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十大奇葩国际新闻、十大暖心国际新闻,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极目新闻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十大奇葩国际新闻
1、94岁“世界上最脏的男人”被劝洗澡后去世,曾认为清洁会得病
2、美国4男子不满防疫措施欲绑女州长,不料“同伙”中有FBI卧底
据美联社2022年3月18日报道,4名欲绑架密歇根州州长格雷琴·惠特默的美国男子出庭受审,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探员马克·施威斯提供录音证据。FBI探员卧底进该组织后,团伙成员兴奋地将绑架州长的计划和盘托出:“我们希望她被铐在桌子上,而我们将摆好姿势,拍好照片……”这些言论都被卧底的录音设备记录下来。
3、裤子离奇飞出缠住螺旋桨,机上人员全部遇难!新西兰涉事公司被罚
据新西兰媒体“Stuff”2022年10月11日报道,新西兰一架直升机2018年10月在该国瓦纳卡地区离奇坠毁,机上三人全部遇难,该国交通事故委员会调查发现,事发前一条原本放在座舱内的长裤突然飞出机舱,缠住飞机尾桨,并且直升机的左后门打开。日前,该公司被罚31.5万美元。
4、墨西哥镇长“娶”鳄鱼,小镇居民参加婚礼狂欢!
5、土耳其2岁女童遭蛇咬后“反咬一口”,结果蛇被咬死
6、印度农民儿子假冒富商独子40年,娶妻生子霸占家产
据BBC2022年7月4日报道,印度发生一起离奇案件,一名富商的儿子多年前神秘失踪,随后一男子回来认亲,尽管各种证据均疑点重重,该男子仍然冒名顶替,以富商之子的身份生活了40年。
直到近日,印度法院判决该男子犯有冒充、欺骗和阴谋罪,将入狱七年。
7、乌干达男子有12个妻子102个孩子568个孙辈,养不活一家终于决定避孕
综合《每日邮报》《每日星报》2022年12月27日报道,穆萨·哈萨亚是一名乌干达农民,今年67岁,他有12个妻子、102个孩子、568个孙辈,由于生活成本的上升,他实在养不起这个大家庭,终于作出避孕的决定。
8、日本黑帮遭“老年危机”,六七十岁还在一线冲杀,没钱去工地搬砖
在本该含饴弄孙、忙养生的年纪,有一群老人依然冲在打杀第一线......这就是日本黑帮的现状。随着日本针对暴力团体制定的严苛法律的出台,曾经“辉煌”一时的黑帮全面衰落,他们也不得不面对残酷的“老龄化”问题。
9、在患者肝上刻“SB”,英国一医生被彻底除名
在移植手术中,在患者肝脏上刻下印有自己姓名的缩写SB,据《每日邮报》2022年1月11日报道,这名英国外科医生西蒙·布拉姆霍尔正式从医疗登记簿中被除名,这意味着他彻底丧失执业资格。
10、英国男子隐瞒遗传性智商疾病,捐精生下15个孩子
十大暖心国际新闻
1、勇敢的狗狗勇斗狼群!美国一牧羊犬为保护羊群杀死了8头狼
据福克斯新闻2022年12月3日报道,美国佐治亚州一只牧羊犬勇斗一群土狼,杀死了8头土狼,保护了牧群。但英勇的牧羊犬此后却消失了两天,当它再次回家时,主人发现它浑身“挂彩”,目前牧羊犬已经接受了1.5万美元众筹治疗。
2、英国暖心老爷爷去世前,为邻居2岁女孩留下14年的圣诞礼物
对卡迪·威廉姆斯来说,圣诞老人是真的存在的,他是街对面一个名叫肯的老爷爷。尽管在卡迪2岁时,肯就去世了,但肯去世前为她留下了14年的圣诞礼物,她每年都会在圣诞节这天打开一份。
据《每日邮报》2022年12月21日报道,今年已经6岁的卡迪,十分期待在圣诞节打开肯的第五份礼物。
3、加州小女孩申请饲养独角兽,管理部门的回应暖炸了
孩子的每一个心愿都值得好好呵护,哪怕那只是传说中的动物。据CBS2022年12月8日报道,近日,美国加州一位小女孩向动物管理部门写信,希望可以饲养独角兽。管理部门不仅暖心回应,还煞有介事地介绍了饲养这种动物的条例,并赠给她一只独角兽玩偶。
4、家被龙卷风摧毁后,美国男子废墟中寻回戒指火速求婚
