病,绝育可保证遗传病不再传递到下一代,也可改善人类基因库质量。绝育伦理争论的矛盾焦点主要集中在严重遗传性疾病患者尤其是智力严重低下者的非自愿性绝育上。在伦理上,我们可以从有利、尊重、公正和互助等原则组成的伦理框架来分析和评价对严重遗传性疾病和智力严重低下者的绝育[6]。

21世纪,人类最大的威胁不是战争和疾病,而是“人炸”,加之在现实生活中,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也威胁着不少家庭和人群,如何解决呢?需要进行人口控制的社会化和生育控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维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读本[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5.

[2]马芒.人口控制社会化的决策选择[J].南方人口,2004,1:16.

[4]冯泽永,史玉.生育伦理与人口控制社会化[J].医学与哲学,2006,27(7):38.

[5]H.T.Engelhardt.人工流产的本体论[A].邱仁宗.医学的思维和方法[C].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11.

【关键词】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社会支持

一、引言

二、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

国内学者对空巢家庭及空巢老人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在社会学研究里,空巢老人主流的释义为“年龄在60岁以上,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女子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自立门户,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纯老人家庭。”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所得数据,我国老年空巢家庭正迅速增长,如以至少有一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生活的家庭户为分母基数,那么我国老年空巢家庭已占比达31.77%,这意味着在我国至少31.77%有老年人生活的家庭属空巢家庭。而如若以60岁及以上老年人生活的家庭户为分母基数,空巢老人家庭比重将更加令人担忧,且这一比例还在迅速增长着。

三、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看老人精神赡养问题

(一)家庭支持的强化

(二)健全社区组织,完善养老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社区文化活动

首先,社区应建立健全各社区组织。社区首先应当设立好专门的老年人服务组织,其中包括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的组织、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和人文关怀的组织、组织社区老人文化娱乐活动的组织以及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组织等等。其次,除了建立健各项服务组织之外,社区还必须完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各种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应该包括:健身场所、娱乐场所、医疗卫生药品和各项器械等等。再次,应当培训或聘用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来提供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精神赡养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对提供服务者素质要求很高的工作。它要求工作者既要具备相当高的专业素养,同时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心。因此,可以聘用一定比例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让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带领和指导其他社区工作人员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服务。最后,社区应着力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老年人参与其中,培养老年人的兴趣爱好,提供给他们学习与自我发展的需要,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孝敬父母,尊老爱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应营造出尊老的氛围,弘扬爱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从而促进家庭发挥好它的基本职能,呼吁社会大众参与进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具体做法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宣传此种文化,也可以利用社区这个纽带,借助居委会等基层群众组织,在社区进行宣传,从而在全社会形成爱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其次,国家应给予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老年人精神赡养是全社会的问题,国家和政府责无旁贷。国家可以从政策上鼓励,也可以在资金上支持。比如,可以参照日本和新加坡等国,从居住环境和条件方面入手,政府通过对两代就近居住的家庭提供一定的购房优惠或者医疗卫生、交通等方面的补贴,从而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和老年人就近居住,这样就为老年人照顾提供了便利条件。有了一系列的服务政策与福利制度,家庭、社区、社会才有奉献力量的平台。从资金上,政府应该加大对老龄事业的投入,只有增加对老年人服务事业的资金支持,我国各项老年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完善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不仅是单个人或单个家庭内部的问题,它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老年人精神赡养须从三个方面着手,微观层面,家庭内部的精神赡养;宏观层面,社会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中观层面,连结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社区精神赡养。只有三个层面互相补充、互相配合,才能真正解决好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穆光宗.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

杜栋,河海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研究生指导教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特色专业负责人,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科方向(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兼统计学学科带头人;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计算机模拟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理事。

作为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科方向带头人,他积极开展六西格玛管理与ISO,BPR、ERP、CRM等的关系与集成研究,这是其近年来开辟的创新研究领域,在《数理统计与管理》等杂志上发表了系列研究成果,目的是努力使企业数据化管理与企业管理信息化融合,使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作为统计学学科带头人,他把统计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学科专业进行交叉,开展了统计学学科下的统计信息系统学科方向建设,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了全面反映中国国情下统计信息化工作的《统计信息系统》,积极推进统计学学科研究从统计理论和方法向统计技术和手段迈进。

