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男生青春期教育(精选5篇)

青春期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个时期,青春期的青少年要经历生理上、心理上的发展和转变。随着性器官逐渐成熟,第二性征发育日趋明显,初中生对自己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变化易产生一些迷惘。如果不能及时地得到正确的指导,他们可能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与行为。为了今后能开展有效的青春期性敏感问题教育研究活动,我们编制了一般性知识调查问卷和借鉴了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郑涌、骆一编制的“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旨在了解我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中学生的性知识、性态度和状况,从而制定性敏感问题教育对策,通过有针对性的性敏感问题教育培训和干预研究,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健康、自信、快乐的人。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的被试是北京市右安门外国语学校2015年9月份在校的全体学生。学生中年龄最大者17岁,最小者12岁,男女生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问卷的设计

1.3实施问卷调查

我们采用了上述两种问卷,对全校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施测前由培训员讲明测试的目的和意义,得到同学们的知情同意与合作后,学生均匿名填写。填写时座位分开,避免干扰,对个别不理解者予以中性解释,测试完毕后统一收回问卷。

1.4数据处理工具

对于一般性知识调查问卷,我们采用百分比数据统计;对于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我们采用SPSS18.O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

2.结果分析

2.1对基本性生理知识的了解

2.2对性病知识的了解

被调查学生对各类性病知识的了解存在很大差别。其中对艾滋病的知晓率高达95%,对一般的性病,如淋病、梅毒的知晓率略高于70%;对于其他几种也较常见的性病(生殖器疱疹、扁平湿疣、尖锐湿疣等)的知晓率低于40%;而对于中国发病率非常高的乙肝,只有6.7%的同学知道其能通过性渠道传染。比较起来,女生的性病知识要差于男生,P<0.01。相对于不同年级P>0.05,说明在自然成长过程中,对性病的了解水平差异不显著。

2.3对避孕措施的了解

大多数同学听说过一些社会上比较流行的现代避孕方法,如:男用、口服药,男性绝育和女性绝育等;但他们对安全期和体外排精等传统方法则了解较少。其中有10%左右的同学,不但知晓而且了解一些避孕措施的使用方法。相对来说,对紧急避孕方法的知晓率比较低。对于的作用,89%的同学知道其有避孕的作用,但知道其有预防性病作用的比例只有60%,女生仅有36%。总体看,对于避孕知识,男生掌握的程度要高于女生,P<0.01。对不同的年级来说,了解的避孕作用初一68%,初二67%,初三74%,P>0.05,差异不显著。

2.5对了解性知识的期望和态度

有近36%的学生希望自己目前对性知识能够有“较多了解”,选择此项的男生比女生多;而希望“略知”的学生超过了半数(55%以上),女生比例更高一些,持“不想了解”和“无所谓”态度的男、女生,均在10%以下。在对未来恋人性知识的期待方面,不但很多男、女生希望对方性知识了解得较多,而且绝大多数(95%以上)的被调查者都认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婚前了解避孕知识不是“不纯洁”的表现。

2.6爱恋异性的经历

被调查的男生和女生1/3以上的人有过爱恋异性的经历,其中男生比女生更普遍。具体看:(1)一多半的人有过至少一次爱恋异性的经历,其中男生的分布是:有过一次爱恋异性经历的占30.6%,一次以上的占33.5%,而没有过的占35.2%;相应的比例在女生中分别为26.2%、27.1%和46.7%。(2)与异性有过拥抱、接吻、的比例,男生分别为26.1%、20.0%和4.2%;女生分别为23.4%、19.6%和0.6%;任何行为都没有的男、女生分别为69.0%和72.0%。(3)分年级来看,年级越高,有过相应经历的学生比例越高。对第一次时未采取避孕措施的原因,主要的回答是“突然发生的没有准备”、“双方都不想用”和“不好意思去买”。有时不愿采取措施的原因,主要是“没必要”、“不自然”等。从这些个案看,学生在偶尔发生、特别是首次时,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对怀孕和避孕等问题并没有经过认真的考虑。