与女友相恋7年却未曾开口求婚,甚至偷偷准备了订婚戒指藏在家中,家住美国得州的哈德森也迟迟未能踏出那勇敢的一步。一场龙卷风改变了一切。据美国《人物》杂志2022年11月14日报道,一场龙卷风将哈德森的房子摧毁后,他在众人的帮助下在废墟中找回了订婚戒指,这也促使他火速向女友求婚,并等来了他想要的答案。
5、游泳潜水旅行开公司……世界杯开幕式“半身小伙”,他有多牛你根本想不到
身有严重残疾,整个人几乎胸部以下都没有……20日晚,在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上,这个卡塔尔人一亮相就赢得全场欢呼,而他从容地用手辅助行走,并在全世界的视线焦点中,与好莱坞巨星摩根·弗里曼从容对话。
6、船夫从恒河中救起一名女婴,政府奖励他一所房子
据BBC报道,2022年6月15日,印度北方邦的一名船夫救了一名漂浮在恒河木箱中的女婴,当地的人们称女婴为“恒河的女儿”。船夫GulluChaudhary将获得政府的奖励,包括一所房子。
7、奥运长跑冠军身世坎坷:从小被贩卖到英国当佣人,幸遇恩师逆天改命
英国著名的长跑运动员莫·法拉赫是两届奥运会5000米和10000米的金牌得主。由于成绩突出,再加上热衷慈善事业,2021年,他被英国女王授予第二级别的爵级司令勋章,从此,法拉赫成为了莫爵士。2022年7月12日,英媒披露了其“真实人生”,他真名叫侯赛因·阿卜迪·卡欣,从小被贩卖到英国,被迫在一个家庭当佣人。但最终,他凭借自己出众的长跑天赋崭露头角,并在恩师的帮助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8、一次醉酒带来拯救“小阳人”的布洛芬!发明人没从中赚一分钱
9、8岁扫雷鼠去世了!曾发现100多枚地雷,挽救无数生命
马加瓦是一只扫雷鼠,号称排雷界的小英雄,曾发现100多枚地雷和炸药,挽救无数生命。据路透社2022年1月12日报道,8岁的马加瓦在柬埔寨去世。
10、英国一女性患癌被告知只剩6周生命,如今挺过7年还成功登顶珠峰
据英媒2022年8月7日报道,2015年,一名叫安德里亚·希尔当的英国女性被诊断出患有胆管癌,并被医生告知只剩6周生命;然而7年过去了,安德里亚不仅活了下来,还完成了一系列挑战,甚至还成功登顶珠峰。
(极目新闻出品)
现如今每当提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时候,人们总会想起他的“拉链门”丑闻,结过婚的美国总统跟实习生在两年内偷情10次的事情,不论过去多久总能令人津津乐道。
那么克林顿跟莱温斯基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两人之间的偷情行为又是怎么进行的?问题的答案还得从两人之间的故事中寻起。
莱温斯基父亲是一个医生,而她的母亲在娱乐圈内工作,两个人工作所能取得的工资都不低,所以莱温斯基从小的生活过的就很富裕,从未考虑过钱的事情。
虽然莱温斯基的物质生活十分丰满,但她的精神世界却十分匮乏,在莱温斯基小时候她父亲跟母亲之间的关系并不好,两人常常因为一些琐事而吵架,这时候若有一方能够站出来主动修复这段婚姻,那还不至于让莱温斯基的童年如此悲惨。
尽管莱温斯基希望父母能够重归于好,但她的父母却像是放弃了这段婚姻一样,争吵成了这个家庭的主旋律,这也就导致莱温斯基从小就缺少来自家庭的关爱,而这份关爱也自然而然的被长大后的莱温斯基渴望得到。
因此当莱温斯基未来在选择交往对象的时候,通常会选择一些年长的男性,因为这些成熟的男性可以带给莱温斯基童年时缺少的父爱,但这些成熟的男性通常都有了家室,正是这个扭曲的性格才导致了未来“拉链门”事件的爆发。
1995年7月莱温斯基进入了白宫进行工作,虽然她在里面只是作为一名实习生,但能够进入到国家如此重要的地方进行实习,已经足够让莱温斯基满足了,更别说之后她还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克林顿。
起初身为总统的克林顿并不认识莱温斯基,毕竟整日在他身边的人有那么多,他不可能记住每一个人,但莱温斯基在见到克林顿之后就被他身上成熟男性的气质吸引住了,她内心中渴望得到的东西正是克林顿身上有的,因此她开始不断尝试接近克林顿,以此来为两人的关系更进一步。
