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鲜美嫩滑的鱼生让无数老饕为之疯狂。但是,这种美味背后可能隐藏着健康风险,看不见的“刺客”——寄生虫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就该轮到阿苯达唑这个广谱驱虫小能手登场了。
?
广谱驱虫药-阿苯达唑
1977年,阿苯达唑作为驱虫新药首次用于临床,其作用机制在于阻断虫体对葡萄糖和多种营养的摄取,从而导致寄生虫无法生存和繁殖。此外,阿苯达唑还能抑制虫卵的发育,成为治疗蛔虫、蛲虫等多种寄生虫感染的首选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而在2010年,阿苯达唑被认为可以用于作为抗水生动物寄生虫的替代药用于治疗鱼类寄生虫感染。在北半球流行的多房棘球蚴病,因其临床表现与恶性肿瘤类似,且具有浸润性生长和远处转移的特点,故目前除了手术治疗之外,阿苯达唑也被用于治疗该病。
阿苯达唑使用注意事项
因阿苯达唑有致畸作用,该药物不建议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及2岁以下儿童。此外,阿苯达唑的不良反应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及器官,其中骨髓抑制可能导致继发性贫血及粒细胞减少,也可能引起肝脏损伤。因此,长期服用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对于原本存在肝功能异常或贫血的患者需要禁用阿苯达唑。若患者服用过量阿苯达唑或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建议立即就医。
结语
阿苯达唑作为高效、低毒的广谱驱虫药,自20世纪70年代末首次亮相以来,它已经在抗击寄生虫的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对于寄生虫感染的防治,我们更强调医疗、预防和研究相结合,才能更好地避免寄生虫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陈家旭,蔡玉春,艾琳,宋鹏,陈木新,陈韶红,卢艳,周晓农.我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防控现状与挑战[J].检验医学,2021,36(10):993-1000.
2.李晓婷,周绪正,李冰,张继瑜.广谱抗蠕虫药阿苯达唑研究进展[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9,38(3):1-4.
3.崔紫烟,冶赓博,于文昊,王志鑫,孔繁玉,任利.阿苯达唑治疗多房棘球蚴病研究进展[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23,35(1):104-110.
4.赵世丹,王慧,刘翠丽.阿苯达唑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3,10(5):299-3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