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6.12北京
2022-06-1212:50
原创|书影君
前两天一则新闻在网络上很热:佛山市顺德区一个小区的业主赵某,因为同小区邻居饲养的金毛将自己家的贵宾犬咬死,一怒之下将那只金毛活活打死,而赵某也被警方以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刑拘。
我一直觉得,许多人饲养宠物,并不是真心喜爱,而不过是把小动物当成了工具,或为了填补空虚、或为了满足虚荣。
这个贵宾犬的主人赵某,就很难说他是真正喜爱动物的人。
因为他对待动物的爱,是一种有差别的爱。自己养的才是宠物,其他人养的都是畜生。
说白了,他爱的不是动物,而是动物带给自己的心理满足。
在这种人的价值观中,他对动物的爱是有条件的,第一不能惹他生气,第二要给他快乐。一旦这两点达不到,动物在他眼中便毫无价值,所以那只金毛被他活活打死,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再说直接一点,他们不爱动物,只爱自己,而动物只是他们爱自己的工具罢了。
那么,这个世界上有毫无条件喜爱动物的人吗?
有,一定有!
美国纪录片《犬舍生活》,就为我们介绍了两个喜爱动物到毫无底线的男人的故事。而在这个故事中,让我看到了什么才是人类对动物真正的爱。
一、两个男人与一群流浪狗的故事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卡姆登市。
在一片茂密森林的掩映中,有一处4400平方英尺面积的大房屋,房屋的里面,目前居住着71只各种类型的流浪狗。
这里,是一家名叫“丹尼和罗恩”的流浪狗救助站。
这家救助站最大的特别之处,是流浪狗的生活空间,与主人的生活空间在一起。
无论是餐厅、客厅还是地下室,甚至是壁炉中,都是流浪狗的天下。它们的笼子占据了这所大房子所有的空间。就连主人的床上,每晚都会有好几只狗盘踞其上。
罗恩开玩笑地说,“我有时候晚上起夜上厕所后,能不能再顺利回到床上躺下,都要看运气。”
而丹尼则说,“15年前,我们开始进行流浪狗救助时,从来没有想到这项工作,会占据了我们全部的居住空间和生活空间。”
但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这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谈到为何会与流浪狗住在一起时,罗恩说,“这里大部分的流浪狗,都曾经受过虐待或受过伤,所以狗只有跟我们住在一起,我们才能时刻观察它们的状况,确保它们再次被领养的时候,我们对它了如指掌。”
二、救助站的缘起
2005年6月,卡特里娜飓风席卷了美国,多地受灾严重,丹尼和罗恩马上开车带着救援物资去救助灾民。
但在救助的过程中他俩发现,因为救援船只不允许主人携带宠物,所以无数宠物被困在树上、墙上,或者被遗弃在家中,没有食物和水,处境悲惨。
从那时起,他俩盖犬舍、整场地、筹资金,正式开展起流浪狗的救助工作。
救助站里大部分的流浪狗,都是他俩从各地的流浪狗收容所带回来的。
大部分的收容所,都有一个所谓的“红色代码日”,这个词汇看似平常,但背后的含义却异常残酷。
因为,它意味只一只流浪狗被安乐死的日期。
因为收容站的容量和经费有限,只能在两个月的期限到来之际,将没有人领养的流浪狗安乐死。
在美国,每年被安乐死的流浪狗数量是400万只。
丹尼和罗恩的流浪狗救助站,经常会收到许多收容所寄来的邮件,里面有无数即将被安乐死的流浪狗照片,邮件的内容很简单,希望他们尽可能多地收养一些可能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狗狗。
每当看到那一只只用期盼的眼神看着世界的狗狗,丹尼和罗恩的心里都会异常难受。
他们总是一次次尽可能多地把狗从收容站领回来,为它们洗澡喂食、治病疗伤,并为它们尝试找到新的主人。
三、真正的爱,没有条件
当年为了救助飓风灾害中的流浪狗,他俩已经花掉了自己退休基金的四成,乃至他们的财务人员警告,再这么投入下去,他俩的退休生活都无法保障了。
丹尼和罗恩的主要职业是马术训练师,尽管收入不少,但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救助工作中。
虽然救助站已经获批成为非盈利性免税机构,但日常开销仍然巨大。
例如,救助站每周会消耗10加仑洗衣液、56卷纸巾、60磅干制食品和56罐狗粮,仅去年的开销就高达100万美元。因为救助站的资产达不到银行的抵押要求,无奈,他们开始以个人名义申请贷款。
丹尼和罗恩挑选救助的流浪狗,并不是根据品种的好坏、受人类喜爱程度的高低为标准,他们收养一切需要救治的流浪狗,尤其是那些得了麻烦的犬心虫病或者被车撞断了腿的倒霉蛋。
而这意味着他俩要付出高昂的费用和大量的精力。
拿治疗犬心虫病来说,这是一种通过蚊子传播的宠物疾病,患病的狗,需要注射30天的强力霉素,然后它们要保持安静30天。并在接下来的30天里,再注射两轮药物。人们普遍不想收养已经患犬心虫病的狗,因为治疗费太昂贵了。
但是,遇到这样的狗狗,丹尼和罗恩总是会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爱心与同情心,一次次、一只只地将流浪狗带回救助站。
丹尼和罗恩对救助站的卫生环境要求也异常严格。
每天7点半,工作人员就开始清扫地面,一天清理五次狗笼,打扫四次院子,狗食盆在洗碗机中清洗、洗衣机每天要洗18次各种垫子。
每一个到访的客人都会惊讶,他俩怎么会把有这么多狗狗居住的环境,打扫的如此干净,而且没有一点异味。
这样的爱,才是真正对待动物的爱。无私、无条件、无差别!
