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常见生虫介绍和危害

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

致病

流行

防治

治疗患者控制传染源是预防钩虫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在流行区应定期开展普查普治工作,一般宜选在冬、春季进行。常用驱虫药物有:甲苯咪唑、丙硫咪唑、噻苯咪唑等药,除对成虫有杀灭驱虫作用外,对虫卵及幼虫亦有抑制发育或杀灭作用。用噻苯咪唑配制15%软膏局部涂敷,可治疗钩蚴性皮炎,若同时辅以透热疗法,效果更佳。将受染部位浸入53℃热水中,持续20~30分钟,有可能杀死皮下组织内移行的幼虫。

加强粪便管理及无害化处理,是切断钩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采用粪尿混合贮存,经密封式沼气池、五格三池式沉淀等杀灭虫卵后,再用于旱地作物施肥。急需用肥时可用畜粪或化肥代替。

症状:刺痒、疼痛、脓结、皮肤刺激

感染人体造成疥疮的疥虫学名为Sarcoptesscabieivar.hominis〔人疥癣虫〕,属于蛛形纲〔classArachnida〕、蜱蹒亚纲〔subclassAcari〕、恙虫目〔orderAstigmata〕、疥蹒科〔familySarcoptidae〕、疥虫属〔Sarcoptes〕的一种节肢动物;蛛形纲动物与昆虫有所不同,成虫有四对足和附肢,身体分颚体和躯体,没有翅膀或触角。

传播

疥虫的传播和感染,与卫生状况有关,经由与患者亲密接触或性行为而感染疥虫,受感染的衣服和被褥〔fomites〕,也可能传播疥虫,但此途径并不常见。在室温下,疥虫离开人体皮肤尚可存活2-4天,在矿物油〔mineraloil〕中可存活7天之久,在50℃的环境中10分钟即死亡,卵在室温下约可存活10天〔3〕。湿度高及低温之环境,有助于疥虫之存活。

生活史

疥疮的临床症状与病灶表现,与疥虫的生活史有关。疥虫从卵到成虫需10-14天,成虫约可生存4-6周。雌雄成虫在皮肤表面交合後,雄虫死亡,而刚授精的雌虫会选择人体适当部位的皮肤钻入,挖掘一条曲折隧道〔burrow〕,在数小时後开始产卵〔ova〕,雌虫每天可产2-3颗卵,总共可产40-90颗卵;3-4天後,幼虫〔larva〕成熟,会从卵内将卵壳剪破後孵出,在隧道内生活1天左右,即离开隧道于皮肤表面自由爬行,再进入毛囊或皮肤皱摺内,自掘出短小隧道;幼虫在此短小隧道中经2-3天後形成稚虫〔nymph〕,数日後稚虫蜕变成成虫〔adultmite〕,再爬行至皮肤表面为另一个世代之开始。约10%的卵可以成熟为成虫。

症状:发烧、疲劳、过敏、皮疹、呕吐、腹泻、神经问题、喘息和咳嗽。

线形动物门,线虫纲,蛔目,蛔科。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雄虫尾部常卷曲。虫卵随粪便排出,卵分受精卵和非受精卵两种。前者金黄色,内有球形卵细胞,两极有新月状空隙;后者窄长,内有一团大小不等的粗大折光颗粒。只有受精卵才能卵裂、发育。

成虫寄生于小肠,多见于空肠,以半消化食物为食.雌、雄成虫交配后雌虫产卵,卵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受精卵在荫蔽、潮湿、氧气充足和适宜温度(21~30℃)下,经2周,其内的卵细胞发育成第一期幼虫,再经一周,在卵内第一次蜕皮后发育为感染期卵.感染期卵被人吞入,在小肠内孵出幼虫.幼虫能分泌透明质酸酶和蛋白酶,侵入小肠粘膜和粘膜下层,钻入肠壁小静脉或淋巴管,经静脉入肝,再经右心到肺,穿破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在此进行第2次和第3次蜕皮,然后,再沿支气管、气管移行至咽,被宿主吞咽,经食管、胃到小肠,在小肠内进行第4次蜕皮后经数周发育为成虫.自感染期卵进入人体到雌虫开始产卵约需2个月.成虫寿命约1年.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宿主体内的成虫数目一般为一至数十条,个别可达上千条.

