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兽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兽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兽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阿苯达唑:具有广谱驱虫活性,对线虫、绦虫、吸虫有较强的驱杀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蠕虫体内的微管蛋白结合,阻止其与α-微管蛋白进行多聚化组成微管,从而影响蠕虫体内的有丝分裂、蛋白装配及能量代谢等细胞繁殖过程。

伊维菌素: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节肢昆虫和体内线虫具有良好驱杀作用,主要用于驱除猪的胃肠道线虫、肺线虫和体外寄生虫。其驱虫机理在于促进突触前神经元释放γ-氨基丁酸(GABA),从而打开GABA介导的氯离子通道。氯离子流能降低细胞膜阻抗,引起突触后膜静止电位轻微的去极化,从而干扰神经肌肉间的信号传递,使虫体松弛麻痹,导致虫体死亡或被排出体外。

药用碳:1、具止泻作用:能吸附导致腹泻及腹部不适的多种有毒与无毒刺激物。减轻对肠壁的刺激,减少蠕动,从而起止泻作用。2.解毒作用:能吸附摄入的毒性物质,抑制胃肠道吸收。3.消胀作用:吸附肠道气体,解除不适症状。

牲畜饲养时,由于动物生长习性和饲养环境的影响,猪、牛、羊等动物易感染线虫、绦虫、钩虫等体内寄生虫病以及虱、皮蝇蛆、螨等体外寄生虫病,使动物出现抵抗力下降、生长不良、疾病频发等诸多问题。

阿苯达唑与伊维菌素联合使用与单独使用阿苯达唑和伊维菌素相比较,可以更有效、更全面的杀灭动物体内外寄生虫,减少了重复投药带来的不便。现有技术中出现的将阿苯达唑与伊维菌素复配成预混剂的报道为收载在《兽药国家标准汇编——兽药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第一册,规格为:100g:阿苯达唑6g+伊维菌素的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但是现有技术存在着按配方投料主药检测含量不达标、伊维菌素在饲料中混合不均匀、阿苯达唑混合时易成团等问题。

本发明以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兽药的标准为研究基础,其标准收载在《兽药国家标准汇编——兽药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第一册。为阿苯达唑、伊维菌素与活性炭等配制而成。规格为:100g:阿苯达唑+伊维菌素。

按照现有的配制方法配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伊维菌素投料剂量小,不容易混合均匀,在混合饲料使用时常常因不能混合均匀出现中毒事故。

(2)活性炭它最大特点就是脱色速度快,吸附能力强,它与伊维菌素、阿苯达唑混合后可以把这两种主药吸附,影响主成份阿苯达唑和伊维菌素的检测,导致产品出现按照配方量投料而检测含量不达标准的情况。(3)阿苯达唑极难溶解,和一般辅料混合后容易成团,混合饲料使用时难以分散。

目前,缺乏一种制得产品均匀性好的兽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制得产品均匀性好的兽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的一种兽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包括按质量百分比的如下组分:

进一步地,所述伊维菌素前处理剂为吐温、卵磷脂、氢化蓖麻油、氢化大豆油、蜡类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蜡类为白蜡、石蜡、虫蜡或蜂蜡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辅料为碳酸钙、枸橼酸钠或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本发明所述的兽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伊维菌素前处理:

按所述的质量百分比准确称取各组分备用;

取伊维菌素前处理剂,加热熔融;加热温度为80-110℃,加入伊维菌素,进行剪切搅拌均匀;将制备的混合液进行喷雾冷凝制粒,所制备的颗粒剂粒径在90-180μm,过筛制得A粉;

(2)阿苯达唑与经过150μm粉碎无水葡萄糖混合均匀,制得B粉;

(3)在B粉中加入A粉混合均匀,再加入玉米淀粉混合均匀;

(4)生产时应最后添加药用碳,制得兽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制备的颗粒剂粒径为150-180μm。

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所述药用碳的粒径为全部能通过150μm分析筛且通过125μm分析筛的不得超过20%。所述药用碳粒度越小吸附能力越强。

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工业化,本发明制得的产品粒径均一,静电小,均匀性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解决了药用碳的吸附问题,不影响产品的检测。

(2)本发明能够混合均匀,分散性好,主成份含量达标,不容易成团。解决了含兽药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分散不均问题,提高了药物制剂的流动性和分散性,解决含兽药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中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粘壁混合不均带来的药残、动物中毒等问题。

