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一种生物)

寄生虫[2]特征为,寄生其方式称为寄生,在宿主或寄主(host)体内或附著于体外以获取维持其生存、各种寄生虫发育或者繁殖所需的营养或者庇护的一切生物。许多小动物以寄生的方式生存,依附在比它们更大的动物身上广义上来说,和病毒也是寄生虫。

另外在社会学领域中,寄生虫还泛指那些在生活中、事业中、学习中依靠别人,自己不肯努力的人。

从自然生活演化为寄生生活,寄生虫经历了漫长的适应宿主环境的过程。寄生虫长期适应于寄生环境,在不同程度上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于营养和空间依赖性越大的寄生虫,其自生生活的能力就越弱;寄生生活的历史愈长,适应能力愈镪,依赖性愈大,寄生虫只能选择性地寄生于某种或某类宿主。寄生虫对宿主的这种选择性称为宿主特异性(hostspecificity),实际是反映寄生虫对所寄生的内环境适应力增强的表现。

寄生虫可因寄生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形态构造变化。如跳蚤身体左右侧扁平,以便行走于皮毛之间;寄生于肠道的蠕虫多为长形,以适应窄长的肠腔。某些器官退化或消失,如寄生历史漫长的肠内绦虫,依靠其体壁吸收营养,其消化器官已退化无遗。某些器官发达,如体内寄生线虫的生殖器官极为发达,几乎占原体腔全部,如雌蛔虫的卵巢和子宫的长度为体长的15~20倍,以增强产卵能力;有的吸血节肢动物,其消化道长度大为增加,以利大量吸血,如软蜱饱吸一次血可耐饥数年之久。新器官的产生,如吸虫和绦虫,由于定居和附着需要,演化产生了吸盘为固着器官。

肠道寄生蛔虫,其体壁和原体腔液内存在对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有抑制作用物质,在虫体角皮内的这些酶抑制物,能保护虫体免受宿主小肠内蛋白酶的作用。许多消化道内的寄生虫能在低氧环境中以酵解的方式获取能量。雌蛔虫日产卵约24万个;牛带绦虫日产卵约72万;日本血吸虫每个虫卵孵出毛蚴进入螺体内,经无性的蚴体增殖可产生数万条尾蚴,单细胞原虫的增殖能为更大,表明寄生虫繁殖能力增强,是保持虫种生存,对自然选择适应性的表现。

自然界中,随着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更形复杂。凡是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的现象,统称共生(symbiosis)。在共生现象中根据两种生物之间的利害关系可粗略地发为共栖、互利共生、寄生等。

1.共栖(commensalism)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称为共栖。例如,鮣鱼(Echeneisnaucrates)用其背鳍演化成的吸盘吸附在大型鱼类的体表被带到各处,觅食时暂时离开。这对鮣鱼有利,对大鱼无利也无害。

2.互利共生(mutualism)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在营养上互相依赖,长期共生,双方有利,称为互利共生。例如,牛、马胃内有以植物纤维为食物的纤毛虫定居,纤毛虫能分泌消化酶类,以分解植物纤维,获得营养物质,有利于牛、马消化植物,其自身的迅速繁殖和死亡可为牛、马提供蛋白质;而牛、马的胃为纤维虫提供了生存、繁殖所需的环境条件。

3.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活关系称寄生。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物(parasite),受损害的一方称为宿主(host)。例如,病毒、立克次氏体、细菌、寄生虫等永久或长期或暂时地寄生于植物、动物和人的体表或体内以获取营养,赖以生存,并损害对方,这类过寄生生活的生物统称为寄生物;而过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则称寄生虫。

寄生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在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寄生虫进入宿主,对宿主产生不同的损害;同时宿主对寄生虫的反应是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设法把它清除。其结果在寄生虫可能导致形态与功能的改变,在宿主可能出现病理变化。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影响,常常是综合地作用于对方,经过长期演化的过程,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某些特性被保存下来,并反映在双方的种群遗传物质上。

寄生虫在宿主的细胞、组织或腔道内寄生,引起一系列的损伤,这不仅见于原虫,蠕虫的成虫,而且也见于移行中的幼虫,他们对宿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夺取营养

