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临床检查病猫精神沉郁,呼吸急促,可视黏膜呈粉红色,被毛粗乱,有明显的脱毛现象。腹部触诊发现其膀胱膨大而紧张,有压痛,触摸肾区时病猫敏感,CRT>2s,R:150次/分。
3.化验室检查
3.1血常规
3.2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显示病猫血中尿素氮值为正常值的3倍,肌酐值升高约6倍,磷上升,血糖上升,其余血液生化指标基本正常,提示该猫脱水并且存在氮质血症。
3.3血气血浆pH值降低、PCO2正常、HCO3-降低、AnGap升高、BEecf降低表明有代谢性酸中毒。
3.4尿液检查导尿时导尿管阻塞明显,病猫疼痛敏感,导出的尿液呈均一的红色。尿常规检查显示其尿液偏碱性,且尿中蛋白质含量超出正常范围,等渗尿,尿中有潜血。尿液离心后发现下层沉淀呈红色,尿沉渣镜检可见大量鸟粪石结晶及大量的红白细胞。
4.影像检查腹部B超:膀胱充盈,膀胱壁光滑,重力侧有一层高回声沉积物,尿道扩张;
5.诊断猫下泌尿道综合征+急性肾衰竭
6.治疗疏通尿道;改善脱水;调解酸碱平衡和离子情况并评估尿量。
7.讨论
7.1.临床症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征通常是非特异性的,包括嗜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呕吐、腹泻和脱水,偶尔出现尿毒症性口臭或口腔溃疡。如果氮质血症和等渗尿或轻微浓缩尿同时持续存在,则可以确诊为肾功能衰竭。肾前性脱水和氮质血症会加剧减弱肾脏的尿液浓缩能力,最初症状类似肾衰竭。但是对于这些病例,补充血容量就可使氮质血症消退。
7.2.造成急性肾衰竭的病因肾前性肾衰是因为肾脏血流量不足,肾脏得不到正常的血液供应所致。导致肾前性肾衰的原因包括出血性、败血性、心源性休克,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或损伤、脱水等。肾脏血液供应减少可引起肾小球滤过率急剧降低,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增强,造成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水的重吸收而使尿量减少,尿钠含量降低。当肾脏功能发生障碍,动物机体就处于肾前性氮质血症、高血钾的状态,若肾脏的血流灌注不能及时得到改善,可导致进一步的肾实质损伤。除了肾前性肾衰可逐渐发展成肾性肾衰外,其他引起肾脏实质改变的原因,如肾毒性物质,砷、汞等重金属,庆大、磺胺等抗生素,肾小球性肾炎、钩端螺旋体病、血钙过多症等疾病均可导致肾性肾衰。导致肾后性肾衰的因素有尿路堵塞、尿道结石、尿道狭窄、尿道闭塞等。公猫泌尿道较母猫狭窄且有转折,相对而言公猫泌尿道堵塞发病率较母猫高。尿路阻塞可引发肾盂积水,使肾脏泌尿功能出现障碍,最终导致氮质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急性肾衰竭分类
7.3.急性肾衰竭分期急性肾衰竭指的是突发且严重的肾功能衰退,通常发生于体态良好的猫,初期症状大多只是厌食及呕吐而已。血液检查上会呈现氮血症,且大多数会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初期肾小管细胞会发生急性水肿而导致肾小管腔的阻塞,所以猫咪往往呈现无尿或产生很少的尿液。这样的急性肾脏损伤有可能是可以恢复的,但也有可能是不可恢复的。通常急性肾衰竭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非常高,如果可以早期积极治疗则伤害通常是可以恢复的。
急性肾衰竭的病程可以区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肾脏功能开始受损的48小时内,猫咪通常不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第二阶段:猫咪开始呈现少尿或无尿,少尿指的是猫咪每小时每公斤体重所产生的尿量少于0.5ML,例如四公斤的猫咪,如果每小时产生的尿量小于4*0.5=2ML时,就称为少尿(寡尿),也就是一整天(24小时)的尿量少于4*0.5*24=48ML。此阶段是最危险的,如果持续少尿/无尿,且没有进行透析治疗的,通常就会熬不过而死亡。第三阶段:极度多尿,通常到此阶段就已经算脱离危险期了。第四阶段:恢复期,有些状况可以完全恢复到先前的肾脏功能,有些则变成慢性肾脏疾病,而需要持续治疗。
代谢性酸中毒当猫PH<7.0时,经验量:3.3ml5%NaHCO3/kg,先静脉给予一半剂量,输液后重新测血气评估。注意不要和含钙液体一同输注;宁可偏酸,不可过碱;预防低血钾的发生;钠离子负荷高、心衰高血压慎用。
7.6.小结急性肾衰竭发现早、治疗早,则患猫存活率高。预防肾功能衰竭应留意猫的日常行为,避免其接触汽车防冻液、杀虫剂等有毒物质。平时让猫多饮水,饲喂营养均衡的全价日粮,对于不爱喝水的猫,可饲喂湿粮以增加水的摄入量,同时应定期进行体检。对有呕吐、腹泻症状的猫应评估机体水合状态,并慎用肾毒性药物,以防止医源性肾衰发生。
参考文献[1]江世明.犬猫肾衰概论[J]宠物医师,2013,(1):52-53.[2]范明.猫急性肾衰的诊断[J]当代宠物医师,2013,(8):40-41.[3]阿皮曲应.猫急性肾衰诊治[J]四川畜牧兽医,2015,(06):48-49.[4]林政毅罗倩怡.猫博士的猫肾脏疾病攻略[M].台湾信元制药.2016[5]夏兆飞张海彬袁占奎主译.小动物内科学[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