2.7所希望的获得性知识的渠道和性教育方式

学生们希望获得性知识的渠道,按照重要性排序,依次是学校教育(39.9%)、父母(10.9%)、报刊杂志书籍(10.1%)、医生(7.8%)、同学朋友(4.8%)、电视广播(4.6%)、录像厅录像带光盘(2.5%),其余各选项均低于2%。

3.启示

3.2学生与家长(教师)之间存在“代沟”。尽管学生对从学校和家长那里获得知识与帮助报有很大的期望值,但在现实中他们与教师和家长在有关性的问题上沟通不够,特别是涉及到个人敏感、隐私的问题,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缺乏信任。

3.3中学性教育的内容,不仅应包括传授知识、传递信息,而且还应包括健康性心理的塑造、科学性观念的确立、正确处理两性社会交往关系以及规避危险行为能力的培养等。

3.4对于中学生的性教育应该是多渠道的,鉴于学生与父母和教师的沟通存在问题,而比较信任同龄的同学、朋友,在加强对教师和家长教育、培训的同时,还可以考虑引入同伴教育等适宜、灵活的社会干预方式。

4.全员教育与心理咨询干预

4.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各方面通力合作

4.2培训教师和家长

4.3利用学科课堂讲授性知识

被调查的男生和女生1/3以上的人有过爱恋异性的经历,其中男生比女生更普遍。具体看:(1)一多半的人有过至少一次爱恋异性的经历,其中男生的分布是:有过一次爱恋异性经历的占30.6%,一次以上的占33.5%,而没有过的占35.2%;相应的比例在女生中分别为

4.4德育处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向学生介绍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实质和规律

德育处利用优美的声音、图文并茂的专栏宣传,使中学生正确了解自身发展的规律。懂得性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性发育的自然进程,从而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有科学的认识和充分的心理准备,破除愚昧落后的性观念,如对性的不适感、神秘感、罪恶感、压抑感等。消除那种对自己生理心理变化的恐慌、惶惑和焦虑,改变对性和愚昧无知和自我启蒙的状态,预防青春期性器官疾病和性心理疾病。

4.5年级组利用班会、团活动对中学生进行性道德观念教育

年级组在学校统一部署下,通过班会、团活动等形式,让学生认识人的性心理和行为的社会性,正确对待生理性冲动,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欲念和愿望,分清友谊与爱情、美与丑、荣与辱,培养学生的自尊、自爱、自重、自制、自强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加强青少年的人生观教育、理想教育和性道德教育,使他们明白的道德责任,和谐健康地与异性同学交往,把放在人的生活和事业的恰当位置上。

4.6心理老师的专业素养和咨询技术是我们开展性敏感问题的重要保证

我校心理老师担负着对学生家长及全校老师性敏感问题教学辅导和培训责任,同时也承担着对校全体学生的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工作。自心理咨询室创立以来,心理老师开办我校首条心理咨询热线,为广大同学提供专业的、及时的、隐私保密的心理呵护。根据工作的需要,她不停地学习,借鉴国内外专家的研究成果,还编撰了“性健康教育敏感话题”的校本教材,以满足青春期孩子们的迫切需求和与同行交流。

5.展望未来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的研究是我校申请并被批准实施的一个北京市市级课题,青春期性教育研究是形成我校的特色教育课程。通过这一市级课题的研究,必将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也必将促进全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间的团队合作,必将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基础教育贡献我们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骆一,郑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3)

[2]侯婵婿,陈于宁,娆树桥等.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在中学生应用中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4)

[3]余小鸣.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M].北京:方正出版社,2002

[4]龚林,颜春荣,丁蓉等.深圳市中学生性心理的发展、性知识及性态度现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4)

[6]常向东.初中生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心理学健康杂志[J].2013,21(8)

关键词初级中学德育工作性别的差异性实际效果

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安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其实质是把有关的正确的社会观点、要求、意识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通过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即是德育工作。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我国各界的看法是一致的,是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从生理学角度,初中学生生理上不断发育成熟,这使青春期的男女出现“第二性征”。性的功能迅速发展,性激素分泌增多,是该年龄阶段生理变化的突出特点,也是男性与女性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这种生理活动不仅影响着原有的生理平衡系统,同时也在情绪方面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波动。

