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莱特》那著名的对白“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这引起无数迷惘、思考、纠结的问题在今天的中国或许要让位给横亘在每位消费者餐桌上的另一个问题“转基因食品,吃还是不吃?”
在喧嚣的争论声中,一方面转基因展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转基因作物种类越来越多、转基因食品和饲料的消耗也一直处于增长态势;另一方面,公众总是会听到一些令人不安的消息:吃转基因食品三代绝育、转基因作物污染环境、转基因是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阴谋......转基因的真相究竟如何?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1.喂食转基因饲料的猪患严重胃炎的比例远高于喂食非转基因饲料的猪
2013年10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黄昆仑教授向外界表示,受农业部委托中国农业大学做转基因大米的小型猪90天喂养试验已经完成,结果表明转Bt基因抗虫水稻与非转基因大米对猪具有同样的营养和安全性。与此同时有媒体翻出当年6月份在澳大利亚某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这篇论文表明用转基因饲料喂食猪,结果发现猪患严重胃炎的比例远高于喂食非转基因饲料的猪。公众因此对中国农业大学的试验产生了怀疑。
其实早在当年7月份,澳大利亚负责食品安全的联邦机构澳新食品标准局在其官网发布了对此项实验的评估报告。报告认为,这项试验在设计、实施和总结上均存在严重缺陷,这些缺陷使得论文的研究结论不成立,因此不需要再次对之前已经批准过的这几种转基因作物做安全性评估。
2.美国科研机构在湖南衡阳利用中国儿童做转基因大米的人体试验
经过调查,试验实施方违反了学术伦理和管理规范:实验方案没有及时交由伦理委员会审核,对参与实验的儿童及其家长没有做到充分的告知义务。这些不恰当的行为引发了公众对于转基因的强烈质疑,但这并不能等于试验用的转基因大米不安全。这次试验所用的转基因大米是黄金大米,因其外表色泽呈金黄色而得名。黄金大米是国际科学界主导的人道主义产品,主旨是为那些因贫困而无法实现食物多样性而导致的维生素A缺乏症的人群提供充足的维生素A。黄金大米富含β-胡萝卜素,摄入后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发生在衡阳的这次试验是为了验证维生素A的转化效果,其安全性试验早已在美国完成。
3.山西、吉林等地老鼠变少,母猪流产等种种异常与当地种植转基因玉米有关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我国进口转基因大豆和癌症高发均是事实,但这两件事结合到一起毫无根据。况且转基因大豆油中并不含转基因成分,因为基因是蛋白质,蛋白质在油脂精炼过程中已经被剔除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也表示:癌症的发生是多因素造成的,不可能拿单一的因素去解释。
转基因技术是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将人们期望的基因经人工分离和遗传修饰,重新导入到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改善生物原有的性状或赋予其新的优良性状。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首例转基因作物诞生于1983年,大规模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始于1996年。
转基因技术从本质上说是一项育种技术。所有的作物改良,都是建立在基因改变的基础上。杂交育种,它是将整组的基因,在父本和母本之间大规模转移,这是基因转移最多的一种;转基因育种,则是有目的地把我们所需要的那个基因,转移到被改造的作物上。两种育种技术都是在基因层面改变作物的性状,并无本质区别。差别在于,转基因技术是的基因转移是“描点打靶”,具有非常的精确性,效率显著高于杂交技术,并且对作物基因的改变更少。另外杂交技术只能在物种内之间进行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能够实现跨物种之间的特定基因转移,可以引入其它物种的优良基因。
除去上述传闻,关于欧美国家如何对转基因食品严防死守的种种消息传闻也助长了转基因食品“有毒”的各色论调。然而,真实数据与实际情况却与这种种说法并不一致。事实上,连数年来号称对转基因食品“零容忍”的欧洲国家也在逐步反思对转基因食品壁垒森严的做法。
有些人说美国虽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很广,但是这些作物都是出口给其它国家或者只能作为饲料用,人是不吃这些转基因作物加工而成的食品的。实际上,在美国的市场上转基因食品也很常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2009年的食物平衡表数据显示,当年美国大豆产量为9142万吨,其中44%用于出口;玉米产量为3.32亿吨,其中只有14.5%用于出口。在美国大豆主要是作为榨油用的原料。玉米的用途就更广泛了,除了可以用作主食,玉米还可以成为很多加工食品的原材料,此外玉米还可以制成果糖浆,它可是生产可乐的原料。
事实上,欧盟有些国家对于转基因的保守态度是基于贸易壁垒考虑而非食品安全问题,但是在转基因作物全球化种植越来越广的今天,有些人士也在反思这种政策。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大臣欧文帕特森于2013年6月20日在洛桑研究所发表演讲,反思并力挺转基因技术:“欧盟的做法使得欧洲正处于被高科技资本逐渐抛弃的危险中。这将掣肘欧洲在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键性部署,削弱我们的应对能力和农产品竞争力。”
日本也是经常被反转人士说成是绝对禁止转基因,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日本地狭人多,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包括转基因作物在内的大量的粮食作物以满足国内的需求。据《朝日新闻》曾推测,日本每年进口的约3000万吨谷物中,约有1700万吨来自转基因作物。日本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为部分强制标识。如果食品中转基因成分含量不到全部原材料的5%,或构成比例在原材料第三位以下,就可以不标识。另外食品中如果原料是转基因但是成品中已经不含转基因成分的,也不需要标识。
高新科技所涉所及的领域往往信马由缰,广阔无垠。相应的,由于认知所限,科技广泛推广所涉及的环境、伦理等种种风险总有尚未预知之处。然而,出于对未知恐惧的以讹传讹以致妖魔化新技术与新产品难免因噎废食。
此文由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粮油行业从业人士qiuwenjie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