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初生重是衡量猪场养殖水平高低的至关重要指标之一。初生重较大的仔猪适应能力和抗病力都较强;而初生重较小的仔猪体质和抗病力较差,病死率较高,降低断奶体重,延长生猪出栏周期,增加养殖成本,降低养猪场经济效益。正常情况下,里岔黑猪仔猪标准初生重为1.0~1.3kg,初生重低于0.8kg的仔猪属于弱仔。若仔猪初生体重小于0.8kg,哺乳期内的死亡率可达40%左右。仔猪初生体重在1.0~1.3kg之间,哺乳期内的死亡率为5%~8%。仔猪初生重每增加1g,42d断奶时体重可以提高6~8g。
2影响仔猪初生重的因素
2.1品种及选育
仔猪初生重的遗传力较强,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及产仔数下,猪的品种不同仔猪初生重也不同,一般杜洛克>大白>长白>地方猪种。而对于同一品种来说,品种特征优良、个体体型较大的母猪所生产的仔猪,一般初生重较大。在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中,通过品种杂交,可利用杂交优势来提高仔猪初生重。
2.2母猪胎次
仔猪初生重的大小直接受母猪胎次影响,初产母猪的仔猪初生重较小。主要原因为初产母猪身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母猪妊娠期,需要吸收更多营养来满足自身成熟发育和胎儿生长发育,会减少胎儿的营养供应量,降低仔猪初生重。但母猪在8胎以上,所产仔猪初生重呈下降趋势。正常情况下,里岔黑猪在3~5胎次繁殖性能达到最高,所产仔猪初生重较高,一般较初产母猪仔猪初生重多0.1~0.3kg。
2.3产仔数
2.5母猪妊娠期营养
2.6饲养环境
2.6.1温度
猪舍内温度对仔猪初生重有一定的影响。温度过高,会引起妊娠母猪热应激,降低母猪食欲,导致妊娠后期胎儿获取营养不足,影响胎儿生长发育,降低仔猪初生重。温度过低,会导致母猪机体的能量消耗较大,使更多的营养用于维持母猪体温,导致胎儿营养吸收不足,影响仔猪初生重。
2.6.2光照
2.6.3噪声
妊娠母猪圈舍内噪声过高,会造成母猪不安,增加能量消耗,容易引起流产和早产,降低仔猪初生重。
2.6.4空气
空气质量对里岔黑猪妊娠母猪的养殖更为重要,良好的空气质量有利于提高母猪食欲,保证猪群健康,提高仔猪初生重。如果母猪长期处在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含量超标的环境中,会引起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诱发疫病发生,降低食欲,影响胎儿发育,降低仔猪初生重。
3提高仔猪初生重的措施
3.1做好母猪选育选配
3.1.1母猪个体选留
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和产仔数下,品种特征好、体型较大的母猪所产仔猪的初生重较大。在里岔黑猪后备母猪的选育过程中,应按照《里岔黑猪》(GB/T40155—2021)标准选留种猪,要选择初生重大、整齐度好的后代,选留体型大的后备母猪。体型大的母猪有较多的空间可以满足胎儿发育需要,有利于提高仔猪的初生重。里岔黑猪后备母猪(6月龄)体尺为体长≥121cm、体高≥61cm。
3.1.2猪群结构优化
为提高仔猪初生重,要及时调整母猪群,优化繁殖猪群结构。应控制1~2胎次母猪数量,使其占繁殖群总数的比例不超过50%,提高3~5胎次繁殖母猪所占比例,及时淘汰6胎次以上繁殖性能较差的母猪,并及时补充后备母猪。
3.3均衡妊娠母猪营养
饲料营养水平对妊娠母猪生产性能的发挥至关重要。母猪妊娠期需要分阶段饲养,对于妊娠母猪的营养供给,要采取前低后高的原则。
3.3.1调整妊娠前期母猪营养
