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袁圣、河海大学赵哲郝凯、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南京综合试验站薛晖赵彦华、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陈辉方苹
第三部分——选择合适的药物
(一)消毒剂的选择
消毒剂的选择要结合病症部位、体质状况、水质状况、溶氧情况、摄食状况进行。
1.根据病灶部位及病原种类进行选择:
①鳃部病变(烂鳃病)-使用碘制剂,其他如氯制剂、表面活性剂、醛类等慎用。
②体表病变-都可选择。
③鳍条病变-都可选择。
④病毒性疾病-使用碘制剂,其他消毒剂慎用。
⑤细菌性疾病-所有消毒剂均可使用,具体选择时应结合水质状况、溶氧状况、鱼体体质状况综合判断。
2.根据鱼体的体质状况进行选择:
①体质好—摄食正常、肝胰脏状态正常-都可选择。
②体质差—长期未摄食、肝胰脏病变(碘制剂)。
3.根据水质状况进行消毒剂的选择:
①溶解氧-溶氧不足时,表面活性剂、醛类慎用。
②有机质-含量较高时需加大各种消毒剂的使用量。
③藻类状况-藻类较少,水质清瘦时,表面活性剂、强氯精等慎用。
④温度-随着水温升高,消毒剂使用量应加大。
(二)抗菌药的选择:
1.根据细菌革兰氏染色的类型分:
适用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抗生素及配伍-磺胺类、头孢类、阿莫西林类、青霉素类、氟苯尼考+强力霉素;
适用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抗生素及配伍-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氟苯尼考、强力霉素。
2.根据病灶部位分:
适用于全身性的细菌感染的抗生素-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氟苯尼考+强力霉素、阿莫西林、可肠道吸收的磺胺类
适用于消化道感染的抗生素-氟苯尼考、庆大霉素、针对肠道致病菌的磺胺类。
(三)常用的外用杀虫剂及选择
1.硫酸铜:主要治疗车轮虫、斜管虫等纤毛虫,对藻类也有杀灭效果。民间还有用硫酸铜治疗细菌性败血症的案例,部分地区养殖户在拉网前,也会用硫酸铜遍洒,收紧鳞片。
注意事项:对藻类影响较大,水质不佳,溶氧不足,藻类生长不好的池塘慎用;病毒感染后慎用;常与硫酸亚铁合用。
影响因素:硫酸铜的毒性与温度(正)、PH值(反)和有机质(反)有关。
2.硫酸亚铁:常与硫酸铜或敌百虫等合用,起增效作用,价格低,毒性低。
注意事项:二价铁为绿色,购买时需查看颜色;黑鱼(乌鳢)对硫酸亚铁敏感,低剂量使用可引起黑鱼死亡。
3.敌百虫:属有机磷杀虫剂,可用于杀灭鱼类体表或鳃上的甲壳类和单殖吸虫,如:锚头蚤、中华蚤、指环虫等,常与硫酸亚铁合用。
注意事项:虾蟹单养或混养的池塘不可使用;PH超过9时禁止使用;加州鲈、鳜鱼等池塘禁止使用;具胃毒功效,使用后可引起鱼类拒食;可内服驱虫,剂量为125g-150g拌80斤的饲料。
4.环烷酸铜:主要用于孢子虫病的治疗,常与阿维菌素(已停用)合用,连续泼洒两到三次,中间间隔一天。
5.甲苯咪唑:是高效、广谱、低毒的驱虫药物,常用于指环虫、三代虫等蠕虫的处理,口服吸收少,不良反应低。
注意事项:本品易形成耐药性,勿作为预防药物使用;可内服用于体内寄生虫的驱除。按正常用量,胭脂鱼发生死亡;淡水白鲳、斑点叉尾鮰等无鳞鱼对其敏感,不可使用;各种贝类敏感。
6.阿维菌素(已停用):本品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线虫和节肢动物均有良好驱杀作用,但对绦虫、吸虫及原生动物无效。
7.菊酯类杀虫剂(氯氰菊酯等):触杀和胃毒,主要用于甲壳类寄生虫及蠕虫的治疗,本品对鱼体刺激较大,若超量使用,可导致鱼异常跳跃。
注意事项:虾、蟹极为敏感,低剂量对虾有强兴奋作用,抓虾时常在池边低剂量泼洒(此做法不对),低温期对白鲢、鲫鱼的毒性较大。
