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开展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专项执法行动,严禁野生动物对外扩散和转运贩卖。责令违规经营者停业整顿,查封经营场所,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
与此同时,民间对于“野味”的多样化需求还催生了上游产业链。《报告》显示,特种养殖、竹鼠养殖、果子狸养殖的搜索指数总体仍然呈上升趋势。
吃“野味”进补?大量病毒、细菌、寄生虫危害健康
既然野生动物如此危险,为何有人对其情有独钟?不少人觉得食材越稀奇越补,美其名曰“进补”。据央视报道,从营养学角度看,野生动物往往不具备更高营养价值,这背后,既有猎奇、炫富等原因,也有错误观念和非法利益的驱使。尤其是在个别地区,食用“野味”似乎更是一种风尚。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副主任医师王轶表示,野生动物买来就加工,没有经过检验检疫,它含有哪些潜在的、未知的病原体或者毒物,我们都不知道,所以存在很大风险。
另有专家表示,很多野生动物中都存在大量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有可能危及人类健康的隐患。滥食野生动物不仅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而且会对野生动物资源和整个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从而引起整个生物链的崩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表示,食用野生动物导致特别严重后果者,应追究其刑事责任。“拓展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恰当其时,也是势在必行。”
疫情之下仍有人顶风作案
与此同时,各地仍有人顶风作案。
沪警方抓获涉嫌非法狩猎野生动物的犯罪嫌疑人龚某,捣毁仓储窝点2处,现场缴获野鸭、斑鸠等野生动物死体109只。(上海警方供图)
1月29日,四川高县一村民被举报在疫期非法猎捕野鸟;
1月20日至1月31日期间,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经排查,查扣野生动物和活禽989只,违法经营立案查处13宗;
2月3日,接群众举报,南部县市场监管局滨江市场监管所立即赶往南部县汪家垭街18号肉制品门市部,该店虽未营业,但在该店仓库内现场查获野鸡10只、猪獾1.5只、果子狸4只;
2月4日,无锡一男子被举报非法狩猎松鼠和黄鼬,二人均被警方刑拘;同日,青岛市李沧区一家销售野生鸟类的店铺被查处,共计31只野生鸟类被放生;
2月8日晚,根据群众举报线索,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会同崇明公安分局和林业部门,在崇明某地抓获涉嫌非法狩猎野生动物的犯罪嫌疑人龚某,捣毁仓储窝点2处,现场缴获野鸭、斑鸠等野生动物死体109只。
严禁野生动物交易拟立法惩治乱捕滥食行为
同日,据央视新闻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经部署启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工作,拟将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增加列入常委会今年的立法工作计划,并加快动物防疫法等法律的修改进程。
社会各界呼吁禁食禁卖
社会各界都已行动起来抵制“野味”。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吕植教授牵头,征集了十九名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院士学者联名签字倡议,呼吁杜绝野生动物非法食用和交易。
此外,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社员李景虹,九三学社社员杨芳、黄宇平等号召多位医学界、法律界专家紧急研讨,向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紧急建议——尽快修改完善立法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目前,该建议已上报至全国政协。(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