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林正骨》栏目由广东省名中医林定坤教授及其团队倾力打造。
万能的膏药?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一出现颈肩腰腿痛,脑子里第一个蹦出的方法就是“贴膏药”。
作为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药物,膏药因其容易保存、使用方便的优势,圈粉无数。于是,很多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痛了就给自己来上一贴。
但是,一痛就贴的膏药,真的有这么万能吗?
本期医林正骨,我们就来跟大家聊一聊“膏药”!
1
膏药有哪些好处?
作为药物界的大户人家,膏药种类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按成分来分,常用的膏药可以分为中药类、非甾体抗炎药类、激素类以及镇痛类。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膏药,都是由背衬层、透皮剂和有效成分三者组成。
背衬让有效成分保持与患处的紧密接触,透皮剂带着有效成分深入患处内部,而有效成分则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来达到止痛消肿或其他治疗目的。
通过这种经皮给药的途径,好处主要有以下这两点:
划重点
无需口服,起效快
贴在患处的膏药,避免了口服药物需要经历的代谢过程,减少口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膏药不仅起效快、对人体的负担也会更小。
药效稳定、持久
患者用起来轻松方便,也无需担心因为忘记吃药影响疗效。
虽然膏药的好处多多,但并非人人都有效。很多人在使用时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同样都是痛,为什么别人贴了膏药就管用,我贴了却没用?
2
为什么
我用膏药没有效果?
膏药效果因痛而异
膏药是透过皮肤渗透进患处起效,对于痛处固定的浅层组织的疼痛可以有很好的疗效。
而对于诸如肾结石之类的内脏绞痛、重度骨质疏松的全身痛等等,膏药则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以骨科常见病为例,我们来简单聊聊一些适合贴膏药的情况:
适合贴膏药的情况
1、跌打损伤;
2、长期伏案工作,引起颈腰椎劳损;
3、患处受寒湿引起疼痛,如夏季吹空调引起脖子疼、冬天因降温受寒,膝盖痛发作等;
这类因急慢性损伤引起的疼痛,位置往往是局限固定且表浅的,就很适合通过膏药治疗。
也有一些情况下,贴膏药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止疼效果。
不适合贴膏药的情况
1、神经受压引起疼痛,如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因神经受压引起的疼痛,这种疼痛可以放射到整条肢体,有时还会伴有麻木和感觉的异常,膏药就未必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了。
2、骨质疏松、骨破坏所引起的长期慢性全身痛,只作用在局部的膏药,同样起不到较好的缓解效果。
3
膏药应该怎么用?
当我们的情况适合用膏药时,在使用上也有讲究。
我们以最常见的几类膏药来告诉大家:
膏药应该贴哪里?贴多久?要注意什么?
第一类
橡皮贴膏
(橡皮贴类膏药示意图)
适合使用在皮肤光滑的活动区域
这类膏药是橡皮衬层,好处是粘合度高,可以与肌肤紧密贴合。适合贴在皮肤光滑、活动幅度大的肘膝关节部位,但也正因为粘性大,不适合用在体毛茂密的部位。
可能含有刺激成分,注意避开破损位置
因为这类膏药中有些会含有像南星、乌头等成分,对皮肤刺激比较大,在使用之前要看清说明书上的成分,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皮肤红肿、起疹、瘙痒,要及时停药。
第二类
巴布膏类
(巴布膏类膏药示意图)
巴布膏类粘合度不如橡皮贴膏,不容易引起皮肤撕拉伤,可以贴在平坦的背部和毛发茂密的部位。
如果要贴在膝盖、脚踝这些需要活动的部位,可以用胶布来进行加固。
第三类
温感类
这类膏药的特点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作用部位会有持续发热感,达到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适合用于因潮湿寒冷导致的寒湿疼痛。
膏药一贴用多久比较好?
并不是!
温馨提示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膏药,都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谨慎选择,在使用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如果自行使用膏药后疼痛没有缓解,还是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系统治疗。
而镇痛类、激素类的膏药,盲目使用的副作用很大,可能会出现药物依赖、皮肤增生、感染等情况,甚至会出现像“满月脸”“水牛背”一样的全身改变,所以并不建议患者自行使用。
4
膏药能止痛一时
但不可完全依赖
膏药虽好,却也要科学使用。
贴膏药并非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对于一些急性的、偶尔出现的肌肉劳损疼痛,使用膏药确实可以“药到病除”,缓解一时的疼痛。
但对于一些慢性疼痛来说,如果根本的病因未根除,依然可能会反复发作。
对症不对因,作用有限
对于筋骨失衡所导致的疼痛,单纯用膏药能做“对症”处理,但仅能改善局部炎症、缓解疼痛,对于筋骨状态的整体失衡却无能为力,甚至会因为长期用药,掩盖病情。
治养一体化,方能无后顾之忧
对于长期的、反复出现的颈肩腰腿痛,膏药是一方面的措施,除此之外,还是需要到医院专科治疗,明确病情,同时从治疗和保养两方面入手,才能取得最佳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