妊娠前期是指配种后到妊娠80d,这一阶段要控制好母猪的体况,营养水平不宜过高或过低。如果营养水平过高,大量脂肪沉积在母猪内脏周围,导致母猪腹腔容积缩小,影响胎儿生长发育,降低仔猪体重,甚至引起死胎或难产。如果营养不足,造成母猪膘情过瘦,同样也会影响仔猪的初生重。里岔黑猪妊娠前期每kg饲料含消化能为10.67MJ、粗蛋白为12.5%、赖氨酸为0.55%、钙为0.6%、磷为0.3%。
3.3.2提高妊娠后期母猪营养
妊娠后期是指妊娠80~114d,母猪在妊娠后期所需营养既要维持自身,又要满足胎儿快速生长需求,因此,需要提高母猪营养水平,同时要保证日粮中各营养的齐全,如钙、磷等矿物质,以提高仔猪的初生重。里岔黑猪妊娠后期每千克饲料消化能为12.10MJ、粗蛋白为14%、赖氨酸为0.65%、Ca为0.64%、P为0.3%。在母猪分娩前60d,每天补喂200~250g动物脂肪或油脂饲料(占日粮的5%~8%),有利于增加胎儿体内的能量贮存,提高初生仔猪成活率。
3.4改善母猪环境
3.4.1合理组群
3.4.2提供适宜条件
3.4.3提高空气质量
猪舍内有害气体主要有CO2、NH3、H2S,这些有害气体含量控制范围分别为:CO2含量不超过0.2%、NH3含量在0.02mg/L以下,H2S不超过0.015mg/L。因此,对猪舍内的养殖废弃物要及时进行清理,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减少有害气体对母猪影响。
3.4.4降低噪声影响
里岔黑猪妊娠母猪外界噪声应控制在不超过85dB为适度。在养殖中应选用性能优良、噪声小的机械设备,以降低在饲料加工、饲喂、输送和清理过程中产生噪声,保持养殖环境安静,防止产生强烈噪声,必要时应加设隔音设施等。
3.5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3.5.1科学进行饲喂
提高仔猪初生体重,要控制妊娠期母猪日均采食量,防止母猪膘情过肥或过瘦。里岔黑猪妊娠前期和后期日粮饲喂量分别是2~2.5kg、2.5~3kg,同时,每日应添加1.5~2kg的优质青绿饲料,日喂2次。分娩前10~15d逐渐添加哺乳母猪料,避免因突然更换哺乳料产生不良反应。分娩前2~3d减少日粮量,饲喂易消化的饲料,有利于分娩。同时,要保证饲料新鲜,避免因饲料发霉、变质而产生毒素,影响胎儿发育。
3.5.2保持适当运动
3.5.3做好日常观察
猪舍工作人员要勤观察母猪采食状况、粪便情况及体况,如有异常,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勤观察母猪是否有返情、流产迹象,发现问题及时调出。勤观察设施设备(围栏、饮水器、料槽等)是否正常运行,及时更换、维修。勤观察舍内温度、湿度情况,及时通风换气。
3.5.4加强卫生消毒
要做好里岔黑猪妊娠母猪消毒工作,坚持每周3次带猪消毒,消毒药物最好用复合有机碘制剂或复合醛制剂,带猪消毒切忌浓度过大,一定要按标准配制消毒液,并定期更换消毒药物。同时,及时对粪污进行清理,保持舍内干净卫生。
3.5.5规范疫苗免疫
对里岔黑猪妊娠母猪可以使用疫苗免疫(猪瘟、猪伪狂犬、口蹄疫、乙脑等),免疫时一定要考虑母猪对疫苗的反应,确保没有特殊情况。妊娠期前80d和临产前10d禁止使用任何疫苗。对应激过敏反应强的疫苗(如亚Ⅰ型口蹄疫疫苗),在妊娠后期要尽量不进行免疫注射,待产仔后再进行补免。
3.5.6做好驱虫工作
里岔黑猪妊娠母猪在临产前3周要进行体内外寄生虫驱除,为防止驱虫药物选择不当导致母猪流产,禁止使用左旋咪唑、敌百虫等驱虫药,应使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拌料,配制比例为0.1%,连续饲喂7d,驱虫后要及时对粪污进行清理和无害化处理,并做好消毒工作。
3.5.7疫病防治
母猪发病易导致受精卵着床失败。母猪配种后1~3d,常规肌肉注射黄体酮20mg/头,隔日再注射1次,连续2次,对有流产先兆的母猪应单栏饲养,注射黄体酮30mg/头,隔日再注射1次,连续2~3次。对于发生便秘、高温、呼吸困难等妊娠母猪,应查明原因,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