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人想自杀怎么办?心理专家从临床工作中领悟的十个救人原则误解自私心理状态

自杀,对于当事人以及身边的人来说都不好受。家属会焦急地询问:“怎么办?我可以做什么?”

有时候,我会因为无法提供明确的答案而感到沮丧。大部分的时候,怎么做真的是“看情况”:毕竟每个人与每段关系的状况不同,也有太多不可预期之因素不在任何人的掌控之中。

①.定期反思你对自杀的态度以及对待当事人的方式,再诚实地思考你这样做是否真的对当事人有帮助

每个人对于要如何帮助自杀的人都有一些想法——有些人觉得当事人“想不开”,所以不断地晓以大义,希望对方“转念”;有些人觉得当事人需要“坚强”,所以认为对方需要铁的纪律,方能把他们“打醒”;有些人觉得对方很“脆弱”,所以需要小心翼翼地和他互动,深怕当事人受伤;也有些人觉得当事人很“自私”,所以不断地诉说这自己的苦及需要,希望用亲情的呼唤让对方感到愧疚而不会自杀。

这些反应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回归我们想要帮助当事人的初衷,我们必须问自己:究竟这样做是“你”觉得有帮助,还是“当事人”也这样觉得?你如果真的不知道,也可以问问对方:“我这样做,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你的反应是什么?”

当我们具备自我反思的能力,才能确保我们时时刻刻与当事人的步伐一致。

②.询问当事人的需求,不要假设你知道,也不要假设他不需要你

你可以定期询问他:“我今天可以做什么让你的这一天好过一些?”这样问的用意,是练习当个不霸道的支持者,让他感受到你想要支持他的意愿,而不是擅自决定他的需要。请将你的善意视为可能有结果也可能没结果的科学实验,不要过于期待他会有热烈的回应及反应。

如果他说“不知道”、“不需要”,你可以做的就是在“尊重他的意愿”和“展现想要持续陪伴他的决心”间来来回回。举例来说,如果你们是不住在一起的好朋友,你可以告诉他:“那我会每个礼拜都传个讯息给你。不回也没关系,只是想告诉你我还记着你。”

③你不是他的救世主,而是与他同行的伙伴

看到当事人脆弱久了,容易有“让我来帮助无助的你”的想法,长期下来,两人变成单向、被动、上对下的关系:“助人”vs.“被帮助”者,不再是单纯的“母子”、“伴侣”、“朋友”。

当事人的确是需要帮助,但在需要帮助的同时,不代表你一定比较懂、比较好、比较厉害,也不代表当事人无法给予你帮助,也不代表你只能单向付出。放手让当事人付出、给他帮助你的机会,不只改善你们的关系,也可以减少当事人对自己的厌恶。

④.试着理解“每个人都只能掌控自己的行为和决定”

你无法控制当事人的想法、行为及感受,你只能控制自己的。

大部分的人在帮助别人时,总是会期待别人因为自己的介入而有所改变。但是,这个期待不见得会成真,因为改变与否的关键,不在我们,在当事人。过度把自己的重要性放大,会有可以控制别人行为的错觉。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帮助有其限制,也必须放下想要“控制”他人的期待,才有办法正确地理清自己在这段关系中扮演的角色。

理清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的角色,有助于建立健康的“心理界线”(emotionalboundary)。心理界线,是一种将“自我”与“他人”区分的一条无形的界线,这条界线会影响自己对他人的期待与行为。心理界线可以让人在享受“我们”的同时,保有自我。保持界线不是见死不救,而是让两个人关系更长久。

没有清楚的心理界线,容易会有“别人有义务让自己变快乐”或是“自己需要为别人的快乐负责”的错觉。把别人的情绪揽在自己身上,会建立过于依赖共生的关系、模糊不清的心理界线,有害无利。长期下来,更容易身心疲劳,关系无法持久。即便当事人是你的父母、子女、配偶,改变他的情绪不是你的责任或义务,是他的;而你的情绪,即便与当事人有关,改变情绪也是你自己的课题。

这也意味着一个难以承受的事实:我们再怎么努力,还是有可能会失去心爱的人。我们必须诚实地面对自己有限之处,才能将自己可以给予的帮助最佳化。

⑤.你必须学会与“难受”共处,才能给予当事人真正需要的帮助

看到心爱的人痛苦,是一件很难受的事。为了对方快快好起来,你可能会提供建议、甚至讲大道理:“不要哭!这没什么好难过的,往好处想”、“这样做才能解决问题”、“你已经很幸福了,不要这么想不开”……

我们也可能自认贴心地回避某些话题,美其名是“为了不要让对方难过”,但实际上是因为“怕尴尬”、“不知道要回应什么”、“不想听到或看到对方痛苦”,所以绝口不提。你也可能害怕失去心爱的人,竭尽所能的限制当事人的言行“保护他”。身为人,远离令人难受的人事物是本能,虽不见得无效,但也不见得符合当事人真正的需要。

当你有办法与“难受”共处,才有更大的心理空间容纳他的需要,给予他抒发情绪的机会。因此,你若真心想要支持当事人,必须很诚实地回答自己这个问题:“我这样做,真的单纯是为了他好吗?有没有一部分只是为了让自己好过一些?”