人类总是在不断地与控制问题打交道。然而,从人们对控制问题研究的成果看,迄今为止,对自然科学领域控制问题谈论的较多,而对社会科学领域的控制问题则谈论较少,社会科学领域对宏观经济控制问题研究的较多,以至形成了“经济控制论”,而对微观管理控制问题则研究较少。所以,杜栋认为,应努力建立“管理控制学”。为了加快发展“管理控制学”这一交叉学科,他建议,我国管理科学家、企业管理家和控制论专家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以使控制论在管理中的应用真正能结出丰硕果实。这是他目前最大的心愿,而他也正朝这个方向不断努力!经过多年各学科交叉的工作积累,和凡事“举一反三”的思考习惯,在已出版的《管理控制论》、《管理控制》基础上,他又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关于管理控制的“第三部曲”――《管理控制学》,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的教材。

论文关键词:关于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的几点思考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2008年“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研讨会”上指出,现代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企事业组织的“免疫系统”,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必须以“强管理、防风险、促发展”为己任财务论文,积极探索以“事前审计为基础、事中审计为重点、事后审计为保障”的审计方式,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推动内部控制建设、强化风险管理的重要职责。这给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定下了基调。高校审计部门作为现代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高校依法行政、依法监督的重要职责。目前,各高校审计部门所从事的业务工作大都是“事后审计”、“秋后算账”,没有体现出审计监督所应有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格式。高校内审工作需要切实转变传统的审计观念,改变以往“要我审”的模式,将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树立“防范胜于纠正”的理念,提升高校内审工作的前瞻性,提出多角度全方位的建设性意见,为决策层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财务论文,为学校发展提供更优质的监督和服务。

一、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的内涵体系

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是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更加注重预防”要求在审计工作的具体运用,是把事后审计变为事前、事中审计,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理解高校内部审计“关口前移”内涵,本文认为可以结合科学有效的方法加以剖析。

(一)从系统论角度丰富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内涵。

一个系统是由各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集合形成的整体。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前瞻性的系统工程。其一、从系统所处的环境出发,一个动态的系统必定与它所处的系统环境有着结构性的联系。刘家义审计长2008年3月提出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观点之后,全面审计系统积极响应,许多审计创新理念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这种审计转型大趋势环境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是践行审计“免疫系统”理念,推动审计工作转型必要途径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其二、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审计人员必须从审计项目的各个侧面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进行系统化动态化研究分析财务论文,包括:审计的战略目标、影响审计项目的内外部关系、被审计部门内控制度的相互作用等。

(二)从控制论角度强化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监督。

控制论是信息交换过程中原因与结果不断相互作用以完成共同目标的过程控制,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必须包括三个要素:导向器、检测器以及矫正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相当于导向器和检测器,侧重于事前、事中控制,发挥着审计“免疫系统”的预防功能和揭示功能。在高校内部审计过程中,当控制主体(审计人员)将获取的控制信息(审计证据)传达给被控制对象(被审计项目或被审计部门)时,其实也就是起到了一个行为修正的作用,即相当于控制系统中的矫正器,同时也发挥着审计“免疫系统”的抵御功能。

(三)从信息论角度畅通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渠道。

为了全面清晰认识高校教育系统经济收支、专项资金管理、教育资产安全完整等情况,必须加大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在改进审计手段和提升审计效能的基础上,畅通高校内部审计“关口前移”所必需的信息渠道财务论文,充分运用0A审计办公系统和AO审计现场实施系统对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联动审查,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的信息传输、信息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储存的动态高校内审路径。

二、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关口前移”的主要制约因素

审计“关口前移”是审计方式创新的结果和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延伸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从工作实践上看,高校内部审计“关口前移”取得了卓著的工作成效和良好的社会评价。但是,近年来,很多高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新建项目、维修改造项目明显增多,物资设备采购规模不断扩大等等,现有的审计理念、审计独立性、审计方法、审计手段以及审计范围已经无法完全适应高校快速发展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关口前移”的认识不足

高校内审人员树立“关口前移”审计意识淡薄,仅仅着眼于问题的解决办法财务论文,没有立足于促进机制建设,通过与其他部门协作共同管理学校。并且高校内审工作侧重于行政监督,“事后纠弊”或“事后问责”,没有真正担负起为高校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的职责。目前,高校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完善和高校治理权力过分集中,客观上阻碍了高校内审工作“关口前移”的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是:审计立项主观性较强,审计风险管理及质量控制不力,业务工作流程存在一定随意性,缺乏各个环节规范的文本等等。