莱温斯基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直到克林顿49岁生日宴时邀请所有实习生参加宴会,莱温斯基这才有了接近克林顿的机会,在这场宴会上莱温斯基主动接近了克林顿并祝他生日快乐,同时精心打扮的莱温斯基也被克林顿记在了脑海中,这为她下一步行动做好了铺垫。
在上次宴会的时候克林顿已经记住了莱温斯基,所以当她提交出这份申请后很容易就得到了批准,莱温斯基就此留在了白宫,有了更多跟克林顿接触的机会。
而克林顿之所以同意莱温斯基的请求自然也有自己的心思,多年之后从莱温斯基那我们能够了解到克林顿是如何称呼自己的妻子希拉里的,克林顿在跟莱温斯基偷情之后便称呼希拉里为“一条冰冷的鱼”,同时克林顿还跟莱温斯基讲述了他们之间的“无性生活”。
从莱温斯基的这段描述中我们能够知道,克林顿跟自己的妻子之间没有“性生活”,所以他在莱温斯基主动投怀送抱的时候不拒绝也不同意,莱温斯基“一厢情愿”为克林顿“排忧解难”,克林顿又何不给她提供一些便利呢,于是两人之间的偷情关系就在“你情我愿”的情况下形成了。
2010年3月19日,美国国家档案馆公开了克林顿夫人希拉里的日程档案,这份档案足足有11046页,尽管很多部分都是无趣的存在,但部分有心人还是在这份档案中窥探到了总统克林顿跟实习生莱温斯基在白宫发生的10次偷情行为,在这10次中有7次希拉里当时正在白宫。
1995年11月15日,总统夫人希拉里当时正在跟诺贝尔奖得主及其家人合影留念,但就在当天晚上的时候,克林顿跟莱温斯基在美国总统的椭圆形办公室中的私人书房里进行了第一次偷情,两人之间发生了关系。
在当晚之前两人还没有任何一方点破这层窗户纸,但在平常的行为中莱温斯基已经感受到克林顿对她的暗示,不管是时不时对她的微笑,还是克林顿经常出没于莱温斯基工作的地方,都能让莱温斯基感受到克林顿的“有意”。
当晚克林顿主动邀请了莱温斯基去到他的总统办公室当中,在克林顿邀请她的时候,莱温斯基就意识到两人之间的关系要更进一步了,果不其然当晚在总统办公室正剩下他们两个的时候,最后一层玻璃纸顺势被捅开,莱温斯基沉迷在克林顿的攻势下,甘愿为他进行了“排忧解难”。
当晚结束后当莱温斯基回到住处后,依旧没能从刚刚的“激情”当中回过味来,毕竟对方可是美国总统,是国家最为显赫的存在之人,虽然莱温斯基知晓他是有妇之夫,但从小就缺爱的她让她无法拒绝这段畸形的感情,反而还沉醉其中。
有一有二,那再三再四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了,有了前两次的经历,莱温斯基跟克林顿之间也越发大胆了起来,这次两人在下午时就在书房内进行了偷情行为,然而就在偷情之后克林顿还跟希拉里一起前往海德岛欢度新年。
第二年之后总统克林顿跟实习生莱温斯基之间依旧进行着偷情行为,在1996年1月7日,莱温斯基跟克林顿在总统的椭圆形办公室内进行了一下午的偷情,如此明目张胆的偷情行为自然被白宫内的工作人员注意到,但考虑到总统身份的存在,没有一个人敢说些什么。
两人第五次偷情的时候已经不再躲藏于总统椭圆形办公室的书房内了,而是直接在过道中进行,如此一来也能看出两人的大胆,但像这样的大胆行为还有五次。
1996年2月4日,这天总统夫妇对外要出席全国州长协会的晚宴,在这样的正式场合前身为总统的克林顿免不了进行一番准备,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跟莱温斯基之间还进行了一次偷情。
这次在偷情之后两人还在总统的椭圆形办公室内聊了40多分钟,能够在美国总统的办公室中呆这么久且这么放肆的女性,怕是从美国建国以来只有莱温斯基这一位了。
时隔一个月之后莱温斯基跟克林顿之间再次进行了偷情行为,那天克林顿的妻子希拉里没有在白宫,而是前往了希腊进行访问,这也是她距离丈夫克林顿跟莱温斯基偷情距离遥远的3次之一了。
3次中的一次是莱温斯基跟克林顿发生的最后一次偷情,而在此之前两人还要进行两次的偷情行为,一次是在美国的复活节,而另一次是在1997年的2月28日。