⑥.“不带评价地被理解”是你可以给他最好的礼物

摘录过去自己写的一段话:“在还没觉得被理解之前,努力开导只会徒劳无功。当人不被理解时,很多时候会选择沉默、不愿多说,也有时候会一直说一样的事,企图证明‘自己真的很惨’。当人被理解时,情绪才有发泄的出口,才有余力及空间整理思绪、解决问题、面对现实。”

⑦.当事人没有你想象中那样脆弱,人们的韧性往往被自己及他人忽略

有些人因为害怕当事人的情绪波动,而变得过于小心翼翼(例如:尽可能帮他解决所有问题、什么事都顺着他的意、不敢问他心情如何、不希望他表达自己的情绪)。

当事人往往已经觉得自己很废了,这样做,反而会强化这样的想法:“看吧,我果然什么都不会(连你也这样觉得)。”这样做,也让当事人失去为自己奋斗的空间,失去练习与自己情绪共存的机会。

最常见的自杀误解是:“询问当事人自杀的念头,会让他更想自杀。”

事实上,想自杀的人,早就在你问他这个问题前有过千百个自杀的念头了。谈论自杀,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自杀风险、判断危险、紧急程度。

当然,如何有效、中立、直接但温暖地问,需要练习,可以向临床工作者咨询。

⑨.先把自己照顾好,才能去照顾好别人

照顾自己的需求,并不是一件自私的事。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固然伟大,但蜡烛总有烧完的一天,不但牺牲自己,还无法继续照亮别人。照顾自己,可以让自己陪伴当事人久一些,也可以减轻当事人的愧疚和烦恼。当事人往往对身边的人感到抱歉,觉得自己害其他人过得不好。

因此,助人者把自己顾好,也是向当事人传达“我当然会担心你,但我没有因此过不好”这样的讯息。所以与其当蜡烛,不如努力成为一盏可以稳定发光的灯。

⑩.鼓励当事人向心理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有些人对求助有些顾忌,但事实上,心理专业人士(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志愿者等)可以给予更全面、有效的照护,让你有更多空间担任你原本在关系中的角色。

如果当事人坚决不就医,你可以做的,是学习有效地沟通技巧鼓励他就医(例如:动机式沟通)、整理身边的心理健康资源、学习辨认自杀危机,以及拟定紧急应变计划等等。

总结

心理调适这条路,对当事人或身旁的人来说,不是短跑竞赛,而是一场很长且不见得能跑得完的马拉松。调整对这条路的认知与心态,才能与当事人在这条很长很陡很弯的路同行久一些。

当我们对于“助人者”这个角色有不切实际的想像,容易一厢情愿地做一些自认有益,效果却有限的事情。没有正确的观念,再怎么努力,还是可能徒劳无功。因此,掌握并实践这十个原则,有助于调整你与当事人的步伐及气息,共同跑完这场马拉松。