四、每一个爱动物的人,都是有故事的
大多数开设宠物救助站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
或许是因为他们生活中遭遇到了种种状况,才会对动物如此热爱,并且理解动物。
丹尼的父亲热爱体育,是当地足球队的队长,还是摔跤选手,很阳刚的一个男人。但因为儿子从小喜爱动物,让他一度对儿子很失望,他不希望儿子从事马术职业,认为过于热爱动物不像个男人。
其实,丹尼在马术行业发展得一直很优秀。他是美国在这一职业里的顶尖选手,得过许多全国性比赛的冠军,最终还获得终身成就奖,现在也在全国比赛中担任评委。
直到父亲去世前一天,父子俩彻夜长谈时,父亲才对丹尼说,“儿子,你在马术这一行做的不错,尽管我不希望你从事这个职业。”
第二天,父亲便在丹尼的怀中去世。
其实,聪明的读者也许已经猜到了,丹尼和罗恩,是一对同性伴侣,他俩已经在一起生活了20多年了。
因为共同对于马术的热爱,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又因为共同对于动物的热爱,两个人把这份事业一直坚持了15年。
他俩说,还要再做多久,谁也不知道,也许20年,也许50年。
五、宠物救助三原则:绝育、收养、关爱
丹尼和罗恩的流浪狗救助站,不是那种爱心泛滥的伪动物保护主义团体,而是一种基于科学态度的救助。
正如救助站宣传口号“绝育、收养、关爱”所提倡的一样,他俩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就是这三个词汇。
希望宠物主人都能为宠物做绝育手术,希望人们建立收养动物的理念,希望重新建立动物与人类之间真正的爱。
每一年,美国所有的收容站,会接收650万只动物,90%的都没有做过绝育手术。其中,有250万只动物找到了新家,而剩余的400万只,都被实施了安乐死。
正是因为主人不愿给宠物做绝育手术,才导致过度繁殖出数量庞大的混种猫狗。而社会上许多负面新闻,也是针对宠物收容站的,因为他们给大量的宠物实施安乐死,这样看起来显得很残酷与不人道。
其实,流浪狗收容站在默默地做着最大的善事。
毕竟,每年几百万只无家可归的流浪动物在社会上游荡,会造成多么大的社会安全隐患。
正如罗恩一次生气地质问一个批评救助站的人说,“如果有5000只流浪狗在你家,你会怎么办?”
罗恩的希望,是自己买彩票能中大奖,这样他俩就会有钱买一辆医疗房车,雇佣几个宠物医生,开到美国的各个城镇,免费为动物们做绝育手术。
狗狗被主人遗弃,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主人搬家、生重病,或者是因为遭遇灾害或家庭遭遇变故,无奈将宠物遗弃。对于人们的这些选择,丹尼和罗恩都能理解。
但丹尼和罗恩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主人无故遗弃和虐待宠物的行为。
救助站里的每一只狗,都有自己的名字,丹尼和罗恩熟悉每一只狗的经历、情绪特点。
他俩尽量为每一只曾经受过人类伤害的流浪狗,重新建立起对于人类的感情。
六、它们不是附庸,它们都是生命
丹尼和罗恩从小就喜爱动物,这是父母家庭遗传给他们的善良品质。
丹尼的妈妈在他小时候时说,“不要买狗,可以收养狗。你从收容所收养一只,就会少一只被安乐死。”
拯救动物的本能,丹尼和罗恩从小便有了。比如用自己的物品,去坏孩子手中换取一只要被砍掉脑袋的乌龟。
除此之外,他们救助一切受到伤害的小动物,还包括从树上掉下来的知更鸟、在如潮车流中过马路的乌龟,甚至一只被投入狮笼中喂食的鸡。
在一些人眼中,这些动物只不过是食物、玩物、财物,而在丹尼和罗恩眼中,它们都是生命。
有一些人,即使自己的孩子有了残疾都会遗弃。而丹尼和罗恩呢?即使是与他俩毫不相干的残疾流浪狗,他们也会忍不住救治。
丹尼和罗恩最厌恶的,就是幼犬繁殖场。
美国宠物店里售卖的,99%都是宠物繁殖场里繁殖的宠物。他俩一直在纠正人们的错误观念:在宠物店买宠物,不是救助了它,而是为繁殖场增添了一份利润罢了。
这些以挣钱为目的的繁殖场,饲养宠物的唯一目的,就是让它们一生中不停地繁殖、再繁殖。
它们有的一生都没有离开过狭窄肮脏的笼子,脚也没有踩过地面,许多宠物都是被近亲繁殖,好培育出那种体型越来越小的、毛色越来越漂亮的混种小型犬。
但这些讨人喜欢的小型犬,大多数健康都是有问题的。
每次参加全国性的马术比赛时,丹尼和罗恩都会开着那辆标志性的房车,拉着一些狗狗到达赛场,为它们寻找着新主人,并不遗余力地宣传“要领养不要购买”的饲养宠物理念。
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贩卖宠物的商贩,向他们提出了抗议。
截止到纪录片拍摄完成时,丹尼和罗恩的流浪狗救助站,已经总共救助送养了11000只流浪狗。
罗恩说,“这些狗狗终归都要死去,但它们还是找到了属于自己温暖的家。”
有一种爱,没有条件,全是付出。
这就是丹尼和罗恩对于动物们感情的真实写照。也正是他俩这种真正无私的爱,才使得我们在自私自利的金钱社会中,重新看到了人类原本拥有的高贵品质。
正如片尾所说,救助站里的工作,看似人类在拯救流浪狗,但是,它们也在拯救着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