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最终表明,在所有避孕方法的选择比例上,男性避孕只占了13.1%,女性承担着80%到90%的避孕责任。
近日,一个名为“Vasalgel”的新型男性避孕药在网络上传得火热,以“美国研发新男用避孕药,打一针‘阻隔精子’可管数年”为题的报道被多家国内新闻媒体竞相转载。后来有媒体本着新闻真实性原则,直接联系上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结果该局媒体负责人回应称,FDA并未收到Vasalgel的测试申请,也从未批准过任何男用避孕药的注册申请。看来大家对男性避孕药的热切期盼又落空了。
几年前,我曾经参加一场关于口服避孕药问世的周年庆典活动,新闻会上,多位记者也提出了同样的困惑。一位跨国药企有关负责人对此笑着回应说,“研究者们面对的是成千成万个精子”,“我们花费了大量资金,不断在努力”,但作为药物重要的安全性问题仍然很难保障,相比而言,女性口服避孕药已沿用至今几十年,安全性较高。
也就是说,男性避孕药面临的科学挑战更加复杂。女性一个月只产生一个能生育的卵,而男人一天就能产生3000万个精子,其中的任何一个都能使卵细胞受精。破坏一个卵细胞的产生要比破坏几百万个精子的产生更简单。可话又说回来,难道因此女性就得承担起主要的避孕责任吗?不是还有避孕套,还有结扎手术吗?这其中也许还是有男权思想在作祟。
男女平等责任共担,在连家务活和财产都要平分的时代,男性避孕药的缺失令人深深遗憾,不过这似乎又不那么意外,背后暗藏的观念和利益的斗争颇有些不可说的意味。从文化和习俗的角度来讲,大部分人还是默认避孕的责任应该由女方承担。
一说起“避孕”,任何人最先想到的责任者都是女性,因为服避孕药、上环、女性结扎等目前世界上最广泛采用的避孕方式,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部都被应用于女性身上;与此相反,许多男性为了一时的快感,却连最简单的方式——避孕套都不愿意用。
如果有男性想狡辩,来看看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供的全国避孕情况数据吧:目前全国避孕套的使用率只有4.9%;在抽样调查中,相对于采取绝育措施的221.5万女性,选择绝育的男性只有37.5万人。数据最终表明,在所有避孕方法的选择比例上,男性避孕只占了13.1%,女性承担着80%到90%的避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