(二)内部审计范围比较狭窄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财务论文,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大都停留在财务收支审计、基建(修缮)工程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方面,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效益审计基本上没有开展,影响了我国高校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发展。

(三)内部审计工作手段落后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经济活动记录已面向电子化、数字化和无纸化的方向发展,会计技术为了跟随市场经济的知识化、信息化的步伐,很多企事业单位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然而,在会计电算化信息开发时代,我国的审计电算化却相对滞后,许多审计人员还停留在纸质账本审计阶段,对计算机审计技术掌握不够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我国高校内部审计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尤为突出。

(四)内部审计人员质量不足

随着高校信息化快速发展,信息资源快速建设和不断引进财务论文,许多高校已经实现了校园网络一体化和,那么这就需要相配套的先进科学管理技术方法和高素质信息化管理人才。但从目前看,有很多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不能从传统的审计手段中解放出来,信息技术知识缺乏、跟不上高校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三、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做法

高校实行内部审计“关口前移”,就是要实现四个转变:在指导思想和工作定位上,实现由注重结果到注重过程、由注重监督到注重监督与服务并重的转变;在审计内容上,实现由单纯财务领域的差错防弊到注重改善经营管理的转变;在审计方式上,由单纯基建(修缮)工程结算审计到全过程跟踪审计、由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到任前或任中审计的转变;在审计手段上,实现由手工操作向计算机审计、网络实时审计的转变。

(一)加快审计理念转变速度

(二)拓宽内部审计覆盖领域

除了开展基建(修缮)工程审计、财务收支和预决算审计,以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外,每年可以按照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和效益审计。同时,要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将高校经济活动全部纳入审计范围,特别要注意从未审计或长期未审计的单位,做到不留死角。

(三)实施审计方式创新工作

由事后审计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并重转变财务论文,建立以“事前审计为基础、事中审计为重点、事后审计为保障”的审计方式,实现对审计项目的动态管理和监督,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在防范和控制风险中的积极作用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比如,基建(修缮)工程领域推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实现工程项目全程审计与建设工程同步,对工程建设的立项、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竣工结算等全过程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服务和监督;针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建立起“以任前、任中审计为主,兼顾离任审计”的审计模式,坚持有离必有审,先审后离,先审后任财务论文,把审计评价作为任免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加强审计手段创新能力

在审计手段上,广泛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多形式、全方位地发挥监督和服务作用。第一,实现由传统手工操作向信息化、科学化的审计手段转变,构建起集联网审计、实时审计、在线审计为一体的现代化审计平台,实现对重点项目资金实时的、动态的监控,全面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第二,探索建立“两书、两报告”制度(“两书”即《管理建议书》和《审计建议书》,“两报告”即《审计专项调查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年度或半年度)》),充分发挥其在促进管理、服务领导决策方面的作用。第三,充分发挥审计专项调查作用财务论文,针对热点、重点问题积极开展审计调查,如开展教育收费专项审计调查、“小金库”清理、工程领域专项治理等工作,摸清家底,化解矛盾。

论文关键词: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质量监控;效果

目前,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重要组成部分,已经由数量大发展步入质量大提高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在教学管理上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加强信息反馈管理,包括校内和校外用人单位的信息,借以不断提高教学及其管理质量,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行业企业需求,并在这一过程中求得更大发展空间。现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的教学信息管理实践为例加以论述。

一、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概述

(一)教学信息反馈的特点及原则

教学信息反馈是指通过多方面渠道了解掌握可靠的教学信息。这种反馈不仅来自于学生对教师,同时也来自于教师对教学管理、教学条件、教学质量的反馈。教学信息反馈的特点是随机陛、简约性和范例性。教学信息反馈的随机性是指教学中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认真、耐心对待这些随机发生的事情,思维要周密,要按照“科学决策”的原则解决问题。教学信息反馈的简约性是必须的,教学信息越冗长越会影响学生对信息的吸收。教学信息反馈常常以现实中的范例呈现,范例性的教学信息体现了信息的概括性和代表性,解决好每个范例,也就解决好了一系列的问题。教学信息反馈的原则是及时性、可靠性和全面性。教学信息反馈的及时性是指捕捉最新的教学信息并及时处理,保证高速度、高效率地控制教学全过程。所谓可靠的教学信息反馈就是指确实反映教学实际情况的反馈信息,为师生、信息员、教学管理者所接受。全面性是指全方位、多渠道地收集信息,遵循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不放过不易察觉的信息,全面了解教学的实际情况。