一、针对学生的男女性别差异,进行青春期生理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有较全面科学的认识,这是搞好德育工作的重要前提之一

工作中我往往发现相当部分学生时而沮丧、消沉、羞怯,时而动怒、怄气、恐慌,情绪不稳定,此时如果老师不注意,接下来的教育也许只能是“水过鸭背”,何谈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带来这个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答案是肯定的,即学生对青春的生理变化缺乏正确的认识。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学校从2002年起对男女生分别进行有效的青春期生理知识方面的教育,这一建议得到学校的同意并付诸实施,从而使女生不会因为来月经而害羞和恐慌,使男生懂得遗精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至于害怕等,并使学生的整体精神风貌出现意想不到的改观,学生对人变得更有礼貌,更乐于与人交往,更加自信,德育、智育工作有了极大的进展。工作经验告诉我,从学生的男女性别差异进行青春期生理知识教育是必要的,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二、针对学生的男女性别差异,要求学生正确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这可以有效防止学生“早恋”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乌鲁木齐初中生体育行为

学生是学校体育的主体,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体育态度和参与体育行为是学生学习领域目标的首要内容。中学阶段,他们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正处在形成、提高、发展的关键期。青少年时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一经养成,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初中生的体育意识与行为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重智轻体的观念占主导地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差。本研究旨在了解乌鲁木齐市初中生体育行为的现状,掌握其基本特征,以培养初中生良好的体育行为提供理论基础。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乌鲁木齐市的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十一中学、五十六中学、七十中学和七十三中学5所450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问卷调查法。

设计出《体育与健康行为调查问卷》,分别对乌鲁木齐市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十一中学、五十六中学、七十中学和七十三中学5所中学的各年级男女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440份(其中7年级147份、8年级144份、9年级149份;男生216份、女生224份),有效回收率为97.78%。

3.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数据统计件,对所回收有效问卷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初中生制定锻炼健身计划情况。

表1不同性别学生制定锻炼健身计划情况

表2不同年级学生制定锻炼健身计划情况

从表2显示,7年级学生为自己制定过锻炼健身计划的人数百分比最高,占总人数的59.18%,9年级次之,而8年级为自己制定过锻炼健身计划的人数百分比最低占总人数的54.86%。导致这方面的原因有:7年级的年龄最小,对事物的好奇心强,所激发出的兴趣也较大,兴趣决定了他们的态度,但是兴趣的持久度很低,随着年龄的增大兴趣也随之减弱,态度自然也随之变低。9年级由于中考的需要,体育成绩的不可忽视,体育态度也提高了。但是比年龄小两岁的7年级还是要低些。教师在这方面应该有所认识,针对不同年级、年龄、性格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体育态度较好的要强化,要加强采用合适、有效、积极、促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激发其体育课的兴趣,增强其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方式和正确的体育态度从而达到良好的体育行为。

(二)初中生锻炼身体情况。

表3不同性别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情况

从表3结果显示:男生无论是上体育课、有意识锻炼行为还是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都明显要高于女生人数的百分比,男生能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3.61%,而女生占总人数的54.91%,导致这方面的主要原因:由于男女的性别差异,身体及生理特征也有较大不同,初中阶段男、女生又处于青春发育期。所以学校体育课应开展一些适合女生项目的课程,从而激发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体育老师也采取创新教学方法,不再是传统的教学法。

表4不同年级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情况

从表4显示:九年级学生自觉参加锻炼的情况最好,占总人数的65.77%,8年级锻炼的情况不好,占总人数的61.81%。导致这方面的原因:这是由于教学改革在初中生中考时要有体育加试这一科目,学生要想考取好的高中就必须重视这一科目的成绩。所以9年级的学生有意识锻炼行为就较高些。7年级的学生是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由于年龄小,性格没有定性,好动是他们显著的特征。在新环境的熏陶下,感觉一切事物都是新鲜的,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并认真的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而8年级的初中生大多数正处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学生对事物缺乏好奇心,做事没有耐心,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积极。所以教师应针对这个时期的各年级初中生不同的的生理、心理特点,区别对待,采用更为适合、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其体育学习和自觉锻炼的积极性。

