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口诀范文

框架式教学法,又称支架式教学法。根据欧盟“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定义,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德国范例教学强调“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的统一”、“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其实质就是通过课堂学习来获得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把传授知识与科学方法有机结合。而框架式教学法的提出,就是建立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一方面强调课堂着重分析知识和体系的框架结构,力求整体把握学科各章节的主体,另一方面又强调各部分内容的交叉和联系,注意各阶段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其实质是以学生为主体与师生的双向交流。这既包含了静态的教学知识,又包含了动态性的教学策略,是科学知识、科学思想以及科学方法之间的有机联系。

框架式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快一点,回头少一点,偶尔漏一点。主张在知识的前进中化解学习负担。教学如盖楼,封顶再装修。主干挺拔而结实,分支再多也不会喧宾夺主。

2框架式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忆负担繁重,专业化倾向强,对大多数刚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的学生而言,中医基础理论古奥繁杂,学习往往是被动机械的,而记忆的内容又大多是零星和细碎的,所以极易遗忘。部分学生学习方法僵化,只听不记,或死记硬背。因此,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是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能否取效的关键。

如果把中医基础理论中每个知识点即概念比喻为“一粒粒的珍珠”的话,那么,形成单元系统化的中医知识体系则可以看作是“串珍珠的绳子”。有了绳子,珍珠虽然眼花缭乱,但却秩序井然;没有绳子,珍珠即刻散乱满地,无法收拾。而框架式教学法即能把零散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归纳、整理,把学生先前的“无序”知识“有序”地自动组织起来,帮助学生努力扩大知识信息中的已知部分,不断消除知识信息中的未知部分,科学地解决中医理论的整体化、系统化和网络化。

3框架式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实施

具体到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而言,我们将其划分为三级构架,即模块构架、章构架、节构架。

一级构架为四大模块,即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中医学的养生防治观等。四大模块的划分有助于学生把握整本教材的总体框架,实现中医基础理论的系统化和综合化。

二级构架为章构架,如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主要划分为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三章,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主要包括气血津液、脏腑、经络、体质四章,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主要包括病因、发病、病机三章,中医学的养生防治观主要包括养生、预防和治则三章。

三级构架为节构架,如“气血津液”章可分解为四节“气”、“血”、“津液”及三者的相互关系。在节框架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展开精讲细讲。如“气”一节,主要介绍气的五部分知识,即气的概念、生成、功能、运动和分类。这样可使学生很容易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框架式教学使较为复杂、不易把握的知识程序化、直观化,既有利于对整体教材的把握,使之系统化、明了化,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清晰可见甚至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4框架式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4.1引导学生构建框架式思维模式

框架式教学十分注重知识的结构化,只有把知识结构化,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才能实践和应用;只有把知识结构化,才能转变为能力的培养,并不断创造创新。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极强的条理性和框架式。如前所述,我们在导论中就告诉学生主要介绍四大板块的内容。其中在哲学基础部分,可以告诉学生主要介绍三部分内容,即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阴阳学说中主要介绍阴阳的起源、阴阳的属性、阴阳的概念、阴阳的五大关系,以及阴阳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如此层层推进,最终形成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整体框架。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无论是每一单元的开始抑或结束,甚至是每一次授课,均应强化学生的框架意识、整体意识,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认识和把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框架式教学同样注重对知识进行口诀化。口诀化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化繁为简、化简为趣。如在“经络”一章的教学中,知识点十分庞杂,且容易混淆。如关于十二经脉在肢体的循行分布规律,我们可以给学生编出歌诀:“太阴阳明行在前,厥阴少阳在中间,少阴太阳在后面。”对于循行入耳中的经脉,我们把它概括为一句话――“三个胆小鬼钻入耳朵中”,学生就很容易记住入耳中的经脉为三焦经、胆经、小肠经。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把它变为两句歌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这样就使十二经脉的前接、后续共24个知识点,两句话便能了然于胸。

再如,在“气机失调”的讲授中,我们概括为“三大类五小类”。“三大类”为气的运行迟缓、升降的失调、出入的失调;在此基础上衍生为“五小类”,即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5框架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对学生而言,采用框架式方法进行学习或复习,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框架式学习的实施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骨架学习,观其大略,不求甚解;第二阶段为专题学习,深入某一单元,详细到每个知识点;第三阶段为习题学习,温故知新。