(二)教学信息反馈系统的功能

在控制论中,“控制”的定义是:为了“改善”某个或某些受控对象的功能或发展,需要获得并使用信息,以这种信息为基础而选出的基于该对象上的作用,就叫做控制。由此可见,控制的基础是信息,一切信息传递都是为了控制,反馈又是控制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任何控制又都有赖于信息反馈来实现。通俗地说,反馈就是指由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反馈系统就是确立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把信息库的信息分类发送出去,得到预定的效果,改进原状态的一个系统。从反馈系统理论出发来考察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该系统中的控制过程在本质上与其他系统是一样的,都是通过信息反馈来揭示成效与标准之间的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使系统稳定在预定的目标状态上。

二、建立信息反馈系统的必要性

(一)突出教学管理的针对性

运用信息反馈系统,在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中可以加强管理的针对性。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来进行教学质量监控,要达到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要“维持现状”,即在变化着的内、外环境中,通过教学质量监控,随时将教学管理计划的执行结果与管理标准进行比较,若发现有超过计划允许范围的偏差时,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使系统趋于相对完善,实现教学管理目标。教学质量监控要达到的第二个目的是要“打破现状”。变化着的内、外部环境对学院管理提出新的要求,要进行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创新,就势必要打破现状,即修改已有的教学管理计划,确定新的目标和管理标准,使之更科学、更合理。

(二)形成信息平台,促进教学改革

运用信息反馈系统,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为师生构建质量信息平台,促进教学改革。构建质量信息平台的目的就是要收集信息、建立信息库、了解在教学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大多是为了维持并不断完善教学管理现状。而打破现状,进行改革,是一个漫性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大量存在慢性问题。由于慢性问题所带来的对整个教学管理质量的影响,而使急性问题经常产生,因此更应于以解决。要使监控体系真正起作用,就要像医生衫治疾病那样,重点解决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中存拍的慢性问题,打破现状,求得螺旋式上升,并进行札适应的教学改革。

(三)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

运用信息反馈系统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利于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运用信息反馈系统的要求是:处理、收集信息要及时、准确;通过教学管理训计划和监控管理,使之处于最佳状态,便于进行各种目标的比较和择优;有助于教学管理预测与改革,也是对管理人员管理素质的要求。

三、基于信息反馈系统的教学质最监控体系核想

(一)明确监控管理目标

(二)建立相应数据库

1.从人学新生的质量方面获取信息。包括录取成绩、进校后的素质摸底监测、身体状况等。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角度看,掌握这些信息有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教学质量监控的角度看,掌握这些信息监控“原材料”,可以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便于作出正确管理决策。

2.从教学常规检查方面获取信息。教学常规检查包括教师教案检查、学生作业抽查、课堂教学秩序检查等,掌握这些信息是为了监控教学的正常秩序,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调控。

3.从听课、评课方面获取信息。包括干部听课(指行政管理人员、领导、专家听课)、同行教师听课、用人单位及行业企业专家听课等。华德应用技术学院的听课制度是广泛收集教学信息的重要手段。

4.从教学督导方面获取信息。教学督导制度的建立与实施非常重要,因为独立学院的教师普遍较为年轻。教学督导制度的坚持和良性发展,有利于教师队伍的成长,更有利于教学质量调控。因为教学督导员大都是老教授,经验丰富,所以,他们提供的信息尤其重要。

5.从教学信息员方面获取信息。在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教学信息员制度是一种日常教学信息的收集制度,有利于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这是一种动态的教学信息运行过程,主要是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信息。

6.从学生评教方面获取信息。在华德应用技术学院,学生评教是全员参与、面宽量大。统计资料显示,学生评价的准确度往往高于干部评教、同行评教,所以这是教学监控管理中重要的信息数据。

7.从教师评学和学风检查方面获取信息。在华德应用技术学院,这是以学生为评价对象的制度。教学应该是互动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学风优劣,必然反作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过程。因此,必须掌握学生的学习信息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适时调控。

8.从成绩考核方面获取信息。尽管各高校都有教师阅卷后的试卷分析与评价意见,但是往往流于形式,缺少总结与分析评价,缺少奖惩措施。这是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的一个缺失,不利于整体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也不利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从控制论的角度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信息都应反馈到教学的输人端,采取相应措施,直接影响下一次的教学输人和再输出。

9.从毕业生就业状态调查方面获取信息。毕业生上岗后是否适应岗位需求,直接反应教育教学与管理质量的高低。所以,这方面的信息尤其重要,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社会需求。