(二)机械性损伤

寄生虫对所寄生的部位及其附近组织和器官可产生损害或压迫作用。有些寄生虫尤其个体较大,数量较多时,这种危害是相当严重的。例如蛔虫多时可扭曲成团引起肠梗阻。棘球蚴寄生在肝内,起初没有明显症状,以后逐渐长大压迫肝组织及腹腔内其它器官,发生明显的压迫症状。另外,幼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可造成严重的损害,如蛔虫幼虫在肺内移行时穿破肺泡壁毛细血管,可引起出血。

(三)毒性和抗原物质的作用

寄生虫的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虫体的分解物对宿主均有毒性作用,这是寄生虫危害宿主方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类型。例如溶组织内阿米巴侵入肠粘膜和肝时,分泌溶组织酶,溶解组织、细胞,引起宿主肠壁溃疡和肝脓肿;阔节裂头绦虫的分泌排泄物可能影响宿主的造血功能而引起贫血。另外,寄生虫的代谢产物和死亡虫体的分解物又都具有抗原性,可使宿主致敏,引起局部或全身变态反应。如血吸虫卵内毛蚴分泌物引起周围组织发生免疫病理变化-虫卵肉芽肿,这是血吸虫病最基本的病变,也是主要致病因素.又如疟原虫的抗原物质与相应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在补体参与下,引起肾小球肾炎.以及刺球蚴囊壁破裂,囊液进入腹腔,可以引起宿主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四)超敏反应

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往往会诱导宿主产生超敏反应,造成组织的损伤。这是寄生虫致病作用之一。超敏反应一般分为四型,即Ⅰ、Ⅱ、Ⅲ、Ⅳ型,前三型为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Ⅳ型主要是T细胞和巨噬细胞所介导的超敏反应。这四种超敏反应又分别称为速发型超敏反应、细胞毒性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性超敏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

寄生虫及其产物对宿主均为异物,能引起一系列反应,也就是宿主的防御功能,它的主要表现就是免疫。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表现为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寄生虫的反应,其中有些是防御性反应。例如宿主的胃酸可杀灭某些进入胃内的寄生虫。有的反应表现为将组织内的虫体局限、包围以至消灭。免疫反应是宿主对寄生虫作用的主要表现,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宿主与寄生虫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可归为三类:

①宿主清除了体内寄生虫,并可防御再感染

③宿主不能控制寄生虫的生长或繁殖,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而引起寄生虫病,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以死亡。

总之,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是异常复杂,任何一个因素既不能看做是孤立的,也不宜过分强调,了解寄生关系的实质以及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影响是认识寄生虫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是寄生虫病防治的根据。

①原生生物:此类寄生生物很广泛,常见的有疟疾原虫(Plasmodiumsp.)、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lamblia)等。

寄生虫②无脊椎动物:此类寄生虫从数量和种类上都是最多的,甚至许多门的无脊椎动物是专性营寄生的。常见的如营内寄生的扁形动物猪肉绦虫(Taeniasolium),中华肝吸虫(Clonorchissinensis),和营外寄生节肢动物的阴虱(Phthiruspubis)、头虱(Pediculushumanuscapitis)、库蚊(Culex)。

③脊椎动物:此类寄生生物很罕见。盲鳗(Myxine)是脊椎动物中唯一的内寄生动物。亚马逊流域有种鱼名为Candiru(Vandelliacirrhosa),它会钻进水中作业的渔民的生殖器,可达13厘米长。

以寄生环境分类

体内寄生生物(endoparasite),一切寄生在寄主体内的寄生生物。例如寄生在人类消化道,肺,肝,血液管道。甚至是脑组织和眼球。体内寄生虫又分为:

①消化道内寄生虫,如蛔虫、钩虫、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和雅尔氏(旧译蓝氏贾第)鞭毛虫等

②腔道内寄生虫,如阴道毛滴虫

③肝内寄生虫,如肝吸虫、棘球蚴(包虫)

④肺内寄生虫,如卫斯特曼氏并殖吸虫(简称卫氏并殖吸虫)

⑤脑组织寄生虫,如猪囊尾蚴(猪囊虫)、弓形虫

⑥血管内寄生虫,如血吸虫

⑦淋巴管内寄生虫,如丝虫

⑧肌肉组织寄生虫,如旋毛虫幼虫

⑨细胞内寄生虫,如疟原虫(红细胞内寄生)和利什曼氏原虫(巨噬细胞内寄生)