(三)初中生体育锻炼的频度特征。

表5不同性别初中生体育锻炼的频度情况

表6不同年级初中生体育锻炼的频度情况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乌鲁木齐市初中生男生大部分已形成了良好的体育与健康行为,但仍有相当数量的男生尚未具有良好的体育与健康行为;女生同样也是大部分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体育行为,小部分未具有良好的体育与健康行为。男生的体育与健康行为要好于女生的体育与健康行为,男女生有一定差异。

2.乌鲁木齐市初中生大部分已形成了良好的体育与健康行为,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初中生尚未具有良好的体育与健康行为。且各年级(年龄)有一定的差异。

(二)建议。

1.多种方式培养体育兴趣和态度。针对初中生存在的体育兴趣,各年级、男女生初中生体育态度差异性,可以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加强体育兴趣,培养正确的体育态度。

2.加强初中生对体育健康态度的认知,多数初中生已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对培养其体育行为较为有利。

3.体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敬业爱岗,踏实工作,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生不断发展的需要。

4.优化校园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环境。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教程标准解读(实验版)[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3]唐健.大学体育与健康[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6.

一、调查的对象

初中生(七年级和九年级)、高中生(高二年级)和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

二、调查的内容

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依据是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①个体的适应性和对学习压力的承受程度;②应对心理负面情绪或心理危机等的自控力;③与同学、老师的人际交往;④家庭环境;⑤家校互动;⑥社会环境;⑦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状况等方面。

三、调查的方法

采用学生和家长问卷调查、访谈、心理危机个案疏导追踪和社会调查相结合。

四、调查的形式和程序

由问卷调查、走访部分中学生的家长、走入不同层次(城市、城镇、农村)的学校,跨区域学校间联合协同、深入社会调研相结合,调查问卷分学生卷和家长卷两部分。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团体施测和随机抽测相结合,以记名或不记名方式自愿填写,依次对560名初中生和665名高中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然后又对近500名中学生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汇总分析,研讨论证,得出结果。

五、调查的结果

初中生参与问卷调查560人,无效问卷5份。其中男生299人,女生261人。高中生参与调查656人,无效问卷3份。其中男生345人,女生311人。学生家长参与调查500人,有效试卷468份。其中初中学生家长257人、高中学生家长211人。

现将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几个重要方面的调查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一)个体的适应性和对学习压力的承受程度方面

1.个体适应性方面

调查发现处于青春期12-13岁的七年级,有19%的同学不适应新学校的管理方式,其中男生适应性最差(占28%),女生适应性最强(仅占4%)。九年级同学对学校的管理方式的适应性明显降低了。这充分说明他们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时,男性个体的适应性明显比女性差。走访发现七年级同学,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或新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不适应。中学生的适应性在稳定的环境中会逐步得到培养与提升,但是,总体上仍有16%的个体适应性始终较差。

2.学习压力承受程度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普遍觉得学习紧张、压力大,处于青春期的七年级学生刚进入中学时学习压力最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抗压能力逐渐增强,觉得学习紧张、有压力的程度有所降低,但是仍然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中学生觉得学习紧张、压力大。

(二)应对心理负面情绪或心理危机等的自控力

走访、调查发现:有大部分中学生感觉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产生心里冲动;有些中学生意志力薄弱,不能自我约束,养不成良好的习惯,致使成绩不理想。这些同学应对突如其来的负面情绪或心理危机等的自控力也较差。

(三)在人际交往方面

中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总体上,九年级人际交往失败的同学最多。刚进入中学的七年级女生人际交往失败也相当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生与人交往变得更加融洽,相对而言,男生恰好相反,与人产生心理矛盾的几率增大。走访、调查发现当今中学生特别是毕业年级中早恋现象相当多,且一旦失恋产生的心理障碍往往也很严重,值得引起老师和家长们高度重视。

