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用肠溶粉是根据不同的药物特征,采用不同的肠溶介质材料,利用分子态镶嵌工艺制造而成的微球形粉状颗粒。选择最佳的肠溶介质及分子态镶嵌工艺是兽用肠溶粉成败的关键。
2、兽用肠溶粉的主要功效
兽用肠溶粉采用药物分子态镶嵌工艺,掩盖了药物的苦味和不良气味,适口性好。
兽用肠溶粉由于粒度控制在20目以下,在胃中不崩解,活性成分不溶出,避免了胃酸等对药物的破坏,同时药物过胃不损伤胃肠粘膜,避免药物对胃肠的刺激。
兽用肠溶粉通过药物和疏水性载体以分子态融合在一起,每个微粒自身形成药物的小贮库,避免了在储存、运输以及混饲给药过程中出现氧化、降解、结块等现象,极大的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同时兽用肠溶粉为形态规则、大小均匀的微球形颗粒,流动性好,与饲料混合更均匀,避免了混饲药物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
3、兽用肠溶粉与其他兽用制剂的对比
兽用肠溶粉与其他兽用制剂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他兽用制剂由于工艺限制,往往不能完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属于假冒伪劣兽药,而兽用肠溶粉生产均是基于目前最新国家兽药质量标准,是完全符合国标的兽药。
4、兽用肠溶粉的经典制剂
4.120%替米考星兽用肠溶粉
替米考星是大环内酯类动物专用抗菌药物,主用于治疗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及支原体感染。替米考星可靶向聚集于蓝耳病病毒的主要宿主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常用于猪蓝耳病的防控,临床用量比较大。
替米考星在猪场上临床应用最大的挑战是味苦和生物利用度低。替米考星味苦造成猪不吃。替米考星生物利用度低,造成临床必须超量使用才有效,但替米考星超过二倍剂量以上就会导致血中药物浓度升高较快,引发心脏毒性,发生猪中毒甚至死亡,所以超量使用替米考星后果很严重。
4.2、10%氟苯尼考兽用肠溶粉
氟苯尼考为酰胺醇类第三代产品,广谱高效,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支原体有效,目前已成为养猪场防治细菌性呼吸道、肠道疾病混合感染的首选药物。
4.3、5%喹乙醇兽用肠溶粉
喹乙醇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效果,可以预防和治疗某些细菌性疾病,如饲料中添加喹乙醇可以预防断奶仔猪下痢或腹泻。同时具有促进蛋白质同化作用,促长效果好。
喹乙醇在猪内吸收迅速而完全,生物利用度可达97%,只有3%的喹乙醇因饲料影响留在肠道后段,由于药物在肠道后段浓度低,难以发挥肠道抑菌作用,所以临床上喹乙醇需要使用至推荐剂量的2~3倍,即每吨饲料添加200~300g(喹乙醇活性成分计)才能有效,远远超过法定剂量每吨饲料添加50~100g。而喹乙醇有中度至明显的蓄积毒性,超量使用后毒性更大。同时由于喹乙醇的静电吸附问题,造成饲料生产过程交叉污染问题十分严重。
喹乙醇兽用肠溶粉通过肠道溶蚀调节技术,使药物在小肠阶段缓慢溶出(4.5h内),在回肠阶段继续溶出(4.5~5.5h),增加肠道感染部位药物浓度,达到小肠缓释,减少小肠的吸收,增加回肠后肠道的抗菌药物浓度。和普通粉剂比较,兽用肠溶粉在血中达峰浓度降低,毒性减少。喹乙醇兽用肠溶粉增加了回肠之后药物释放量,回肠后肠道的药物浓度由3%提高到21~25%,因而临床使用法定的剂量即可以达到肠道抑菌效果。同时,大小均匀的微球状颗粒降低了粉尘的静电吸附作用,基本上解决了饲料生产过程中的交叉污染问题。
4.4、10%磺胺间甲氧嘧啶钠+2%甲氧苄啶兽用肠溶粉
磺胺间甲氧嘧啶(SMM)在磺胺类药物中抗菌作用最强,主要用于各种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感染及球虫病、猪弓形虫、猪水肿病、猪萎缩性鼻炎、鸡住白细胞虫病的治疗。甲氧苄啶(TMP)与SMM合用可对叶酸代谢起到双重阻断作用,从而起到协同增效作用。TMP与SMM以1:4~5比例合用是磺胺药物中最经典的配伍,二者合用使抗菌作用增强几十倍甚至使抑菌作用变为杀菌作用。
4.5、0.25%伊维菌素+6%阿苯达唑兽用肠溶粉
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0.25%伊维菌素+6%阿苯达唑粉)是经典的驱虫药物组合。伊维菌素具有广谱体外驱虫活性,能有效驱杀猪体表的疥螨、虱子等体外寄生虫;阿苯达唑具有广谱体内驱虫活性,能有效驱杀猪线虫、绦虫、吸虫等体内寄生虫。二者配伍使用,可有效驱杀猪体内外寄生虫。
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0.25%伊维菌素+6%阿苯达唑粉)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效果不尽人意。常规剂量使用,对猪体内寄生虫杀灭效果可以,但猪体表的寄生虫基本无效,即使加量使用,对猪体表的寄生虫的效果仍然不理想,并且由于阿苯达唑的毒性大,常发生母猪流产死胎、公猪死精、育肥猪中毒等毒副作用。
临床上,很多养猪场在饲喂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的同时,都还要采用注射或浇泼伊维菌素来解决体表寄生虫,费时、费钱、应激大。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结果表明,猪口服伊维菌素生物利用度比皮下给药要低41%,与文献结果相符[4][5]。同时,在胃肠液体外模拟试验中发现伊维菌素在人工胃液中30min以内全部失去生物活性,这就是为什么驱虫药对猪体表寄生虫无效的真正原因。
4.6、10%恩诺沙星兽用肠溶粉
恩诺沙星是第一个畜禽专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恩诺沙星具有抗菌谱广、杀菌活性强、体内分布广泛、与其他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对猪喘气病、副猪嗜血杆菌病、母猪产后综合征(MMA)及保育猪肠道疾病疗效可靠,备受养猪场亲睐。
5、结论
制药不等于混药,含量不等于质量,工艺决定品质。兽用肠溶粉的研制成功是兽药制剂的一大突破,属国内首创,已申报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兽用肠溶粉的应用必将加速我国动保产品的升级换代,开创集约化养猪抗菌药物减量增效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丁飞.兽用微囊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保健.2011(03):30-33.
[2]陈秀杰,刘佳林.氟苯尼考的理化性质及毒性[J].养殖技术顾问.2011(01):173.
[3]Kokue,E.,etal.,Pharmacokineticsoforalsulfadrugsandgastricemptyinginthepig.JPharmacobiodyn,1988.11(8):p.549-54.
[4]CourtneyCH,RobersonEL.AntinematodalDrugsinVeterinaryPharmacologyandTherapeutics[M].Ames:IowaStateUniversityPress,1995:825-916.
[5]MckellarQA,BenchaouiHA.AvermectinsandMilbemycins[J].JVetPharmacolTherap,1996,19:331-351.
作者简介:
黄显会,农学博士,高级兽医师。现担任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SCAU)副主任,中国兽药典委员,农业部兽药残留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部兽药评审中心评审专家库成员,国家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分会副秘书长及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理事。主要专长为兽医药理学、兽药残留与安全评价、兽医药物代谢动力学、兽药新剂型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