⑩骨组织寄生虫,如包虫;皮肤寄生虫,如疥螨、毛囊螨;眼内寄生虫,如吸吮线虫、猪囊虫等等。

体外寄生生物(ectoparasite),一切寄生在寄主体外的寄生生物,例如人体表寄生虫寄生在人类纺织物和皮肤之间寄生,甚至是在人的皮肤底下,鼻孔,阴茎等腔道;畜禽体表寄生虫寄生在畜禽体表被毛下,如目前常见的寄生在种鸡、蛋鸡羽毛下的虱子、螨虫,严重的影响到寄主的生产、发育。

1.专性寄生虫(obligatoryparasite)生活史及各个阶段都营寄生生活,如丝虫;或生活史某个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如钩虫,其幼虫在土壤中营自生生活,但发育至丝状蚴后,必须侵入宿主体内营寄生生活,才能继续发育至成虫。

2.兼性寄生虫(facultativeparasite)既可营自生生活,又能营寄生生活,如粪类圆线虫(成虫)既可寄生于宿主肠道内,也可以在土壤中营自生生活。

3.偶然寄生虫(accidentalparasite)因偶然机会进入非正常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如某些蝇蛆进入人肠内而偶然寄生。

4.体内寄(endoparasite)和体外寄生虫(ectoparasite)前者如寄生于肠道、组织内或细胞内的蠕虫或原虫;后者如蚊、白蛉、蚤、虱、蜱等、吸血时与宿主体表接触,多数饱食后即离开。

5.长期性寄生虫(permanentparasite)和暂时性寄生虫(temporaryparasite)前者如蛔虫,其成虫期必须过寄生生活;后者如蚊、蚤、蜱等吸血时暂时侵袭宿主。

6.机会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parasite)如弓形虫、隐孢子虫、卡氏肺孢子虫等,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力增强。

寄生虫完成生活史过程,有的只需要一个宿主,有的需要两个以宿主。寄生虫不同发育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包括有:

1.中间宿主(intermediatehost)是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若有两个以上中间宿主,可按寄生先后分为第一、第二中间宿主等,例如某些种类淡水螺和淡水鱼分别是华支睾吸虫和第一、第二中间宿主。

2.终宿主(definitivehost)是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例如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3.储蓄宿主(也称保虫宿主,reservoirhost)某些蠕虫成虫或原虫某一发育阶段既可寄生于人体,也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例如,血吸虫成虫可寄生于人和牛,牛即为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4.转续宿主(paratenichost或transporthost)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保持幼虫状态,当此幼虫期有机会再进入正常终宿主体内后,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例如,卫氏并殖吸虫的童虫,进入非正常宿主野猪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可长期保持童虫状态,若犬吞食含有此童虫的野猪肉,则童虫可在犬体内发育为成虫。野猪就是该虫的转续宿主。

对于寄生在人体身上的寄生虫来说,人体是非常理想的繁殖栖息地点。它们可通过空气,饮用水,食物和直接接触进入人体。30分钟内它们既可找到合适自己的栖息场所。而寄生虫为适应寄生生活而发展出来的器官,如猪肉绦虫的新皮(Neodermis),带钩和吸盘的头节(Scolex),退化的肠,节片(Proglottid)繁殖和水蛭的吸盘;或者是寄生虫形态的变化,如Candiru吸血后身体会膨胀。这两点又保证了它们成功的固定在人体身上。一条牛肉绦虫在10周内可从一受精卵生长至2米长。而且受感染者开始并无感觉。数周后发现大便里含有会动的虫体节。每个虫体节可含5万个受精卵。

人的表面皮肤,会受到螨虫等细小昆虫的袭击。而人的消化道更是猪肉绦虫,牛肉绦虫等的理想栖息地。若寄生虫进入人体循环系统,一方面可以攻击白细胞,另一方面可达肺,肝等脏器或是堵塞血管或淋巴管道,会引起如肝硬化,门脉高压,象皮病等疾病。而人如果是猪肉绦虫的中间宿主,寄生虫甚至会达眼球和大脑,危及生命。在乌干达等非洲国家肆虐的昏睡症则是寄生虫锥虫(Trypanosoma)入侵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结果,病人会不断陷入昏睡状态,直至永远醒不过来,死亡率近100%。