(三)质量监控中几项信息反债措施

2.教学例会纪要。华德应用技术学院的做法是:常规的教学检查、学风检查、教学信息员反映的问题、教学督导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等,都通过教学例会纪要形式进行反馈。

3.考试成绩分析报告。华德应用技术学院的做法是:一方面是教师自己的分析报告,进行自我信息反馈;另一方面是学院的分析报告,包括学生成绩分析、教师评价分析等;最后是整个教学单位的分析报告,充分肯定优秀的,批评特别差的。

THE END
1.伦理学的七大道德原则分别是善公正平等人道自由()和...B. 准确原则 C. 及时原则 D. 自主择优原则 E. 主体诱导原则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面对灾害,预防比救助更为人道。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常见灾害安全知识竞赛考试题目 【判断题】伦理学研究的道德原则是人类一切社会普遍的道德原则。()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https://www.shuashuati.com/ti/fe79b76dd43a492380df859da61ca99b.html?fm=bdbd53616b2f8c2dd485c8577d071608a1
2.医学伦理学知识点大全(3)尊重WHO建议的产前诊断伦理准则 44.遗传病治疗的伦理原则? 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有益于病人、公平公正、保守秘密 45.生殖控制的方法和技术有哪些?人工流产时应遵循哪些伦理原则? 生殖控制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避孕、人工流产和绝育。 人工流产的伦理原则: ...https://www.360doc.cn/article/5901735_909324805.html
3.原创医学伦理学模拟题及答案175.护理人员的伦理原则 76. **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 77一78 A、医务人员要坚持原则 B、不追逐名利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77.公正医患关系的道德要求 78.医风廉正 答案 A型 24C 47D 70A 1D 25D 48B 71 B 2C 26D 49C 72C 3D B型 50A 73 B ...https://m.iiyi.com/lt/thread-1055615-1.html
4.生物多样性保护高于动物伦理吗科学的目的是给我们客观地呈现事实,而伦理的目的是让我们符合道德地行动。科学有可能受限于自身研究的方法、概念框架以及研究范围,从而对于事实的呈现不够全面、客观与准确;同样,伦理有可能受限于习俗、成见甚至现实条件,因而无法将一些基本道德原则贯彻到底。无论如何,科学的目标是客观地呈现事实,伦理的目标是在客观事实...https://m.gmw.cn/2021-01/21/content_34560461.htm
1....真的太简单,这几件事最好别做母猫公猫家猫绝育流浪猫所以呢,如果猫没有繁殖需求,那适时绝育是很好的选择。 养猫不封窗 养猫真的最好封窗,特别是在城市养猫。 如果你住低楼层,不封窗的话,猫可能就会从窗户溜出去。 外面的世界可不比家里安全,很多家猫就是因为这样成了流浪猫,其命运是非常悲惨的。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KOEH670553TEUI.html
2.公猫咪绝育后的身心改变(科学养猫之道)宠物训练绝育后的公猫咪不仅可以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更能够获得更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状态。 公猫咪绝育后的身心变化包括安静、不打斗、善于沟通、略微变化的体型,但绝育前后都需要注意恢复期护理和定期复查等注意事项。绝育是一项伦理责任,可以让宠物更加健康快乐。https://www.pettb.cn/article-33214-1.html
3.辅助生殖技术卫生部修订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相关技术规范、基本标准和伦理原则,其中一条即为对采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后的多胎妊娠必须实施减胎术,避免双胎,严禁三胎和三胎以上的妊娠分娩。为此,不育夫妇实施授精前,必须签订《多胎妊娠减胎术同意书》。 2003年3月以来,卫生部组织有关专家对原于2001年出台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https://baike.sogou.com/v725953.htm
4.再婚难逃之首席专宠假期宅家哪儿都不去,老老实实在家安心做饭,当个合格的煮妇吧,根据当令季节变化,给家人安排的三餐,遵循低脂高蛋白的原则,而且想办法让摆盘能更有食欲一些,天天不重样,家人们都太爱吃了。 曾凡华同巴新国防部长约瑟夫在莫尔斯比港杰克逊国际机场共同出席捐赠仪式。曾凡华表示,作为守望相助的好伙伴,中方对巴新近期遭受...http://yyfenglvlg.com/birsir7954093.htm
5.公子重生记看欧美老头手淫射精。 325.95MB 992好评 性処理便器七条玲美在线观看 淫B内射他网 来自梁如伴的视频 108.52MB 279好评 东北美女裸体直播操B 美女被操到抽搐 一起草黄动漫在线免费观看 104.65MB 353好评 一个吃上面,一个 下面图 美国剧烈摇床打扑克运动视频 ...http://hongjinting.com/birske4520751.htm
