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狂
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经市卫生局指定,承担狂犬病暴露处置工作,并接受市疾控中心的技术指导。
2.从事狂犬病暴露处置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外科医师资质,接种人员
必须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护士资格,并经过狂犬病暴露处置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犬伤门诊工作人员要依据《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
要求,对狂犬病暴露者进行规范处置,同时告知暴露者或其监护人暴露分级及处理意见(包括接种疫苗、免疫球蛋白(血清)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
4.根据狂犬病暴露处置工作的需要,制定狂犬疫苗、抗狂犬病免疫
球蛋白(血清)购买计划,并上报市疾控中心,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购进、分发记录。
5.按照《条例》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疫苗管理制度,规范疫苗储存、
运输、使用管理,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冷链设备,保证疫苗质量。
评价、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预防接种反应的报告处理等工作,并依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做好记录;做好狂犬病暴露处置资料的档案化管理,规范收集所有门诊资料,并及时统计上报。
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
工作人员职责
1.认真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
防接种工作规范》和《狂犬病暴露处置规范(试行)》要求,从事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
2.保证24小时为狂犬病暴露者提供伤口处理和狂犬病疫苗及被动免
疫制剂接种服务,熟悉狂犬病暴露处置操作技能,且具有应急抢救能力。
3.执行登记报告制度,建立狂犬病暴露人群门诊登记簿和预防接种
卡,做好门诊登记,并及时上报各种报表。
4.执行知情同意制度,接诊医生应向接种者或其监护人进行狂犬病
无论暴露者是否接受注射疫苗和/或被动免疫制剂,均须暴露者本人或其家属签字认可。
5.严格按《条例》和《规范》要求,建立完整的狂犬疫苗或被动免
疫制剂购进分发登记,生产企业、批号、有效期等项目齐全。规范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的储存、运输、使用管理,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冷链设备,保证疫苗质量。
6.认真贯彻执行《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对伤口处理、接种疫苗和被
康复治疗室训练器械管理细则1.病人或家属应根据治疗处方使用器械,不得擅自使用处方以外的器械,如确需要,可上报医师征得同意方可使用。
2.病人或家属应爱护训练器械,使用时应遵守医师指导,不得擅自违规使用,如出现非正常使用导致的损坏,按单价赔偿。
3.在使用训练器械时,为了病人安全需有陪护或家属在旁保护,不得单独使用训练器械。
4.病人或家属在使用训练器械过程中如遇到问题须及时询问医生,禁止擅自改变器械设置。
5.病人家属或陪护不得私自使用各种训练器械,不听劝阻者按干扰治疗处理,禁止其进入康复训练室。
6.病人及其家属,陪护不得擅自将训练器械带离康复训练室,如有需要需征求治疗组长同意。
康复治疗师岗位职责
1.康复治疗师作为运动治疗与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处方的执行
者,应按照处方进行治疗,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2.责任治疗师对待病人时要耐心,细心,热心,在做治疗前先
要解释清楚每个治疗项目,获得患者的理解配合治疗。如本人不能解决可上报组长或科主任,不可与病人争执或消极对待病人。
3.治疗师每天下班前至少一次到病房看望病人,及时纠正指导
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发现问题次日交班时汇报情况。
4.新病人入院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康复评定和制定治疗方案,在
早交班时汇报病人的评估情况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治疗方案经医生同意后执行并做好记录,以后每间隔一个月对病人进行中期评估,根据情况更改治疗方案。患者出院前48小时完成出院康复功能评估并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详细的家庭康复方案。
5.治疗组长负责对效果不佳的病人进行不定期的讨论并修订下
阶段康复方案,对疑难病例提交全科讨论。
6.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保证病人的安
药物过敏试验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
(一)皮内试验药液的配制
1.80万μ青霉素瓶内注入4毫升等渗盐水稀释为每毫升含20万μ;
2.取0.1毫升青霉素溶液加等渗盐水至1毫升,每毫升含2万μ;
3.取0.1毫升青霉素溶液加等渗盐水至1毫升,每毫升含2千μ;
4.取0.10.25毫升,青霉素溶液加等渗盐水至1毫升,每毫升含200500μ,每次配制时均需将溶液混匀。
(二)试验方法:取青霉素试验液0.1毫升(含2050μ),作皮内注射,待20分钟后观察结果。
(三)皮内试验结果判断
1.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
2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结直径大于1厘米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二.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
用每支1毫升含1500国际单位的破伤风抗毒素药液,取0.1毫升,加等渗盐水至1毫升(含150国际单位)。
(二)试验方法
取破伤风抗毒素试验液0.1毫升(含15国际单位)作皮内试验,20分钟后观察结果。
(三)结果判断
阴性:局部无红肿
阳性:局部反应为皮丘红肿,硬结大于1.5厘米,红晕超过4厘米,有时出现伪足、痒感。全身过敏反应,血清病型反应和青霉素相同。
(四)脱敏注射法:即给过敏者多次小剂量注射药液(如表),每隔20分钟注射一次,每次注射后均需密切观察。在脱敏注射过程中发现病人有全身反应,如气促、紫绀、荨麻疹及过敏休克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迅速处理。若反应轻微,待消退后,酌情将剂量减少,注射次数增加,以达到顺利注入所需的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