中医早已认识到寄生虫能引起疾病,并将之称为“虫积”,多由饮食不慎、恣食生冷瓜果及不洁食物等所致湿热内生,蕴酿生虫,久而成积。虫积常见腹痛、食欲不佳、面黄形瘦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厥逆、腹胀不通、呕吐、甚至酿成蛊症。寄生于人体内的虫类颇多,一般有蛔虫、蛲虫、绦虫、血吸虫、囊虫等。其发病各有特征,如蛔虫寄生于肠道,则腹痛时作;钩虫病常表现为面黄肌瘦、嗜食异物;蛲虫病患者常主诉肛门、会阴瘙痒,并可在这些部位直接找到白色细小线状蛲虫;绦虫病症状较轻,常因粪便中发现白色带状或虫节片而就医;血吸虫病因其肝脾肿大,血行不畅,而致水液停聚形成‘蛊胀’。

而人类想完全隔绝寄生虫又是不可能的。据BBCExklusiv称,全球有14亿人受到寄生虫危及健康的威胁。而每个人身上都“栖息”有过100万只寄生细菌,昆虫。特别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非洲和亚洲,蚊子猖獗,饮用水污染严重,人民营养不良,可见到丝虫引起的象皮病等寄生虫疾病。

寄生虫可以改变寄主的行为,以达到自身更好地繁殖生存的目的。人类若受到一些寄生在脑部的寄生虫,如终生寄生在脑部的弓形虫(Toxoplasmosis),反应能力会降低。非洲一种寄生虫,产卵到水中。它们寄生在人身上,如脚掌,给与病人灼烧感,使得病人不得不进入附近河流湖泊之类的水域洗刷,寄生虫随即得到其需要的繁殖环境。鼠类感染弓形虫后,不会逃避天敌猫的捕食。其结果是,寄生虫在终宿主猫身上继续发育。

但寄生虫也有对人类有益的一面。对于一些遭受自身免疫力过强疾患的病人来说,寄生虫是一剂良方。寄生虫为了自身生存,会分泌一些化学物质,降低人体的免疫力。这种寄生虫药方,服用间期长(3周一次),药效比化学药物要好。

寄生虫在经济发达国家,寄生虫病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如阴道毛滴虫的感染人数估计美国有250万、英国100万;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感染在前苏联特别严重,美国也几乎接近流行。许多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给经济发达地区的畜牧业造成很大损失,也危害人群的健康。此外,一些本来不被重视的寄生虫病,如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隐孢子病(cryptosporidiasis)、肺孢子虫病(pneumocystiasis)等与艾滋病有关的原虫病,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包括日本、荷兰、英国、法国与美国等开始出现流行现象。

当前寄生虫对人类危害的严重性还表现在已经出现恶性疟抗药株,媒介昆虫抗药性的复杂问题。因此,随着寄生虫病的化学防治及媒介昆虫化学的防制将会出现更多的新问题;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不可避免地将许多本来和人类没有关系或极少接触的寄生虫从自然界带到居民区而进入人群,造成新的公共卫生问题;人类交往越来越频繁,本来在别国危害性很大的寄生虫病或媒介节肢动物可输入该国,并在一定条件下传播流行;现代工农业建设造成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和生态环境平衡的破坏,也可能引起某些寄生虫病的流行;近代一些医疗措施、如长期用免疫抑制剂、可造成人体医源性免疫受损,使机会致病性寄生虫异常增殖和致病力增强,这些寄生虫正以新的形式威胁着人类。

狗传染性腹膜炎(FIP)是目前导致狗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从3个月到3龄狗以及大于10龄狗,特别是发生在那些纯种狗和其它数量及种类繁多但养在一起的家养狗。狗冠状病毒FeCV(FelineentericCoronavirus)是高度传染性病毒而且偏好发生在数量及种类繁多而且养在一起的家养狗。FeCV给狗带来了极大的危险,FeCV阳性通常被认为是FIP的前奏。要控制狗FIP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做好

FeCV的预防和控制。FeCV是广泛的狗冠状病毒FelineCoronavirus(FCoV)中的一种,FeCV抗体的存在仅表示有FeCV病毒存在和/或感染了FIP的可能性。对FeCV抗体呈阳性结果也不一定表示狗得到了FeCV病毒和/或感染了FIP,应该要和其它临床症状结合起来一齐判断。但阴性结果可说明没有FeCV病毒和/或感染了FIP。

酶标板的孔中包被有纯化的冠状病毒抗原。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提取的蛋白A与HRP结合成复合物。血清或血浆样品和蛋白A酶标记物一起在酶标板的孔中孵育。如果猫样品里存在FCoV抗体,抗体将与孔中的抗原结合,再与蛋白A酶标记物结合。多余的酶标记蛋白A被洗掉,加入发色底物。清晰的蓝色表示FCoV抗体存在,没有颜色变化表明没有FCoV抗体。该试剂盒具有高特异性和灵敏度,操作简单,30分钟内可以知道结果。试剂盒里包括阳性质控和阴性质控,仅需肉眼通过与阴性质控颜色进行比较,就可以准确地判断样品里FCoV抗体的存在。

