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上看,中国的男人们确实不太愿意去结扎。有学者研究发现,在联合国的数据中,2006年中国男性选择输精管结扎的比例只有5.4%,而女性选择输卵管结扎的有34.2%。
而差不多是同一时期,美国、英国、加拿大,男性结扎的比例都在10%以上。
现实中,提起结扎,大多数男性朋友的第一反应也是“胯下一凉”,拒绝三连。
这可能是因为,太多人都误以为结扎会影响“表现”,甚至不举,更有人在心里把它跟“阉割”划了等号。
结扎不会不举!
误以为结扎以后性功能就会下降的,多半是在想象中把结扎范围扩散到了整个下半身。
实际上结扎只是针对输精管而言,跟阴茎和睾丸都没有关系。这样又怎么会导致“丧失雄风”呢?
输精管结扎的手术操作也比较简单:隔着阴囊的皮肤找到输精管,做两个小切口,把输精管挑出,切掉一小段,两端各自结扎,然后放在阴囊皮下组织中不同的层次中,皮肤的小切口一针就能缝合好了。整个手术只需要局部麻醉,10~15分钟就能搞定。
如果将啪啪啪比作打仗的话,结扎是把精子困在它们的大本营——睾丸和附睾里,不让他们参加战斗,也就没有和卵子正面交锋融为一体的机会。但这样既不影响“举旗”,也不影响“冲刺”。
还有人好奇:结扎以后精子去哪了?会不会因为堵住了而有后遗症?其实,精子就是细胞,它没地方去了就会被身体的其他细胞分解吸收,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
和其他方式相比,结扎更长效更安全
首先,和女性的输卵管结扎相比,男性的结扎手术的操作难度更小,安全性也要好得多。
和皮下埋植、避孕针相比,男性结扎的长期失败率更低。
有学者对比发现,虽然输精管结扎在第一年失败率相对较高,但之后逐年下降,到第五年时,失败率比皮下埋植、避孕针都低。
有些人担心,结扎后会影响健康吗?
有少数男性结扎后,短期内可能会不适,也有可能会出现疼痛结节、附睾淤积症等。但担心长期的雄激素水平、癌症风险就大可不必了,目前的研究表明,这些都与结扎没什么联系。
但是,任何手术都不能担保没有风险,也没有任何避孕方式敢说100%安全靠谱无副作用。
最大的可能是,结扎本身没影响到什么,但因为自己总惦记着失去的精子,过于焦虑而影响了表现。
男性结扎,适合谁做
既然说到了术后影响,就要强调一下:
结扎手术并不适合所有男性,更推荐已婚已育或者没有生育计划的男性去做。
因为结扎的方式失败率低,长期效果好,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一劳永逸的绝育手段。虽然一旦反悔,也可以给输精管做复通术,但毕竟还是有复通失败的可能。
也就是说,如果只是有避孕需要的情侣,或者暂时还没有孩子的年轻夫妇,甚至只有一方有丁克意愿而另一方还比较犹豫,我们都不推荐采用结扎这种方式去避孕。安全套、短效避孕药、节育环,都更适合短期内的避孕需求。
总结一下,如果你和伴侣已经有了孩子不想再生,或者彼此都考虑清楚决定丁克,男性结扎不失为一种经济、省事、长期有效的避孕选择。但如果仅仅是为了不戴套或者不想让女生吃药,那么还是劝你们三思。
说了这么多,怎么没见人去做?
一定有读者看到这里很疑惑:既然输精管结扎又简单方便,长期来看失败率又低,为什么身边很少听说有人去做?
19年4月的新闻,一个年轻的新手爸爸跑遍全城都找不到医生愿意为他做结扎手术。有网友说,这其中一定有鬼,不然医生为什么不给做?
事实是,现在确实有很多医院已经不开展这项手术了,一些年轻的医生甚至都不太熟悉这个手术操作。因为长期以来,避孕知识的普及都是更多地面向女性,而且女性采取主动的避孕方式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男性比较缺乏主动寻求避孕方式的意愿。
再加上,即使有复通几率,输精管结扎也总归是一个比较决绝的避孕方式,医生也会担心患者做了手术又后悔而引来麻烦,自然就越来越少人去做了。
然而,现实存在的阻碍不能改变两性在避孕选择上的不平等这一事实。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欧、北美等地区,育龄期的女性采取避孕的比例远远超过了男性。
如此巨大的差异,不能仅仅归咎于男人对避孕责任不够上心,实际上已经有一些机构的调查显示,不少受访的男性都对男性避孕很有兴趣。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目前,已经有男性避孕针和避孕药处于研发和试验阶段,但离推广和广泛应用还有一段距离。也许当更多男性愿意主动表现对另一半的支持时,市场的呼声会更高,男人们也就有机会去期待一些输精管结扎之外的可逆避孕方式。
我们不鼓励仅仅是为了要一个“爱的证明”就怂恿男人去结扎,也不觉得女性愿意去主动选择生或不生有任何问题。
关键在于,在生育或避孕这个过程中,两性都能拥有足够的选择,都能为对方考虑。毕竟,这从来就不是单独一方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