有关中学生缺少家长、集体和教师关爱的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中学生家长对起始年级和毕业年级的孩子关爱较多,但毕业年级同学觉得缺少集体的温暖。高二年级同学觉得缺少家长的关爱的最多(占8%)。走访、调查发现:有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没有小学的时候与同学和家长相处得那么亲密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再乐意与父母或老师沟通了,给父母有一种疏远感,甚至有了心理烦恼时闷在心里也不愿意告诉父母。

(四)在家庭环境方面

1.一些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差,家庭心理气氛不好

不利的家庭环境影响是诱发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调查显示:7%的同学觉得缺少家长的关爱,甚至是受到歧视。随着新型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农民工常年进城或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有很多中学生留守在农村,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更谈不上心理上的呵护。有的父母经常吵架或在家聚众打麻将等,父母的离婚率也在逐年攀升。这样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缺少关爱,甚至受到家长的歧视,使得发生心理危机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2.家长的期望值过高

调查结果显示:九年级家长的期望值最高,占49%,说明家长对初中生的期望值过高,来自家长的压力会更大一些。按性别来分,刚进入青春期的七年级的父母对其期望值最高,占61%,家长对男生期望值均高于女生,也许是受“望子成龙”传统思想的影响,对男孩寄予厚望所致。

(五)在社会环境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业的危机感逐渐增强,就业压力也成为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另外社会环境不好,舆论导向有偏差。

(六)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状况方面

从走访中学生家长和家长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比学生问卷反馈的结果更真实、更客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状况更是令人担忧!家长们普遍认为当孩子进入中学后,没有童年时那么听话了,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沟通上的障碍,有些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negativemind)。有的学生这种情况甚至很严重。部分家长觉得与孩子之间有了很明显的“代沟”(gengrationgap)。

六、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危机主要形成原因

(一)青春期个体适应性较差,家长期望值过高,学习压力大

(二)个人社会关系微环境不好,人际交往失败

调查结果显示:人际交往失败会对中学生造成很大的打击。进入中学后心理烦恼因素增多,矛盾激化,一些关系破裂,如失恋、与人交往失败等。心理烦恼无法排解时,就可能会产生心理危机、绝望甚至是轻生的念头。如心理疏导不及时,心理健康及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与人沟通不畅,人际交往失败是导致心理危机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三)家庭环境不好,家校互动少,形不成教育合力

家庭环境因素主要是指父母的个性、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的心理气氛等。家长的人格和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很多家长不懂得心理学知识,直接影响着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25%的家长不主动配合学校的调查,在家校互动方面多数处于被动地位

(四)社会不良现象误导,社会舆论导向有偏差

13-18岁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对社会有着极大的好奇心,想广交朋友、多认识社会,来者不拒、无原则地接纳来自社会的各种信息。他们无力甄别是与非,极易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诱惑或误导。特别是当今网络极为发达,一些黄、赌、毒充斥着社会的角角落落,稍有不慎,中学生就会误入歧途。大众媒体、社会舆论有些方面做的很不到位或引导有偏差,譬如一些电影、电视、卡通片浮夸的故事情节很易被青少年效仿,对中学生在心理教育起了反作用。

七、干预措施和应对策略

(一)增强自身适应性,管控好各种压力

心理学家丁瓒说:“人类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人际关系失调引发的。”所以引导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升学生适应性的重要一环。要想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要注意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形成的良好心理素质,做好迎接新挑战的准备。到中学后,尽快融洽与同学、老师、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提高自身各个方面的适应性。在中学生转换学段时,有序对新科目进行学法指导、新教师介绍、新学校认知等方面进行科学教育和引导,使他们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

(二)学生、老师和家长间进行良好的沟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1.作为学生,主动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

人与人通过沟通,相互间增进了友谊,增加了信任,即使以后发生了一点小矛盾,也会通过理智的交流化干戈为玉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能从心理关系上与人增进亲密感、融合性和协调度,就能相互接纳,相互启迪,相互激励,促进个人成长。