需1ul血清或血浆,只能检测猫的样品。样品可在2-8C保存7天,如果需要更长的保存,样品可保存在-20C。严重红细胞溶解或脂溶血会产生干扰的颜色,所以尽可能去得到更好质量的样品。

让洗涤浓缩液达到室温,轻轻地倒置混匀。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释洗涤浓缩液(1份洗涤浓缩液加至9份水中),稀释后的洗涤液可保存于2-7C。

a.检测的有效性必须是:阳性质控孔里的液体呈清晰的蓝色,而阴性质控孔里的液体保持清澈。

b.假若样品孔的颜色变化比阴性质控孔深很多则表明,该动物以前或目前正受到FCoV感染,并且有可能通过排泄物传播病毒。此时便需要与其它的临床数据结合起来以确诊FIP。

c.如果样品孔里无颜色变化表明没有感染FIP疾病。

以下内容物包含在试剂盒里:包被好的酶标板8x12孔阳性质控血清1.5ml阴性质控血清7.0ml蛋白AHRP标记物5.0mlTMB7.0ml底物缓冲液7.0ml浓缩洗涤液100.0ml

*试剂盒使用前恢复至室温(21-25C)

*不同样品使用不同的加样器头

*不要把试剂盒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不要使用过期的试剂或不同试剂盒里试剂一齐混杂使用

*严格按照步骤操作,不适当的洗涤或试剂污染将产生非专一性的颜色*仅限兽医使用

将试剂盒和稀释的洗涤液保存于2-7C,不要冷冻。只要在适当保存条件下,试剂在有效期内是稳定的。

饭前便后要洗手。1993年美国一医院分析一些来自一犹太社区的血液样本,发现其中很多人感染上了猪肉绦虫。但是犹太教徒并不吃猪肉,原因何在?原来是每个受感染的犹太家庭都请过家务人员,正是这些家务人员个人卫生意识淡薄,加之这些家庭的饮食方法,导致了很多人感染了猪肉绦虫。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

彻底煮熟肉类,海产食物。饮用水要彻底烧开。例如弓形虫,人类通过未彻底煮熟的肉类感染。世界人口有1/3感染,德国人也有50%的感染率。而喜欢吃不彻底煮熟的肉类的法国人,感染率达80%。

消灭蚊子等传播疾病的昆虫。

感染寄生虫后,及时就医。比如昏睡症的治疗,尽早治疗是康复的关键。

从自然生活演化为寄生生活,寄生虫经历了漫长的适应宿主环境的过程。寄生生活使寄生虫对寄生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寄生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了变化。

(一)对环境适应性的改变

在演化过程中,寄生虫长期适应于寄生环境,在不同程度上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于营养和空间依赖性越大的寄生虫,其自生生活的能力就越弱;寄生生活的历史愈长,适应能力愈镪,依赖性愈大。因此与共栖和互利共生相比,寄生虫更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因而只能选择性地寄生于某种或某类宿主。寄生虫对宿主的这种选择性称为宿主特异性(hostspecificity),实际是反映寄生虫对所寄生的内环境适应力增强的表现。

(二)形态结构的改变

(三)生理功能的改变

肠道寄生蛔虫,其体壁和原体腔液内存在对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有抑制作用物质,在虫体角皮内的这些酶抑制物,能保护虫体免受宿主小肠内蛋白酶的作用。许多消化道内的寄生虫能在低氧环境中以酵解的方式获取能量。雌蛔虫日产卵约24万个;牛带绦虫日产卵约72万;日本血吸虫每个虫卵孵出毛蚴进入螺体内,经无性的蚴体增殖可产生数万条尾蚴;单细胞原虫的增殖能为更大,表明寄生虫繁殖能力增强,是保持虫种生存,对自然选择适应性的表现。

寄生虫对氧的吸收,是由氧溶解在皮层、消化道内壁或其他与氧接触的部位进入虫体。在原虫主要经细胞膜;有的寄生虫还可借助某物质做载体,如血红蛋白、铁卟啉化合物等把氧扩散到虫体的各部分。摄入寄生虫体内的氧用来对营养物质进行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许多体内寄生虫的生活史的某时期处在低氧分压或甚至缺氧的环境中,在适应低氧分压环境条件的能力上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如寄生虫体内氧运输效率的提高,通过各种形式更经济地利用氧,克服氧供应不足造成的困难等。

