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肝炎后肝硬变,强调预防及控制感染的重要性。晚期肝硬变由于肌体消耗及肝脏解毒功能不佳,防御机能低下,甚易发生感染。感染后代谢增加及细菌毒素加重了肝脏之负荷。又因为感染期间患者摄食减少,经常输液,排尿不利,而促使电解质紊乱,这些因素都可以诱发肝昏迷。
临床常见眩晕患者。中医认为眩晕病因病机有几种: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有“无痰则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相对容易治疗,但是如果伴有严重耳鸣,病机相对复杂,治疗不容易,以某一单方治疗难取效,必须经过加减方能收效。兹举以典型病例如下。
《温热论》曰:“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湿为阴邪,重浊黏腻。热为阳邪,其性炎上。湿热相搏,胶结难解,热蒸湿动,蒙蔽于上,壅塞清窍,可见耳鸣如潮,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治宜清热利湿,化痰开窍。该患者湿热蕴结,上蒙耳窍,发为耳鸣,湿热黏腻,反复发作,方用黄连温胆汤加荷叶、蔓荆子升阳通窍;滑石、通草引湿热从小便而出,则耳鸣得愈。
患者由于郁怒使肝气郁结,“气有余便是火”,肝火引动心火,火旺伤津,津聚成痰,痰火扰乱神明,则见凭空闻语、心烦易怒、不寐等候;阳明津枯燥结,可见肠燥便秘。“盛则泻之,热则疾之”,就治法而言,亦包括苦寒方药的清泻法。
本例患者属于大脑脚肿瘤伽马刀治疗后继发肿瘤内出血,从中医角度分析属于“中风”范畴,石学敏院士认为其病机为脑络损伤,血溢脉外,闭阻清窍,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发为中风,属本虚标实之候,故治以醒脑开窍,疏通经络,滋补肝肾。
肝窍于目,心窍于舌,脾窍于口,肺窍于鼻,肾窍于耳。五脏之精气,开窍于头上,是谓五官。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头为手足六阳之所聚会。五脏阴也,阴极生阳,阳性清虚而亲上,清虚之极,神明出焉
凡具有通关开窍回苏作用的药物,称为开窍药。开窍药善于走窜,功能通窍开闭,苏醒神识,主要适用于热病神昏,以及惊风、癫痫、中风等病出现卒然昏厥的症候。临床常用以作为急救之品。开窍药一般用于神昏内闭的症候。
一、开窍药主要用于中医急救治疗神志昏迷的药物。由于神志昏迷病因不一,症状各异,必须掌握各药主治范围、用量、用法与禁忌等。二、开窍药乃治标之品,对于各种病因,须选配相应药物进行治疗,如高热神昏配用清热泻
活鲤鱼一尾,不拘大小,劈脑髓,碗盛饭上蒸出油来,将茶匙挑滴入耳内,数次自然窍开,后服补药收功。故纸一斤黑芝麻一斤火酒二斤童便一斤上四味同煮干为度,取出晒干,再将黑芝麻共炒香,取故纸为末。不用芝麻,以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肾“在窍为耳”,《灵枢.脉度篇》又指出:「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耳为肾之官,肾精足则听觉聪灵,肾精虚则两耳失聪。通过耳听觉的变化,一般可以推断肾气的盛衰情况。
局方苏合香丸治气中或卒暴气逆心痛鬼魅恶气沉香麝香诃子丁香青木香安息香香附荜茇白术白檀(各二两)薰陆香苏合油龙脑(各一两)朱砂乌犀角(各制)上为末入研极匀用安息膏并炼蜜丸如梧子大温水化四丸按此足手太阳足
〔自学时数〕4学时〔面授时数〕1学时〔目的要求〕了解开窍药的作用和适用证、禁忌征。熟悉开窍药与祛寒、清热药配伍应甩的理论依据(联系中医基本理论)。掌握开窍药中常用药的功效、临证应用,并比较其异同。联系
〔自学时数〕2学时〔面授时数〕1学时〔目的要求〕1.了解开窍剂的含义、分类、适应证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2.熟悉安宫牛黄丸、至宝丹、苏合香丸的组成。3.掌握安官牛黄丸、至宝丹、苏合香丸的功效与主治,并能
石某,女,72岁。2008年10月1日初诊。主诉:发作性睡眠增多1年。现病史:自2007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打哈欠,头两侧颞部疼痛,1周后睡眠明显增多,以后症状逐渐加重。发作前表情
邰×亭,男,41岁,农民。于冬季开会,夜深归家,途中受寒凉。初觉麻冷寒战,四肢拘急,周身疼痛,曾用葱姜煎汤发汗未出。约一小时许,又复出汗,遂即人事不清,语言错乱,不进饮食。病至四日则狂乱,
刘×氏,女,33岁。某日赴外地探亲,归后即觉周身不适,未甚注意,于翌晨口不能出声,但起居饮食如常,经医无效。时病已三日,延为诊视。神志苦闷,口不能出声,有时皱眉,似有头痛之意,身有微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