病理改变

流行病学

辅助检查

治疗

胆道蛔虫症的治疗:治疗原则为解痉止痛、早期驱虫和控制感染。早期驱虫可防止复发与并发症。蛔虫有厌酸习性,可选用食醋一次2~4两,每日三次,以达到安虫目的。内科治疗无效,合并严重肝胆感染手术治疗。

蛔虫性肠梗阻的治疗:大多数蛔虫性肠梗阻是不完全性的,应及早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静脉补液,腹痛缓解后驱虫。当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并发肠坏死、穿孔、腹膜炎时要及时手术治疗。

预防

症状:发热、疼痛、咳嗽、腹泻、肿胀、昏睡

血吸虫也称裂体吸虫(schistosoma)。寄生在宿主静脉中的扁形动物。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种类较多,主要有三种,即日本血吸虫(s.japonicum)、曼氏血吸虫(s.mansoni)和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此外,在某些局部地区尚有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湄公血吸虫(s.mekongi)和马来血吸虫(s.malayensis)寄生在人体的病例报告。

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在形态、生理和生活史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于其它人体寄生吸虫,如血吸虫系雌雄异体;成虫在肠系膜静脉或膀胱静脉丛寄生,虫卵从粪或尿中排出,因虫种而异;尾蚴的尾部分叉,在水中经皮肤侵入缩主;生活史中无雷蚴和囊蚴阶段。兹以日本血吸虫为例,作较详细叙述,并扼要介绍曼氏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

分布

病原

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血管中,雌雄异体,发育分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及童虫7个阶段。虫卵随血流进入肝脏,或随粪便排出。虫卵在水中数小时孵化成毛蚴。毛蚴在水中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母胞蚴、子胞蚴,直至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入水中,遇到人和哺乳动物,即钻入皮肤变为童虫,以后进入静脉或淋巴管,移行至肠系膜静脉中,直至发育为成虫,再产卵。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至发育为成虫约35天。

临床表现

1、慢性血吸虫病接触疫水l~2天后,可出现尾蚴性皮炎。一般无明显症状,少数有轻度的肝脾肿大。如感染较重,可出现腹泻、腹痛、粘液血便等。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消瘦、乏力。

3、晚期血吸虫病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4种类型,即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及侏儒型。

治疗原则

(1)慢性血吸虫病:吡喹酮40mg/kg顿服或1日2次分服。

(2)急性血吸虫病:吡喹酮120mg/kg(儿童140mg/kg)6天疗法,病情较重者可先用支持和对症疗法改善机体状况后再作病原治疗。

(3)晚期血吸虫病:主要是根治病原改善症状,控制和预防并发症。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高度腹水和肝昏迷,一般可以吡喹酮总量60mg/kg于l至2日内分3~6次口服。并发症治疗可采用中、西医,内、外科结合的综合疗法。

绦虫通过污染食品传播,通过头部的“钩子”附着在寄主的内脏。绦虫3、4个

绦虫头节实际上是吸附器官,又称附着器,其结构有吸盘型、吸槽型和吸叶型等。一般头节的顶端具有吻突,吻突上有的具钩。有的吸盘或吸叶表面亦具小钩,起加强固着的作用。头节的后端为纤细的颈部,功能是产生新的体节。绦虫没有消化器官,全靠体表微毛吸收宿主营养。

绦虫多是雌雄同体,只有个别种类雌雄异体。每个体节均有发达的两性器官。雄性器官包括睾丸、输精管、阴茎、阴茎囊和贮精囊等。雌性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卵黄腺、阴道和子宫等。卵膜的周围有梅氏腺。孕节内性器官多已退化,只有子宫充分发育并占据整个体节,内含许多虫卵。生殖孔多开口于体节的一侧或两侧,但假叶绦虫雌雄两性的生殖孔开口于体节中央的腹面。

(1)取槟榔120克,加水300毫升,熬至150毫升,先吃炒南瓜子120克,2小时后再温服摈榔煎的药汁,服后坐在温水盆内,绦虫自下。

(2)槟榔、南瓜子、石榴根皮各30克,水煎服,30分钟后再服硫酸镁20-30克。

(3)槟榔120克,雷丸9克,吴莱英10克,将雷丸研成细粉,槟榔、吴茱萸水煎后送服雷丸粉。

(4)猪牙草根适量研成细末,空腹服50克,一日1次。

(5)山椒树皮20克切细丝,煎后空腹服,一日3剂。

(6)南瓜子炒热去壳,随时咀嚼,连服十来天有效。

(7)槟榔124克,加水煎,去渣,空腹顿服。

常用的驱虫药物有:

(1)吡喹酮:成人晨起空腹顿服,15~20mg/kg,隔30分钟后服50%的硫酸镁60ml。本药为广谱驱虫药,主要作用于虫体颈部,使虫体表膜对钙离子通透性增加,破坏、杀死虫体。