关于寄生虫代谢的研究系在体外实验环境中进行,与其寄生环境有很大差别。但是,从现有资料分析,寄生虫代谢的遗传性还保留有其先前自生生活时期的某些特点。在实际应用中,研究寄生虫代谢有助于抗虫药物的研究及其抗虫机制的分析。

寄生物的存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奇怪的一种居住在亚马逊地区的遥远地带。

它恐怖的故事有的时候会牵扯到人类。

鲇鱼是亚马逊地区最常见的鱼类之一。

它经常招待比它小很多的鱼。

这是寄生鲇——寄生在鱼鳃里面。

在这里,鲇鱼无处躲藏——从它的鳃里冒出一股含有尿素和氨的水流就是它留下的气味。

寄生鲇只是绕着圈地游弋,直到它感受到这种气味。

鱼游得越来越近,信号也越来越强烈。

它无声无息地滑了进去。

头部的钩刺钩住了鱼,以保证它从鱼鳃里吸血时的安全。

对于寄生物来说,最糟糕的事情就是找错了宿主,而有去无还。这种最糟糕的事情可能发生在人类的身上——寄生鲇错误地找到人类当宿主。

在水中小便是非常不明智的——这给寄生鲇提供了同样的线索,尿液引诱它深入人的身体内。

最近,在美国的南部诸州出现了更为奇怪的寄生物的故事。

蛙类开始出现多余的肢体,还有其它形式的畸形。

人们认为这些神秘的变异是因为化学或是放射性污染的结果。

其实整个故事更为离奇。

以蛙类为食的鹭也有寄生物。

它们的粪便里有寄生性扁虫的虫卵。

蜗牛吃下这些这些卵,于是很快地就孵化出小的寄生虫。

所有的寄生虫幼虫都去寻找最近的蝌蚪。

像鱼雷般精确,它找到了目标。

它把目光锁定在蝌蚪还未发育成型的肢芽上,它钻进去,破坏掉原来的细胞。

破碎的四肢试图再次成长,但是在这个过程里,会长出好几条腿,而不是一条。

寄生物创造出变异,只为一个简单的目标——畸形的蛙很容易被捕食。

如果还想继续它令人作呕的整个生命周期,那么它的宿主就必须被苍鹭吃掉。

我们同样也包容了很多寄生物。但是我们与其中一种生物的关系在过去的3000年里发生了变化。

钩虫这种寄生线虫的生命开始于人体外,它通过受污染的水、水果和蔬菜进入人体。钩虫幼虫在人的内脏里生长,它们附着在寄主内脏壁上,吸寄主的血,有时会让寄主患上叫做肠虫病的贫血症。

症状:虚弱、腹痛、恶心、腹泻、贫血

疥虫通常被叫做人疥虫,这种寄生虫通过身体接触传播。雌疥虫在的人的皮肤上产卵,引起皮肤反应和发炎。当雌疥虫把卵埋在皮肤下人的反应会加剧,如刺痒,这就是疥疮。

症状:刺痒、疼痛、脓结、皮肤刺激

寄生虫蛔虫是寄生于人类内脏最多的寄生线虫,可长到15到35厘米长。蛔虫通过摄食传播。蛔虫卵孵化后很快刺穿人的内脏壁,进入血液。通过血流进入肺部,然后被咳出和吞咽,再次回到内脏。

症状:发烧、疲劳、过敏、皮疹、呕吐、腹泻、神经问题、喘息和咳嗽

血吸虫这些小虫子寄生在宿主的血液中,它会让宿主患上病。它们生活在水中,当人们接触到受污染的水后,血吸虫就会刺破他们的皮肤。这种寄生虫会引起发炎(肿胀),损害器官,尤其是肝脏。成虫能寄生在人类宿主身上数十年,可能数年不显示任何症状。它们随排便离开寄主,在蜗牛寄主中度过它们的余生。

症状:发热、疼痛、咳嗽、腹泻、肿胀、头昏

绦虫通过污染食品传播,通过头部的“钩子”附着在寄主的内脏。绦虫3、4个月就可成熟。它能寄生于人体长达25年。绦虫卵可通过粪便排出,能存活于植物中,然后被牛、猪吃下,或者传给人类。