《生理学》是高职高专类院校制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药理学》、《中药药剂学》等专业课程的奠基石,能否学好本门课程,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多门专业课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培养出在制药行业中理论知识过硬的技术型人才,则必须要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探索一条便捷有效的学习途径。下面,笔者就如何做好《生理学》的教学工作,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努力提高课堂授课效果

1.提炼教材内容,整合各章节有联系的知识

2.以设置疑问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在授课方法上则要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与教师同步思考,师生互动,努力做到说理深刻,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密切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设置疑问解释疑问,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临床诸多现象,不断进行新旧知识的纵向串联和横向比较,使学生始终处于矛盾设置和解决的过程中,以促进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例如:在学完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生理之后,可以问问学生人口服四环素后为什么尿液呈现黄色体内过程依次经过哪些系统各系统依次经过哪些器官以次途径进行思考,举一反三。使学生对呆板枯燥的生理学理论知识产生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课堂知识面。

3.推敲授课语言,简化抽象内容

对内容复杂、抽象,难于记忆的知识,可以通过口诀、顺口溜、图表、类比等方式方法将其形象化、条理化、简单化,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接受,在授课语言上,教师要做到语言幽默风趣,“表演”得体,表达生动,言简意赅,深入浅出,使学生爱听、善思、好记,达到话语结束意犹未尽的良好效果。比如:人的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比较抽象,编成顺口溜“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庭九舌咽,迷走、副、舌下”就很容易让学生牢记。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故理论知识必须密切联系实际,才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升华。比如在学习消化系统的生理这部分内容时,会学到胃有贮存食物的功能,而且能把食物以食糜的形式分批送入十二指肠,那么,这时就可以提到:某些胃病人在胃切除一部分之后就应该每天少量多次的进食,这样才能减小对胃的压力又能保证人体能量的供应。还有,在循环系统生理学内容学完之后,可以问一个同学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生理学问题:人为什么吃饱了饭之后会有困倦感经过同学们讨论之后,再对其进行解释,主要是因为食物进入胃肠后,胃肠血管的充盈量增加,大量的血液供给肠胃的血管使人头部的血液量减少,所以使人困倦。这样,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既加深了理解又加强了记忆。结果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突出中医药特色,架设中西医结合的桥梁

中医药是在中华民族经过世代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世界医药界不可或缺的一块珍宝,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是每一名医药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而目前各出版社的《生理学》教材几乎都是以西医理论的翻版,事实上,中医药虽然各有其基本理论体系。但两者之间完全可以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讨论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生理的关系,而且对于人体一些生理机能。如介绍调节体温的调定点学说时,可以举一些中药为例,如黄芩能使高烧病人的体温下降,就是通过使病人的体温调定点下降来达到降温的目的。以此方式培养学生对中药神奇疗效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四、尝试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可明显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通过声音、文字、图片、动画等形式,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系统,可以丰富教学表现形式,加大知识的消化和吸收量。同时,多媒体教学还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对重点内容和实验演示的回收可增加学生记忆,尤其是个别抽象的内容,如细胞的跨膜信号传导,通过多媒体直观的演示,能把本来很难理解的化学门控通道的五聚体结构简单明了的表达出来,使教与学在更加轻松愉快的过程中进行。

参考文献:

1腧穴配伍的研究现状

2将复杂网络方法引入腧穴配伍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993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护士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护士执业者必须通过卫生部统一考试,取得《护士执业证书》,才可以从事护理工作。2008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护士条例》,规定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护士执业注册考试,取得护士执业证书。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直接影响学生就业率,是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为了提高学生护士考试通过率,课题组分析了近几年护士资格考试变化趋势,采取了应对策略,使本院护理专业学生考试通过率逐年上升,由2009年的87%增长到2013年的97%。总结分析如下:

1.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变化情况

1.1考试内容变化。原来考试内容只涉及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护理学基础五门学科知识,从2011年起,增加了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生命发展保健、中医基础知识、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与护理法规、人际沟通六门课程。考试大纲增加了解剖生理、护理问题和健康教育内容,体现了重视预防、接近临床的指导思想,也增加了部分新的疾病种类,如过敏性紫癜、心肌疾病、心包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删除了总论部分的内容。