(3)本发明的辅料挑选合理,对伊维菌素进行了前处理,使得与阿苯达唑混合后不容易成团,分散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技术代表本发明人发现的在本发明的实践中发挥良好作用的技术。然而,在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可以做出许多改变,并仍然获得相同或相似的结果,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兽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包括按质量百分比的如下组分:

所述伊维菌素前处理剂为卵磷脂、氢化蓖麻油、氢化大豆油中的四种的组合。所述辅料为碳酸钙、枸橼酸钠中的两种的组合。

取伊维菌素前处理剂,加热熔融;加热温度为100℃,加入伊维菌素,进行剪切搅拌均匀;将制备的混合液进行喷雾冷凝制粒,所制备的颗粒剂粒径在90μm,过筛制得A粉;

(3)在B粉中加入A粉混合均匀,再加入玉米淀粉混合均匀;所述药用碳全部能通过150μm分析筛和通过125μm分析筛的不得超过20%。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发明的一种兽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包括按质量百分比的如下组分:

所述伊维菌素前处理剂为蜡类。所述蜡类为白蜡、石蜡、虫蜡或蜂蜡中四种的组合。所述辅料为枸橼酸钠。

取伊维菌素前处理剂加热熔融;加热温度为80℃,加入伊维菌素,进行剪切搅拌均匀;将制备的混合液进行喷雾冷凝制粒,所制备的颗粒剂粒径在180μm,过筛制得A粉;

在步骤(2)中,阿苯达唑与经过150μm粉碎无水葡萄糖混合均匀,制得B粉;

在步骤(3)中,在B粉中加入A粉混合均匀,再加入玉米淀粉混合均匀;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发明的一种兽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包括按质量百分比的如下组分:

所述伊维菌素前处理剂为吐温、卵磷脂、氢化蓖麻油中的三种的组合。所述辅料为二氧化硅。

在步骤(1)中,伊维菌素前处理:

取伊维菌素前处理剂,加热熔融;加热温度为110℃,加入伊维菌素,进行剪切搅拌均匀;将制备的混合液进行喷雾冷凝制粒,所制备的颗粒剂粒径在150μm,过筛制得A粉;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所述伊维菌素前处理剂为吐温。

所述辅料为碳酸钙、枸橼酸钠、二氧化硅中三种的组合。

实施例5

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所述伊维菌素前处理剂为蜡类。所述蜡类为蜂蜡。所述辅料为碳酸钙。

实施例6

(1)称取伊维菌素0.25%加入前处理剂制成150-180μm的A粉。

(2)将6%阿苯达唑与经过150μm粉碎无水葡萄糖10%混合均匀,为B粉。

(3)为在B粉中加入A粉混合均匀,再加入59%玉米淀粉,混合均匀。

(4)最后加入10%药用碳粒度全部能通过150μm分析筛和通过125μm分析筛的不得超过20%。

对比例1

不进行伊维菌素前处理

一种兽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伊维菌素0.25%不经前处理,制得A粉;

(2)阿苯达唑6%与经过150μm粉碎无水葡萄糖10%混合均匀,制得B粉;

(3)在B粉中加入A粉混合均匀,再加入玉米淀粉59%混合均匀;

(4)生产时应最后添加10%药用碳,粒度全部能通过150μm分析筛和通过125μm分析筛的不得超过20%。所述药用碳粒度超小吸附能力越强,药用碳粒径选择。

对比例2(改变阿苯达唑的处理方式)

(1)称取伊维菌素0.25%加入前处理剂制成150-180μm,为A粉。

(2)称取阿苯达唑6%,为B粉;

(3)为在B粉中加入A粉混合均匀,再加入玉米淀粉69%,混合均匀。

(4)最后加入10kg药用碳,粒度全部能通过150μm分析筛和通过125μm分析筛的不得超过20%。

对比例3

增加药用碳的用量

(2)称取阿苯达唑6%与经过150μm粉碎无水葡萄糖10%混合均匀,为B粉。

(3)为在B粉中加入A粉混合均匀,再加入玉米淀粉49%,混合均匀。

(4)最后加入20%药用碳,粒度全部能通过150μm分析筛和通过125μm分析筛的不得超过20%)。

对比例4

改变药用碳的粒度

(2)称取阿苯达唑6%与经过150μm粉碎无水葡萄糖10%混合均匀,为B粉;

(3)为在B粉中加入A粉混合均匀,再加入玉米淀粉59%,混合均匀;

(4)最后加入10%药用碳,粒度全部通过125μm分析筛。

试验1

含量均匀度检测----证明药物分散均匀;检验药用碳对检测的影响情况

1试验目的:验证本发明所提供的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含量均匀度是否达到规定要求。

