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犬与大型犬驱虫的频次是一致的。体内驱虫在6月龄以前需要每个月进行一次,6月龄以后间隔3个月驱虫一次即可。部分狗狗进行体内驱虫时可能会出现轻微的不适,此时喂食适量益生菌调理即可。体外驱虫需要每个月进行一次驱虫,驱虫药是通过皮脂扩散到全身发挥作用,驱虫前后不能给它洗澡,以免影响药物的效果,并对狗狗所处的环境和使用的物品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成年犬驱虫分为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通常建议每月一次体外驱虫,每三月一次体内驱虫。首先,建议日常定期给成年犬驱虫预防,避免因感染寄生虫而出现呕吐、腹泻、营养不良、毛发无光泽等现象。其次,给成年犬驱虫需要根据体重选择合适的驱虫药剂量,同时做体外驱虫的前后三天不能洗澡。...
目前狗狗的驱虫频率通常建议一个月左右进行一次体内外驱虫,由于狗狗经常外出,外出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寄生虫的虫卵以及其它的传染源,感染寄生虫的几率相对较高,建议定期给狗狗进行体内外驱虫,降低狗狗感染寄生虫...
执业兽医师
成年犬驱虫分为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通常建议每月一次体外驱虫,每三月一次体内驱虫。首先,建议日常定期给成年犬驱虫预防,避免因感染寄生虫而出现呕吐、腹泻、营养不良、毛发无光泽等现象。其次,给成年犬驱虫需要根据体重选择合适的驱虫药剂量,同时做体外驱虫的前后三天不能洗澡。
一般情况下小猫一个月进行一次体内外驱虫,刚出生的小猫一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进行体内外驱虫了。主人如果选择含吡虫啉、赛拉菌素等成分的体内外同驱的驱虫药,一个月做一次就够了,半年单独喂一次体内驱虫药进行预防。如果主人选择体内外分开使用,则一个月使用一次体外驱虫,三个月使用一次体内驱虫药。
目前狗狗的驱虫频率通常建议一个月左右进行一次体内外驱虫,由于狗狗经常外出,外出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寄生虫的虫卵以及其它的传染源,感染寄生虫的几率相对较高,建议定期给狗狗进行体内外驱虫,降低狗狗感染寄生虫
猫咪驱虫分为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体外驱虫建议每月一次,体内驱虫建议每1-3月一次。首先,给猫咪驱虫需要按照猫咪的体重选择合适的驱虫药,若给猫咪驱虫时已经有寄生虫感染,则需要在该驱虫药的安全使用范围内再次驱虫,具体需要谨遵医嘱。此外,给猫咪做体外驱虫时,需要将药物滴在猫咪舔舐不到部位的皮肤上。
体外驱虫一般建议1个月做一次,如果经常在室内活动的猫咪,建议可以放宽到3个月驱虫一次。体内驱虫的话,一般建议3个月做一次内驱,也可以放宽到6个月做一次内驱。需要补充的是,小猫咪大约在满月后即可做头一回
小猫在断奶一个星期以后就需要去驱一次虫,在成年之前,建议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驱虫,成年之后驱虫要根据猫咪的情况进行,一般是2到3个月就要驱一次。小猫会通过哺乳过程中从母体垂直感染寄生虫,一般一次是驱不干
狗狗建议每月一次体外驱虫,每1-3月一次体内驱虫。首先,给狗狗体外驱虫时,前后三天不能洗澡,避免影响药物效果,可以选择含有非泼罗尼、甲氧普希等成分的体外驱虫药。此外,狗狗6月龄之前需要每月一次体内驱虫,6月龄之后可以每三月一次体内驱虫。给狗狗使用驱虫药需要严格按照狗狗的体重进行选择,建议及时咨询宠物医生。
宗振平执业兽医师
执业编号:A012013110214
幼犬使用驱虫药在不同的年龄段也会有所不同,幼犬一般在30天左右可以进行第1次体内驱虫。6个月以后可以每间隔3个月进行1次体内驱虫。如果主人需要对幼犬进行体内驱虫,应带幼犬到正规的宠物医院,在宠物医生的帮助下进行。
体外驱虫是通过用驱虫药预防或者治疗狗狗的体外寄生虫,包括跳蚤、虱子、螨虫和蜱虫等,一般小狗要一个月进行一次体外驱虫,夏季或者外出活动频繁的狗狗就要适当增加驱虫的频率。狗狗出现痒痒或者啃咬四肢的时候,就应该带到医院检查是否感染了体外寄生虫或者其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