1.3考试题型变化。考试题型全部是选择题,主要使用A1、A2、A3/A4型题,强调临床操作和实践技能,逐步增加临床病案分析题、多媒体试题,减少记忆概念性A1题型(单句型最佳选择题型题),A1题型量由原来的60%以上下降到20%。A2型题(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增加到60%、A3/A4型题(病历组型最佳选择题/病历串型最佳选择题)增加到20%,加强了技能测试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

1.4考试专业知识更新。考试专业知识与最新临床实际和标准一致,如心肺复苏的顺序由原来的A-B-C(A即通畅气道,B即人工呼吸,C即人工循环)变更为国际最新标准C-A-B的顺序,2012年考点数据修改50余处,涉及高血压的分类、小儿体重的标准、氧疗时酒精湿化浓度等,如酒精湿化浓度由“30%~50%”修改为“20%~30%”。

2.教学应对策略

2.1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相结合。国家护士资格考试大纲每年都有少许修改,考试知识点每年有变化,为了提高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教学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课题组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制定新的护理专业教学大纲。

2.4把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命题思路,编写护士资格考试模拟试卷。通过分析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了解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涉及疾病解剖生理、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命题的关键词包括最主要病因、主要的致病菌、主要的诱因、主要的感染途径、好发年龄及好发部位、最主要的或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或最严重的并发症及表现、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确诊的辅助检查方法、首选的治疗药物、首要的护理问题、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根据考题分布和考试命题思路,课题组编写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模拟试卷,并总结归纳了护士资格考试常考知识点,知识点的记忆口诀、护士资格考试所有计算公式大全等,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知识。

2.6学校考试与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型。改变以往考试的综合题型,课程结业考试题型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的A1、A2、A3/A4型试题一致,考试内容主要是护士资格考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3.思考和体会

如果片面追求护考通过率,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教育,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就可能偏低,如何将护理教学计划与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临床实践双接轨,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1]。

2.从医学的发展史上来看,伤与武密不可分

从医学发展史来看,自古以来伤与武术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人类从原始的“构木巢居”、“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始,因爬山攀登不慎,就会发生摔跌伤折,与猛兽搏斗及部落之间发生争斗就有创伤产生,前者是运动损伤的萌芽,后者则属战伤范畴。疾病的“疾”字,就是象征带有箭伤而卧床之意。(此处向徐老师请教,重新解释)武术到了秦汉三国时期发展成两大类,一是具有攻防格斗实用性较强的技术动作;另一类则是适应表演需要,通过把攻防技击反复加工提炼而逐渐形成的套路技术。前者当时称之为角抵与手搏,角抵与手搏的技术以“打”为主体,建立在对抗的基础上,所以受伤的机会相当多,因此防治受伤的技术也日益受到重视。随着伤骨科医学事业的发展,到了隋唐,在太医署下专门设立了按摩专科,其中按摩医者有“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师四人,掌管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可见当时按摩师要分管教病人练功,进行导引体疗的方法防治疾病,对跌打损伤所致的骨折脱臼也由按摩师负责正复治疗。所以当时按摩师自己也要练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必须指出,中医药学在明代中期以后,特别是外科领域处于停滞不前的局面,而伤科正骨却依靠技击家之间师徒相传及这些专著的流传而依然在迅速发展。

民间武术伤科学派,有专著传世的约在明代以后,但在民间传授治伤经验,师徒相传这种形式当早于此时。武术伤科应当说是由技击家、僧道从民间师徒相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到了明清武术伤科学的流派上已颇具特色。

3.医学上的内容特别是针灸知识给伤科的产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经络学说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但除了受到针灸医师和推拿医师重视外,其他科医生不甚重视,而武术界却因点穴术与技击的作用,十分重视穴道。所以,重视穴位作用,注意经络理论是武术伤科学术流派特点之一。正因为如此,相应的出现了根据穴位采用不同治疗方药。必须指出,武术伤科著作中的穴位名称与目前针灸学上的穴位名称不完全相同。但近代医家的著书立说及介绍临床经验时有逐步向十四经穴位靠拢的趋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武术中的穴道与针灸上的穴位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很大的差异,武术对穴位的重视首先起源于格斗技击,所以著书立说时考虑的穴位损伤更接近于现代的解剖位置伤害。

