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窍闭阻而出现的神昏证类的药物称开窍药。一般常用的、主要的开窍药都有明显的芳香气,又称芳香开窍药。
二、功效
开窍,即开通心窍。包括开窍醒神(恢复心主神志功能)、开窍回苏(从昏厥到苏醒)、开窍醒脑,多用于开窍醒神。
兼有功效:都有较好的止痛作用。都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跌打损伤瘀血疼痛,风湿痹证,疮痈等多种疼痛证,止痛效果良好。
三、主治证
闭证或闭证神昏,就是神昏谵语或昏厥症状。一般温热病、湿温病比较多见。中风、癫痫、惊风在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同时,常有神志昏迷(心窍闭阻)出现。剧烈疼痛、恼怒、惊恐等出现短时昏厥都属闭证范畴。
开窍药主治是闭证,属实证,虚证不用开窍药。
昏迷症状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邪气闭阻心窍,心主神志功能严重地失常,心神失用,属实证,称窍闭神昏或闭证神昏,简称闭证。二是患者出现昏迷、脉搏细弱、呼吸微弱,有的冷汗淋漓或二便失禁,属正气亏虚,元神失养,是虚证,也叫脱证。
四、性能特点
药性:偏温、偏寒,主要是偏温。偏寒最有代表性的是牛黄。
药味:辛,真实滋味芳香。
归经:心。
作用趋向:偏于升浮、开
五、配伍应用
原则上适合寒热实。
热闭;闭证神昏属于热证,称热闭。热象明显,包括舌质红、舌苔黄、脉洪、数,发热、壮热等,一般配伍清热药,尤其清心热药。
寒闭:脉沉细、身冷、舌质淡、舌苔白等,配伍温里药温散寒邪。
实:闭证兼有痰浊、瘀血。湿温病有湿浊,癫痫有痰浊,剧烈外伤而昏厥有瘀血阻滞。痰则配伍祛痰药,瘀血配伍活血化瘀药。
六、使用注意
中病即止。开窍药是治标的,一旦患者从昏厥状态苏醒就不宜继续使用,过用则耗气。
证候禁忌:脱证;孕妇忌用,作用都较峻猛易伤胎气。
药味芳香,不宜作煎剂。
用于治疗急证属急救药,一般要预先制成各种剂型,便于不时之需。多制成丸剂或散剂,现在有注射剂。
【麝香】
一、功效:
(一)开窍醒神。简称开窍、开心窍。用于各种原因而闭证神昏,作用最强,称开窍醒神、醒神回苏第一要药。药性偏温。
配伍:热闭,不考虑温性,配伍清心、清热解毒等清热药,整方凉开(清热开窍);寒闭,配伍温性开窍药,更主要配伍温里药,整方温开。
凉开有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等,温开有苏合香丸。
(二)活血或活血化瘀。通过活血化瘀收到多方面效果。
活血止痛。广泛用于多种瘀血疼痛证。过去常用于跌打损伤的活血化瘀止痛,当代多用于瘀血而胸痹疼痛、冠心病心绞痛,单用都有良好的活血止痛效果。如将麝香作丸剂,一般每丸三十毫克左右,含在舌头下面,类似西药的硝酸甘油,能很快收到活血化瘀止痛,缓减心绞痛症状的良好效果。
活血通经。在治疗瘀血痛经、月经不调或经闭方中,配伍丹参、红花、益母草等能明显地增强作用。古代常用麝香活血通经作用下死胎或胎盘滞留,现在不提倡;对癥瘕结块能活血消徵,现代用于治疗肿瘤。
活血消肿。疮痈肿痛初起阶段有瘀滞,用麝香活血有利于红肿消散。
(三)解毒。
二、注意
用法:只作丸散剂,不作汤剂。