在这两次偷情中克林顿均为“忙里偷闲”享受了他跟莱温斯基之间的偷情行为,考虑到克林顿特殊的总统身份,他的情况应当是时刻被人所保护的,这样严密的保护下克林顿还能在两年内找到10次机会跟莱温斯基之间展开偷情行为,也不难看出克林顿是花费了大力气的。
这份不正常的关系自然是有终结的一天,这一天就是克林顿的妻子跟丈夫的偷情行为最远的3次之一,当天希拉里正在埃塞俄比亚参加植树活动,并会见该国总统,而克林顿这边则跟莱温斯基发生了最后一次关系。
两人在这次偷情之后,也算是将这段关系划上了句号,但当这件事以“拉链门”事件被曝光在世人眼前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两人之间的偷情关系是要被世人永远记住了。
总统跟实习生偷情一事被曝光出去后马上就引起了社会上的轰动,但总统克林顿自然是不会对外承认自己的偷情行为的,对于莱温斯基,克林顿更是跟她划清了界限。
克林顿有自己的总统身份保护,自然能够轻易避免到很多攻击行为,但莱温斯基只是一个白宫实习生,她其实就是一名普通老百姓,因此人们在无法找到总统对此事件进行突破的时候,莱温斯基马上就成了人们的突破口。
很快莱温斯基就被淹没在舆论当中,本来莱温斯基找上总统就是因为自己畸形的爱,她又能有什么手段来对应漫天的攻击,于是莱温斯基很快就把她跟总统克林顿之间的事情交代了出来,为了作证莱温斯基还拿出了一条带有克林顿精子的裙子,经过检测后里面的DNA确实是克林顿的。
最终在证据面前克林顿很快也压制不住了,于是他就对外承认了自己的行为,但他坚称自己没有跟莱温斯基之间发生真正的关系,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场总统跟实习生的偷情行为才被外界称为了“拉链门”。
尽管克林顿承认了这件事,但偷情一事对他的人生影响不过是一部分,远没有到毁掉人生的地步,甚至没能让他从总统位置上下来,然而对于莱温斯基来说,“拉链门”的曝光直接毁掉了她的人生,漫天的舆论压的她喘不过气来。
因为“拉链门”事件的影响,导致莱温斯基无法在美国洛杉矶内找到工作,她声名狼藉之后致使她无法在美国生存下去,因此她不得不逃离公众视线,在伦敦生活了一些时日。
慢慢的人们也忘却了“拉链门”的女主人公莱温斯基,但“拉链门”对她的影响一直都在,不论她逃去哪,逃多久,世人都不会忘记这段“趣事”,多年之后的莱温斯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她选择了主动站出来停止了自己的逃避行为。
莱温斯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帮助到其他受到网络屈辱的人活下去,现如今她依旧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着。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国际观察)白人至上、美国第一、富人优先——起底“美国例外论”的危险本质
新华社记者柳丝
霸权之危险,在于其不顾一切的自我中心主义、对他者的冷酷无情,以及为恶行所做的种种虚伪掩饰。从北美大陆近400多年的历史来看,残酷的种族主义、霸道的扩张主义、贪婪的物质主义贯穿其中,让今天的美国成为政治和历史学者罗伯特·卡根所言的“危险的国家”。
“白人例外”——殖民恶行留下的种族主义烙印
“今天,当数以百万计的美国家庭欢聚一堂庆祝感恩节时,许多人仍然不知道这个节日背后的真实历史。”今年11月24日,美国《福布斯》网站在一篇报道中指出,“事实是,对于原住民部落来说,这是哀悼的日子,而非庆祝日。”
感恩节,作为美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剥去温馨感人的故事包装,其背后的真实历史却是那么黑暗和血腥——当初拯救了“五月花号”白人移民的印第安人恐怕不曾想到,当越来越多白人移民者在北美大陆站稳脚跟后,自己的种族走上了一条几乎毁灭的“血泪之路”。
对于感恩节等美国历史的主流叙事,源自北美大陆的白人殖民者。
