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丁当整理了30条医生才知道的小知识,一次性大甩卖,买……不,看到就是赚到!
内科
1.量血压时,最好把左右手都测一下
通常以高的那个为准。
当然,一次测量也是不够的,要多测几次。
2.每天梳头100下并不能「健脑」
学一种乐器,学一门语言,学一个新手艺……这些对大脑更有好处。
不过梳头100下也有好处,毕竟常用那只手会更「壮」一些嘛。
3.每天一杯红酒,心脏也不会真的变好
大鼠实验表明,红酒中的白藜芦醇可能对心脏有益。
但如果把动物摄入量换算到人身上,相当于每天要喝1000升左右的红酒。
谁喝得下?
4.得糖尿病并不是因为糖吃多了
糖尿病的病因很多,比如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环境因素等,跟吃糖没有必然联系。
5.贫血有很多种,但无论哪种,吃阿胶、红枣、红糖都没用
缺铁、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重金属(铅)、遗传……这些常见的贫血病因,吃它们都没法解决。
6.没有解酒药,「护肝药」也不能解酒
即使是打着「护肝」旗号的药品、保健品,也做不到。
7.打鼾不是睡得香
打鼾是呼吸不畅导致的响声,严重打鼾可能导致「睡眠呼吸暂停」,很危险但可以治。
外科
8.烫伤后只要记住5个字,别再乱抹东西了
这五个字是:
江湖中流传已久的烫伤后涂牙膏、酱油、猪油、面粉……统统不靠谱。
9.除了盐,其他东西也不能往伤口上撒
受伤后在伤口表面撒东西、涂东西,一可能造成二次感染,二可能加大医生清理伤口的难度,三可能提高疤痕增生的几率,简直是「一举多毒」。
10.一天大便3次到一周大便3次,都是正常的
只要便便的样子正常,别纠结次数了。
11.不管有没有高危因素,50岁以上都应该去做一次肠镜检查
记得提醒爸妈。
12.骨折的病人,反而不太适合喝骨头汤
因为最补的不是钙,而是脂肪。本来人家骨折了行动不便,吃胖了岂不是增加负担么……
想补钙,多吃深绿色蔬菜、豆制品和牛奶。
13.吃「发物」不影响伤口愈合
真正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是:年龄、高血糖、感染、局部血液循环状况、吸烟……
各种「忌口」、不吃东西才会妨碍伤口愈合呢。
14.要强健膝盖,每天坚持做一个动作——靠墙静蹲
妇产科
15.吃短效避孕药,利多弊少
短效避孕药能缓解痛经、减少痘痘……可以说是「很好很强大」。
只要没有禁忌症,在医生指导下吃,就很安全。
16.宫颈糜烂不是病
看到治宫颈糜烂的医生,最好掉头就跑,因为「宫颈糜烂」不是病,绝大多数情况都是正常的生理改变。
17.孕期可以过性生活
只要是健康的孕妇,不存在各种怀孕的高危因素,那么怀孕期间就可以过正常性生活。
18.没有「保大人还是保孩子」的说法
妈妈和宝宝的关系,当然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所以,没什么好选的,交给医生来处理吧。
19.传统的「坐月子」有害
产后的妈妈的确需要护理,但绝对不要不洗头、不洗澡、不刷牙、不下床、不出门……
儿科
20.6个月之内的宝宝不需要额外喝水,1岁以内的宝宝也不用吃盐
因为母乳和婴儿配方食品里都有了。
21.孩子也怕热,不用里三层外三层地裹着
有一种冷,叫做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觉得你冷;有一种「病」,叫做「穿衣强迫症」。
22.宝宝感冒发烧,不要用酒精擦浴,也不要「捂汗」
宝宝的皮肤娇嫩,酒精擦浴可能引起酒精中毒。
出汗是退热的结果,并不是退热的原因,捂得太紧,热坏了、脱水了,孩子可就更惨了。
口腔科
23.对付磨牙,你需要一副牙套,而不是打虫药
磨牙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就算一时半会弄不明白,先戴上定制的牙套保护牙齿总没错。
24.80岁的老人也能有20颗健康的牙
是的,不要再觉得「老掉牙」是宿命,只要你定期看牙医,坚持护牙。
皮肤科
25.住酒店不会传染性病
性接触才是最主要的传染途径。
26.吃再多胶原蛋白也不能美容
吃进去就成了氨基酸,并不能直接变成皮肤上的胶原蛋白。涂在脸上也没用,因为皮肤吸收不了这种大分子物质(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