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问您俗称“鱼泡泡”的鱼鳔有什么功能?大概十有八九的人都会说:它是鱼体内一种特殊的器官,鱼可以通过改变鱼鳔中空气的多少,来控制自己的上浮和下潜。的确,这已经是很多人的一种常识,而且300多年来国内外的教科书也几乎都这么认为,聪明的人们还因此发明了一种现代化的武器——潜水艇。鱼鳔的仿生发明就是潜艇。上海的5位中学生却大胆地向这个传统的论断发起了挑战,他们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后提出:鱼并不能有意识地控制鱼鳔中空气的多少,在水中它们主要靠的是鱼鳍来掌握沉浮,而鱼鳔的功能仅仅是为了让鱼能够悬浮在一定的深处。
鱼鳔有两大功用
一:1鱼的升降,不是靠鱼鳔,而是尾鳍与胸鳍。鱼在水中,静止或半静止状态,消耗能量是最少的。鱼鳔就起到了保持鱼体静止时平衡鱼体的作用。背鳍和腹鳍确保鱼体处在垂直线上。两侧的鱼线是平衡探测线,鱼脊骨就是重心平衡点,贯穿全身形成平横线。当鱼在水中处于静止或半静止状态时,上下运动主要靠胸鳍。鱼鳔使身体保持平衡,不会因为静止而使鱼体下沉。鱼鳔产生的浮力,正好抵消重力,从而使鱼体在静止状态时,自由控制身体处在某一水层。
3鱼龄的不同,鱼鳔的大小也是不同的。同种鱼内部气压是相同的,当鱼下潜时,鱼鳔肌会收缩,空间变小,气压变大,以抵消水压的作用。当鱼上浮时,水压变小,鱼鳔肌放松,空间变大,气压变小。因此,鱼鳔肌控制着鱼鳔承受压力的大小,决定着不同鱼种生活的不同水域。鱼鳔肌厚实,承受压力大。生活在较深水域,是深水(海)鱼。相反,则只能在浅水(海)活动。
【草药名】鱼鳔(《纲目》)
鱼鳔:烘软、切段,晾干。
蛤粉炒鱼胶:先用蛤粉放锅内炒热,再将切断的鱼胶倒入,文火拌炒至松泡为度,取出筛去蛤粉即成。(每鱼胶10斤,用蛤粉2.5斤)《本经逢原》:凡用鳔胶入丸,切作小块,蛤粉炒成珠,方可磨末。炼蜜调剂,须待凉用,又不可捣,捣则粘韧,难为丸矣。
甘,平。
①《海药本草》:无毒。
②《纲目》:甘,平,无毒。鳔胶,甘咸,平,无毒。
③《本草新编》:味甘,气温。
《本草新编》:入肾。
①《本草拾遗》:主竹木入肉经久不出者,取白敷疮上四边,肉烂即出刺。
②《海药本草》:主月蚀疮,阴疮,痔疮,并烧灰用。
③《饮膳正要》:与酒化服之,消破伤风。
⑥《本草求原》:养筋脉,定手战,固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熬膏或研末入丸,散。外用:溶化涂敷。
⑦治经血逆行:鱼胶(切,炒)、新绵(烧灰)。每服二钱,米饮调下。(《多能鄙事》)
⑩治八般头风:鱼鳔烧存性,为末。临卧以葱酒服三钱。(《纲目》)
②《本草新编》:鱼鳔胶稠,入肾补精,恐性腻滞,加入人参,以气行于其中,则精更益生,而无胶结之弊也。
留言:请问:如果没有鱼鳔用什么药代替?
留言:请问在这个天然资源短缺的时代,一定要吃鱼鳔吗?中药没有其他植物能够替代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