4.从武医人才和专著中浅窥武医关系

武术伤科学派在辨证施治,应用药物治疗时有两大特点,即既讲辨穴施治又讲辨证施治,应用的方药少而精且十分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除前述少林伤科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传人外,还有许多医武兼备之医家,或以师授,或以家传,自成一派,继承和弘扬少林伤科医疗体系,使少林伤科学派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清朝吉林龙源洪氏伤科之洪龙源撰有《龙源洪氏家传跌打秘方》,书中载有跌打要诀及治伤创方。其中“龙源洪氏家传跌打秘方”源自少林“十三味总方”。尚有一些著者不详的少林伤科方书,如《少林寺军阵伤科跌打秘方》(手抄本)、《少林真传伤科秘方》、《伤科杂方》。《伤科杂录》等。

现代中医骨伤科界中,与少林伤科有源的医家不少,例如上海的王子平曾任第一届武术协会副主席;上海施家伤科的施镇昌曾师于少林拳师邓九皋;四川成都体院附属医院前院长郑怀贤,少跟北平魏金山、孙禄堂习武兼医,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上代表中国作武术表演,建国后曾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中国运动医学会委员;广东何竹林系少林至善禅师高足洪熙官(洪门少林)之徒;佛山李广海系金山寺僧人智明和尚所传;广东蔡荣亦属洪门少林;福建林如高的祖父系少林高僧铁珠之徒;福建许书亮少时曾随陈文世(少林伤科学派)习国术学骨伤;四川杜自明宗少林派武功;成都杨天鹏系少林武师吴云武之徒;河北李墨林受业于少林支派;哈尔滨夏静华之叔祖出家嵩山少林寺习武;江西的程定远早在1922年向汪之斋学习内功,1933年毕业于南京国术馆;北京刘道信师少林武师,曾以教武为生;他们继承师传,发扬其特色,为发展中医骨伤事业作出不少贡献。

禅一(王单一)

附表:

伤科专著中关于武术对医学的影响部分资料汇编

《跌损妙方》身中门第三中

“胃脘受伤吐血不止,气往上逼,先用擒拿,后服药”其中“擒拿”一词最常见于武术用语中,此处引申过来为推拿按摩的一种手法。

《跌损妙方》金创门第六·杖伤附中

“北俗人皆佩刀,睚呲之怨,抽刃而起。其赖有此与。”

《跌损妙方》通用门第七中

“疗折伤方药,习拳技家多有之。武夫当伤,往往制以待用,而秘不示人,何其私也。”

《救伤秘旨》原序中管序

“跌打损伤诸方,从古为技击家所秘,世传盖少。”“友人赵君兰亭,薄游吴楚,遍集良方,初不自私,欲以济世。”

《救伤秘旨》原序中黄序

“使之从王事赴疆场,矢刃交下,旗鼓相当,遑虑伤哉……当临阵时,虽智勇之将,难保无伤……等而下之,乡邻有斗者,一朝之忿,或伤人,或受伤……君少好勇,薄游四方;遇技击之良者,必止而请教焉。

《救伤秘旨》四、三十六大说中

“凡人身上,有一百零八穴,内七十二穴不致命,不具论。其三十六大穴,俱致命之处”为佛家用语,参看韦以宗书

“心口中名‘黒虎偷心穴’,属心经”

“心口下一寸五分为‘巨阙穴’……劈拳一掷,即醒。”书本文字中间有许多拳打重,点打重等词语。

《救伤秘旨》五、少林寺秘传内外损伤主方:

此方最早见于胡廷光《伤科汇纂》(1815),称为少林寺僧所传,《陈氏秘传》的“内伤脏腑方”取名为“少林寺秘传内外损伤主方”者,说明了少林拳技家对伤科的影响。

《救伤秘旨》六、王瑞柏损伤用药论:

王瑞柏,清嘉、道时(公元1796~1850)今浙江宁波人,伤科医家,拳术技击家,著有《秘传伤科集验良方》。

《救伤秘旨》七、青城山仙传接骨方,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灌县。于清代康熙年间,青城山武术自成派系,善于用三十六打穴法二十四式游龙掌,江湖上称之为青城派。

《杨成博先生遗留穴道秘书》序言中讲解:

出外偶遇恶人,此比功夫不可忍之,方可决断生死……出此比手法次要……进切不可乱出手伤人之命也,……此书若传好人,固可按部医人,如歹人得之则祸害不浅,切不可乱人矣.……师曰:人有一十八穴大,五十四穴小,天地人和四大穴,此比方乃伤人之命也,……倘若出外不可伤人……

跌打损伤方清.太双

序言中:少林寺法莲师太双先生秘传;一治两鬓二穴打,着拳倒地不遗尿可治;忠心一穴着拳倒地,只怕血攻

五论图清.毛公

起死回生跌打损伤秘授清.不撰著人

人身不可打处总论中"肺底拳休打,肺俞总一般…太阳休点戳"

朱君尚先生秘传跌打方

看法一章中:"凡看问受伤者,冲拳向上者为顺气,平拳为塞气,插拳为逆气,最凶."