2试验方法:按照《兽药国家标准汇编——兽药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第一册第47页,伊维菌素含量均匀度检查法进行。每组各三个批次,每个批次取十个样品,依法进行。

3实施例6的伊维菌素含量均匀度检测结果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注:结论标准:混合均匀度≤15.0,含伊维菌素应为标示量的91.0%-110.0%。

如表1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的伊维菌素含量均匀度完全符合规定,药用碳对检测无影响。

对比例1的伊维菌素含量均匀度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如表2可知,本发明对比例1所提供的比对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的伊维菌素含量均匀度不符合规定。

对比例2的伊维菌素含量均匀度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如表3可知,本发明对比例2所提供的比对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的伊维菌素含量均匀度完全符合规定,药用碳对检测无影响。

对比例3的伊维菌素含量均匀度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如表4可知,本发明对比例3所提供的比对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的伊维菌素含量偏低,药用碳对检测吸附性大影响产品检测。

对比例4的伊维菌素含量均匀度检测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如表5可知,本发明对比例4所提供的比对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的伊维菌素含量偏低,药用碳对检测吸附性大影响产品检测。

试验2

配料试验---检测主药伊维菌素、阿苯达唑与饲料混合均匀性

1试验目的:验证本发明所提供的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能容易与饲料混合均匀。

2试验方法:按照产品用法用量要求(混饲:每1000kg饲料,猪1000g。),取本品500g与500kg饲料混合15分钟后,按照《兽药国家标准汇编——兽药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第一册第47页,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含量检查法进行。每组各三个批次,每个批次取五个样品,依法进行。

3实施例6的含量检测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注:结论标准:含阿苯达唑和伊维菌素均应为标示量的91.0%-110.0%。

如表6可知,本发明制得的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的能容易与饲料混合均匀。

对比例2的含量检测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注:结论标准:含阿苯达唑和伊维菌素均应为标示量的91.0%~110.0%。