2.作为家长和教师,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前提是“热爱、尊重和理解学生”

沟通是教育的基础,通过良好、有效的沟通,才能接纳你的思想和启迪。遇到有心理障碍的孩子时,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使学生感觉得到交流带来的快乐和体验,就会慢慢接纳你,逐步打开心扉。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将压抑在心中不平的、不满的、苦闷的、愤恨的不良情绪全部倾泻出来,也就基本解决了心理问题,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优化家庭环境,加强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四)抓好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强化教师队伍

政府机构的规划、人事社保、教育等有关部门相互协同谋划,科学合理布局学校。增强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划区域、跨学校统一调配优质教师资源,优化完善教师结构。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狠抓新入职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心理教育水平。

(五)净化社会环境,加强社会舆论导向的监督

【中图分类号】R179G478.2

【关键词】营养不良;肥胖症;沙眼;贫血;学生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2006年北京市西城区9所监测学校所有在校学生共8215名为调查对象。实际监测学生7861名,健康检查率为95.7%。其中男生3933名,占50.03%;女生3928名,占49.97%。小学生2575名(男生1313名,女生1262名),初中生1347名(男生747名,女生600名),高中生3939名(男生1873名,女生2066名)。

1.2方法所有检查、诊断、判定、质量控制以及标准均按照《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技术规范》要求执行。参加调查者全部为专业技术人员,并经过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所统一培训。

1.3统计方法采用EXCEL,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学生常见病的检出率进行统计。百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营养状况

2.1.1营养不良从表1可以看出,各个学习阶段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均为女生高于男生(χ2值分别为12.65,16.82,67.14,P值均<0.01),且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而增加(χ2趋=55.79,P<0.05)。

2.1.2超重与肥胖从表1可知,学生超重检出率为12.11%,肥胖检出率为20.05%。高中学生超重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χ2=6.79,P<0.01)。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肥胖检出率均为男生高于女生(χ2值分别为24.52,42.87,142.56,P值均<0.01)。

2.2视力不良2006年西城区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0.45%,小学为45.86%,初中为77.06%,高中为84.26%。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快速提高(χ2=1136.78,P<0.05)。

2.3沙眼由表1可知,2006年西城区小学生沙眼检出率最高(χ2=26.11,P<0.01),小学、初中、高中男女生沙眼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0,1.12,1.79,P值均>0.05)。

2.4贫血由表1可知,2006年西城区学生贫血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χ2=47.21,P<0.05),且随年级的增加,贫血检出率也逐渐提高(χ2趋=13.40,P<0.05)。

2.5龋齿学生龋齿检出率为37.23%,小学生为28.62%,初中生为29.32%,高中生为45.57%,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龋齿检出率逐渐升高(χ2趋=107.88,P<0.05)。

3讨论

3.3视力不良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与2004年和2005年西城区学生健康体检资料比较,不同学习阶段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随年级的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也随之上升,与文献报道一致[3]。说明学生视力不良的情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3.4沙眼西城区男、女生沙眼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黄文群[4]的报道一致。小学生沙眼检出率最高,这与小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应该重点加强对小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用眼卫生的重视程度,促进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有报道显示,空气污染严重也可使沙眼的患病率增高[5]。

3.5龋齿2006年西城区学生龋齿检出率高于有关文献报道[6]。调查结果还显示,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龋齿检出率逐渐升高,与有关报道[7]不一致。其原因可能是:(1)西城区从2005年开始,为小学一至三年级儿童免费实施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增强了牙齿抗龋能力,同时使早期龋损停止发展;(2)龋齿发病的内因主要与体内缺钙、氟、维生素等营养素以及全身疾病有关[8]。高年级学生生长发育较快,对钙、氟等需求量增大,如果营养不平衡,易导致缺钙、氟等。对小学生进行龋病健康教育可有效地降低龋患率[9],所以小学生仍要作为重点防治人群。

4参考文献

[1]唐国成,诸笔科,朱志良,等.1998-2005年深圳市松岗街道学生常见病动态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6,13(6):1513-1515.