验伤轻重生死决一章中:"解救穴道法.此系霸王开锁穴要诀耳.咽喉穴受伤闷去…心口穴受伤即拍肺愈穴"

全体伤科清.王焕旗

骨格医法一章中:"以上等穴,至紧至要,向上打伤为顺气,平拳为塞气,倒插为逆气…各种内伤,最忌倒插."

跌打伤科清·王锡林

内伤第二中:“其伤有拳打棍戳,有手指点戳,又有戥子稍点戳者…俱为内伤,…就拳打而论…拳骨点打正者重,平拳打偏者轻。

龙源洪氏家传跌打秘方清·洪龙源

跌打要诀中有这样一些字眼:踢打中;直打中;木棒打中;木棒点中;直打点中。

少林寺跌打损伤奇验全方清·不撰著人

由名称可推知

少林真传伤科秘方清·不撰著人

其中有诗文:诗曰跌原防意外,打或遇灾侵…全得苍生命,方知重少林。此外专门有一章名称为:拳伤辨其中提到:向上为顺气,平拳为寒气,倒插为逆气最凶,各种内伤总怕倒插;又有清心和气汤方剂指出为打内伤者,吐血后用。

接骨全书清·徐瑛

有人捏碎阴囊;或捏破阳物者;凡人受打或倒插,或先要论致命处穴部;海底穴,或被踢伤,或因偶然受伤。

伤科大成清·赵竹泉

在本书中同样有这样的语句:凡人受向上打伤者为顺气,平拳打伤者为塞气,倒插打伤者为逆气,其症最凶。

跌打损伤回生集清·胡青昆

跌打损伤小议中解释跌与打是不同的,打是指与人争斗与杖夹为打;另外在治周身口诀中有:凡打伤后部;凡打伤吐血者。

少林寺伤科秘方清·不撰著人

本书中有条目:少林寺经验损伤方其中有方剂:四味金刚散;十八罗汉丹(其治伤如神)