6.绝育是什么意思–了解你需要的信息飒飒宠物生活个体健康:如果动物有基础疾病或健康问题,应在与兽医咨询后再进行绝育手术。 繁殖计划:如果打算让动物繁殖,那么绝育可能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道德和伦理原因:某些人认为绝育是对动物权益的侵犯,应该避免。 绝育的注意事项 在决定绝育你的宠物或家畜之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https://www.51buydog.com/38805.html
7.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萨林斯:批判礼物之灵,强化互惠原则的可计算性。三个重要变量:亲属关系的近远,合群度及慷慨度。交换的三种类型:一般互惠,均衡互惠,否定性互惠。 互惠概念也容易模糊交换形式间的显著差异。 研究现状分析 从那些相对简单的社会中概括出的礼物交换规则,诸如回报义务和送礼者的优越性,并不总是适合那些更为复杂,分化了...https://www.douban.com/note/780680211/
8.善待流浪猫,需要善意与能力匹配澎湃研究所澎湃新闻此处基地还与奉贤西渡街道的社区自治联动。此前报道中,街道负责人表示,居民可自行或通过街道志愿者将社区发现的流浪猫送到绿洲,进行绝育再回到社区投喂,以此促进社区流浪猫问题闭环管理。 “动物绿洲基地”的发起方,最初是社会组织“寻它流浪动物保护服务社”。但当下更强调“以商养善”:其APP上凸显诸多宠物品牌,人...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121335
9.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的基本伦理原则 在医学伦理学中有三个最基本的伦理学原则:病人利益第一、尊重病人、公正。 病人利益第一这个原则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在主观上、动机上,而且在客观上、行动效果上对病人确有助益,又不伤害病人,即有义务不去有意地或因疏忽大意而伤害病人。 https://www.longhua.net/info/1140/65521.htm
10.为什么各地毒杀宠物狗不能杀?总之,宠物狗是人类忠实的伙伴,毒杀宠物狗的行为不仅触犯法律,还违背了社会公德与伦理道德。面对流浪犬问题,我们应当寻找更加人道的方式进行解决,如推行绝育与领养、加强管理与教育等,才能更好地促进人与犬之间的和谐共处。社会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技术的提高,更在于人们的道德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毒杀宠物狗的行为无疑...https://www.chongwugo.cn/64287.html
11.医学伦理学考试题集文章介绍了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观点、原则和范畴,包括医德基本原则(如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医患关系、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医疗实践中的道德问题。强调了尊重、有利、公正和审慎四大原则,并讨论了医学道德规范和范畴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0210495
12.医学伦理学A.绝育 B.人工流产 C.避孕 D.优生 标准答案: A 24.“接受器官移植的人,其人格的完整性是否会遭到了破坏”所涉及的伦理原则是( ) A.尊重原则 B.公正原则 C.有利原则 D.不伤害原则 标准答案: A 25.如果允许在某种情况下结束人的生命,那么,你可能为在其他情况下,乃至于所有情况下,结束...https://jjxy.wmu.edu.cn/info/1042/6579_1.htm
13.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律网中国律师中国律师网2001年2月20日,我部以第14号和第15号部长令颁布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和《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两个《办法》),同年5月14日以卫科教发〔2001〕143号发布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人类精子库基本标准》、《人类精子库技术规范》和《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以下简称《技术规范、...https://www.chinalawyer.co/blog/%E5%8D%AB%E7%94%9F%E9%83%A8%E4%BA%BA%E7%B1%BB%E8%BE%85%E5%8A%A9%E7%94%9F%E6%AE%96%E6%8A%80%E6%9C%AF/
14.纽伦堡审判与人体试验伦理规则通常的说法是,《纽伦堡准则》所确立的人体试验伦理规则,是史上第一次探讨医学科学研究中的伦理议题,整体上属于医疗伦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国际性的医疗伦理规则层面上,医疗伦理和人体试验伦理并行发展。科学研究中的医疗伦理,《纽伦堡准则》是起点。准则严格要求人体试验必须征得受者的知情同意,世界医学会于1964年通过的...https://xzklfy.shanxify.gov.cn/article/detail/2019/07/id/41919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