用量:六十到一百毫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麝香含化,三十毫克就能够收到明显止痛效果。现在研究,麝香对中枢,小剂量时兴奋,可促进醒脑回苏,治疗昏厥。量大反而中枢抑制,使本已昏迷患者昏厥加深。
用药禁忌:孕妇禁用。
【冰片】
一、功效
(一)开窍醒神。作用弱于麝香,与麝香相须为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麝香的用量,保证同样的开窍效果。
(二)清热消肿。外用有良好的清热消肿作用,主要用于疮痈肿痛和五官科的一些病证。现在研究,不但局部用后有凉爽感,而且能抑菌、防腐、消炎。
药性:现在《中药学》认为偏寒,是在外用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清热效果,有寒的性质。内服无明显偏寒倾向性。
当代,大量用来治疗冠心病的心绞痛,不属热证。《苏合香丸》有冰片,方进一步地简化为《冠心苏合丸》五味药,简化《苏冰滴丸》苏合香和冰片两味药。
二、注意:不作汤剂,作丸散剂;制剂不能加热。用量0.03到0.1克;孕妇慎用。
【苏合香】
一、开窍醒神。作用微弱。本类药中温性最强,主要用于寒闭,既开窍,又温里散寒。《苏合香丸》有苏合香、麝香、冰片、安息香四味开窍醒神药,治疗寒闭的闭证神昏,开窍主药仍是麝香。
二、辟秽、散寒、止痛。用于里寒寒邪凝滞所致的多种疼痛证,类似于温里药。散寒止痛包括温中、温通经脉多种受寒的疼痛证,都可用苏合香丸。
辟秽相当于芳香化湿,治疗湿阻中焦的有关病证。辟秽比化湿的含义广泛,更多指能消除或治疗引起吐泻、腹痛的病因或症状。水土不服引起吐泻腹痛,夏天吃生冷或不洁之物出现吐泻腹痛等都可用苏合香。
用法:只能作丸剂,有效成分不溶于水,不作汤剂。苏合香保存时放在容器中用水淹住,避免在空气中香气散失。苏合香醇溶性较好,可泡酒作酒剂,效果相当好。
石菖蒲
天南星科小草本植物的根茎,很香。
一、开窍醒神。作用更微弱。化湿作用良好,一般在湿温病中作为开窍醒神药。《菖蒲郁金汤》湿热病,湿热蒙蔽心窍,患者处于清醒非清醒,昏迷非昏迷状态。在菖蒲郁金汤中,加服玉枢丹(有麝香),主要靠麝香开窍,石菖蒲只能起辅助作用。
二、宁神,即宁心安神。用于心神不安,尤其是心神不安出现健忘,常配伍远志,交通心肾,为治疗健忘证固定的一个组合,如《孔圣枕中丹、读书丸、不忘散》等都有该组合。
三、化湿和胃(和中)。又是芳香化湿药,用于治疗湿阻中焦,类似于苍术、砂仁、藿香等,尤其是夏天湿浊中阻。如《噤口散》治疗噤口痢,石菖蒲芳香化湿开胃。
用法:汤剂效果不好,很多芳香性成分在汤剂当中不溶解,有的破坏,宜作丸散剂。
蟾酥
蟾蜍(癞蛤蟆)身上分泌出的液体,干燥入药。
一、有一定开窍醒神作用。主要用于吐泻、食物中毒而窍闭神昏。如痧证、中暑,夏天急性胃肠炎严重吐泻导致昏厥。其它的闭证神昏很少使用。
二、解毒作用很强。对于疮痈肿痛消肿、止痛效果明显。《六神丸》治疗咽喉肿痛,《蟾酥丸、蟾酥散、蟾酥酊》等很多治疗疮痈的古方都有蟾酥。现在用于肿瘤、癌症的解毒、消肿、止痛。
三、止痛。可内服,主要外用,外用有麻醉止痛。该药如果接触舌头,舌头麻木难受。
用法:不作汤剂,不可入目。
用量:量不能大,量大则产生心脏抑制,类似于强心甙的作用,使心脏停止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