症状:恶心、呕吐、内脏发炎、腹泻、体重减轻、头晕眼花、痉挛、营养不良

蛲虫是常见的人类寄生虫,可引起蛲虫病。成雌虫可长到8毫米到13毫米。蛲虫的后部呈长长的针形,它也因此得名。蛲虫通过外伤性授精交配,雄虫用阴丨茎刺破雌虫,之后,雄虫死去。它们在寄主的内脏安家落户,但是与大多数寄生虫不同的是,它们不会进入血液,不能在人体的其他部位生存。蛲虫在体外产卵,通常在肛门周围,这会引起人的瘙痒感,幼虫会通过人手挠传播。

THE END
1.注意了,寄生虫最多的5种食物!分享给家人注意了,寄生虫最多的5种食物!分享给家人2024-11-15自娱自 乐 点击查看全文大家都在看 马上停止拿它做主食!损肝坏肾、血糖飙升,有人痛风“石头”长满全身… 家庭幸福人生 阅读117795 推荐 退休前一旦找到“红本子”,养老待遇直接提升24000元,是真的吗 健康平安时光 阅读47318...http://user.youth.cn/article/abk?signature=obAQV8Onej9kExY0mpZGB3mKgi0Byg8K1a3w26MRdBNGzylgqW
2.长10米,可寄生在人类肠道内,绦虫究竟有多可怕?长10米,可寄生在人类肠道内,绦虫究竟有多可怕?南方的姑娘沈沈 四川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山东渔民拍到神奇生物,又像螳螂又像蝎子,求科普这是啥! 大喜爱搞笑 4跟贴 打开APP 俄罗斯出现物种泛滥,出动直升机都灭不完,当地人不敢吃,为什么 萌物奇闻园 83跟贴 打开APP 怎么吃都不会灭绝:总储量高达40...https://m.163.com/v/video/VEFN1G6QK.html
3.绦虫可以造成寄主营养不良机械损害以及化学危害,对人类危害最...绦虫可以造成寄主营养不良、机械损害以及化学危害,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绦虫是: A .猪绦虫 B .牛绦虫 C .禽类绦虫 D .细粒棘球绦虫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58f5551d6190ceff7eb3d29b39381f4c.html
4.四川省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包虫病防治包虫病是棘球蚴病的俗称,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我国有细粒棘球蚴病(囊型包虫病,单房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泡型包虫病,泡球蚴病),分别因误摄入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虫卵而导致人体和动物患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https://www.gzzcdc.cn/View.aspx?id=961
5.肠绦虫病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大不大传染科肠绦虫病对身体的危害很大,绦虫会寄生在人体的肠道内,可以对肠道造成刺激,患者可以表现为腹痛症状。绦...https://www.bohe.cn/iask/view/q0c3zbdfbkq0ii7.html
6.狗狗的100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大多数病例预后不良,因进食困难,造成营养不良、衰竭死亡。但局部强直的患犬预后良好。 〔诊断〕本病根据临床症状及有破伤后出现肌肉强直性收缩和体温正常大多可以确诊。 〔治疗〕消除病原、中和毒素、镇静解痉,抗菌消炎的对症治疗方法。 (1)找出伤口扩创,用双氧水(30%)冲洗伤口,然后用2-5%碘酊局部处理伤口,创口内撒...https://www.360doc.cn/article/1259594_230260933.html
1.绦虫可以造成寄主营养不良,机械损害以及化学危害,对人类危害最...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绦虫可以造成寄主营养不良,机械损害以及化学危害,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绦虫是()。A.猪绦虫B.牛绦虫C.禽类绦虫D.细粒棘球绦虫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https://www.shuashuati.com/ti/0c30789805d74dfe85370c0c6b821d5c.html?fm=bdbds8e1727af0e0fc97687150af3af0e04d7
2.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寄生虫寄生虫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种。种、属、科、目、纲、门、界。 2、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寄生虫的致病作用): 1)掠夺宿主营养 消化道寄生虫(如蛔虫、绦虫)多数以宿主体内的消化或半消化的食物营养为食;有的寄生虫还可直接吸取宿主血液。如吸血节肢动物寄生虫(如蜱、吸血虱)和某些线虫(如捻转血矛线虫、钩虫);也有...https://www.med66.com/new/322a1299a2010/2010824zhangf173739.shtml
3.食品安全学(精选6篇)评价一种食品或者成分是否安全,不能单纯地看它内在固有的“毒性”,更要紧的是看它是否造成实际危害。 绝对安全或不存在丝毫的危险是很难做到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食品的安全性常常是相对的。 3.“生物放大”作用 指某些在自然界不能降解或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增加在生物体内...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uc0kg.html