(2)灭绦灵(氯硝柳胺):成人2g,儿童酌减,晨起空腹一次或两次(间隔1小时),嚼碎后吞服,服药后2~3小时服硫酸镁导泻。本药能抑制绦虫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作用,破坏虫体,但对虫卵无作用。因副作用小,孕妇也可服用。

(3)中医药治疗:采用槟榔及南瓜子联合疗法,槟榔对绦虫的头部及前段有麻痹作用,南瓜子主要使绦虫的中、后段节片麻痹,两者联合应用疗效更佳。服用方法为:空腹口服南瓜子仁粉50~90g,1小时后服槟榔煎剂(槟榔片80g,儿童酌减,加水500ml,浸泡1夜,煎1小时后浓缩成150~200ml的滤液),再过半小时服50%硫酸镁60ml。一般在3小时内即有完整虫体排出,少数病人可有恶心、呕吐、腹痛等反应。

因绦虫病患者是唯一的传染病源,所以控制本病,首要任务是治疗病人。驱绦虫成虫常选用下列药物:

①氯硝柳胺(灭绦灵):总剂量为3~5岁0.5~1克,5~10岁1~1.5克,>10岁1.5~2克,分两次空腹嚼碎后吞服,间隔1小时,服后2小时服泻药硫酸镁。

②槟榔和南瓜子:南瓜子粉50~90克(带皮80~125g)空腹口服,2小时后服槟榔煎剂(以生槟榔子每岁2~3毫克,每天最大剂量不超过50g,加水10倍煎成40~60毫升),半小时后服泻药。

不论何种药物驱绦,患儿应坐在便盆上排便,事先在便盆内放入40℃热水松弛肛门,以便虫体完整排出。如果虫体挂在肛门下面,不能用手扯断,以免头节留在肠内。绦虫排出后,应检查头节,若无头节,排出效果不好。

治疗囊虫病首选丙硫咪唑,每天每公斤体重20毫克,分2次于饭前半小时服用,连续服10天。此药副作用较少,疗效可达98%以上。如疗效不好,可做外科治疗。

预防绦虫药:

①禁止出售含有囊尾蚴的猪肉和牛肉。

②提倡猪圈养猪,猪圈远离厕所。

③改变生吃猪、牛肉习惯,所用菜刀、菜板生熟分开。

症状:发炎和搔痒

亦称屁股虫(seatworm)或线虫(threadworm)。

袋形动物门(Aschelminthes)Oxyurida目动物,学名为Enterobiusvermicularis或Oxyurisvermicularis。人类(尤其是儿童)肠内常见的寄生虫,也见於其他脊椎动物。雄体长2~5公釐(约0.08~0.2吋),雌体长8~13公釐。尾端长,如针状。常寄生於大肠内,有时见於小肠、胃或消化道更高部位内。雌体受精後向肛门移动,并在肛门附近的皮肤上排卵,随即死亡。蛲虫在皮肤上爬动引起痒觉,搔痒时虫卵黏在指甲缝,後被吞下,然後入肠。生活周期15~43天。

蠕形住肠线虫(EnterobiusvermicularisLinnaeus,1758)简称蛲虫(pinworm),主要寄生于人体小肠末端、盲肠和结肠,引起蛲虫病(enterobiasis)。蛲虫病分布遍及全世界,是儿童常见的寄生虫病,常在家庭和幼儿园、小学等蛲虫(Enterobiusvermicularis)儿童集居的群体中传播。

吞食的虫卵在十二指肠内孵出幼虫,幼虫沿小肠下行,在结肠发育为成虫。从食入感染期卵至虫体发育成熟产卵,约需2~4周。雌虫寿命一般约为1个月,很少超过2个月。但儿童往往通过自身感染、食物或环境的污染而出现持续的再感染,使蛲虫病迁延不愈。

成虫寄生于肠道可造成肠粘膜损伤。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重度感染可引起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雌虫偶尔穿入肠壁深层寄生,造成出血、溃疡,甚至小脓肿,易误诊为肠壁脓肿。雌虫在

此外,还有蛲虫感染引起哮喘和肺部损伤等异位损害的报告。

诊断

因为蛲虫不在肠道内产卵,故粪便检查难有所获。根据蛲虫在肛周产卵的特性,可用透明胶纸法或棉签拭子法于清晨排便或洗澡前在肛周收集虫卵。透明胶纸法的效果较好,1次检出率为50%左右,3次检出率达90%,5次检出率高达99%。