1620年,以清教徒为主体的一群白人移民乘坐“五月花号”帆船驶入北美洲东海岸的普利茅斯港,上岸前41名男性乘客签订了《五月花号公约》。这份被称为美国“立国根基”的文件写道:“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增加基督教的信仰,为了提高我们国王和国家的荣耀,我们飘洋过海,在弗吉尼亚北部开发第一个殖民地……”
1630年,马萨诸塞殖民地总督约翰·温斯罗普在率领移民到达北美大陆之前说:“我们将如‘山巅之城’。全世界的目光都注视着我们。”这句话几个世纪以来被无数美国人反复吟咏,为美国文化乃至美国人的世界观构建起一个经久不衰的隐喻:北美殖民者为全人类树立了“榜样”,改造他们眼中的“野蛮人”是其天然使命。
这种根植于殖民历史与宗教思想的“白人例外”思维,天然带有蔑视其他文化的种族优越感。它长期主宰美国社会,使今天的美国本质上仍是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所描述的“一个种族主义的国家”。
历史上,无论是《独立宣言》中标榜的生而平等的“人人”,还是美国宪法创立者宣扬的“人民”,都仅限于白人。美国白人明确将自身置于印第安人、黑人、亚洲人、墨西哥人等族裔之上,并曾把这些群体长期排斥于美国主流社会之外。
尽管殖民、蓄奴、种族隔离等黑暗篇章已一一翻过,但这些滔天罪行背后的“白人例外”思想依旧根深蒂固。时至今日,白人精英群体仍在总体上把持着美国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关键位置,少数族裔依然面临长期、广泛、系统性的歧视。如今,许多印第安人被迫居住在资源贫瘠的保留地,人均预期寿命低于全国整体水平;非洲裔美国人至今“无法呼吸”,其死于警察暴力的可能性“几乎是白人的三倍”;亚裔遭受日益严重的“仇恨犯罪”,缺乏安全感……
可以说,白人“种族优越论”的幽灵始终在美国游荡。美国总统拜登也不得不承认,系统性种族歧视是美国“灵魂上的污点”。
“美国例外”——扩张历史形成的霸权主义底色
对内是“白人例外”的种族主义,对外则是“美国例外”的霸权主义。
“我们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国家。”今年9月11日,拜登在“9·11”事件21周年纪念仪式上发表讲话,呼吁捍卫使美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主制度。
“独一无二”,是美国人长期以来反复强调的一个词语,其实质是认为美国与众不同、高人一等。这种“美国例外论”声称,自建国之日起,美国就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国家,代表了文明进步的方向。美国人自命“天选之子”,认为本国的价值观和制度优于其他国家,坚信自己肩负按照美国模式改造其他国家的使命,而且必定会成功。
卡根在《危险的国家:美国从起源到20世纪初的世界地位》一书中说,从清教徒时代开始,美国就不是“山巅之城”,而是一个“扩张的引擎”,“甚至在美国诞生之前,美国人就认为他们注定要成为全球领袖”。
数百年来,伴随着美国的一步步崛起、扩张、称霸,“美国例外论”深度融入美国的文化基因,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逻辑起点”,为其侵略扩张、称霸世界披上了一件自认为“合理”的外衣。
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斯蒂芬·沃尔特曾在《外交政策》杂志撰文说,“美国例外论”基于这样一种信念——美国是一个独特的有道德的国家……但冷静地看一看历史记录,就会发现大多数关于美国“道德优越”的说法都是假的。
自独立建国以来,美国在领土、势力上的扩张欲望从未停歇。从建国之初东部沿海13个殖民地的约80万平方公里,到现在的约937万平方公里,通过不断的战争、威逼、欺骗等手段,美国领土足足扩张了10倍多。对此,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直言不讳地称,美国的扩张就是“上帝赋予这个国家必然的道德使命”。