8.硫酸锌:具有收敛与抗菌作用,用于治疗甲壳类动物的纤毛虫病。
注意事项:海水贝类慎用,有可能致死,特别注意用后增氧。
9.代森铵(已禁用):属农药,主要用于纤毛虫等处理。
注意事项:已禁用;不可用于鳜鱼;用后易缺氧,应注意增氧。
10.辛硫磷:为有机磷杀虫剂,用于治疗鱼类甲壳类寄生虫病。易降解,对环境污染小,遇碱易分解而失去杀虫活性。对淡水白鲳、鲷毒性大,也不得用于大口鲶、黄颡鱼等无鳞鱼。
(四)内服驱虫药及选择
1.百部贯众散:可用于孢子虫等原虫的预防及治疗,每天内服一次,连用5-7天。
2.槟榔雷丸散:内服可用于体表及体内多种寄生虫的防控。
3.青蒿素类:主要用于原虫的治疗,如小瓜虫、车轮虫等。
4.盐酸左旋咪唑:广谱驱虫药,可用于指环虫病、车轮虫病、三代虫病等体外寄生虫疾病的治疗,也可用于体内孢子虫的防控,亦是免疫增强剂。
5.敌百虫:可内服用于体表及体内寄生虫的防控,每天投喂一次,连喂三天。
注意事项:溶解时需将未溶解的药渣丢弃,敌百虫可能会造成脂肪代谢出现短期障碍,导致体色发黄等,停药后可自行恢复。
6.吡喹酮:用于绦虫和吸虫的治疗,团头鲂对其敏感,有团头鲂的池塘不可投喂。
7.阿苯达唑:主要用于线虫、吸虫及绦虫的治疗,每日一次,连续投喂3日。具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繁殖期内的水生动物不宜使用。
8.盐酸氯苯胍:主要用于孢子虫等的治疗,添加剂量以原粉计每吨饲料添加1.2斤,每天一次,连喂5-7天,可跟盐酸左旋咪唑、百部贯众散、磺胺等一起投喂。
注意事项:盐酸氯苯胍毒性较大,超量投喂会引起鲫鱼死亡;此药易形成耐药性,不可作为预防药物使用。
9.地克珠利:主要用于孢子虫病的防控。通常跟盐酸氯苯胍、盐酸左旋咪唑等一起添加于饲料中用于孢子虫的防治,常用含量为5%的预混剂。
(五)抗真菌药及选择
1.制霉菌素:广谱抗真菌,口服后不易吸收,血药浓度极低,对全身真菌感染无治疗作用。
用于水霉病、鳃霉病、鱼醉菌病、流行性溃疡综合征、镰刀菌病等的治疗。
2.克霉唑:为可内服的人工合成的咪唑类药物,广谱抗真菌,对深、浅部真菌均有良好作用。毒性小,内服易吸收,但仅为抑菌药,停药过早易引起复发。用于防治水生动物全身性和深部的真菌感染,对鱼、卵的真菌病效果明显。
3.硫醚沙星:为丙稀基二硫醚与丙稀基三硫醚的复合化合物,对皮肤组织有再生激活作用,能很好地促进皮肤修复,主要用于处理体表伤口。
4.五倍子末:对水生动物的肝脏有很强的损伤作用,宜外用不宜口服。具抗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的作用;对皮肤、粘膜、溃疡等有良好的收敛作用;对表皮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加速血液凝固。
(六)免疫增强剂及选择
1.葡聚糖:能激发补体、溶菌酶及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鱼虾抗细菌、病毒等感染的能力。
2.肽聚糖:可提高水生动物的抗病力,包括有效降低条件致病菌感染引起的死亡。
3.酵母细胞壁:可提高动物抗病力和增强食欲,促进生长。
4.脂多糖:可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养殖动物抗菌、抗病毒活性。
5.盐酸左旋咪唑:内服驱虫药,亦是免疫增强剂。
6.黄芪多糖:免疫促进剂或调节剂,同时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衰老、抗辐射、抗应激、抗氧化等作用。
免疫增强剂大多价格较贵,市面上的产品价格差异较大,选择品牌企业生产的产品为好。需要注意的是三黄粉具抗菌功效,可伤肝、破坏肠道菌群;高浓度大蒜素可破坏红细胞,破坏消化道菌群平衡,影响营养吸收。鱼体健康时,勿长期高剂量投喂三黄粉、大蒜素。
对于杀虫剂、消毒剂、抗菌药等的选择时,可通过《国家兽药综合查询》APP(图103)查询真伪,对预购产品的生产企业、GMP文号、批准文号等进行查询,选择正规企业的药物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