蛲虫感染一般无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或血清IgE抗体水平升高。

流行与防治

根据蛲虫病传播和流行的特点,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以防止相互感染和自身重复感染。教育儿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不吸吮手指,勤剪指甲。在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应搞好环境卫生及衣被、玩具、食具的消毒。对家庭和集体机构中的患者应同时接受治疗,以免相互感染。对蛲虫病流行的地区,应有计划地对儿童集居地成员进行普查普治,以彻底消灭传染源。

特点

生活习性

单殖亚纲的种类营内寄生或外寄生生活。生活史简单,直接发育,不更换寄主,主要寄生在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脊椎动物体上,偶尔可寄生于甲壳类、软体动物等无脊椎动物体上。主要寄生在体表和排泄器官或呼吸器官等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内,如口咽腔、鼻窦、眼、耳、泄殖腔、直肠腺等,少数寄生在膀胱内。最多在鳃室,有时在皮肤上。常缺少口吸盘,体后有发达的附着器官,其上有锚和小钩、眼点有或无。排泄孔一对,开门在体前端。生活史简单,没有无性生殖世代,亦无宿主的交替。常常是卵生,有的是胎生。从卵中孵化出的幼虫为钩毛蚴,体上有纤毛,并有一个后端附着盘。

盾盘亚纲是吸虫纲中很小的一类。成虫寄生于软体动物围心腔内及冷血脊椎动物肠道内,个别种类营外寄生。生活史简单,没有无性生殖世代。幼虫具有吸盘,有或无纤毛,称为杯状蚴。二个吸盘着生在其体的前后端。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吸附器官,或者是单个的大吸盘覆盖在整个虫体腹面,吸盘上有纵行及横行肌肉将吸盘纵横分隔成功多小格。或者是一纵列吸盘。具口、咽及一个肠胃管。大部分为内寄生的,寄生在鱼和爬行类动物的消化管和软体动物的围心腔或肾脏内。生活史中有1个或2个奇主。许多种类没有寄主的专一性,在软体动物及鱼体上均可生活及产卵、这一类动物似能说明由自由生活到寄生生活的过渡。

吸虫绝大多数是各类脊椎动物的寄生虫病的病原,软体动物等因被吸虫的幼虫期所寄生亦受损害。因此,人及各类经济动物均可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

种类在千种以上,绝大多数是鱼类的体外寄生虫。它们通常以其后附着器的几丁质结构插入被寄生部位的组织,破坏鳃及皮肤的组织,造成炎症,引起病变;及吸吮鱼血、粘液,引起继发性鱼病。有时可导致鱼苗的大批死亡。单殖吸虫对中国淡水养殖鱼类的危害,主要有三代虫和指环虫二属种类所引起的鳃病和皮肤病。

