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理解一个概念:犬伤不仅仅指猫狗咬伤,还包括其他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造成的伤害。所有哺乳动物均对狂犬病病毒易感,狂犬病在自然界的储存宿主包括犬、猫等食肉目动物和翼手目动物(蝙蝠),猪、马、牛、羊、骆驼等家畜为非狂犬病储存宿主。犬伤不同于一般的创伤,一旦伤口处理不当,很可能引发感染,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得狂犬病,因为狂犬病的死亡率几乎是100%。在面对犬伤时,正确的急救和伤口处理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痛苦,更是预防感染的关键一步。
狂犬病俗称“疯狗症”、“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是一种发病率不高但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狂犬病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人得了狂犬病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兴奋、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最后死于呼吸、循环和全身衰竭。目前对狂犬病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犬伤后及时、规范处置是预防狂犬病的最有效策略。
一、常见的犬伤种类有:
2.猫咬伤:虽然猫的咬伤相对较小,但它们的牙齿可能携带细菌,导致感染。猫的咬伤可能需要特别的处理,以避免感染风险。
3.蝙蝠咬伤:蝙蝠是狂犬病的常见传播者之一。如果你被蝙蝠咬伤,尤其是在狂犬病高风险地区,需要及时就医并考虑接种狂犬病疫苗。
4.其他野生动物:除狗、猫、蝙蝠外,其他野生动物如狐狸、松鼠、兔子等也有可能咬伤人类。这些动物的咬伤同样需要引起注意,以防止感染和并发症。
二、狂犬病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多数为1~3个月,极少在1周以内或1年以上
2.前驱期:狂犬病的前驱期通常持续数天至数周不等。在此期间,患者可能出现非特异性症状,如发热、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和全身不适。
3.紧张期:紧张期是狂犬病最明显和典型的阶段,通常持续3-7天。此时,患者会出现多种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激动不安、吞咽困难、痉挛发作、意识障碍等。
4.麻痹期:在紧张期之后,患者会逐渐进入麻痹期。这个阶段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的进一步衰退和瘫痪。患者可能进入深度昏迷,呼吸肌和其他肌肉逐渐瘫痪,最终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
三、犬伤伤口的处理原则
1.如果不能立刻就诊,建议尽早自行清洗伤口。在处理犬伤伤口时,最好使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溶液。避免使用酒精、氯己定等刺激性物质,因为它们可能对伤口造成不必要的刺激。方法是: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如自来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伤口,每处伤口至少冲洗约15分钟。自行清洗伤口后,应尽快去专业机构接受伤口处置。
四、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狂犬疫苗的有效成分是经过灭活处理的狂犬病毒,灭活后的狂犬病毒不会导致人体发病,但是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细胞产生特异性针对狂犬病毒的抗体。从而达到中和体内的狂犬病病毒、防止狂犬病发病的效果。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抗体,可以直接高效的中和体内的病毒,注射后立即发挥作用,从而阻止狂犬病暴露后狂犬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