本文原创自荣新奇教授催眠心理工作室,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THE END
1.领悟(工作感悟).ppt领悟(工作感悟).ppt,领悟 第四章 工作感悟 (23篇) 第一篇:沸腾的水与冷却的铁 我在武汉广场工作已有七年,而且在合同管理员岗位上一干就是六年。合同管理是一个审核严谨、流程规范、性质枯燥、平凡无奇的工作,而且每年公司都有一次合同续约、大调整的特殊时期,在此期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901/131180328.shtm
1.工作心得体会感悟(通用18篇)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工作心得体会感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工作心得体会感悟 篇1 我在项目组中不是最优秀的,更不是最聪明的,技术也谈不上最牛的,但我从来没有妄自菲薄。人和人本来就是不...https://www.unjs.com/z/35690.html
2.工作心得感悟(精选23篇)工作心得感悟(精选2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总会收获一些心得和感悟,这个时候,可以写篇感悟的文章将其记录下来。那么,到底应该要怎样去写感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作心得感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工作心得感悟 1 作为东阁街道办事处一名新的基层工作人员,在知道自己被分配到凤凰山管区汉军寨社区...https://www.ruiwen.com/ganwu/7851228.html
3.工作心得体会感悟(精选13篇)教育,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就是满怀赤诚之爱在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唤醒他们的过程,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觉醒与领悟的过程中,一次比一次更加真切地认识了自我,发现了自我,从而逐渐地根据真实的自我来自由、自觉地扬长避短,发展与完善自我。 工作心得体会感悟 篇4 ...http://fanwen.yjbys.com/xindetihui/238624.html
4.管理就要执行到位心得体会(通用16篇)1、工作领悟能力 无论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首先要弄清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领导的意图和目的;然后以此为目标来把握做事的方向和要达到的效果,这一点很重要。实际工作中那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比较多的原因也就在于没有重视这一点。也就是说,清楚悟透一件事,胜过草率做十件事,并且会事半功倍。 https://mip.oh100.com/a/202207/4990773.html
5.生活方面的感想,日常工作中的领悟语句每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但他们还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有正确的判断力,有决心,敢于创新,勤奋工作。 做人的唯一指南就是自己的良心,回首往事。惟一使人感到蔚籍的是自己行为的正直与诚实,生活中要是没有这种慰籍是非常不明智的。因为人常为自己的破灭与筹算的错误而自嘲;然而这种慰籍,无论对你任何,你总...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1012/14/4714218_241032848.shtml
6.学习领悟培训精神推动工作走深走实4月25日,黔西南州教育系统关工委召开主任办公会议,州教育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刘梦忆汇报参加全国基层教育系统关工委干部培训的情况和传达学习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杨贵仁的专题报告。结合我州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实际,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研究。 4月17日至21日,全国基层教育系统关工委干部培训班(第一期)在四川师范大学举办...https://www.qxn.gov.cn/zwgk/zfjg/zjyj_5135007/bmxxgkml_5135010/jyggw/202404/t20240428_84363045.html
7.坚守岗位在工作中不断领悟成长——中国青年网作为“研支团”的一员,作为一名响应团中央号召的团学青年,短短两个多月来的支教工作,让我在工作中不断领悟与成长。因为信仰我来到这里,因为信仰我会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因为信仰我会用切身行动去感染更多的身边人。 最后,我想对我的学生们说:我和你们一样,我们有信仰,我们正年轻,我们永远在路上。(南京信息工...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xibu.youth.cn/zywh/zygw/201611/t20161109_8829996.htm
8.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深刻领悟准确把握推动工作刘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主题,联系省情和全省民政工作实际,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及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全面推动云南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在云南与...https://m.yunnan.cn/system/2023/06/21/032638187.shtml
9.工作价值观在护士领悟社会支持对工作绩效影响间的中介作用[5]宋艳蕾,李静,陈颖丽,等.护士职业认同感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7,(4). [6]郭嫄.社会支持、积极心理品质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开封大学学报.2017,(1). [7]林静,涂巍.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225-228.DOI:10.13342...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hhljy202008015
10.这些正能量职场小故事,让你领悟工作大道理闲暇之余,收集整理了几个职场小故事,希望在唤醒大家职场正能量的同时,也能领悟到工作中一些顺理成章的道理。 故事一:传授你所知道的 一天,单位新来的同事非常不好意思地找到丽丽,说自己写的部门总结被领导全盘否定,需要全部从头改,时间很紧,希望丽丽能指点一下。 https://www.jianshu.com/p/76c17e90682d
11.高航院视角罗大伦教授:快乐学习降工作——领悟国学之道罗博士说:健康的奥秘,蕴藏在我们每天工作和学习的点滴修行中。 两天的学习时间很短,罗博士课程中的“道”,还要各位学员日后认真领悟,要努力修行学习之道,工作之道,学习之道;做到健康学习,健康工作,健康生活。 罗大伦 Luo Dalun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百家讲坛》栏目《大国医》系列主讲人 ...https://saiis.shmtu.edu.cn/2019/1101/c6933a58971/page.htm
12.工作心得体会(通用20篇)一月一次的听评课活动更是我们切磋的好时机,她们会认真倾听,认真领悟,认真反思。还会把这段时间教学上的一些收获和困顿一并抛出,这岂是一次小教研?着实一次三人教学盛宴!我感动着,也欣喜着,更收获着,有你相随,夫复何求! 感动于"温良的品格".总看到她俩与学生如朋友般交流;总看到她俩与同事如亲人般相处;总看到...https://www.jy135.com/xindetihui/974429.html
13.工作培训心得体会15篇在20天的移动客服中心的培训中我可以深深体会到移动的企业文化,做为国有企业的员工,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把自己锻造成一个素质较为全面的人才,以公司需要的角度为公司的各项业务提供网络支撑,配合公司的其他部门,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为用户提供优质、快捷、满意的服务,把用户的需求,做为我们不懈地进追求,丰富服务...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3251414.html
14.个人工作收获总结(精选12篇)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个人工作收获总结 ,欢迎阅读与收藏。 https://mip.wenshubang.com/gongzuozongjie/1944440.html
15.职场人士一生必读的45本书籍推荐理由--一本非常不错的职场小说,比杜拉拉等都要深刻得多,语言犀利又不乏诙谐,从人力资源总监的角度去观察反思职场,去领悟做人,去领悟生活,是人力资源工作者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 这样做 HR 最有效 娄秋琴、徐小媛 本书从人力资源角度出发,以劳动合同及实施条例为主线,全面、专业解读企业 HR 常见法律问题,帮助...https://www.xycareer.com/article/3010.html