美国把美式价值观鼓吹为“普世价值”,热衷于输出意识形态。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倚仗自身霸权,更加肆意地干涉他国内政,强推所谓“民主改造”,甚至频频发动侵略战争,触手所及,家国破败、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美国前陆军上校劳伦斯·威尔克森指出,“美国例外论”意味着数百万人的死亡、数百万人的伤残,以及数百万人的流离失所。
美国以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不断玩弄双重标准,动辄毁约退群:自己拒绝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却指责他国违反公约;对各国人权事务指手画脚,自己却拒绝签署多数人权条约;肆无忌惮地利用技术优势监控各国,却把“危害网络安全”的帽子扣到他国头上;自己放松监管酿成金融和经济危机,却把后果转嫁给他国……
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在《新外交政策:超越美国例外主义》一书中指出,“美国例外论”认为美国与众不同,拥有制定和打破国际游戏规则的固有权力,但这是一种“危险的幻想”,让美国“变成了一个流氓国家”,将给美国自身和世界带来危险。
“富人例外”——资本掌权催生的金钱至上病态
瑞银集团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由于乌克兰危机升级、各国货币政策收紧、股市下跌等原因,2022年全球亿万富豪人数下降,但美国亿万富豪人数却不减反增,从去年的724人升至735人。美国盖洛普公司12月初的民调显示,由于美国通胀居高不下,超过半数的美国成年人表示自己的家庭遇到财务困难。凡此种种,凸显美国贫富鸿沟加大的严峻现实。
美国奉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其宗旨就是以资为本、金钱至上,体现在社会文化层面是“富人例外”——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
金钱决定社会地位——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德莱塞的《嘉莉妹妹》等美国文学作品,将美国底层民众挣扎生存、富人倚仗金钱呼风唤雨刻画得惟妙惟肖。
金钱决定教育机会——美国《纽约时报》2019年披露,包括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南加州大学等在内的多家美国名校收钱办事,违规招收知名演员、企业高管、著名律师等的子女入学。
金钱决定话语权力——著名投资家沃伦·巴菲特曾坦言:“无疑,存在阶级斗争。但是,是我的阶级——富人阶级在发动战争,而且,我们在取得胜利。”在经济学家萨克斯看来,这场“战争”的突击部队是蜂拥进入国会和联邦政府的企业说客,武器弹药是用于游说活动和竞选捐款的巨额政治献金,宣传推手是以超级富豪鲁珀特·默多克为代表的媒体巨头。
在《美国真相》一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美国正逐步演变成一个“属于1%的人的国家”:经济和政治都只为那1%的人而存在,也被那1%的人操纵着。这1%的人主要聚集在一些最强大、最富有的利益集团里,涵盖金融、医疗保险、制药、能源、军工等行业。
2011年爆发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正是美国那99%“草根”民众对“富人美国”的愤怒呐喊。然而,十多年过去,美国仍旧如洛克菲勒国际公司主席鲁奇尔·夏尔马所言,是“富人的社会主义,其他人的资本主义”。
原标题:白人至上、美国第一、富人优先——起底“美国例外论”的危险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