4.10种最可怕的人体寄生虫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寄生虫盘点→MAIGOO生活榜人体寄生虫有很多种,有的通过食物、水源传播,有的通过人体接触传播,还有的通过土壤传播等。本文中maiGOO编辑将结合专业资料,带大家了解下人体寄生虫有哪些。例如血吸虫、绦虫、钩虫,以及弓形虫、麦地那龙线虫、丝虫、结膜吸吮线虫、疟原虫等,均为人体常见寄生虫,长期以来备受社会关注。 https://m.maigoo.com/top/431485.html
5.绦虫卵减肥的危害39降网核心提示:绦虫卵减肥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肝脏损害、神经系统受损以及影响生育能力。 绦虫卵减肥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肝脏损害、神经系统受损以及影响生育能力。 1.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由长期能量摄入不足导致的疾病状态,会导致机体消耗大于补充。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消瘦、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水...http://fitness.39.net/a/240408/d6obu2j.html
6.2017年春季食品营养安全复习题及答案1、何谓蛋白质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原因有哪些? 2、叙述膳食纤维的营养功能。 3、维生素C有哪些生理功能? 4、如何调整控制膳食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5、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植物有哪些?如何预防? 6、人体为什么要维持氮平衡?怎样才能维持? http://mip.kaoshi.yjbys.com/peixun/386164.html
7.揭秘人体十大寄生虫绦虫通过污染食品传播,通过头部的“钩子”附着在寄主的内脏。绦虫3、4个月就可成熟。它能寄生于人体长达25年。绦虫卵可通过粪便排出,能存活于植物中,然后被牛、猪吃下,或者传给人类。 症状:恶心、呕吐、内脏发炎、腹泻、体重减轻、头晕眼花、痉挛、营养不良 ...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13137002.html
8.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指具有致病性的低等真核生物,可作为病原体,也可作为媒介传播疾病。寄生虫特征为在宿主或寄主(host)体内或附着于体外以获取维持其生存、发育或者繁殖所需的营养或者庇护的一切生物。许多小动物以寄生的方式生存,依附在比它们更大的动物身上。寄生虫https://baike.sogou.com/v64318419.htm
9.聊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与寄生虫病防制棘球蚴病俗称包虫病。由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通常为单个的囊性病变,又称为囊型包虫病(另外还有一种形成多个囊性病变的称为泡型包虫病,系由多房棘球绦虫幼虫即泡球蚴感染所致)。 囊型包虫病对人体的危害以机械损害为主,严重程度取决于棘球蚴的体积、数量、寄生时间和部位。因棘球蚴生长缓慢,往往在感染后5~20年...http://www.lccdc.cn/channel_t_198_38220/doc_648c7278b716cf3ad150eddd.html
10.食源性致病细菌举例食品的霉菌污染使食品的营养价值与食用价值降低,甚至完全丧失。真正的维生素缺乏症不同,用维生素治疗无效。食品的霉菌污染不仅能造成对人类的伤害,迁还可使食品因此,品发生霉变而变质,即便是非产毒霉菌每年全世界约有 对食品的污染也应引起重视,特别是对粮食的污染,据估算,2%的粮食因污染霉菌后发生霉变而不能食用。 https://www.songcai168.net/Article/2/2021/2021_856.htm
11.专家讲堂《卫生害虫管理学》:卫生害虫的直接危害与间接危害知...三、卫生害虫危害人体主要方式 卫生害虫危害人体健康和安宁生活的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两大类。它们对于家禽、家畜、宠物和自然界的野生动物的危害方式也大致是这两大类。 (一)直接危害 所谓直接危害就是虫体通过叮咬、接触或侵入人体而造成的损害。 https://www.cpca.cn/site/content/7648.html
12.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及其防治4、真性人畜共患病是指病原体的生活史(多见于寄生虫病)需在人和动物体内连续进行,缺一不可,如猪绦虫病和牛绦虫病。 二、人畜共患病的危害 在人类历史上,一些人畜共患病曾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鼠疫是最为引人关注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也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在历史上,曾有过三次世界性大流行,死者...https://sydwzx.gdpu.edu.cn/info/1027/1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