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5.27广东
作者:陈桑桑
关键词: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犬;诊断;治疗;预后。
一、基本信息
二、病史
1.主诉:昨天出现黑便,成型偏软,精神食欲正常,昨日带到宠物店洗澡发现全身紫癜,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腹部,食欲精神都比以前差,经常和家里另一条狗打架,黑便。
2.疫苗和驱虫:体外驱虫大宠爱,今年未注射疫苗;体内驱虫情况不详。
3.用药史:无。
三、体格检查
精神状况:精神状态一般;
体重:5.1kg;体格评分(BCS):4/9;体温:38.5°C(肛温);
皮肤弹性:正常;水合程度:脱水5%;
心率:110次/分钟;心律正常;无心杂音;脉搏:未见异常;呼吸:28次/分;无杂音;
外周淋巴结:未见异常;腹部触诊:未见异常;直肠检查:未见异常;
右上犬齿牙根活动明显,牙齿表面有陈旧性出血痕迹。
四、问题列表
1.皮下淤血;2.食欲不振;3.黑便。
考虑到动物居家饲养、没有接触毒物和药物可能,应该排出毒物和药物引起出血。
五、诊断计划(含结果判读)
1.CBC+血涂片
表1CBC报告
CBC结果:血小板检查为零,白细胞正常和红细胞正常。
血涂片结果:检查红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未见血液寄生虫,WBC未见明显形态异常,片中未见PLT。
2.生化检查
表2生化报告
结果:未见黄疸,未见肝脏指标上升。
3.凝血检查
表3凝血检查
结果:凝血功能正常。
4.腹部超声
结果:脾脏大小正常,呈中等强度回声,未见结节以及肿块,其他脏器未见明显异常,有少量量胆泥淤积,未见腹腔有液体回声。
六、思考与分析
血涂片未见血小板凝集和血小板、未见血小板形态异常以及红细胞包涵体,和血源病原体,暂时排除感染性因素导致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假性减少
超声未见肿瘤和脾脏异常、排除肿瘤和脾脏原因影响血小板下降、血涂片红细胞形态正常和血常规白细胞数升高,生化指标正常,基本排除溶血疾病和骨髓造血异常情况
血凝指标正常基本排除DIC,病史调查未注射疫苗和服用药物情况,基本排除药物和疫苗影响。
生化指标CRE正常、BUN/CREA升高,病史食欲下降考虑肾前性氮质血症,可能脱水导致。
七、鉴别诊断
1.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
2.蜱传媒病(埃里希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心丝虫、莱姆病)
八、进一步诊断计划
1.SNAP4dx
爱德士SNAP4Dx(埃里希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心丝虫、莱姆病)检测结果为阴性。
2.送检犬抗核抗体ANA
结果为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
九、初步诊断
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
十、治疗计划
1.泼尼松龙:1mg/kg,bid,po;在血小板上升并且达到正常后,病情稳定,每2周减量1/2用量;
2.环孢菌素:5mg/kg,sid,po;连用一个月;
3.使用抗生素治疗炎症
4.补充钙制剂和维生素K1等凝血因子的损耗
5.补液改善氮质血症
5.监测:前十五天每三天检查一次血常规,十五天后病情相对稳定每隔一周一次血常规,60天以后每半月一次血常规检测。
十一、病情发展
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1周PLT回到正常范围,治疗一个月,症状逐渐好转,皮下淤血点基本消退,白细胞增高,白细胞有所偏高,可能与激素有关。血小板正常,红细胞数正常,后开始逐渐减药,泼尼松龙每日两次一次0.5mg/kg,减药期间血小板数值稳定,白细胞逐渐下降到正常,维持2周稳定,由于症状控制比较好,后续每两周递减百分50%直至停药。
十二、总结
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IMT)是一种在犬类中相对常见的疾病,其特点是血小板数量显著下降,导致出血倾向增加。IMT的病因可能包括自发性(原发性)和由其他疾病如感染、肿瘤或药物反应引起的(继发性)。在临床实践中,IMT的诊断通常缺乏直接的方法,需要通过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疾病来进行。治疗策略主要集中于免疫抑制,旨在减少机体对血小板的破坏。预后因素多样,包括治疗反应、病因、以及是否有并发症等。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犬的预后至关重要。
犬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IMT)的发病率在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犬中有所差异。好发品种包括可卡犬、古代英国牧羊犬、德国牧羊犬和贵宾犬,且多见于中老年犬。IMT的临床表现多样,最常见的症状为皮肤瘀点和瘀斑,其他症状包括尿血、黑粪症、鼻腔出血、牙龈出血和眼底出血。实验室检查在IMT的诊断中发挥关键作用,包括完整的血细胞计数(CBC)和血涂片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排除血小板凝集造成的假性血小板减少,并可初步筛查其他可能的病因,如血液寄生虫感染或埃利希体感染。必要时,还需进行血清学检查和PCR检测,以进一步排查感染性因素。
在治疗犬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IMT)的过程中,医生和宠物主人需要警惕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由于IMT患犬的凝血机制可能处于高凝状态,因此存在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或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这些并发症可能迅速恶化并危及患犬的生命,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治疗计划中,应当包括对这些潜在风险的评估,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密切监测。此外,使用免疫抑制剂可能会导致患犬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因此在治疗期间也需要特别注意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在临床实践中,每个犬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IMT)的病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这要求医生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治疗。以本病例为例,一只11岁的贵宾犬,属于IMT好发品种和年龄范围。该病例表现为皮肤瘀点和瘀斑,出现了口腔出血和黑粪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初诊时已有皮肤瘀点,且存在消化道出血,因此直接采用了泼尼松龙和环孢素的联合治疗。若治疗未起效,且患犬出现了严重的胃肠道出血和尿血时,应立即进行了输血疗法以纠正低血容量休克。在治疗过程中,应通过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包括新增硫唑嘌呤、长春新碱,并提高泼尼松龙剂量,来最终使患犬的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
总结而言,犬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IMT)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对于改善患犬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