[2]叶广俊.儿童少年卫生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5-76,88-91.

[3]胡小炜.杭州市西湖区2003年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监测结果.中国学校卫生,2004,25(6):5.

[4]黄文群.2004年炎陵县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调查.实用预防医学,2005,12(3):616-617.

[5]张厚兰,李刚,周庆珍,等.大气污染与中小学生沙眼患病率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1995,16(1):39.

[6]杨延清.宁夏回汉族儿童少年龋齿调查分析.中国学校卫生,1998,19(6):47-49.

[7]李金德,郑文柱,崔爱环.2004年济宁市中小学生常见病与营养状况调查.预防医学论坛,2006,12(3):298-299.

[8]朱刚,赵久霞,陈思玉.640名儿童龋病调查分析.遵义医学院学报,2003,26(2):191.

THE END
1.男性有哪几种绝育方法?哪种最好有问必答指导意见:您好朋友,您描述的情况男性绝育需要做输精管结扎手术的,祝健康 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27786467.htm
2.男士结扎的方法有哪些详述男士结扎的两个手术方法除了以上两种方法,男士结扎还有其他方法,如输精管银夹绝育术、输精管穿制电凝绝育术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适用于不同的家庭。 总之,男性结扎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可以帮助男性实现避孕的目的,关爱家人,增进家庭和谐。 新发明或使男性避孕“开关”可控 ...https://cont.jd.com/pccontent/707214
3.目前男性常用的绝育方法是输精管结扎术和输精管粘堵术。【单选题】直视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术的最大特点() A. 直接刺穿阴囊皮肤 B. 先将输精管固定 C. 输精管提钩使用方便 D. 不缝合皮肤 E. 切除部分输精管,断端结扎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山东住院医师计划生育科Ⅱ阶段>输卵管绝育术和复通术考试题目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计算利润分享额的具体方法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9e81a13d18d44c91b642c11556f31661.html?fm=bdbdsc3e6729d678be7b7ca3576d8ad8930f9
4.绝育方法—男性输精管结扎术(避孕节育技术培训PPT).pptx绝育方法—男性输精管结扎术(避孕节育技术培训PPT).pptx 19页内容提供方:学而思之 大小:1.58 MB 字数:约1.11千字 发布时间:2022-12-08发布于上海 浏览人气:22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1205/5032211244010030.shtm
5.男性结扎绝育手术的方法专利名称:男性结扎绝育手术的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男性结扎绝育手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人口在不断地增长,我国的人口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有效地控制人口数量的增加,提高人类的整体素质,计划生育已成为我国的一大国策,目前手术结扎绝育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女性输卵管结扎绝育手术及男性输精管结扎绝育手术等。https://www.xjishu.com/zhuanli/05/03134970.html
1.揭秘男性绝育手术全过程:将输精管抽出一刀剪断,真的不痛吗?揭秘男性绝育手术全过程:将输精管抽出一刀剪断,真的不痛吗? #科普解说我要上热门 #上热门感谢官方大大 #上热门感谢官jc 发布于11月5日 广东省 相关推荐 App内查看更多 #tabletop 37贰拾壹 19 爱搭讪绿龙虾JLw 246 收藏 评论 打开App看看...https://m.dewu.com/note/trend/details?id=242950985
2.睾丸全手术是全麻还是局部麻醉?对于阻塞性无精症及存在射精障碍的患者,可以用注射器经皮直接穿刺附睾抽吸附睾液,或显微外科小手术的方法切开附睾找精子,如果找到精子就可以将精子取出,如果没有找到精子,就需要进行睾丸活检穿刺取精子。 男性需要注意的是,睾丸穿刺取精手术是一种比较简单且安全性非常高的手术,在手术前男性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https://www.smsnb.com/article_223110.html