THE END
1.[临床医学]寄生虫学检验.doc[临床医学]寄生虫学检验 总论一、A型题 1.人体寄生虫病的传染源是指 A.仅有病人和带虫者? B.医学节肢动物? C.所有野生动物? D.所有家畜? E.病人、带虫者、感染动物 2.在人体,寄生虫能长期生存,但无临床症状,此人称为 A.急性病人? B.慢性病人? C.带虫者? D.亚急性期病人? E.健康者 3.寄生...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308/156320080.shtm
2.缺铁性贫血quetiexingpinxue,中医疾病大全,疾病名称查询贫血严重者,除面色晃白或苍黄外,皮肤常有微肿,这在严重钩虫病患者多见,农村称为“黄胖病”。有些儿童患者甚至表现发育障碍,这与营养不良、寄生虫病造成的缺铁与铁蛋白质都有关。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脾肿大。 体检: 贫血貌、反甲,舌乳头萎缩,舌苔光红,舌有烧灼感,口腔粘膜变薄,上皮细胞角化, 口腔炎,舌炎,唇炎...http://ecao.mp.g3user.com/ji/961343
3.为什么出现典型症状和体征时一般已属中晚期导语:在临床上,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常不明显,故也称亚临床期。而一旦出現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时一般已属中,晚期。 典型临床症状 1肝区疼痛 多为肝癌的首发症状,表现为持续钝痛或者胀痛。疼痛是由于癌肿迅速生长使肝包膜被牵拉所致。 ①如果肿瘤生长缓慢或者位于肝实质深部也可完全无疼痛表现; ...https://www.jdh.com/pccontent/1498789
4.寄生虫总论* 12.在人体,寄生虫能长期生存,但无临床症状,此人称 A.急性病人 B.慢性病人 C.带虫者 D.亚急性期病人 E.健康者 * 13.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叫 A.final host B.intermediate host C.reservoir host D.paratenic host E.carrier * 14.在寄生虫类型中,按寄生部位分 A.体外寄生虫和体...https://www.wjx.cn/jq/96376813.aspx
5.四川省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包虫病防治包虫病是棘球蚴病的俗称,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我国有细粒棘球蚴病(囊型包虫病,单房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泡型包虫病,泡球蚴病),分别因误摄入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虫卵而导致人体和动物患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https://www.gzzcdc.cn/View.aspx?id=961
6.“虫从口入”——吃生鱼片可能会感染寄生虫人体感染本虫后,轻者仅有胃肠不适,重者表现为在进食后数小时上腹部突发剧痛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由于患者发病急骤,酷似外科急腹症,常致临床误诊。 三、蘸料杀不死寄生虫 面对上述生鱼片的危害,有些人不禁疑惑自己吃了很多年的生鱼片却并没有感染寄生虫,莫非是酱料杀死了他们?其实不然。寄生虫耐盐耐酸耐蒜...https://cont.jd.com/pccontent/1130317
1.2024临床检验技士考试《寄生虫学》测试题及答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试题,试题是考核某种技能水平的标准。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4临床检验技士考试《寄生虫学》测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1、 体内有寄生虫长期生存,但无临床症状的人称为(C) A、急性https://www.oh100.com/peixun/jianyanjishi_shi/250880.html
2.动物检疫试题及答案8篇(全文)持续感染:感染带毒超过28天的,称为持续感染动物疫病:是指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动物防疫监督:动物防疫法第四十一条上明确制定,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监督。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执行监测、监督任务时,可以对动物、动物产品采样、留言、抽检,对没有检疫证明的动物、动物产品进行补检或者重检,对染疫或...https://www.99xueshu.com/w/filemy1qq1ch.html
3.(完整版)临床寄生虫学检验我种肠道病原病虫包囊一般呈椭圆形2.生活史:①成虫寄生部位:盲肠(定居于肠壁),亦可在结肠、直肠、回肠 ②感染期:感染期虫卵(粪便内新鲜虫卵没有感染性,需在泥土中发育3-5周) ③幼虫直接在肠道中发育为成虫 ④感染途径:经口 ⑤无体内移行过程 3、致病:机械性损伤、分泌物刺激、虫体以组织液和血液为食,可使肠壁粘膜组织充血、水肿、出血等...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0027029
4.2017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A.机体内有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B.体内有细菌的人 C.机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的人或动物 D.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E.体内有病原体排出的人 3.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最早出现的一段时间称为 A.潜伏期 B.传染期 C.前驱期 D.发病前期 E.隔离期 ...https://www.yjbys.com/edu/gongweizhiyeyishi/213654.html
5.简单的科普知识问答题(精选8份)3.中毒病人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 4.一般情况下,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之后又迅速下降的趋势,无传染病流行时的余波。 03、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中毒有哪些种类? 答:一般按病原物分类,可将食物中毒分为5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动物...https://www.jy135.com/xuetang/kepu/391869.html
6.弓形虫简介弓形虫怎么传染弓形虫怎么治疗→MAIGOO百科虽然弓形虫并不“挑剔”,但是除了终宿主以外,在其他动物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繁殖,不能向外界散播它的后代。 弓形虫属顶端复合物亚门(subphylum Apicomplexa),孢子虫纲(clss sporozoasida),真球虫目(order Eucoccidiorida),细胞内寄生性原虫,其生活史中出现5种形态,即滋养体(速殖子,tachyzoite);包囊(可长期存活于组织...https://www.maigoo.com/citiao/235050.html
7.甘油三酯/什么叫肌酸激酶?高肌酸激酶的临床意义是什么?甘油三酯/什么叫肌酸激酶? 高肌酸激酶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甘油三酯 TG 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ide,缩写TG)是3分子长链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甘油三酯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大部分组织均可以利用甘油三酯分解产物供给能量,同时肝脏、脂肪等组织还可以进行甘油三酯的合成,在脂肪组织中贮存。理想的甘油三酯水平应低于...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150106.html
8.社区护理学考试重点1.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2.流行病学的相关概念(195页,建议看一下)(1)注意区分散发、流行、暴发。 3.疾病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of disease):疾病在个体中由临床前期(潜伏期、前驱期)、临床期(临床症状明显...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c4qrdjn.html
9.非专业人士的疫苗接种功课一、人体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包括固有免疫(innate)和获得性免疫(adaptive)两大部分,它们分工合作,帮助我们抵抗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外来入侵者。 细胞种类,汉化自 "How the Immune System Works" 固有免疫 固有免疫又称为先天性免疫,是与生俱来的,也是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我们的身体会储备大量的不同种白细胞,时刻在...https://www.douban.com/note/799028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