江氏伤科学清·江考卿

三十六大穴治法讲解的十分详细,富有少林派治伤特色

伤科补要清·钱秀昌

汤头歌括如圣金刀散;三黄宝蜡丸歌曰三黄宝蜡古来传,天竺藤雄刘寄全;浑元膏;八仙逍遥汤;附录各家秘方中有太乙膏;八仙散

THE END
1.经典必备!中药歌诀大全,收藏这一篇就够了经典必备!中药歌诀大全,收藏这一篇就够了 中药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其种类、药性繁多。别怕,记住这些简便歌谣,了解中药不再难。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521886.html
2.治病用药金口诀52.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53. 肺虚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虚有痰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肾虚有痰宜补肾以引其归脏胁为肝胆之区,禁用汗、吐、下三法。 54. (胁痛)《经》曰:溲而便脓血,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12/12/7306526_1139141777.shtml
3.单味中药功效记忆口诀汇总牛黄清热解毒强,化痰开窍息风良。 钩藤清热息肝风,平肝治晕亦有功。 天麻息风诸痉宜,善治眩晕头痛痹。 地龙息风治热痉,平喘利尿经络通。 全蝎蜈蚣治抽痉,散结通络又止痛。 25、开窍药 开窍醒神苏合香,麝冰菖蒲蟾酥樟。 开窍醒神靠麝香,活血通经止痛良。 https://www.jianshu.com/p/2218cb4a6007
4.2021年润德教育执业药师备考笔记中药记忆口诀(26页)2021年润德教育执业药师备考笔记中药记忆口诀.pdf,润德教诲执业药师备考笔记(中药记忆口诀) 一、惯用歌诀 1、中药七情歌 相须为用互增效,相使一药助一药;相杀能制它药毒,相 畏毒性被制约;相恶配伍疗效减,相反曾毒要记牢;单行无需它 药配,七情配伍真奥妙。(注:相须、https://m.book118.com/html/2021/1112/6015205121004045.shtm
5.赶紧收藏!全网最全中药趣味记忆口诀!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全网最全中药趣味记忆口诀,让大家轻松记住各味中药及药效!建议大家点击左上角按钮直接收藏,方便大家随时查看复习。 理气宽中 化橘红: 燥湿化痰,理气散寒,消食 (话剧灶坛寒食) 橘红: 行气宽中,燥湿化痰,发表散寒 (橘红灶坛彪悍) ...https://www.163.com/dy/article/CU7L4BOG0517C621.html
1.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开窍剂”好记顺口溜【记忆口诀】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对比37种! 【二试】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二试考生复习建议/备考资料汇总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难不难?各单元都出了哪些重点? 收藏!医学教育网课程vs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还原考点练习题!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一年两试”二试考试安排...https://www.med66.com/zhongyiyishi/fudaopeixun/hy1909106928.shtml
2.单味中药功效记忆口诀汇总牛黄清热解毒强,化痰开窍息风良。 钩藤清热息肝风,平肝治晕亦有功。 天麻息风诸痉宜,善治眩晕头痛痹。 地龙息风治热痉,平喘利尿经络通。 全蝎蜈蚣治抽痉,散结通络又止痛。 25、开窍药 开窍醒神苏合香,麝冰菖蒲蟾酥樟。 开窍醒神靠麝香,活血通经止痛良。 https://www.uslshop.com/nanxingjiankang/390166.html
3.中药学分类记忆口诀平抑肝阳药蒺藜、赭石、珍珠母、罗布麻叶、石决明、牡蛎。蒺藜赭石珠母布,决明牡蛎平肝目。息风止痉药天麻、牛黄、羚羊角、钩藤、僵蚕、地龙、全蝎、螟蚣。天麻牛羊角钩藤,僵蚕地龙蝎螟蚣。开窍药麝香、冰片、石菖蒲、苏合香、安息香。麝冰苏合菖安息。补气药西洋参、人参、太子参、党参、蜂蜜、大枣、扁豆、甘草...https://m.renrendoc.com/paper/214950272.html
4.400味中药药性记忆口诀!吐血整理400味中药药性记忆口诀!吐血整理 来源:百度文库 整理:药店经理人(ID:yaod366) 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容养卫。 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https://www.douban.com/note/637257221/
5.方剂学记忆口诀(通用10篇)篇3:方剂学记忆口诀 1.1 受试对象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0级中医骨伤专业、中药栽培专业2011年春季学期学习方剂学班级的全体同学。 1.2 试验资料 1.2.1 方剂趣味歌诀 笔者在近年教学工作中, 根据李铁男主编的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中药方剂学...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ch5gjcd.html
6.执业药师祛风湿药口诀考试宝典执业药师祛风湿药口诀 ? 一、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寒用生姜, 桂枝紫苏和麻黄, 辛夷胡荽与香薷, 白芷葱白加荆防, 羌活藁本苍耳子, 柽柳细辛效果良。 2、发散风热药: 发散风热有升麻, 浮萍薄荷桑菊花, 柴葛蔓荆牛蒡子, 木贼豆豉蝉衣加。 http://www.exam66.com/show/nmsCO3.html
7.中医191个常用方剂歌诀趣味记忆口诀这些方剂汤是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会考到的内容,同时,各位中医也需要记忆,希望这些口诀对你有用! 1.麻黄汤:【干妈贵姓】。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2.桂枝汤:【桂枝三药】。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 3.九味羌活汤:【羌风百草细,秦川有苍生】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 4.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248874.html
8.戒为良药第132季:断念口诀的学练悟第2页求索网库里为什么那么准,或许看看他平时的训练就可见一斑。这位戒友戒戒破破快1年了,也是该开窍了,每天坚持练习断念口诀,迟早会开窍的。不开窍,隔座山;一开窍,隔层纸。不开窍,怎么都进不去;一开窍,就会觉得原来如此简单。开窍就真懂了,之前是假懂,似懂非懂,开窍后继续精进练习,实战水平就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强。https://www.qiusuoo.com/zh-hans/5360/2
9.中国历史朝代记忆口诀8篇(全文)中国历史朝代记忆口诀 第1篇 高考备考必知之中国历史朝代口诀记忆法,希望能够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帮助。 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 盘古三皇五帝更, 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 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v6hf1gw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