3.男性的结扎什么方法效果最好有问必答男性的结扎什么方法效果最好 性别:男 年龄:42全部症状: 发病时间及原因: 治疗情况:由于妻子身体不好,我想结扎不知道什么方法效果最好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唐储爱 极速问诊 湘南学院 问题分析: 可以做男性结扎输精管手术,这是目前认为最有效的避孕方法。 展开全部...https://3g.club.xywy.com/static/108/7746425.htm
4.女性绝育的方法男性绝育的方法倍力乐人类生育能力是控制不了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科学的措施来避免意外怀孕。绝育就是一项比较可靠的避孕方法,但是很多人对女性和男性绝育的方法并不太清楚。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女性和男性的绝育方法以及最安全的避孕方法。 女性的绝育方法: 1. 管套绝育: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女性绝育方法,通过结扎输卵管来达到绝育效果。手...https://www.beilile.com/zixun/detail/7130.html
5.哪一种避孕方法效果最好?经常服用紧急避孕药对身体有什么伤害...避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目前的避孕方法有避孕套,女性阴道塞药避孕,女性吃避孕药,安全期避孕法等等。每种避孕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避孕套我觉得是最好的,但有的男性不喜欢用套,觉得戴上后会影响性生活质量,吃避孕药是最不好的避孕方法,女性吃药太多很容易造成女性肥胖。并且会造成内分泌混乱。 https://www.snsnb.com/zt/show-1972.html
6.生殖降咨询师考试题8篇(全文)31、常见的女性绝育方法不包括___。D A.腹式输卵管结扎 B.输卵管药物堵塞绝育术 C.腹腔镜绝育术 D.子宫切除 32、关于输卵管绝育术后复通术的错误叙述是___。D A.确定再生育者丈夫外生殖器及精液正常 B.无再次妊娠禁忌,年龄在35岁以下,特殊情况可放宽至40岁以下 C.手术需在月经干净后3到7天进行 D.35岁以上...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rhjhxx1.html
7.深度剖析男性结扎的利弊,绝育效果好的背后也藏有隐患男性结扎,也就是输精管结扎术,可能并没有女性结扎那么耳熟能详,但它却是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一种节育措施,其原理是通过结扎输精管阻断米青子的排出路径而达到避孕效果。多年来,输精管结扎术一直被认为是最可靠、安全、简便、经济、术后再孕率低的男性计划生育方法。但是结扎对于男性来说,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比如术...http://q.qiuyi.cn/baike/3992.html
8.让男人绝育的土方子男人绝育的三大偏方苦参这种药材其实在中药当中的应用是比较多的,所能够发挥的药物价值是比较好的,而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苦参也能够作为男性绝育的一种土方子去使用。苦参这种药材当中含有丰富的药物成分,其中所富含的苦参碱物质会让精子生物膜结构脂蛋白发生降解作用,最终会导致精子活力慢慢的丧失。所以如果有绝育的需求,那么可以适当的采...https://www.jgtfgw.com/jiankang/1231.html
9.世界避孕日:男性vs女性,谁结扎更好?对于没有生育需求的夫妻来说,想要更好的夫妻生活,绝育手术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绝育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结扎。 然而对于结扎的选择,夫妻之间就犯了难,按理说怀孕生子这个艰难的任务已经交给女性了,既然暂时不想生孩子,那么结扎就应该男性来承担了吧。 https://m.health.china.com/toutiao/13003338/20230927/45516885.html
10.计划生育药具知识问答多次避孕失败的妇女,如不准备生育最好使用长效、安全的避孕方法,如放置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或作男、女性绝育手术。 6、男性常用的避孕方法有哪些? 答:男性常用的避孕方法同女性相比较少,主要有以三种: (1)避孕套:避孕套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男用避孕工具,只要使用正确,避孕效果较好,并且具有预防性传播的独特...https://wjw.sxxz.gov.cn/jkjy/202102/t20210211_3602441.html
11.今晚最强攻略情趣要有,但安全措施更重要!优点:使用广泛,携带方便,一次性使用。乳胶避孕套是除禁欲外预防STD(性传播疾病)的最好方法。 缺点:每次性交时都要使用。因为需要正确地请避孕套带上,性交可能会变得不那么自然。可能引起刺激或过敏反应。 图片来源:网络 02 人类幼崽嗝屁丸(短效口服避孕药) ...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2-02/15/content_249339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