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芳香开窍,补益肝肾。用于肝肾不足,痰瘀阻络之胸痹,表现为心悸胸闷、胸痛头晕。冠心病心绞痛见以上证候者。
黄褐斑与月经情况大有关系,月经量少及有血块者,或气血虚不能荣于面,或血瘀不能荣于面,肝郁气血失和也不能上荣于面而致黄褐斑产生。本例气血既虚且瘀,肝气亦复瘀滞,故初以疏肝解瘀,养血和血为主,继之以益肾药加入,此乃余治疗黄褐斑常法,临床疗效较为稳定。若血瘀较重,可加桃仁、红花;若兼有湿而白带较多,加车前子、萹蓄;菟丝子补肾益精,可去面部黑斑暗影,用量需稍重;蝉衣疏风清热,上行头面部去皮肤瘀滞之风热湿邪,均为余治黄褐斑所必用药。
本案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临床多见有虚有实,或实中挟虚,错综复杂,此案即是如此,有痰瘀互结之证,又有肝阳上亢之证,兼有肾阴不足,当以去邪实为先。《丹溪心法·头痛》认为:“头痛多主于痰,病甚者火多。”提出了“无痰不作眩”,治疗以祛痰为主。
本例为肝右叶巨大肿块,27个月中进行介入治疗同时中药治疗23个月,经MRI复查肿块消失。开始2次介入治疗未配合中药治疗,故反应较大,自服用中药后,余6次介入治疗副反应大大减轻,这亦说明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所致。
本案患者证属气虚血瘀、肝肾阴亏,治疗中应避免单纯利尿而加重阴液亏耗,以黄芪、白术益气健脾,顾其肝体;用泽兰、丹参、赤芍以活血化瘀,血行则水利;以车前子、猪苓渗湿利水,且两者均有利水不伤阴之效;白茅根、木香行气利水;麻黄上宣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助利尿之力。
患者素有湿热内蕴,与血搏结,稽留于冲任胞脉,胞宫气血运行不畅,内生癥瘕积聚,瘀久化热,久病湿热夹瘀交作,病情复杂,滞而作痛,且瘀血内阻,血不归经,经水易淋漓日久方净。朱教授辨证为血热瘀阻型痛经,因于热者,清而通之,且瘀者自消。
慢性肾脏病特别是慢性肾炎,一直以来都是肾病科的研究热点与难点,目前中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笔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乡镇卫生院为平台,潜心研究中医40余年,对于内科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一些经验,特别是在治疗慢性肾脏病的过程中,以重用活血、轻用补气为指导思想,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临证心得简述如下。
苦甘,坚肾和血,舒筋络散风湿。
苦甘平无毒。《本经》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充饥肤,坚发齿,长须眉,安胎。发明寄生得桑之余气而生,性专祛风、逐湿、通调血脉。故《本经》取治妇人腰痛、小儿背强等病,血脉通调而肌肤眉发皆受其荫,即有痈肿,
【药用】桑寄生科小灌木斛寄生Taxilluschinesis(DC.)Danser的带叶茎枝。【性味与归经】苦,平。归肝、肾经。【功效】祛除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养血安胎。【临床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
原料:桑寄生10g、红茶3g。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降血压,利尿。用途:腰膝酸痛、筋骨痿弱;风寒湿痹;脚气;胎漏;产后乳汁不下;
治胎漏,经血妄行,淋沥不已。桑寄生当归(去芦)川芎川续断(酒浸)阿胶(蛤粉炒)香附子(炒,去毛)茯神(去木)白术(各一钱)人参甘草(炙,各半钱)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五片,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十书》云:治背强腰痛,风痹,疗痈疽,充肌肤,坚齿、黑发、长须眉。安胎,下乳汁。治崩中劳伤,及产后馀疾。又能益血。味苦、甘,性平,无毒。桑木气厚,生意浓,无采捋者,自然而生出。采茎叶阴干。诸木皆有,惟
桑寄生,益血其本能也,去湿其兼长也。真者,下咽必验。市人多以他木寄生者,不惟无功,往往致害,诸说多端。大抵折其茎,有深黄色者,为真。近海州邑及海外之境,其地暖而不蚕,桑无采捋之苦,得气厚而生意浓,自然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外科临床应用极其广泛。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虽然有各自不同的致病因素,但其总的发病机理不外乎气血瘀滞、营气不和、经络阻塞。活血化瘀法属于中医外科内治法中“消法”的范畴。活血化瘀法具有
清肝利胆,利湿解毒。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黄疸、发烧,口干苦或粘臭,厌油,胃肠不适,舌质红,舌苔厚腻,脉弦滑数等
生津液,解酒毒。治口渴及饮酒过量。
泻火,解毒,通便。用于三焦积热所致的口舌生疮,目赤头痛,便秘溲赤,心胸烦热,咽痛,疮疖。
清热解毒,凉血通淋。用于下焦热所致的热淋,症见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小腹坠痛。
清热解痉,去翳明目。用于肝阴不足,肝气偏盛所致的不能久视、青少年远视力下降;青少年假性近视、视力疲劳。
饮食之时,忽遇可惊之事,遂停滞不化,久成癥瘕者。
祛敏,止痒。适用于过敏性暑麻疹。
补肾助阳,益气生精。用于肾阳不足,肾阴亏虚引起:阳痿遗精,两目昏暗,精神疲倦,腰膝无力。
李某,女,27岁。2011年12月6日初诊。患者主诉月经延后1年。15岁初潮后月经即后期2~4月一行,当时测基础体温(BBT)单相。2009年经治疗后月经一月一至。今年月经又不调,末次月经
赵某,女,46岁。2000年3月19日初诊。左膝关节肿痛半月余。有轻度外伤史,自服滑膜炎冲剂和壮骨关节丸,不见效果。诊查:左膝关节肿胀,两膝眼饱满,局部轻度压痛,皮温略高,浮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