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万金油”的抗菌增效剂-甲氧嘧啶,按照这5种配药方式,药效翻倍,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磺胺类药+抗菌增效剂
1、药物协调作用机制
磺胺类药通过竞争细菌的二氢叶酸合成酶,干扰细菌叶酸的合成,抗菌增效剂能抑制细菌二氧叶酸还原酶,进一步干扰叶酸的合成,进而阻断细菌的生长繁殖。二者联用,抗菌效果增强10倍以上,从抑菌变为杀菌,同时扩大抗菌谱。
2、协同配伍使用
【磺胺类药+TMP】以5:1的比例联合使用,用于治疗鸡传染性鼻炎、禽伤寒、禽霍乱、鸡大肠杆菌等疾病的混合感染。
【磺胺类药+DVD】以5:1的比例联合使用,用于防治鸡球虫及肠道的混合感染。
二、青霉素类+抗菌增效剂
1、药物拮抗作用机制
青霉素类能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造成细菌细胞壁缺损,有利于磺胺增效剂进入细菌细胞内,进一步干扰叶酸的合成,加强抗菌效果。二者联用,可见明显的增效作用。
【阿莫西林+甲氧苄啶(TMP)】每升水混入50-60毫克的阿莫西林和20毫克的甲氧嘧啶,连用4-5天。用于治疗鸡大肠杆菌病、鸡白痢、禽霍乱,以及肠道梭菌的感染。
三、氨基糖苷类+抗菌增效剂
氨基糖苷类既能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利于抗菌增效剂进入细菌细胞内干扰叶酸的合成,又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二者联用,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庆大霉素+甲氧苄啶(TMP)】每升水混入80-100毫克的庆大霉素和20毫克的甲氧嘧啶,连用4-5天。对于治疗鸡大肠杆菌病、鸡沙门氏菌病、鸡传染性鼻炎及禽霍乱的疗效显著增强。
四、黏菌素类+抗菌增效剂
1、药物协同作用机制
多肽类能抑制细菌细菌壁的合成,损伤细菌膜,有利于抗菌增效剂进入细菌细胞内干扰叶酸的合成。二者联用,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黏菌素类+甲氧苄啶(TMP)】每升水混入20-50毫克的黏菌素和20毫克的甲氧嘧啶,连用4-5天。对于治疗鸡大肠杆菌病、鸡沙门氏菌病、禽霍乱的疗效显著增强,同时对痢疾杆菌也有一定的效果。
五、林可胺类+抗菌增效剂
林可胺类能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抗菌增效能干扰叶酸的合成。二者联用,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林可霉素+甲氧苄啶(TMP)】每升水混入150毫克的林可霉素和20毫克的甲氧嘧啶,连用5-7天。对于治疗鸡慢呼、滑液囊支原体、肠毒血症、葡萄球菌病以及与大肠杆菌的混感有不错效果。
明日(8月9)蛋价预测
明日(8月2)蛋价预测
明日(7月30)蛋价预测
明日(7月29)蛋价预测
玉米、豆粕涨至最高点后要暴跌?难!听说饲料还得涨?
我国暂停购买美国农产品!豆粕“意外”涨价!饲料成本要大增?
5月豆粕暴涨500元/吨!玉米普涨100元/吨!饲料涨价不远了?
豆粕要跌?难!玉米仍在涨价,看来饲料涨价不远了!
客服热线:400-810-5353传真:010-62698801-8810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7号中关村大厦16层邮编:10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