如表7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比对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与饲料混合后,阿苯达唑均匀校差。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THE END
1.阿苯达唑+伊维菌素,能互补,且安全高效目前市场上的驱虫类药物琳琅满目,品种繁多,主要成分一般为伊维菌素、阿苯达唑、芬苯达唑、阿维菌素、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吡喹酮等,其中伊维菌素使用时间最为长久,也最为广泛,效果也被大家认可,甚至是形成了一种习惯。 然而,经过长期的使用大家发现,伊维菌素驱虫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单用阿苯达...https://m.sohu.com/a/767074107_121124573/
2.伊维菌素氧阿苯达唑粉(2017年版兽药质量标准)兽药说明书查询伊维菌素氧阿苯达唑粉(2017年版兽药质量标准)兽药说明书查询包括伊维菌素氧阿苯达唑粉作用与用途/不良反应查询/用法与用量和伊维菌素氧阿苯达唑粉药理作用/主要成分等兽药查询https://m.syt126.com/shouyao/2018/20180517140155_222587.shtml
3.驱虫套餐水溶型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内外双驱用量更省华畜阿苯达唑伊维菌素 体内外驱虫药 鸡牛羊猪药 爆款 ¥6.99 华畜阿苯达唑伊维菌素 体内外驱虫药 鸡牛羊猪药 大家都在买 ¥3.8 10%硫酸黏菌素可溶性粉 肠炎顽固性腹泻黄白痢,搭配白头翁疗效更好 大家都在买 ¥4.68 华畜 速长肽 吃得多 消耗少 吸收好 长得快 体型好 更压秤 ...https://shop788215.youzan.com/v2/showcase/goods?alias=3nj1voqxw6xsfx5
1.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片的使用方法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片的使用方法是空腹口服。根据体内菌虫量的情况,具体服用剂量会有所不同。 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片是一种广谱类药物,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用于肠道内驱虫。它通过作用于运动神经元,导致肠道内的虫体死亡。此外,它还可以阻断节肢动物神经肌肉间的传递,从而导致肠道内的虫体麻痹与死...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f520f72b78b8b22308a8d526d12b500d.html
2.衡加净通用名称:伊维菌素氧阿苯达唑粉 主要成分:伊维菌素、氧阿苯达唑 作用与用途:抗寄生虫药。用于驱杀羊的体内外寄生虫。 用法与用量:以本品计。内服:一次量,每1kg体重,羊100mg。 不良反应:本品有潜在致敏、致畸胎作用。 注意事项: 1、母畜妊娠前期45日内慎用。 http://www.schtdb.com/products/4189478.html
3.阿苯达唑伊维菌素中毒症状39问医生阿苯达唑伊维菌素中毒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嗜睡,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1.头痛 阿...https://ask.39.net/question/106937330.html
4.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6+0.25)%山东鲁西兽药品牌:鲁西通用名称: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 商品名: 英文名称:Albendazole and Ivermectin Premix 汉语拼音:Abendazuo Yiweijunsu Yuhunji 主要成分:阿苯达唑、伊维菌素 性状:本品为黑色粉末。 药理作用:抗寄生虫药。阿苯达唑具有广谱驱虫活性,对线虫、绦虫、吸虫有较强的驱杀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蠕虫体内的微管蛋白...https://china.guidechem.com/trade/pdetail8148057.html
5.伊维菌素范文8篇(全文)选取确诊为羊疥螨病的羊32只,将其中29只随机分为2组,一组患病羊14只,为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片剂口服治疗组,按50 mg/kg体重剂量经口投服,第1次用药后间隔7 d进行第2次治疗,剂量与第1次相等;另一组患病羊15只,为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针剂皮下注射治疗组,第1次给药后间隔7 d进行第2次给药治疗,2次使用剂量...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ji5blbd.html
6.不小心食用了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吃了会怎样有问必答问题分析:一般来说像这种情况大多数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注意观察。建议平时的时候饮食要规律,不要吃太多油腻的辛辣的食物,尽量要吃一些清淡的饮食。以上是对“不小心食用了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吃了会怎样”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宝宝不小心吃了桂圆核怎么办 ...https://3g.club.xywy.com/wenda/145049060.htm
7.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虫倍克)体内外寄生虫病兽药通用名称: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 商品名称:虫倍克 英文名称:Albendazole and Ivermectin Powder 汉语拼音:Aabendazuo Yiweijunsu Fen 【主要成分】阿苯达唑、伊维菌素 【性状】本品为类白色粉末。 【药理作用】抗寄生虫药。阿苯达唑具有广谱驱虫活性,对线虫、绦虫、吸虫有较强的驱杀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蠕虫体...https://www.anbiolife.net/index.php?ac=Article&at=Read&did=86
8.阿苯达唑和伊维菌素混合量要多少传染科宝宝发现没有什么精神,然后医院里发现是有吸虫的感染,听说可以用阿苯达唑和伊维菌素混合使用,请问用量要多少啊?全部回答 张笑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此类药物为一高效低毒的广谱驱虫药,能够起到很好的寄生虫的杀灭作用,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坚持治疗很重要。 回答于2014-06-13 18:35 ...https://m.fh21.com.cn/iask/dzmip/2902340.html
9.牛羊专用驱虫药嘉康“6.25%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驰骋嘉康“6.25%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 “驱虫百分百” 安全、高效驱虫的专业选择—--驰骋嘉康 批准文号:兽药字(2015)162746205 主要成份:阿苯达唑6g+伊维菌素0.25g、丙硫咪唑、槟榔碱;k3、复合B;载体全部为花椒。 包装规格:500g/包 用法用量:每包500g拌料500kg。 http://www.jyebfz.com/news/show-12162.aspx
10.保育猪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可以和磺胺氯哒嗪,多西环素一起用吗...相关养殖企业 河南金美亚兽药有限公司 杭州金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飞隆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河南宏天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2024 畜小牧养殖网 豫ICP备19009299号 问答《保育猪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可以和磺胺氯哒嗪,多西环素一起用吗?》由畜小牧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猪病与养猪问题免费解答 在线咨询 ...https://m.xuxiaomu.com/zhubing-22865.html
11.鞭虫病(四)复方阿苯达唑 成人及7岁以上患者,3片顿服。2~6岁患者,1.5片顿服,或遵医嘱。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2岁以下患者和肝功能不全者禁用。对阿苯达唑类药品或双羟萘酸噻嘧啶过敏者禁用。 (五)伊维菌素 本品驱鞭虫,常用12mg顿服。 服药后12小时即开始排虫,第二天排出最多。 https://www.fyscdc.cn/content/detail/61c3ecab014ff351a2bf1362.html
12.复方伊维菌素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色谱条件Ⅱ(测定复方伊维菌素注射液中的盐酸氧阿苯达唑),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13:15:72,v/v/v),含1.25%三乙胺,磷酸调节pH至3.1;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40℃;检测波长:290nm。对0.5%复方伊维菌素注射液经过单次肌内注射给药以后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所选健康猪(n=6)体重...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0820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